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和紫外线有什么不同

辐射和紫外线有什么不同,第1张

辐射是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比如钴,是不可见的。而紫外线是太阳或者特殊的灯具发出的一种固定波长的光线,是可见的。

辐射和紫外线都有杀灭细菌的作用,辐射杀菌效果较强。

再有就是辐射是具有穿透性的,而紫外线则没有。

当然了,其它的区别还有很多,不知道distiller是否需要了。

太阳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近年来,大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了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目前,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北京市的紫外线指数,以帮助人们适当预防紫外线辐射。 北京市气象局提醒人们当紫外线为最弱(0—2级)时对人体无太大影响,外出时戴上太阳帽即可;紫外线达到3—级时,外出时除戴上太阳帽外还需备太阳镜,并在身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危害;当紫外线强度达到5—6级时,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紫外线达7—9级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到沙滩场地上晒太阳;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紫外线的保健作用 过度接触紫外线,会烧伤皮肤,或引起老年性白内障,甚至引起皮肤癌等。但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却有许多好处: 杀菌消毒人体的表皮中分布着一种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含有“黑色素原” 是一种酪氨酸物质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黑色素原”变为黑色,沉着于被晒的皮肤表面,使皮肤呈均匀的黑褐色。这就是日光晒黑皮肤的重要原因。这种沉着的色素可吸收较多的光能,迅速转变为热能,并刺激汗腺分泌而散热。晒太阳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预防疖疮、毛囊炎等皮肤病。室内常进阳光,勤晒被褥,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促进钙磷代谢人体皮肤中含有固醇类物质,这种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变为维生素D。维生素D进人血液后改善钙、磷的代谢,有抗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能刺激机体的造血机能,使红血球的数量增多,血色素增加,改善红细胞质量,改善肌肉的活动状态,还能降低血压、血糖、胆固醇、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机体细胞吸氧能力和新陈代谢,减轻气喘病和关节疼痛,舒筋活血,增强体质。 那么,应在什么时间接受紫外线?盛夏时11-17时不宜接受阳光晒,因为这段时间红外线太强,一般能达到每分钟每立方米15卡以上,所产生的温度是37℃-45℃。春秋季节7-10点,或15-16点,这段时间,阳光中紫外线强,红外线弱。 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在炎热的夏季,太阳光所含有的紫外线对人体的照射是难以避免的。过量的日光紫外线照射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导致皱纹、色斑,使皮肤未老先衰,严重时产生日光性皮炎及晒伤,或皮肤和黏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变。眼睛是紫外线的敏感器官,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致病因素之一。 在骄阳似火的夏季,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最强,室外活动应避开这段时间,以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即使需要在这段时间户外活动,也不要忘记撑遮阳伞,戴遮阳帽或遮阳镜,使用有正规厂家生产的护肤素和防晒霜,并尽量着白色或浅色衣服,以减轻紫外线照射,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虽然紫外线过量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人体的健康成长又离不开紫外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光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对维持人体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调节钙磷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日照不足的国家,婴幼儿的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多,婴儿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适量的日光浴,人体需要适量的紫外线,因此,适量的光照还是必要的。

臭氧层的破坏,会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变强。过量紫外线对生物最严重的影响在于,紫外线能够破坏生命的遗传物质DNA、RNA和蛋白质分子结构,进而诱发大量的生物变异,导致生物圈的退化或重大变迁,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大量紫外线照射进来,会严重损害动植物的基本结构,降低生物产量,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特别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损害。如果整个臭氧层遭到完全破坏,那么紫外线就会不受任何阻挡地到达地面,届时太阳紫外线就会杀死所有陆地生命,人类也遭到“灭顶之灾”,地球将会成为无任何生命的不毛之地。

紫外线辐射的增强,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主要的生物物种灭绝。大量紫外线辐射还可能降低海洋生物的繁殖能力,扰乱昆虫的交配习惯并能毁坏植物,特别是农作物,使地球上的农作物减产2/3,导致粮食危机。

紫外线对于植物的危害也是已被证实的科学事实。对于植物,它的破坏作用是影响其生长速度、其正常结构的发育、其功能的发挥——光合作用,对于作物来说就是降低了产量。

近十几年来,人们对200多个品种的植物进行了增加紫外照射的实验,其中2/3的植物显示出敏感性。一般说来,紫外辐射增加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俘获阳光的有效面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对某些农作物的研究表明,有害紫外线辐射增加会引起某些植物物种和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影响农作物在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能力,造成植物获取的营养成分减少,生长速度减慢。研究过的植物中,紫外线对其中的50%有不良影响,尤其是像豆类、瓜类、卷心菜一类的植物更是如此。西红柿、土豆、甜菜、大豆等农作物,由于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增加,还会改变细胞内的遗传基因和再生能力,使它们的质量下降。

科学试验证实:如果给黄豆增加25%的紫外线辐射量,其产量就要减少25%。对大豆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会使其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臭氧层厚度减少25%,可使大豆减产20%~25%,且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也会降低。如果拿大量被紫外线照射过的草喂牛,牛患皮肤癌和眼睛癌的几率就会上升。

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林业也有影响。通过对10个种类的针叶树幼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中3个品种受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影响而产生不良后果,其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与预测方案相吻合。

植物的生理和进化过程都受到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影响,并与有害紫外线辐射的量有关。植物也具有一些缓和和修补这些影响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变化。不管怎样,植物的生长直接受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植物,甚至同一种不同栽培品种的植物对有害紫外线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在农业生产中,就需要种植耐受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品种,并同时培养新品种,进而影响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分布。

有害紫外线辐射带来的间接影响,例如植物形态的改变,植物各部位生物质的分配,各发育阶段的时间及二级新陈代谢等可能跟有害紫外线造成的破坏作用同样大,甚至更为严重。这些对植物的竞争平衡、食草动物、植物致病菌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都有潜在影响。

此外,紫外线的增强还会影响海洋中的藻类的生长速度,从而间接地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潜在的威胁。

例如,有害紫外线的过量辐射对20米深度以内的海洋生物造成危害,会使浮游生物、幼鱼、幼蟹、虾和贝类大量死亡,造成某些生物减少或灭绝,由于海洋中的任何生物都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某些种类的减少或灭绝,会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也会损害浮游植物,由于浮游植物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其产量减少,使得大气中存留更多的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加剧。

链接:多云时紫外线强更易患皮肤癌

夏季在太阳下暴晒,受到紫外线辐射,很容易罹患皮肤癌。但德国研究人员的测量结果表明,在有云彩时,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可能更强。

位于北海的叙尔特岛是德国夏季最受欢迎的海滨度假胜地之一,阳光、海水、沙滩,风景如画。德国基尔大学的尼尔斯·沙德连续两个夏天在岛上进行了定期测量,并记录日光的辐射强度。与他共同研究地面上日光照射强度与云彩关系这一课题的气象学教授安德烈亚斯·马克说:“有些云彩出现时,地面上的光照强度反倒比没有云彩时更高,这出乎人们的意料。”

马克还说,他们在叙尔特岛海滨浴场测量出迄今为止在多云条件下最大的光照强度值,结果是令人惊讶的——每平方米1400瓦相当于14只100瓦的灯泡照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而在万里无云的大晴天的正午,叙尔特岛的地面光照强度最多只有每平方米900瓦。

科学家认为,光照强度增高与高空中一团团雪白的积云有关。马克指出:“这种云彩叫高积云,在距离地面5000到6000米的高空,尽管云层布满天空,却是一团一团分离的,中间有很多漏洞,阳光可直接穿过它们照到地面。另外,一团团的云彩还可像反光镜一样,把更多的光线反射到地面。”

这种现象会出现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专家认为,由于亚热带地区的夏天经常出现高积云,人们夏天过度享受日光浴,罹患皮肤癌的危险就会很大。但在热带地区,问题倒不严重。因为在热带地区的夏天,天空中主要是雷雨云,乌云密布,遮住了阳光,没有反射一说。

紫外线有辐射。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电磁谱中波长001~004微米辐射,既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间的辐射。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10-9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编辑本段]紫外线的分类

 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1]UVC。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渗透程度是不同的。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一、紫外线的不同波段

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加重,使人们对太阳逐渐恐惧起来。有此人类为防止太阳光线对肌肤造成伤害所进行的研究也成为永恒课题。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紫外线的相关知识。

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NM-280NM的紫外光线。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NM-32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在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紫外线:简称UVA。是波长320NM-400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UVB的照射;而防止UVA紫外线,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在欧美,人们认为皮肤黝黑是健美的象征,所以反而在化妆品中要添加晒黑剂,而不考虑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近年来这种观点已有改变,由于认识到长波紫外线对人体可能产生的长期的严重损害,所以人们开始加强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

二、阳光的分类

1、太阳光线分为X线、X光、紫外线、可视光线、红外线等五种,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为紫外线A,B,可视光线及红外线,但对人体最有影响、最有害的是紫外线,它的简称为UV。

2、紫外线的特点

(1)优点:A、消毒杀菌;B、促进骨骼发育;C、对血色有益;D、偶尔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E紫外线照射直接影响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不照紫外线就没有足量的维生素D

(2)缺点:A、使皮肤老化产生皱纹;B、产生斑点;C、造成皮肤炎;D、造成皮肤癌

[编辑本段]紫外线的应用

紫外线应用方面如下:

化学:涂料固化,颜料固化,光刻

生物学:灭菌

仪器分析:矿石,药物,食品分析

应用:人体保健照射,诱杀害虫,油烟氧化,光触酶(二氧化钛)

★化学-光化学

 不饱和聚酯紫外线固化涂料

优点:

●干燥固化时间很短

●没有挥发性溶剂,无公害

●不需加热固化

●涂料不用密封保存

★生物-灭菌

 细菌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核蛋白的吸收紫外线的最强峰在254~257nm。

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DNA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

优点:快速

二次污染

紫外线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率(辐射强度:30000μW/cm2)

细菌种类 杀灭对象 秒(S)

细菌类 炭疽杆菌 03

破伤风杆菌 03

痢疾杆菌 15

大肠杆菌 04

葡萄球菌属 13

结核杆菌 04

病毒 流感病毒 03

脊髓灰质炎病毒 08

乙肝病毒 08

嗜菌胞病毒 02

霉菌孢子 黑曲霉 03-67

毛霉菌属 46

青霉菌属 09-30

水藻类 兰绿藻 10-40

线虫卵 34

绿藻 12

原生动物类 40-67

鱼类病 白斑病 27

感染性胰坏死 4

病毒性出血病 16

环境卫生中的应用

[1] 杀菌、脱臭的原理

波长200~290nm的紫外线能穿透细菌、病毒的细胞膜,给核酸(DNA)以损伤,使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波长200nm以下的短波长紫外线能分解O2分子,生成的O与O2结合产生臭氧O3。紫外线和臭氧具有强的氧化分解包括恶臭在内的有机分子的能力, UV/O3并用的相乘作用在空气净化处理中发挥强大威力。

[2] 杀菌、脱臭、净化的特点

○设定时钟控制器昼夜两种类型放电管切换,充分考虑臭氧对人体的影响,做到安全运行。

○臭氧杀死或分解室内微生物、甲基硫醇、硫化氢、二甲硫等恶臭成分,创造快适的室内空间。

○蟑螂、老鼠等散布各种细菌,这类小动物对臭氧非常敏感,闻到臭氧感觉危险就不再进入。

○装置内送风机将臭氧放出,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达到快速有效杀菌、除臭目的。

○对所有菌种有效,不产生抗药性。UV发生法产生的臭氧不含有NOX极其安全。

○强力的杀菌效果,提高产品的品质与食品等的保存期,符合HACCP精神。

○设置简单,维护方便,只需更换消耗的放电管, 运行成本低。

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1] 高功率紫外线光源在表面清洗处理中的应用

近年,由于大功率超高功率低气压UV放电管开发的进展,以及随着微电子等产品的超微细化,在微电子、超精密器件等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由短波长紫外线及其产生的臭氧对其产品的表面进行超精密清洗或改善其表面的接着性、附着性的干式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实用化进展得很快。现在,需要提高成品率的半导体器件、液晶表示元件、光学制品等制造中,紫外线UV和O3臭氧并用的干式光表面处理技术已成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作为氟里昂的替代技术,光表面清洗技术将逐渐取代湿式的传统技术。

本公司的国内首先开发的高功率与超高功率低气压UV放电管发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紫外线是2537nm及1849nm,光子能量分别为472 KJ/mol和647KJ/mol,能切断绝大多数的分子结合。UV照射固体表面后,表面的污染物有机分子结合被强的光能切断、氧化,而后被分解成CO2和H2O等易挥发性物质,最终挥发消失。表面被清洗后的其清洁度极高,能把膜状的油污清洗到单分子层以下。

特点:

○大气中处理,简单方便,环保无二次污染,无需加热、药液等处理。

○清洁度极高,单分子层以下,可以得到从来处理方法难以想象的清洁度、接着性

○国内独有的超高出力短波长紫外线光源,仅需短时间(秒单位)照射,发挥强大的处理能力,从实验室进入实用。

○不对材料的表面产生损伤。

○相对于湿式清洗或等离子清洗成本低。

○没有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超微细部的清洗容易。

[2] 高功率紫外线光源在表面改性处理中的应用

一般工业或高科技领域使用的一些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性能,对环境也非常的有好处,但这些材料的接着性、印涂性等一般都非常差。本公司提供的短波长紫外线(UV)表面清洗、表面改性技术,用清洁的高能紫外线光源,对上述材料进行处理后可得到极其清洁的表面和强力的表面接着性。

改性的基本的反应就是UV引起的氧化反应。UV照射固体表面后,表面的污染物被氧化,而后被分解成CO2和H2O等易挥发性物质,最终挥发消失。并且表面形成有利表面接着的如OH,COO,CO,COOH等亲水性原子团,被改性的表面接着性得到飞跃性地提高。

UV光源技术的进步保证了UV/O3表面改性技术充分发挥其突出的优越性。UV/O3表面改性技术因能处理得到极高的清洁度与表面接着性,在固体表面处理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特点

○大气中处理,简单、方便、环保,无二次污染,无需加热、药液等处理。

○清洁度极高,单分子层以下,从来处理方法难以想象的接着性可以得到。

○国内独有超高出力短波长紫外线光源,仅需短时间(秒单位)照射,发挥强大的处理能力,从研究用进入量产用。

○对绝大多数塑料成型品照射有效,适用性广。

○可避免大量消耗药液、热能等,运行成本低。

[3] 紫外线UV固化技术

UV固化技术是用UV光线(主要波长365nm,特殊场合254nm)照射在含有光重合性预聚体、光重合性单体、光开始剂的涂料、接着剂或油墨等UV硬化树脂后,以秒单位快速硬化、干燥的技术。而通常的热干燥法、2液混合法中的重合反应法对树脂的干燥普通需要数分到数小时。

UV固化树脂的3特征:

○工艺加工时间大大缩短。大多的情况下,以秒单位快速固化。

○UV固化树脂是单一液剂,不必和溶剂等混合,UV照射前不会硬化,可修正操作。

○比较传统的热处理法,固化时间短,不会引起产品的变质变色,作业温度低,操作容易。

[4] 紫外线在表面杀菌中的应用

传统的杀菌方法一般是利用加热、加药等手段,但这些处理方法所花时间长,可能对处理对象产生不利的变化,对环境也会产生二次污染。用照射紫外线进行杀菌可完全避免以上问题。波长200~290nm的紫外线能穿透细菌、病毒的细胞膜,给核酸(DNA)以损伤,使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

UV表面杀菌装置广泛应用于食品、电子、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等离子电视、水晶振动子、精密器件、化工、医学、保健、生物、饮料、农业…等等广泛领域。UV光源照射食品、材料等表面,具有快速高效、无污染的杀菌效果,从而维持贵方产品的高品质。

特征

1.仅需短时间(秒单位)照射,就能起到杀菌目的

2.连续/批处理方式选择

3.无需加热、药液等处理

4.简单、环保无二次污染

[编辑本段]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

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称为光照性眼炎,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会使焊工患上电光性眼炎(可以治愈)。

虽然紫外线在一年四季都存在,冬季太阳光显得比较温和且北方多雾,但紫外线仅仅比夏天弱约20%,仍然会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线照射。长期紫外线照射最易造成皮肤产生各种色斑。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户外活动时也应涂抹隔离霜或防晒霜。当然,SPF指数在15就足够了。 如果是外出进行滑雪运动或在雪地里长时间停留时,最好还是戴上护眼镜,以防止紫外线和雪地强白光对眼睛的刺激。

近年来,大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了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中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目前,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北京市的紫外线指数,以帮助人们适当预防紫外线辐射。

北京市气象局提醒人们当紫外线为最弱(0—2级)时对人体无太大影响,外出时戴上太阳帽即可;紫外线达到3—级时,外出时除戴上太阳帽外还需备太阳镜,并在身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危害;当紫外线强度达到5—6级时,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紫外线达7—9级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到沙滩场地上晒太阳;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编辑本段]仪器分析

一定强度和波长的紫外线,照射物质(部分物质需要加入荧光染料)时,会物质元素发出荧光(光致发光),根据荧光的颜色,即可判断出该元素的含量。如铅,汞等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都可用此种方法检测。日光灯就是利用这种原理。

★黑光灯(紫外线灯)诱虫

大部分昆虫的复眼对365nm紫外线特别敏感,在晚上,点燃一只紫外线灯,对昆虫来说犹如光明世界一样。

★人体保健照射

280~320nm的紫外线称为保健紫外线。

照射皮肤后,使皮肤内的7-脱氢麦角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和D2,防止佝偻病和职业病(矿工等)。

市面已有保健型紫外线灯供应。

★油烟氧化-光解氧化技术

用紫外光来改变其油脂的分子链,同时这种紫外光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后产生臭氧,将油脂分子冷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油烟中的有机物被光解氧化,异味也随之消除。

★光触酶(二氧化钛)

在建筑材料或家用电器材料表面加入(或涂覆)少量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 (如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 ),用紫外线照射后可分解这些有机物。

[编辑本段]阻隔紫外线5种水果

夏天不光天气炎热,强烈的阳光也会给你带来“麻烦”,不光容易被晒黑,如果暴露的时间长了,还容易被晒伤。专家发现,除了使用一些防晒手段以外,对食品“讲究”一些,也能让阳光的“副作用”减少很多。

番茄:这是最好的防晒食物。番茄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每天摄入16毫克番茄红素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熟番茄比生吃效果更好。同时吃一些土豆或者胡萝卜会更有效,其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阻挡UV。

西瓜:西瓜含水量在水果中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特别适合补充人体水分的损失。此外,它还含有多种具有皮肤生理活性的氨基酸,易被皮肤吸收,对面部皮肤的滋润、营养、防晒、增白效果较好。

柠檬: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柠檬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现象、美白淡斑、收细毛孔、软化角质层及令肌肤有光泽。据研究,柠檬能降低皮肤癌发病率,每周只要一勺左右的柠檬汁即可将皮肤癌的发病率下降30%。

橙子:橙子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确保夏日里的身体健康。

猕猴桃:猕猴桃含有Vc、VE、VK等多种维生素,属营养和膳食纤维丰富的低脂肪食品,对减肥健美、美容有独特的功效。猕猴桃含有抗氧化物质,能够增强人体的自我免疫功能。

[编辑本段]夏季紫外线防止指南

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1级最弱,通常表现为下雨;2级较弱,通常表现为阴天;3级中等,通常表现为多云,偶尔能从云中看见一点太阳;4级较强,通常表现为晴天;5级最强,通常表现为天气特别晴朗。4月到9月是紫外线照射最强的季节;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是紫外线照射最强的时段;正午是紫外线照射高峰。

夏季如何防紫外线

1远离强紫外线。正午的时候,请远远离开太阳的笼罩,每天早上10点到下午2点,太阳所发出的紫外线被大气层过滤掉的比率最小,所以紫外线的强度是一天当中最强的。因此,不管是学校老师或是家长,在替小朋友规划户外活动时,最好能够避开这段时间,大人也应该少在这一段时间外出。

2选择防晒霜的SPF值和PA。一般夏天的早晚、阴雨天,SPF指数低于8的产品即可;中等强度阳光照射下,指数达8至15较好;在强烈阳光直射下,指数应大于15。除了SPF指数,还要注重能阻挡肌肤晒黑的PA,一般选择PA++就可以。

3正确使用防晒霜。出门前十分钟涂抹防晒霜,并达到每平方厘米2毫克的涂抹量,效果最好。使用防晒霜前先清洁皮肤;如果是干性皮肤,适当抹一点润肤液。涂防晒霜时,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等部位。在阳光猛、暴晒时间长的日子里,每两个小时补擦一次防晒霜。即使做好了防晒措施,但如果阳光很强烈,夜里最好还要使用晒后护理品。

4穿戴要讲究。外出时穿着可以防御紫外线的衣物,最好穿着浅色的棉、麻质地服装。不管是何种质地,只要纱织细密,达到一定厚度,就可以遮挡紫外线。选择宽沿帽,除了可以保护脸部,还可一并将耳朵和后面的脖子部位遮蔽。给自己选择一款具有能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墨镜以中性玻璃、灰色镜片最佳,过深的墨镜反而容易让眼睛接受更多的紫外线,不是正确的选择。

5儿童也要防晒。如果你的孩子未满6个月,最好的办法是夏天不要让他直接暴露在太阳下。如果确实需要外出,最好穿戴上适合的衣服和帽子,并且使用遮阳伞。6个月以后,就可以全身涂防晒霜了,阳光容易晒到的部位如耳朵、鼻子、颈背和肩膀要多涂一些。

以上就是关于辐射和紫外线有什么不同全部的内容,包括:辐射和紫外线有什么不同、太阳紫外线的危害是什么、紫外线对生物的影响是怎么样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61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