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闰腊月

有没有闰腊月,第1张

不会有闰腊月的

农历为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解决。

年、月、日的定义

自古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时间。而要计算时间,就必须引入时间的单位。人类的一切活动又都是在地球这个舞台上进行的,因而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的现象自然而然地被人们用作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的第一个自然单位,这就是"日"。地球绕轴自转一周为一"日",它是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带来了第二个计时单位,就是"年"。地球公转一整周为一"年",这是四季变化的周期。最后,月亮绕地球的运动为我们建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的,天体的运动也不例外。无论是地球的自转、公转,还是月亮的运动,都需要相对于一些参考点来加以观测。因此,在天文学上由于所用参考点的不同便有不同的"年"、"月"、"日"。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日"每天长度相等,称为平太阳日。平太阳日已经不是一种自然的时间单位,它是假定地球公转轨道为一正圆形、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相垂直时,地球相对太阳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决定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称为回归年,它的长度等于3652422平太阳日。最后,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称为朔望月,长度等于295306平太阳日。显然,年和月的长度并不正好是日的整数倍,这就给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问题带来了一些麻烦。如何利用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来计算时间的方法称为历法,其中包括一年的日数,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日数如何确定,以及置闰的规律等内容。

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经过十九年为一周期,基本和公历同一时间相对应。

闰月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一年中闰一个月,则该年的阴历就有十三个月,该年就叫闰月年。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我国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以月相定日序和以中气定月序。

阴历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一年共12个月总计为354天,这样就与阳历一年相差了11天。

闰月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导读:闰月是农历月份里最出现的日历,出现的时机是有迹可循的,所以想知道闰月何时出现,可以用一定方法来计算,那么闰月怎么算?如何算出闰几月呢?以下是我带来的闰月计算的方式,一起去看看吧。

闰月怎么算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农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农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比回归年的3652422日少1088天,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

如何算出闰几月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闰月分界是什么意思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哪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后,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而当中这一个月(2001年5月23日——2001年6月20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闰月有什么特点

(1)闰五月是所有闰月月别当中最常见的闰月,闰四月、闰六月也是常见的闰月。

(2)闰七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所以这称为比较常见的闰月。

(3)闰二月、闰三月、闰八月这3个闰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七月,所以这3个闰月可称为中等频率的闰月。

(4)闰九月、闰十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二月、闰三月、闰八月,而且闰九月、闰十月出现的年份比较少,所以这2个闰月可称为比较罕见的闰月。

(5)闰冬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九月、闰十月,所以这可称为很罕见的闰月。

(6)闰正月、闰腊月这2个闰月不仅出现的频率最低,而且闰正月初一可称为闰春节,闰腊月最后一天可称为闰除夕,所以这2个闰月可称为特殊闰月。

导语:关于闰月的问题我们一直搞不清楚,尤其是不经常出现的闰十二月人们就更难了解到它的详细信息了。那么,为什么现在闰十二月很少见呢?还有现在关于闰十二月有哪几年我们都要好好查一查,下文就有你想要的答案了。

闰十二月有哪几年

闰十二月有208年,360年,379年,436年,629年,648年,667年,724年,906年,982年,1058年,1153年,1202年,1221年,1335年,1411年,1422年,1430年,1517年,1525年,1536年,1574年,3358年,3472年,3806年,3988年,4751年,4941年等。

闰十二月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zd移,闰十二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十二月,此后的36~38世纪、41~47世纪以及49世纪都没有闰十二月。

上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16世纪1574年,下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34世纪3358年。

为什么现在闰十二月很少见

在农历五六月前后半年的时间里,闰月的情况比较多,而“闰十二月”和闰正月根本就没有。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可以细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从节气到中气或者从中气到节气,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都是相差15°,也就是说,从一个中气到下一个中气,太阳必须在黄道上移动30°,相当于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前进30°。平均说起来,这大概需要30天半不到一点的时间。如果再说得具体一点,这段时间最长可以达到3145天,最短时只有29天多。

同样是黄道上的30°,为什么太阳(在这里说成是地球也是一样的)走过这段距离会有2天左右的差别呢?问题就在这里。这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有关,使得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长短不同。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尽管很接近于圆,但终究不是圆,而是椭圆形的。如果轨道是圆的话,那么圆就只有一个圆心。椭圆有两个圆心,或者说“焦点”,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上面。这样,地球在轨道上绕着太阳公转时,就有时候离太阳远一点,有时近一些。我们把地球轨道上离太阳最远一点的一点叫做“远日点”,最近的一点叫做“近日点”。

地球经过轨道远日点的时候,都是在阳历每年的7月上旬,由于离太阳远一点,地球运行得稍慢一点,也就是说,地球这时得用较长的时间走完两个中气之间30°的距离,譬如要花31天以上的时间。农历一个月只有29天或者30天,显然,阳历7月份前后的这个阶段里,农历的某个月就会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就是上个月的闰月。同样的道理,在阳历七月前后的几个农历月里,出现闰月的可能性比其余的月份要大。

阳历每年的1月上旬,当地球来到近日点附近时,由于离太阳近了一些,就运行得稍快一些,同样在黄道上走完30°的距离,可能只用29天,也就是说,这个阶段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只有约29天。农历一个月还是29或30天,显然,这时期前后农历月份出现没有中气的机会很少,出现闰月的机会自然也就很少了。阳历1月前后正好相当于农历十二月和正月前后,因此,你就不会在万年历里找到“闰十二月”和“闰正月”了。

为什么唐朝以前闰十二月很多

阴历时我国特有的历法制度:有夏历(夏朝)、殷历(商朝)、周历(周朝)、颛顼历(秦朝)、太初历(汉朝)、大衍历(唐朝)等。又称华历、农历、旧历、太阴历、阴阳历。

阴历主要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唐代以前采用平气平朔分摊闰月,闰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闰12月很多。这里就不列举了。

唐代以后采用平气定朔,闰12月的几率也不小。比如16世纪的1512年和1574年都是闰12月或者叫闰腊月。

1645年,清朝建立后,在历法上采用定气定朔,由于那是到现在近日点在冬至后不久,所以造成冬至之后一、二个月内的节气间隔偏短,单节气的朔望月相对少得多。因此产生的闰12月几率非常低。

以上就是关于有没有闰腊月全部的内容,包括:有没有闰腊月、农历多少年出现一个闰月、闰月怎么算 如何算出闰几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24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