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环食多长时间一次

日环食多长时间一次,第1张

环食在全球范围约1-2年出现一次,在中国境内约10年左右出现一次。

日环食还与地球和月亮本身有关。因为地球和月亮都是不透光的球体,所以太阳照射到光,有时会被月球挡住。农历初一初二就有可能发生日环食。

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而在月球的阴影区内,人就不能接受到阳光,所以就无法看到太阳。又因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不同,且月球离太阳比月球距离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阳遮住,只露出周围的一部分,所以形成日环食

扩展资料:

观测日环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眼睛,虽然日食是太阳或者部分被遮挡,太阳光并不是十分刺眼,然而1%的太阳面积所发出的光比电焊发出的光的亮度还要强,如果直接注视太阳时间稍微过长,就会导致视网膜黄斑被烧伤,造成“日光性视网膜炎”。

一旦烧伤,视网膜黄斑将永远无法复原。被伤当时可能会没有感觉,但几小时以后就会出现不良反应,严重者造成永久失明。

早在古代,巴比伦人根据对日食和月食的长期统计,发现了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有一个223个朔望月的周期。这个223个朔望月的周期便被称为“沙罗周期”,“沙罗”就是重复的意思。

223个朔望月等于65853天(223 ×29530588),即18年零113天,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有5个闰年,那就是18年零103天。在这段时间内,太阳、月亮和黄白交点的相对位置在经常改变着,而经过一个沙罗周期之后,太阳、月亮和黄白交点差不多又回到原来相对的位置,因此便会出现同上一次情况相类似的日、月食,但见食的地点会有所变化,这里就不再细述了。

在我国汉代也发现日、月食具有一个135个朔望月的周期。135个朔望月等于39866天,约等于11年少31天,也就是说日、月食每过11年少31天重复发生一次。这个循环周期记载在汉代的“三统历”中,因此也称为“三统历周期”。

此外,人们还发现日、月食还有其他的循环周期。比如以358个朔望月为周期的纽康周期(合29年少20日),以235个朔望月为周期的米顿周期(合19年)等等,但这些周期都是非常粗略的,只能粗略地推算出日、月食发生的日期,并不能确定日、月食发生的准确时刻,食分的大小和见食的地区。准确的日、月食发生的时间以及交食情况,需要经过专门的严格推算,这已经是属于相当专门的历书天文学中“食论”的研究范围了。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就担负着日、月食预报的工作。

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两次,而且这两次都是日食;

一年中可能一次月食都不会发生(如1980年);

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有七次: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1982年)。

一般说来,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年中有四次日、月食: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

上面这些情况只是对全地球来说的。至于对地球的某个地点而言,一年内能看到日、月食的机会就要少得多。

另外,从上面的数字来看,一年中日食发生的次数比月食发生的次数多,但实际上人们却往往看到月食的次数比看到日食的次数多。这是由于月食发生时,背着太阳的那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而在日食发生时,月亮的影锥只扫过地球上一个狭窄的地带,只有在这部分地区的人才能看到日食,尤其是日全食发生时,全食带的范围更小,宽度只不过二三百千米,因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看到。平均起来,一个地方要二三百年才能看见一次日全食。因此有不少的人一生也没有看到日全食是不足为奇的。例如1961年3月2日夜里发生的月食,在我国、整个亚洲以及欧洲地区都可以看到。而1968年9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在我国只有新疆的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全食,在北京只能看到日偏食,而在上海,什么也看不到。

日期 食类 沙罗 食分 中心时 可见日食的地区

2001621 全食 127 1050 04m57s 美洲东南部,非洲

[全食: 大西洋南部, 非洲南部, 马达加斯加]

20011214 环食 132 0968 03m53s N & C America, nw S America

[环食: 太平洋中部, Costa Rica]

2002610 环食 137 0996 00m23s e Asia, Australia, w N America

[环食: 太平洋中部, 墨西哥西部]

20021204 全食 142 1024 02m04s 非洲南部, 南极洲,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

[全食: 非洲南部,印度南部,澳大利亚]

2003531 环食 147 0938 03m37s Europe, Asia, nw N America

[Annular: Iceland, Greenland]

20031123 全食 152 1038 01m57s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极洲, 南美洲

[全食:南极洲]

2004419 偏食 119 0736 - 南极洲, 非洲

20041014 偏食 124 0927 - 亚洲, 夏威夷, 阿拉斯加

2005408 全食、环食 129 1007 00m42s 新西兰, 美洲南部、中部

[Hybrid: 南太平洋, 巴拿马,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

20051003 环食 134 0958 04m32s 欧洲, 非洲, 亚洲南部

[环食: 葡萄牙,西班牙, 利比亚, 苏丹, Kenya]

2006529 全食 139 1052 04m07s Africa, Europe, 亚洲西部

[Total: c Africa, Turkey, Russia]

2006922 环食 144 0935 07m09s S America, w Africa, Antarctica

[环食: 圭亚那, Suriname, F Guiana, s Atlantic]

2007319 Partial 149 0874 - 亚洲, 阿拉斯加

2007911 Partial 154 0749 - 美洲南部, 南极洲

2008207 环食 121 0965 02m12s 南极洲, 澳大利亚东部, 新西兰

[环食: 南极洲]

2008801 全食 126 1039 02m27s 美洲北部, 欧洲,亚洲

[全食: 加拿大北部, 格陵兰岛, 西伯利亚, 蒙古, 中国]

2009126 环食 131 0928 07m54s 非洲南部, 南极洲, 东南亚,澳大利亚

[环食: 印度南部, 苏门答腊, 婆罗洲]

2009722 全食 136 1080 06m39s 亚洲东部, 太平洋, 夏威夷

[全食: 印度, 尼泊尔,中国, 太平洋中部]

2010115 环食 141 0919 11m08s 非洲, 亚洲

[环食: 非洲中部 , 印度, Malymar, 中国]

2010711 全食 146 1058 05m20s 美洲南部

[全食: 太平洋南部, Easter Is, 智利, 阿根廷]

全世界范围的话,日食一年至少有两次,至多有五次,日全食是平均一年半一次。但是因为每次全食带都是一条很窄的投影带,宽度只有200千米左右,所以扫过的面积是十分小的,所以对于同一地点来说,平均要375年才会发生一次日全食。

对于同一个地方来说,问日食发生几年一次没问题,对于某一确定地点而言,平均每3年左右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300多年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全食

但是对于全球来说,日食的发生没有那么少,一年最少也有2次日食,最多可以到达五次

日食的发生并不是等间隔的,而是遵循一个周期——沙罗周期,指长度为6,58532天的一段时间间隔,也就是约18年11天8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有71次交食,包括日食43次,月食28次

因为每经过那么一段周期,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又重新回到完全一样的相对位置,所以就会发生同样的日食或者月食,但是因为这三者的位置并没有考虑地球自转的位置,所以间隔这样一个周期发生的两次同样性质的日食不会发生在同一个地方

例如1991年7月11日,发生了一次日全食,掩食带穿过拉丁美洲及太平洋地区人们往前推18年零11天,1973年6月30日一定也发生了一次日食,查阅资料发现确有此事,那次日全食的掩食带横穿了非洲大陆如果往后推一个沙罗周期的时间,人们就能算出2009年7月22日也将发生一次日食,这就是即将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的日全食

楼主不妨在网上搜搜沙罗周期了解更详细的资料~~

多的时候,有时,一年里日食和月食各自可达5次和2次有时,一年里日月各自可达4次和3次;日食每年至少2次,月食有可能一年一次也没有发生日食之后半个月,就有可能发生月食

总之,每年都发生但是由于日食只能白天某些地域能看见,月食则是夜晚半个地球都能看见,所以显得月食比日食多很多有些人一辈子看不到一次日食,有人半个月之内就看全了日食和月食

日食月食按照食年,就是莎罗周期,186年循环一次

所以日食和月食是有规律的不过不是跟整数年份完美重合在一起罢了就算计算到某个日食或月食的日期时间,看到的跟上次的也有可能不同,这是因为月地距离有可能受到行星,恒星的影响发生小改变,比如日全食变成日环食之类

每次日食最多2个小时,每次月食最多3个半小时

发生食的原因在于黄道和白道的交点,只要交点和日地连成直线的时候,月球在附近运行,就有可能发生食,这段时间叫做食季

日食食季36天,涵盖了了一个朔望月2953天的长度,所以食季必然发生日食,如果情况特殊的话,还可以发生两次每半年有一次食季但有时一年会发生2次半食季,因为黄白交点收太阳引力影响,作着顺时针的移动,所以食年比恒星年短19天所以情况特殊的话,会发生两次完整,一次不完整的食季,或两次不完整,一次完整的食季前者就会导致日食有可能发生5次,月食2次;后者有可能是4次,3次

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阴影遮挡住太阳时发生的天文现象。

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白道或银道)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面)有一个5°的夹角,多数时候,月球的阴影在黄道面的上方或下方,所以并不是每次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都会发生日食。由白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可以计算出,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8°左右的范围内,就可能发生日食。因而日食的发生就会有固定的频率,这个频率(或次数)叫“日食季”。从月球的运行周期就能看出,日食季在一年中有两个,相隔正好是半年。

太阳每天在黄道上向东移动约1度,由于日食的食限为18度左右的范围,太阳从黄道和白道交点以西的18度运行到黄道和自道交点以东的18度,大约需要36天,也就是说日食的每一个食季为36天。日食的一个食季是36天,这个天数比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2953还要长。因此在一个日食的食季内必定会发生一次日食,也可能发生两次日食。一年之中有两个日食食季,所以在一年之内至少有两次日食发生,也可能有四次日食发生(如果每个食季中都包含两个朔日的话)。而且如果一年中发生日食的次数多,则多为偏食。发生次数少,则可能为全食。当然,这只是从日食的发生概率上算出来的,发生的地点并不固定。对于地球上某一个地区而言,要想看到两次全食,则非常困难。还有一点,就是日食只能在白天看到,位于另外半个地球(夜半球)的人则看不到。所以在感觉上,日食的次数不如月食多。

以上就是关于日环食多长时间一次全部的内容,包括:日环食多长时间一次、日食多少年一次、日食每几年一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06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