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莠不齐指的是什么

良莠不齐指的是什么,第1张

意思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至我辈之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

成语辨析:

近义词:混淆视听、混淆是非

反义词:泾渭分明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典故: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良莠不齐的造句:

(1) 目前经济仍然低迷,失业率高,人才市场涌现大量待聘人才,当中良莠不齐。

(2) 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书全都靠抄,因为抄书人的水平良莠不齐,所以错字别字甚至整段脱漏都是常事儿,更别说还有些自以为是的儒生擅自加以篡改。

(3) 捧着一杯热茶,环顾四周,铺子的店面还算宽,就是铺子里的货好像良莠不齐。

(4) 作者水平不高、作品良莠不齐、类型严重同质化、盲目迎合大众等。

(5) 可是不管神人妖,总是其中良莠不齐,有好有坏。

(6) 再说京城又不象地方,那里遍地都是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良莠不齐,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g yǒu bù qí,意思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旧版只能指人,根据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现在可以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成语典故: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近义词:混淆视听、混淆是非。

反义词:泾渭分明。

1、参差不齐,汉语成语,读音是cēn cī bù qí,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出自《诗经·周南·关雎》。

2、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能读作“cēn chà”。参;不能写作“叁”。有引申为有差别,不一致。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不用于时间等。

3、参差不齐和“犬牙交错”都有“不整齐”的意思。

以上就是关于良莠不齐指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良莠不齐指的是什么、良莠不齐是什么意思、参差不齐的意思是什么 参差不齐的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99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