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腹直肌是几指

正常人腹直肌是几指,第1张

正常人腹直肌是两到三指宽。人的腹部肌肉有腹直肌,位于腹部的中间,分左右两侧腹直肌,前后有腹直肌前后鞘回合形成中心的腹白线,腹直肌向两外侧大约2-3横指宽,由腹直肌前后鞘回合形成腹直肌外缘,连接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筋膜形成腹壁的肌肉各层。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生完宝宝后,新妈妈松弛的腹部肌肉并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和位置,多余的赘肉在腹部形成突起,非常影响美观。另外,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

腹直肌分离主要是见于怀孕的孕妇。日常生活中首先应当注意预防,在怀孕之前应当加强腹壁肌肉的锻炼,以加强腹壁肌肉的张力,同时在怀孕时还应当避免巨大儿或多胎的可能。尤其在现在,应当避免使用各种不良的方法促进排卵,造成多胎。另外,对于腹直肌分离已经分娩孕妇,如果是产后1年,腹直肌分离的宽度<3指,可以通过腹部肌肉的正确锻炼,有可能达到恢复的效果。但是应当注意避免进行仰卧起坐等,使腹直肌弯曲的各项运动。如果腹直肌分离>3指,而且是产后1-2年仍不恢复的女性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手术,以缩窄腹直肌之间的分离距离,常用的手术有开放性的手术,以及腹腔镜下的手术,尤其是目前比较推崇的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也是和开腹手术等同的。

产后腹直肌能完全闭合吗,正常女性腹直肌是几指

女性在怀孕时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分娩过程中还需接受巨大的疼痛,胎儿的娩出会给产妇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比如盆底肌松弛、尿道损伤、腹直肌分离,这些问题都可能会给产后女性带来心理或身体上的折磨。为了修复身体、改善体形,宝妈们尝试各种方法,那么产后腹直肌能完全闭合吗,正常女性腹直肌是几指?

腹直肌分离是常见的产后疾病,在怀孕的晚期,腹肌被不断发育成长的胎儿撑大,左右腹直肌向两侧分离,胎儿分娩后,产妇腹肌失去弹性,腹部皮肤、肌肉变得松弛,直观感受腹直肌分离的表现,就是产后女性腹部外观变难看,有许多褶皱。

腹直肌位于腹白线的两侧,正常的腹直肌也是位于腹中线两侧,不会完全闭合,所以一般情况下产后腹直肌并不能完全闭合。女性腹直肌正常值在2指以内,包含2指,大部分女性的产后腹直肌分离症状可以通过正确的腹部锻炼来修复,若分离症状严重的话,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腹直肌修复分离不仅会影响腹部美观外,还可能会影响产后女性的健康。若腹直肌修复不当,可能会引发产后腰痛、背痛、内脏移位或其他问题发生。每个人的症状和体质不同,需要修复的时间和方法也会不同。如果自己在产后出现腹直肌分离情况,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来改善腹直肌分离问题,不要盲健身塑形。

产后腹直肌没有分离正常吗,产后都会腹直肌分离吗

产后腹直肌分离是很多宝妈妈都会有的一个病症,造成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怀多胞胎,腹中胎儿过大,生过很多宝宝等等,但是产后腹直肌也不是每个女性都会有的,那产后腹直肌没有分离正常吗,产后都会腹直肌分离吗?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

产后腹直肌没有分离是正常的,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因此并不是每个女性在产后都会有腹直肌分离的情况。产后腹直肌对女性的伤害还是挺大的,轻度会引起宝妈的腰背痛,但是当病情严重后会造成宝妈出现胃下垂,尿失禁的情况,因此建议有腹直肌分离的宝妈要及时修复。

一般宝妈在生完孩子一年之内,腹直肌分离的宽度小于三指,日常中只要通过一些腹部的锻炼就能恢复正常,但是切记不能做仰卧起坐这种能让腹直肌弯曲的锻炼,以避免分离情况变的更严重。当然若是分离情况超过三指以上,而且一年左右都没有恢复正常的朋友还是建议做手术修复。

总而言之,虽然不是每个宝妈在产后都会有腹直肌分离的情况,但是既然出现了腹直肌分离,就应该积极的治疗,这样才能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伤害。

产后腹直肌分离几指算是正常的,产后腹直肌间距多少是正常值

女性朋友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腹直肌分离的症状,这种疾病若是没能及时修复的话会对女性朋友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也不是每个女性都会出现产后腹直肌分离的,那产后腹直肌分离几指算是正常的,产后腹直肌间距多少是正常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产后腹直肌分离两指以内或是两厘米算是正常范围,若是超过这些数值宝妈就需要重视了,因为分离的越大对健康伤害的就越大,宝妈在修复腹直肌分离的时候可以参照以下这些方法:

1、呼吸推挤

首先仰卧在床上,然后双腿的膝盖歪曲成九十度,双手也要放在腹部肚脐的两旁,做呼气的时候腹部要向内收缩,同时双手往腹部两侧向下推挤,大概坚持五到十秒以上,每天做三到五次,每次五到十分钟。

2、跪式收腹

双手双脚呈跪姿趴在地下,肩部,手腕,膝盖,髋部要保持垂直,尽量让自己的脊柱保持中立,接下来小腹吸气放松,呼气的时候用力往回收,这样的动作每一组做十到十五个,一天两到三组。

当然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修复方法不止这两种,大家还可以采用平板支撑,跪姿伸腿等方法,最后提醒宝妈若是腹直肌分离大于两指或是两厘米就不属于正常了,尽早去医院做检查,做好修复才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产后42天腹直肌多少正常

众所周知,女性生完宝宝后肚子会有很多赘肉,而且很难瘦下来,其实产后肚子有赘肉的原因有很多种,这其中就包括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出现腹直肌分离可不能忽视,因为产后腹直肌分离会导致女性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那么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后产后42天腹直肌多少正常?随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产后腹直肌分离原因:

女性在怀孕过程中,肚子会随着胎儿的生长逐渐变大,腹壁皮肤、肌肉等会被扩张和拉长,使腹部两侧腹直肌分离,而女性生完宝宝后,腹直肌分离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所以就出现了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状况。一般孕妇腹直肌比较薄、体型比较瘦,或者胎儿比较大等情况下,容易发生产后腹直肌分离。

产后42天腹直肌多少正常:

女性产后42天腹直肌分离宽度在两指以内属于正常,可以自己恢复;如果产后腹直肌分离宽度在两指到三指之间的话,那么可以锻炼腹部,辅助腹直肌恢复;如果产后腹直肌分离宽度在三指以上,并且持续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改善情况下,那么可以做手术缝合腹直肌,使腹直肌恢复正常。

虽然产后腹直肌分离是很常见的,但是产后腹直肌分离会影响女性腹部的美观,时间久了还会增加女性腰部疼痛的几率,甚至引尿失禁。所以建议各位女性朋友们,在产后42天到产后半年内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腹直肌锻炼,加快腹直肌的恢复;不过做腹直肌锻炼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以免腹直肌分离更严重。

建议去做产后修复瑜伽。

核心收缩

保持双手放在腹部肌肉上的坐姿。缓慢呼吸的同时收缩腹部肌肉,感受到内部肌肉缓慢地靠近脊柱。保持这个姿势30秒后,放松肌肉,然后大概重复10次左右。

坐姿收缩

保持坐姿,一只手放在肚脐上方,另一只手放在肚脐下方。注意呼吸,以肚脐中间为出发点,将腹部向脊柱的方向按摩的同时一只手掌向上一只手掌向下移,保持2秒,回到中间点,动作重复100次。

靠墙俯卧撑

双脚并拢,距离墙约手臂长度,双手平靠在墙面上,手肘弯曲向下,身体向墙壁靠近的同时保持深呼吸,让腹部肌肉向脊柱靠近。当你退回到起始位置时,放松肌肉。重复动作20次。

靠墙静蹲

也就是坐蹲,背靠着墙,把脚放置在身体前方,慢慢地弯曲膝盖90度,收缩脊柱,蹲下来,然后抬起身体回到站立位置。或者,也可以使用一个夹在墙和你的下背部之间的弹力球来完成这项运动。重复20次。

启萌孕教产后修复瑜伽课程给妈妈和宝宝更好的呵护。

      产后肚子收不回去的真凶——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不仅影响女性形体,表现“肚皮松松垮垮”,还会容易发生腰酸背痛现象,严重者会引发腹壁疝(一种腹腔内容物从肚皮的薄弱处突出的现象)。此外,腹直肌支撑力不足,也会导致脏器长期压迫膀胱及盆底肌,造成“漏尿”。因此产后恢复训练是非常有必要。

科普:什么叫产后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是由人体腹部左右各4块肌肉组成,左右两侧的腹直肌通过腹白线的组织相连。腹白线相当于两排腹直肌中间的空隙,正常情况下约1-2指的宽度。

妊娠期间,随着胎儿成长,女性的肚皮也慢慢被撑大,到孕晚期时候增大的子宫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腹直肌之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宽,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

多产女性由于腹壁反复的拉伸容易导致腹壁松弛薄弱。多胎妊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妊娠时造成子宫过大的各种情况都可导致腹壁过度扩张延伸。

调查研究表明,无论剖宫产还是顺产,在产后第3 天检测,有60%-70% 的女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在产后4 ~ 8 周逐渐恢复。人体肌肉在产后3个月里逐渐自行恢复,年轻的妈妈,平时有锻炼或者肌肉力量好的妈妈大部分会在3个月内自行恢复到2指左右。若3个月以后,肌肉紧张度已经得到恢复,腹直肌分离还在2指以上的需要咨询专家,自行恢复的可能性较小。顺产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 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更高(908%)。

如何自查?(图三)

️平躺仰卧,屈膝,露出腹部;

️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

️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 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评判标准

正常:2指以内(含2指)

需改善:2~3指

需就医:3指以上

如果两侧肌肉的距离大于3指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引起腹内疝,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在2~3指之间,须注意️不可以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因为这会使分离的情况更加严重。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图四-图九)

️仿生物电疗法(腹直肌分离大于等于3指)

通过电刺激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肌肉兴奋产生收缩和舒张,对肌群强化训练,同时也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和改善骨盆的倾斜度。

在医院进行,一般产后腹直肌分离超过3指(包含3指)会建议做该治疗。

️一般医院会要求大家先做盆底肌在做腹直肌。因为腹直肌分离治疗的时候会增加腹部压力,如果盆底肌没好,会增加盆底肌的严重性。一般盆底肌恢复到3级就可以做腹直肌的电疗治疗了。

️腹直肌分离自主训练方法(腹直肌分离小于等于2指)

动作1:站姿收腹

准备动作:背对墙面站立,将上身靠在墙上(保持中立位,后脑勺、背部、臀部贴在墙面),双脚距离墙面大概30厘米。

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腰椎去贴墙面,之后,吸气还原。每组10~15次,重复2~3组。

注意事项:避免手臂向后推墙,尽可能腹部向内收,主动靠近墙壁,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动作2:跪姿收腹

准备动作: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动作执行:吸气,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将小腹向内收回。每组重复10~15次,做2~3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不要改变脊椎的中立位,只有腹部在活动,想象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

动作3:跪姿伸腿

准备动作: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后;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把腿收回。完成4~6次,换另一侧重复。当可以很好控制身体后,开始进行交替伸腿的练习,每条腿伸出4~6次,重复2~3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保持躯干、骨盆的中立位,身体不要偏离中心线。想象骨盆上放了一瓶水,不能让瓶子倒掉。

动作4:仰卧抬腿

准备动作:仰卧,下巴微收,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膝,腰椎压住垫子。

动作执行:吸气,抬右腿;呼气,右腿回落原位,完成6~8次。换另一侧腿重复,完成2~3组。

注意事项:抬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方向,令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保持不变,臀部着地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动作5:仰卧蹬腿

准备动作:仰卧,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腰椎压住垫子。

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右腿向远处蹬出,完成6~8次。换另一侧腿重复,完成2~3组。

注意事项:用手扶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按压,令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动作6:平板支撑

准备动作:俯卧,肘关节与脚尖撑地,保持上身平行于地面。

动作执行:保持身体稳定,停留1分钟,可以将单脚尖离开地面,做完全式平板支撑。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保持时间越长越好。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不要塌腰,收紧腹部,不要塌肩,肘关节用力压向垫子

练习说明:

这个练习推荐给腹直肌分离在2指左右的人运动锻炼。(若分离更严重,需先在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的锻炼。避免分离情况更严重)。在练习时,既可以选取单一动作练习,也可以变换动作串联起来。可根据每组的重复次数和动作多少适当调整。若坚持每天练习,约2周左右就可以明显改善腹直肌分离的情况。

️有一点特别提醒:

该组练习也需在盆底肌检测合格后再开始做。因为这些运动会给腹腔压力,对盆底造成压迫,影响盆底的恢复。

️手术

如果分离宽度超过3指,产后1~2年仍不能缩小恢复的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是将腹白线变窄、分离的腹直肌重新靠拢。手术可以通过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实现。

腹直肌分离(超2指)应坚决避免的练习体式:

1、仰卧起坐

2、轮式、眼镜蛇式、上犬式等后弯体式;

3、船式,V字平衡等剧烈的腹部体式;

4、俄式转体等腹部参与的扭转体式;

5、除练习外,也不要在生活中提重物,以免影响盆底肌及腹肌恢复

总结而言:切勿做使腹直肌弯曲的动作及提重物。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零件都特别重要,一旦损伤,想要恢复如初都十分困难。所以预防格外重要:

️在孕前加强锻炼,别听“反正都要怀孕还减什么肥,锻什么炼的鬼话”。瘦的人,肚子不一定会小。但腹肌强的人,肚子会小很多。我在产检时,就因为肚子小被医生围观过。我自己一直以为是因为羊水少,后来听医生说腹部肌肉越强对子宫的包裹力就越强,所以肚子就越小。同理,为什么往往二胎的妈妈肚子会更大。

️孕期控制体重。

孕期控制体重比我们平时控制体重更重要。千万别借宝宝之名大吃大喝。长胖事小,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事大!对盆底肌的损伤、对腹直肌的损伤,到一定程度想要恢复如初基本上不可能。

补充️️️:

顺产不要绑收腹带不要绑收腹带不要绑收腹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刨宫产,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医生说不要绑了,就别自己超时绑!

绑收腹带不仅是有没有作用的问题!而是对盆底肌和腰腹肌都有损害!!!

作为一个买了犬印全套:收腹带、盆骨带、收腹裤。(还被税了)我不忍心钱打水漂,在42天产检时已经被医生说不要绑的情况下,去做盆底肌治疗和腰部治疗时还是绑了,也都被医生明确指出不要使用。盆底肌和腰部治疗我都是挂的三甲医院的主任号。

为什么生完孩子肚子变大腰变粗?

腹直肌了解一下

↑↑↑我觉得这张图应该能告诉你

简单的来说,在腹部正中间有两块长条肌肉,名字叫做“腹直肌”。准妈妈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会把腹肌拉长,腹直肌被拉开以后会离腹部正中的腹白线越来越远,这种被称为“腹直肌分离”。

每个产后宝妈腹直肌分离的程度不同,有些能自行恢复,有些如果不经过修复,可能会一直就保持比生产前宽一些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产后腰变粗的原因。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腹直肌分离?

躺下,然后弯曲双腿,把右手的手指放在腹部正中那条腹白线的位置,然后微微抬起上半身。

这时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用手指宽度去测量两边肌肉的距离。

一般如果腹直肌分离在3指以上,那就不能做运动,而是通过医院的电疗,按摩理疗手法等等治疗方式,将分离距离控制在2指以内。

如果腹直肌分离在2指以内,产后就可以逐渐开始做腹部核心力量的修复动作。

具体要怎么修复?

倩狐君找到了2个比较安全的修复教程,如果大家分离距离在2指以内,可以参考一下~不过本身有特殊情况的话,最好在专业的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哦~

01

身体平躺在垫子上,腰部紧贴地面,深深吸一口气,让气体进入到腹部,鼓起;然后缓缓吐出。尽可能慢地完成这个动作,做10次。

02

仰卧垫上,双腿分开与髋同宽,屈膝90度,保持脊椎和骨盆的中立位。呼气,然后将肚脐拉向脊椎,收腹,慢慢抬高耻骨,做骨盆后倾。吸气还原。重复10次。

03

腰背紧贴地面,重复10次。

04

双膝之间分开一个拳头的距离,保持髋、膝、第二个脚趾在一条线上,产后妈妈尽量下背部完全贴实垫子,避免过多的腰椎代偿。

吐气缓慢抬腿,停留1~2秒,然后吸气下落。做10组。

05

和上一个动作类似,双手举过头顶,注意腰背紧贴地面,做10组。

06

双膝一个拳头的距离,大腿与地面垂直,小腿尽量与地面平行。下背部完全压实地面,吐气,腿往下轻点地面;吸气收回。做10组。

完成后双脚依次脚尖点地,缓慢放下,不要过快,以免给腰椎造成压力。

07

吐气伸出,停留1~2秒,吸气收回。两边完成为1组,重复10组。

08

趴在垫上,抬起一侧手臂和对侧腿部至最高点,略作停顿,回到起始状态。手脚上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重复10组。

修复运动最好循序渐进,不要过快。

注意事项:

如果你存在腹直肌分离的情况,要尽量避免以下运动:

1、避免会挤压腹白线和使腹部向外凸起的运动,比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运动。

2、避免负重、会扭曲脊柱的运动,比如卷腹,空中单车等。

3、后仰式动作也尽量少做。

PS:在腹直肌训练前,一定要明确盆底肌的肌力能力。

盆底肌能力还没有恢复前,先别进行过多的腹直肌训练,可能会增加腹腔压力,对盆底造成压迫,影响盆底的恢复。

以上就是关于正常人腹直肌是几指全部的内容,包括:正常人腹直肌是几指、腹直肌分离治疗、产后腹直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43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