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行测资料分析|两期比重比较结论推演过程

2022行测资料分析|两期比重比较结论推演过程,第1张

在两期比重比较学习的时候,我们给出了比较的口诀——a>b,则上升;a=b,持平; a<b,则下降,那么这里面的a、b以及上升下降是怎么判断的呢,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个结论是如何推演得到的,以及如何应用的。

两期比重指的是现期比重和基期比重,现期比重的公式是A/B,基期比重的公式是A/B×(1+b)/(1+a),公式中的A代表的是现期部分量,B代表的是现期整体量;a是现期部分量的增长率,b是现期整体量的增长率。

根据比重的定义——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因此比重是小于1的一个百分数,现期比重和基期比重在进行比较时,只能是通过做减法进行比较了。

1、列式A/B — A/B×(1+b)/(1+a)

2、提取公因式A/B,变为A/B(1— (1+b)/(1+a) ),

3、通分:A/B×(a—b)/(1+a)

上述结果中的A/B>0,1+a一定大于0,因此a-b的正负决定最终结果,当(a-b)>0时,a>b,整体大于0,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大,说明上升;当(a-b)<0时,a<b,整体<0,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小,说明下降;当(a-b)=0时,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持平,说明不变。 p=""> </b,整体<0,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小,说明下降;当(a-b)=0时,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持平,说明不变。>

选项的数值选择是需要看|a-b|,一般选数据时我们会选择一个<|a-b|的数据,再结合上述的结论进行选择。

在此,借用一道题目来看一下两期比重如何比较

例:2015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713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总额3860亿元,同比增长;企业亏损面(亏损企业占所有企业比重),比上年低01个百分点。

2015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约:

A上升002个百分点

B上升04个百分点

C下降002个百分点

D下降04个百分点

答案:A

解析:由问题“2015年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约上升/下降几个百分点”,判断本题为两期比值的比较问题。定位材料第二段:“2015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B=70713亿元,同比增长b=50%,实现利润总额A=3860亿元,同比增长a=54%”。因a>b,比值同比上升,排除C、D两项。根据两期比值比较公式,则所求=A/B×(a-b)/(1+a)<|a-b|,由于|a-b|=54%-50%=04%,故所求<04%,A项满足。

故正确答案为A。

2023年山东省考笔试倒计时,眼瞅着就要考试了,考前的你可能还有一些没掌握的知识点,今天高顿公考为你整理了行测重要考点,带领大家查缺补漏,逐一击破。

言语理解

片段阅读是言语理解的重点题型,相较于选词填空,做题技巧性更强。判断意图类题目为片段阅读的必考内容,近三年考试中题量有时高达10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做判断意图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

观点句特征:

1观点句位置特征:常见于材料尾部,有时也出现在材料首部或中部。

2观点句内容特征:多为作者的主观表达,作者直接向读者表达了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多为结论、见解或对策。

3观点句出现的常见标志:

(1)词:转折词、因果词、同义互换词、指示代词。

(2)句:对策句、假设句、条件句。

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中的加强削弱型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只有打牢基础,才能稳中求胜。这类题目的题干通常会比较“绕”,但其实大部分题目的结论都以因果关系呈现。同时,正确选项也是围绕着因果关系来设置的,迷惑选项往往只出现原因或只出现结果。所以,明确题干中讨论的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要紧紧围绕着题干中的因果关系来进行加强削弱。

1常见的加强方法:

(1)解释因果

(2)有因有果

(3)无因无果

2常见的削弱方法:

(1)因果倒置

(2)另有他因

(3)有因无果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是行测试卷中难度最大的题型,想要在考场上作答全部题目,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掌握基础题型,保证自己能够在考场上做对3至5道题即可。有一部分题目,我们无需经过太多思考,只需要将涉及的数据代入公式,便可直接解出答案,此类题目也是我们在考试过程中的必做题。

1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W)=工作效率(P)工作时间(t)

2行程问题:

路程(S)=速度(V)时间(t)

3利润问题: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

售价=成本(1+利润率)

成本=售价(1+利润率)

总利润=单件利润销量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复习备考的关键在于公式的记忆与应用,因此,要想复习好资料分析,就必须明确哪些公式是必须掌握的,包括:增长类(增长量、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公式、两数之比(比重、倍数、平均数等)公式等。

好了以上就是2023山东省考行测重点梳理,想要获取更多山东省考信息欢迎关注高顿公考。

2023山东公务员考试资料>>

计算销售利润率可以考察企业的盈利发展能力和利润结构,与成本利润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如:

盈利能力系数分析:

某产品盈利能力系数=该产品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该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

=该产品销售利润率/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

若产品盈利能力系数大于1,说明盈利能力很强,反之则弱。计算出盈利能力系数后还应进一步分析系数高低的原因,可选用几年的资料分析。

收益性分析:

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

表明企业最终成果占销售成果的比重。与该指标类似的指标还有销售毛利率、边际贡献率等,销售毛利率反映了销售业务的成本盈利水平;边际贡献率反映产品本身的初步盈利水平。

还可以考察企业利润结构,主要是研究利润总额各组成部分的合理性,一般销售利润是最主要部分,应占绝大比重。如果销售利润占的比重较小,说明企业经营出现问题。

企业利润构成=销售利润+其他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混合增长率

题型识别: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增长率关系

判断口诀:

1、混合后居中(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

2、偏向基数较大的(基期指的是基期量,做题中一般用现期量近似代替)

线段法

混合问题:混合增长率、溶液、平均数、折扣、利润率等问题

方法:

1、混合之前写两边

2、混合之后写中间

3、距离与量成反比

量指的是分母

如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浓度=溶质➗溶液;平均数=总数➗个数

以上就是关于2022行测资料分析|两期比重比较结论推演过程全部的内容,包括:2022行测资料分析|两期比重比较结论推演过程、2023年山东省考笔试行测重要考点梳理、计算销售利润率的意义何在(咱们平时计算某件商品的利润率都是计算它们的成本利润率的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35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