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渡江是怎么回事白衣渡江的故事

白衣渡江是怎么回事白衣渡江的故事,第1张

三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经典战役,有的是以少胜多,有的是出其不意智谋双绝,但凡是能够拿出来做案例的,可以说都是经典的具有教学意义的。而在三国时期,还出现了一个词叫做“白衣渡江”,这个词说的是一场与关羽有关的战役,不过这个“白衣”指的却并不是关羽。那这个人是谁,这一次的战役,又取得了怎样的战果

1白衣是什么意思

看到“白衣”,是不是感觉比较有画面感人们很喜欢用白色来形容一个人,这种颜色非常特殊,是最素净最朴素的颜色,但是却也有“翩翩白衣”能够有“仙气”的效果。不过,这里所说的白衣,并不是这种真正的白衣,而是一种指代,指的是身着便服,把铠甲甲胄什么的全部都隐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这才有了“白衣渡江”。

2吕蒙白衣渡江

白衣渡江的主人公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吕蒙,就是那个让人“刮目相看”的吴下阿蒙,由此看来,读书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吕蒙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很不容易但却很有成就的。白衣渡江针对的是关羽镇守的荆州。荆州一向是必争之地,吕蒙和孙权就合计,要把荆州从关羽手中抢过来。

关羽自负,面对吕蒙托病,把军队交给名不见经传的陆逊这件事情,表现出来的自然是嗤之以鼻,结果却掉进了东吴的计划当中,最终败走麦城,自己的死,成就了曾经的盟友,此刻的敌人。其实,也没有什么永远的盟友,一切不过是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从这个角度来说,东吴也没做错什么,虽然不道义,但是战争时期本就如此。

因为吕蒙换成了陆逊,关羽便将防备江东的兵力调走,吕蒙带着士兵“白衣渡江”,伪装成为便服的生意人,进入荆州,如此一来,最终兵不血刃夺取荆州,最值得称道的是,入驻荆州之后,吴国军队纪律严明,保持荆州原有的样子,使得荆州非常安稳。

3江陵之战

白衣渡江,实际上也就是江陵之战,这一场战役虽然没有另外三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更出名,但同样也是一个经典案例,利用关羽的缺点,骄横,设计了这样一出戏,骗过了他的眼睛,最终杀了关羽,夺了荆州,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损失非常小但是战果非常大的战役。

白衣渡江的主人公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吕蒙。白衣渡江是在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末期,东吴吕蒙袭击荆州的一场军事行动。在渡江过程中,吕蒙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

当时关羽正率军北伐,不在荆州。吕蒙成功渡江后,南郡守将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吕蒙进驻南郡,安抚关羽手下的士卒家属,并与陆逊配合,切断关羽归路,并将其擒获。此战东吴成功占领了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联盟关系也因此被打破,并引发了之后的夷陵之战。

吕蒙是东吴继周瑜、鲁肃之后的第三任大都督。他留下的典故不少,吴下阿蒙,刮目相看,白衣渡江,所以吕蒙是青史留名了的。

可能题主想说的是,为什么吕蒙斩杀蜀汉方面大将关羽,夺回荆州几郡,为东吴立下了大功却没有被千古传诵,而是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吧!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说说吕蒙的生平。

年轻时的吕蒙

吕蒙本来是汝南人,年幼时随家人南渡了。少年时跟着他的姐夫在孙策账下效力,十五六岁时就偷偷混到前线杀敌。

姐夫邓当教训他,吕蒙却顶嘴说:“富贵险中求,不立军功怎么出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所以不顾家人反对,依旧每次上前线杀敌。邓当手下有个小军头看不起他,吕蒙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给杀了,然后逃跑。

后来有个校尉劝他自首,并帮他向孙策说情,孙策一看认为吕蒙是个人才,就免了他的罪,还留在身边。

由此可见,吕蒙小时候就是个愣头青,容易冲动,为了立功不管不顾,一言不合就杀人的莽汉,但是孙策比较喜欢他。

周瑜时期的吕蒙

后来,吕蒙接替了死去的姐夫邓当的职位,成了一个别部司马。又遇上孙权整编部队,检阅时发现吕蒙有点东西,就升了他的官。

后来又在攻打丹阳,以及讨伐黄祖为孙策复仇时候立了功,吕蒙一路升官到了横野中郎将,还得了一笔赏钱。

后来吕蒙在周瑜的帐下参加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战斗,也立了一些功劳,但始终没有什么大胜,完全不能跟黄盖,程普这些人相比。

到周瑜死的时候,吕蒙都只是一个偏将军。

鲁肃时期的吕蒙

后来,鲁肃成为都督之后,有一次路过吕蒙的防区。本来不想见吕蒙的,但是手下人说,吕蒙现在越来越厉害了,值得都督屈尊见他一面。

第一次见面,吕蒙就显摆自己,他问鲁肃:“你作为新任都督,有什么对付强大邻居关羽的策略吗?”

还好鲁肃是个敦厚长者,也不见怪,实话对他说,对关羽镇守的荆州主要是随机应变,没有确定一定要怎么对付他。

吕蒙说,你怎么能这样呢?这不是玩忽职守吗?于是向鲁肃献了五条计谋。

具体是什么计谋?史书上没写,但鲁肃方面是夸了吕蒙的。不过后来的施政应该是没有采纳,因为吕蒙向来主张的是主动出击,而鲁肃是从大局出发,稳固孙刘联盟。

后来吕蒙在驻守地方的时候,每次都是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并且胜多败少,在当时的东吴将领中表现非常突。

而且他的资历也不浅,从孙策时代就上了东吴的船,所以鲁肃死后,吕蒙就成了接棒的东吴都督。

东吴都督吕蒙

吕蒙当都督后,马上就改变以前鲁肃的做法,准备主动攻击关羽,把被刘备骗取的半个荆州夺回来。

他这应该是立功心切,急于表现自己,之前向鲁肃献计没有被采纳,现在终于可以亲手实施了,实在是痛快呀!

但是为了麻痹关羽,吕蒙与孙权商量好了,先表面上还是示好关羽,免得他有了戒心。

以关羽那种天王老子第一他第二的傲气,自然是不把吕蒙放在眼里的。

所以关羽出征攻打襄樊,之后,吕蒙故意放出消息,说自己回后方养病去了,实际上却带着精锐部下潜伏起来了。

关羽本来还留了一些兵防守东吴的,听说对面的吕蒙去养病了,马上把留守的部队都调到了前线,参与攻城。

没想到自己的老巢就这样,被吕蒙轻轻松松地渡江偷袭得手了。

立了大功的吕蒙为什么没有被千古传诵

吕蒙夺荆州,杀关羽,瞬间名声大振,这个功劳不可谓不大。

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成为千古传诵的优秀战例呢?

因为吕蒙虽然取得了个人的巨大成功,却严重破坏了孙刘联盟的大局,甚至直接导致了蜀汉与东吴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战后蜀汉精锐尽失,东吴的损失也不小,最终再次谈和结盟,勉强对抗强大的曹魏。

所以吕蒙杀关羽夺荆州属于因小失大,成就了个人却葬送了三足鼎立的稳定大局,吹响了蜀汉和东吴灭亡的号角。

这自然不能作为一次成功的战例被千古传诵,而且关羽本人的拥趸实在太多。

白衣渡江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阴谋。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务。陆逊以其年少,关羽必不防备,加上托书示弱,关羽为人骄横,自然落到了这个圈套之中。最后关羽在重夺荆州无望之下,只得率领余下残兵退守麦城,最终因弹尽粮绝,被俘被杀。

发展过程

奇袭战

吕蒙来到浔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带甲胄(使白衣摇橹),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作商贾人服),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由此可见,关羽对吕蒙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竟一无所知。

攻心战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

关羽回师的时候,还是有数万人的战斗力量的,比起东吴投入的兵力,要强很多。但是就在回荆州的一路上,吕蒙让荆州兵的家人纷纷写信给随关羽出征的亲人。关羽北伐已近一年,战斗地带是洪涝重灾区(参考水淹七军),士兵早已思乡情重,此时便如当年四面楚歌的项羽军,关羽的部队早就没有了斗志,溃如鸟兽,而关羽也因此无奈走麦城。

埋伏战

麦城属零陵,关羽退回麦城后,委称投降,被吴范(吴八绝之一)看破。吕蒙遂派潘璋断羽后路,果然在临沮截住了关羽。(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权使潘璋邀其径路)

吕蒙之所以会突然暴毙,主要是因为自己身患重病。根据史料记载在吕蒙白衣渡江之前,其实就已经得病了,当时的吕蒙和关羽互相对峙,此时的吕蒙选择退到建业,这么做真实的目的是想要让冠宇对自己放松警惕,但同时也是因为吕蒙的确生病了。后来关羽发动了北伐,而此时的吕蒙便趁机白衣渡江,正是白衣渡江这个举动加速了吕蒙的死亡。

在古代战争当中,一场战役的开始是需要一位将军不停的去调兵遣将的,所以负责调兵遣将的将军往往是比较劳累的,更何况吕蒙面对的还是三国名将关羽,所以他自然也是不敢小视。为了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吕蒙就拼命的操劳军务,同时也是自己亲自去指挥部队。由于本身就患有重病,再加上后期的操劳,所以吕蒙便病死了。要知道吕蒙本身常年在外带兵作战,而且东吴基本上都是水军居多,所以需要常年吹着江上的冷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得病都是非常困难的。

除了这种说法以外,也有人说吕蒙的死亡是因为当地的一场瘟疫爆发引起的。在公元219年,吕蒙其实就已经告知孙权自己已经生病了,并且以此为由返回建业。另外根据史料记载,在公元219年的时候,东吴武将孙皎、蒋钦都是病死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公元219年的时候,东吴确实爆发了瘟疫,而且东吴的部分降临也是没有能够幸免于难,所以也有一部分人猜测,东吴的吕蒙可能也是没有撑过去,最终死于公元220年。

历史上的吕蒙在死的时候只有42岁,其实吕蒙的寿命在吴国的一众名将当中已经算是比较长寿的了,而且吕蒙的一生也是建立了很多的功勋,所以他其实也算是死而无憾。

吕蒙制定的白衣渡江,被称为三国最精彩的奇袭战,为何这样说呢?

白衣渡江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袭击荆州的一场战役。因为在渡江过程中,吕蒙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所以这次战役被叫作“白衣渡江”。当时关羽正率军北伐,不在荆州。吕蒙成功渡江后,南郡守将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吕蒙进驻南郡,安抚关羽手下的士卒家属,并与陆逊配合,切断关羽归路,并将其擒获。此战东吴成功占领了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联盟关系也因此被打破,并引发了之后的夷陵之战。

事实上,这早已并不是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第一次由于荆州这方面热土而争霸了。早在公年215年,鲁肃与吕蒙互相配合,夺得了长沙桂阳两郡,并兵临夷陵城。,这让那时的刘备大为震动,马上让关羽解荆州之围,这就会有后人广为流传的“单刀赴会”。单刀赴会之后,彼此达成共识各让一步,以湘江为界,而孙权集团也退出了夷陵。

那时候的孙权与刘备都是有一个相同的总体目标,那便是取益州这方面君王伟业。原本,孙权的方案是在赤壁一战之后,借曹操的颓唐之势拿到荆州,接着北进进驻益州。可是在赤壁对决中后期,刘备借孙权与曹仁中间相互之间制约的机遇,智夺了荆襄三郡。

荆州原本是刘表的所在地,可是刘表没有进取心,故步自封。并且钟爱后妻蔡氏,蔡氏是荆州当地蔡氏天雄的温文尔雅,因而,在刘表去世后,蔡氏与小弟蔡瑁勾结,将荆州这方面福地送给了那时候南征的曹操。这促使那时候的荆州内战比较严重,各刺史独当一面,往好曹操南征败归之后,荆州更变成无主之地。而荆州当地的战士则没什么士气,再加上吴蜀联盟之后,三郡战争降低,尤其是关羽北征襄阳之后,荆州三郡有一年多没有一切战争了。这促使那时候的荆州内战比较严重,各刺史独当一面,往好曹操南征败归之后,荆州更变成无主之地。

实际上这早已并不是吕蒙第一次应用攻心术了,早就在与鲁肃共取零陵的情况下,吕蒙就借邓玄之手,让那时候原本全力抵御的零陵刺史郝普撤兵吴国。可以说在三国章节中,吕蒙把控他人的心理状态不逊于曹操。接着,关羽在麦城诈降孙权,可是被那时候的吕范看得出漏洞,迫不得已突出重围,最终被潘璋在临沮拦住。到此,白衫渡江的来龙去脉就所有告一段落。

可以说,白衫渡江尽管让刘备的北伐方案成空,可是却让原本慢慢归园田居其一的东吴拥有喘气的机遇,能够说得上是让二追三了。在夺得荆州三郡之后,东吴的疆域从原本的三国之尾,超过了当初的蜀国,也让孙权拥有下一步逐鹿中原的起点、跳板。白衫渡江是三国历史上不逊于赤壁对决的一场对决,铁马金戈,把酒当歌,三国的在历史上硝烟弥漫持续;谋略层出不穷,当逻辑思维与战斗力撞击,当聪慧与王术波澜壮阔,这才更为造就了三国的十分精彩纷呈。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究其原因,皆在“平衡”两字。平衡是自然规律,有阴必有阳、有冷必有热,人间有善也有恶、有爱必有恨。如果善恶不分、爱恨不明,势必造成固有的平衡被打破,这就是合久必分。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建立平衡,这时往往伴随着明君或新王朝的诞生,这就是分久必合。

东汉未年,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民不聊生。维护封建王朝正常运转的平衡已被打破,天下大乱。经过一番混战,东汉灭亡,魏、蜀、吴三国之间重新建立了平衡,天下进入三国争雄时期。

平衡很重要

蜀国拥有荆州是保持三国平衡的必须条件。蜀国失荆州,则蜀、吴两国败局已定

东汉未年,天下共分十三州。曹操取得其中富饶的九州,即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兖州、徐州、司州、凉州及豫州。孙权则占有扬州、荆州(大部)和交州,蜀国仅据有益州一地。

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财富,曹操所据的北方都占绝对的优势。吴、蜀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对抗曹操,这是三国之间能维护平衡的关键。而关键之中的关键就是荆州……。

1、蜀国拥有荆州:魏国就不能对吴、蜀两国实施各个击破战略

如果荆州在蜀国手里,吴、蜀两国就可从合肥、荆州方向同时向曹操进攻。曹操的主要兵力将会被吸引在此戒备,而无暇从西端进攻蜀国。

吴、蜀两国此时互为犄角。由于有赤壁之战的前车之签,曹操不敢贸然发动进攻。而吴、蜀两国则进可攻,退可守,掌握了战略主动。

诸葛亮

2、东吴拥有荆州:魏国可分别击破吴、蜀两国,因荆州、益州两地相距千里,吴、蜀两国不能相互呼应

在东吴,只有鲁肃清楚,荆州在蜀国手里是三国鼎立的基础。所以他以个人名义担保,劝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目的就是借助蜀国的力量对抗曹操。可惜孙权不明白这个道理,鲁肃去世后,他急于要收回荆州,竟然趁着关羽攻打襄阳的时候,单方面撕毁了吴、蜀联盟的协议,派吴蒙偷袭荆州,从而造成关羽遇害,蜀国失荆州。

孙权如愿夺回荆州四郡,加上原有的两郡,荆襄九郡东吴拥有六郡,魏国占有三郡。但孙权至死不明白,三国鼎立的平衡已被他打破,吴、蜀两国被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3、蜀国失荆州后,在人员、后勤保障方面已无法对魏国造成实质性威胁。

此时魏国往西则可入川,同样是兵分两路,与蜀汉北伐的战线正好相反,一路兵马翻过秦岭山脉往南直取汉中,一路兵马从夷陵地界西进直入成都,两面夹攻,半年内就可灭蜀国。如蜀国灭亡,东吴将成魏国砧上之肉。

所以,荆州只有在蜀国手里,才能维持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平衡。荆州在东吴或魏国手里,胜利的天平都会向魏国倾斜:魏国拥有各个击破吴、蜀两国的机会。

曹操、诸葛亮、鲁肃是魏、蜀、吴三国真正的操盘手:鲁肃去世后,东吴失去操盘手,吕蒙白衣渡江是最大败笔。

鲁肃是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的人。早在建安五年,鲁肃就向孙权建议: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五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在这里,鲁肃提出三分天下的三股势力,分别是孙权、曹操,还有荆州的刘表(此时刘备还默默无闻)。在赤壁之战前,鲁肃就与诸葛亮所见略同,他力主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之战后,他清晰地认识到荆州对于吴、蜀两国的战略重要性,他说服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目的就是借刘备之力对抗魏国。他是东吴唯一 一个具有战略目光的人。

鲁肃

公元208年,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在他的规划中,荆州的地位相当重要,他在《隆中对》中写道: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他深知只有吴、蜀联合才能对抗曹操,所以他在《隆中对》也特别做了说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诸葛亮这里说的很清楚了,三国鼎立的条件,就是蜀国据有荆、益之地,并且吴、蜀两国要联合抗曹。蜀国失荆州后,诸葛亮很清楚吴、蜀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但他不想坐以待毙,所以才频繁发动北伐,目的是试图延缓蜀国的灭亡时间。这点他在《出师表》中,已经说清楚了。

曹操是另一个能看懂荆州在三国鼎立中关键做用的人。周瑜死后,东吴的鲁肃劝说孙权将东吴占据的荆州南郡给刘备,好让刘备站稳脚跟,与东吴一起抵御曹操。孙权同意了,就把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曹操吃惊不是因为他怕刘备,他怕的是孙、刘在战略上对魏国形成了压制,他知道蜀国拥有荆州后,三国鼎立之势业已形成。但他对此毫无方法,无法破解吴、蜀联盟的形成,这就是他手中之笔下意识落于地的原因。

曹操

诸葛亮、鲁肃是三国鼎立的设计者及执行者。他们很清楚,蜀国拥有荆州是保持三国鼎立的必要条件,只有吴、蜀联合才能拒曹。

曹操是除刘备外,另 一个能看懂诸葛亮、鲁肃战略意图的人。在荆州之战中,他联合孙权夹攻关羽,条件是成功后将蜀国所拥有的荆州四郡,全部都给孙权。因为他知道,只要荆州不在蜀国手里,吴、蜀两国就不能互为犄角,三国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破蜀灭吴就指日可待了。

可惜的是,鲁肃过早离世。而孙权、吕蒙、陆逊之辈缺乏战略眼光,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他亲手宣判了吴、蜀两国的死刑!

以上就是关于白衣渡江是怎么回事白衣渡江的故事全部的内容,包括:白衣渡江是怎么回事白衣渡江的故事、白衣渡江的主人公是谁、吕蒙白衣渡江,杀死关羽这么好的战绩,为什么没有名留千史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60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