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的共性是什么

胺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的共性是什么,第1张

一、铵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以铵(或氨)形态存在的,就是铵态氮肥,如碳酸氢铵、硫酸铵、液氨等。它们有以下共性:

1、易溶于水:铵态氮肥都易溶于水,并能产生铵离子及相应的阴离子,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性养分,因此,作追肥肥效较快。

2、能被土壤胶粒吸附:铵态氮肥中的铵离子与土壤胶粒上已有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后,可吸附在土壤胶粒上,成为交换态养分。铵离子被吸附后,移动性小,不易流失,可逐步供给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比铵态氮肥的肥效期长。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施用。

3、碱性条件下易分解:铵态氮肥遇碱性物质会分解,分解后释放出氨气而挥发损失。因此,铵态氮肥的贮存、运输和施用过程中都应该注意防止氨的挥发损失。

4、在土壤中能转化: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肥可进行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增加氮在土壤中移动性,便于作物吸收,也易造成氮素的损失。

二、硝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形态存在的叫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钠等。其特点如下:

1、易溶于水:溶于水产生硝酸离子,是速效性氮肥。各种硝态氮肥溶解度都很大,吸湿性强,在雨季稀释后能转化为液体,给施用带来很多不便。

2、不能被土壤吸附:硝态氮肥施入土壤中,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移动而引起硝酸根的淋失,降低肥效。因此,硝态氮肥施入土壤后只能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并随土壤水分运动而移动。

3、易进行反消化而损失:在土壤通气不良的情况下,施入土壤的硝态氮肥可进行反消化作用,形成作物不能利用的氧化氮气体或氮气而脱氮损失。

4、易燃易爆:多数硝态氮肥吸湿性强,吸湿潮解后结块,易受热分解放出氨气,易燃易爆,在贮存、运输和施用中应注意防潮和安全,不要和易燃物一起存放。

硝态氮肥适用于多种土壤作物,特别是适宜旱作地区施用,对棉、烟、果、菜等经济作物尤为适用。但硝态氮用于水稻田的效果不如铵态氮好,主要原因是硝态氮移动性大,氮素易随水进入水稻田的还原层,在还原层中进行返硝化作用,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氮气逸出水面而挥发损失。硝态氮肥宜作追肥,一般不宜作基肥和种肥,因其吸湿性强,会影响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故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防氨气的挥发。

三、酰胺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形式存在的,或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酰胺基的氮肥叫酰胺态氮肥。如尿素、石灰氮等。它们所含的酰胺态氮,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

共同点:都是属于氮肥,都含有氮元素。

氨态氮肥:NH3

铵态氮肥:NH4+

硝态氮肥:NO3-

硝铵态氮肥:NH4NO3

氰氨态氮肥:NCNH2

酰胺态氮肥:RC(O)NH2

其中,NH3 表示氨,NH4+ 表示铵,NO3- 表示硝酸盐,NH4NO3 表示硝铵,NCNH2 表示氰氨,RC(O)NH2 表示酰胺。

这些化合物都属于氮肥,可以用来肥料植物。

化肥中硝态氮起到什么作用

“硝态氮”用于化肥中,能补充化肥中的“氮”元素,可使农作物生长加快,延长作物生长期和采收期。

若农作物缺“氮”,则会果实发育不良,畸形果实较多,因此“氮”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作物生长多必须的三大元素之一。

硝态氮:

硝态氮是指硝酸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水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铵盐,被氧化后变为硝态氮。以硝态氮为主,再加上亚硝(酸盐)态氮、氨态氮和有机态氮总称之为总氮或全(态)氮含有“硝态氮”的物质有“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钙、硝酸钙”等等硝酸类化工原料内。

“硝态氮”易溶于水,溶水后降低水温;“硝态氮”易燃、易爆、易吸潮。

许多水溶性肥料中含有硝态氮。

氮素有带尿素,N字母符号的,带胺 肽 蛋白类的都是有氮肥含量的。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而叶绿素都是含氮化合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所以说氮长叶子。反过来我们可以从作物叶片的大小和颜色深度来判断作物缺氮和氮素营养供应的情况。

硝态氮肥、起效为当天,不需转换,植物能直接吸收,在土地中流动很快,易流失和挥发,肥效期为5-7天

尿素 要提前4-8天施用,也就是起效期为6-7天, 肥效期为5-7天

铵态氮肥 : 起效较慢(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但是肥效较长,可以储存在土地之中,高含量的复合肥肥效期能达三个月之久,一直可以到水稻周期结束。

而铵态氮主要被吸附和固定在土壤胶体表面和胶体晶格中,移动性较小,比较容易被土壤”保存”

其次,不同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相互转化。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在土壤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尿素水解为铵态氮,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因此,早春低温季节尿素和铵态氮的转化比较慢,夏季高温季节转化快。在旱地土壤中硝态氮往往多于铵态氮,而在水田土壤中硝态氮很少

施用硝态氮肥注意事项:

不要一次性过量的投入含硝态氮的肥料

遇到连阴天,最好减少硝态氮肥料的用量

当肥料中硝态氮的含量高于7时,最好在低浓度下使用,否则容易烧伤根系

硝酸铵钙禁止与水溶肥及复合肥混合冲施

为什么硝态氮过多容易出现肥害?

硝酸根离子可以在根组织中被还原,但当硝酸根过多时则大部分被运至叶片中被还原。当土壤中存在大量硝酸根离子时,如果不能及时把硝酸根离子运送至叶片中,根系中硝酸根离子必然过多,就会出现烧根现象,植株就会出现萎奄,黄叶,顶端生长缓慢等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肥害。

农业中氮肥的来源有三种: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

硝态氮不挥发,铵态氮挥发

硝态氮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而不需要任何转化,铵态氮和脲态氮被植物吸收之前必须经过转化

使用硝态氮肥不会导致土壤酸化 硝态氮转化为氨基酸的过程在叶片上发生,以太阳能为能源,是个节能过程。铵态氮必须在根部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碳水化合物,会影响植物的其他生理过程

主要原因是因为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钙等主要成分中有硝酸盐,硝酸盐随灌溉水进入土壤后,造成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增多,农作物吸收后,比如说叶菜类蔬菜吸收后其硝酸盐含量增加,造成人们食用后,硝酸盐在体内转化为亚硝酸盐,而要硝酸盐具有致癌作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

硝态氮肥能够被农作物吸收的仅是一小部分,大量的硝态氮肥都随着降雨或灌溉用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使地下水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为了避免硝态氮肥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中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肥料使用原则

1、持续发展原则。绿色食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肥料应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

2、安全优质原则。绿色食品生产中应使用安全、优质的肥料产品,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肥料的使用应对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

3、化肥减控原则。在保障植物营养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兼顾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

4、有机为主原则。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种类的选取应以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

以上就是关于胺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的共性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胺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的共性是什么、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化学式怎写、化肥中硝态氮起到什么作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20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