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地理分布是怎么样的

四季地理分布是怎么样的,第1张

1 热带雨林气候带,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8℃左右。 2 萨瓦纳气候带,干湿季明显交替,以北半球为例,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5~10月,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 3 热带季风气候带,一年分成旱雨两季,每年6~9月,夏季风(西南季风)来临,形成高温多雨的雨季;10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风(东北季风) 来临,降水明显减少,形成旱季。 4南极洲由于纬度高,地势高等原因,气候酷寒,冰川广布。但也有—个相对高温期,其平均温仍在0℃以下,实际上是全年长冬。 5北冰洋地区由于纬度高,全年严寒,皆为冬季。

6温带四季分明,一年中春暖、夏暑、秋凉、冬寒相当分明。但由于温带跨纬度多,从低纬到高纬,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大,四季的长短亦有不同,从低纬的夏长冬短逐渐过渡到高纬的冬长夏短。

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

我国领土辽阔,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东部季风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低缓,因受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比较湿润,农业发达。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因远离海洋,气候自东向西越来越干燥,自然景观由草原逐渐变为荒漠。雄踞于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温低,降水较少,形成了非常特殊的高寒自然景色。而在东部季风区内,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区域。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即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四季地理分布是怎么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四季地理分布是怎么样的、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具体分布在哪分界线在哪、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28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