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DNA变性后出现增色效应,复性后出现减色效应

为什么DNA变性后出现增色效应,复性后出现减色效应,第1张

DNA 分子具有吸收250~280nm波长的紫外光的特性,其吸收峰值在 260nm。DNA变性后DNA双螺旋解开,于是碱基外露,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是紫外吸收的结构基础,但双螺旋结构有序堆积的碱基又"束缚"了这种作用,故其260nm紫外吸收会降低,这种现象叫减色效应。

应该算化学吧。测结构改变的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 随着核酸复性,紫外吸收降低的现象。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增色效应是指DNA在紫外260NM处吸光值增加的现象,增色效应与DNA解链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是观察DNA是否发生变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DNA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从而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变性时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断裂,碱基间的堆积力遭到破坏,但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特点:

变性DNA常发生一些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改变:

1)溶液粘度降低。DNA双螺旋是紧密的刚性结构,变性后代之以柔软而松散的无规则单股线性结构,DNA粘度因此而明显下降。

2)溶液旋光性发生改变。变性后整个DNA分子的对称性及分子局部的构性改变,使DNA溶液的旋光性发生变化。

3)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指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使DNA分子具有吸收260nm波长紫外光的特性。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藏入内侧,变性时DNA双螺旋解开,于是碱基外露,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

增色效应在第五章仪器分析出来,相关资料如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一、定义

用具有连续光谱的光源照射样品,其原子或分子选择某些具有适宜能量的光子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在相应的位置出现吸收线或吸收带,所形成的光谱成为吸收光谱。

依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随波长(或相应单位)的变化,所记录的吸光度-波长曲线,称为吸收曲线。

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以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

二、分类

1、可见分光光度法(400—800nm,可见光区)

具有长共轭结构的有机物分子或有色无机物分子外层价电子以量子化的形式吸收特定能量(400—800nm)

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形成的电子吸收光谱。在此过程中伴随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带状光谱)

用此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解析的方法称为可见分光光度法。

2、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00nm,近紫外区)

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以量子化的形式吸收特定能量(200—400nm)

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形成的电子吸收光谱。在此过程中伴随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带状光谱)

用此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解析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

3、红外分光光度法(076—500μm,中红外区)

分子振动转动光谱,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有色或是经显色后生成有色物质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波长范围200—400nm,对有机物结构分析的用处最大。共轭体系及芳香族化合物在此区域内有吸收的、无色或近无色物质是紫外光谱讨论的主要对象。(UV-Vis可用于鉴定有机和无机物质)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DNA变性后出现增色效应,复性后出现减色效应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DNA变性后出现增色效应,复性后出现减色效应、减色效应和增色效应是属于哪个领域的名词分别是什么含义、DNA变性后有哪些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90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