戴部首是什么十还是戈

戴部首是什么十还是戈,第1张

戴偏旁部首既是戈字部,也是十字部。戴(拼音:d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形声字,最早出现在先秦。“戴”本义指增益,后引申为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尊崇、爱戴;竖立;正对等。

部首与偏旁:

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部首的范围小于偏旁的范围,也就是说:部首一定是偏旁,它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但偏旁却不一定是部首。比如“你”,偏旁有“亻”和“尔”,部首只有“亻”。

除“一”、“丶”外,是偏旁的不一定是部首。部首的概念和偏旁不同,部首是字典中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形结构而产生的。字典中大多数部首是由汉字中具有表意作用的偏旁充当的。偏旁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戴”的偏旁部首是“戈”

详细解释  

戴 

dài 

名 

(形声。本义:增益) 

同本义〖gain〗 

分物得增益曰戴。——《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DaiState〗 

宋人、蔡人、卫人伐戴。——《春秋》 

戴 

dài 

动 

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wear;puton〗 

戴,覆也。——《尔雅》 

日抱戴。——《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 

戴胜降于桑。——《礼记·月令》 

垂发戴白。——《后汉书·邓禹传》。注:“戴白,父母也。”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无戴其苍,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闻喜宴独不戴花。——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头识脸(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头);戴巾的(指士大夫阶级);戴假发;戴耳环;戴金戒指;戴盆(将盆覆戴在头上);披星戴月(顶着星星和月亮);戴白(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形容人老);她洗了手套,发现它们戴不上了

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support〗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又如:爱戴;戴情(感激他人的诚意);戴仰(拥戴仰望);拥戴(拥护推戴)

敬奉,尊奉〖respect〗。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参考资料

在线新华字典:>

戴字是半包围结构,偏旁部首是戈。

笔顺: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点、横折、撇、点。

释义: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

2 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

3 姓。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好戴高帽

成语拼音:hǎo dài gāo mào

成语解释: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成语出处:《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2、感恩戴德

成语拼音:gǎn ēn dài dé

成语解释:感激别人的恩德。戴:尊敬;推崇。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3、不同戴天

成语拼音:bù tóng dài tiān

成语解释: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公羊传 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戴的部首是戈。

基本字义:

戴,汉语汉字,读音是dài。有如下解释:增益;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拥护;古国名;姓。

戴姓,中华姓氏之一,西周时期的宋国君主宋戴公为戴姓的姓氏始祖。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二。在大中国区及海外华人中皆有分布,其中华东地区约占所有戴姓人口的六成。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胥戴[xū dài]

拥戴。

2、抱戴[bào dài]

怀恩戴德。

3、戴仰[dài yǎng]

拥戴仰望。

4、戴鳻[dài bān]

鸟名。即戴胜。参见“戴胜”。

5、戴说[dài shuō]

拥戴悦服。说,通“悦”。

有13画。

部首:戈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半包围结构,形声;内形外声。

戴 dài

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

2 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

3 姓。

以上就是关于戴部首是什么十还是戈全部的内容,包括:戴部首是什么十还是戈、“戴”的偏旁部首是什么、戴字是什么结构部首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32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