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贸繁荣的地区有哪几个

中俄边贸繁荣的地区有哪几个,第1张

中俄边贸繁荣的地区有以下几处:

1、最大的是在内蒙古满洲里,这里出入量是最大的。

2、 其次就是在绥芬河是第二大的,直达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

3、还有比如黑河 等等规模就差很多了 因为海关比较小 运输不发达。

4、新疆那边也有但是主要通往中亚而不是俄罗斯 比如哈萨克斯坦等国。

5、俄罗斯 远东最大的就是海参崴, 其次是哈巴, 还有布拉戈维申斯克就是黑河对面的城市。

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华埠大街。冰雕广场是满洲里市的标志性旅游景点,也是全国唯一的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位于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华埠大街。满洲里是内蒙古自治区准地级市,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

关于“满洲”一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满洲”为建州女真的祖先李满住的名字谐音。第二种说法是,由于中国古代王朝五行五德轮替的说法,明朝为火德,“满”和“洲”的汉字都为水字旁,皇太极的这种做法有以水克火、以清代明的意思。第三种说法是,满洲为“曼殊”的转音,“曼殊”为西藏人对文殊菩萨的称呼,全称是曼殊师利菩萨。不过,这种说法不为多数历史学家所认可。

民族意义上的满洲是在皇太极时期由女真、蒙古、汉、朝鲜、达斡尔、索伦、锡伯等族通婚形成的、并编入八旗制度的民族混合体。1616年女真族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对明展开进攻。由于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曾经多次进攻汉族人居住的地区,为消除这一名称带来的历史负面影响,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在1636年改国号为清。

满洲地区的南部在古代中国曾属幽州,《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从战国的燕国至西晋,辽东一直属于中国本土。随后鲜卑族在这里建立前燕、后燕,随即被高句丽吞并。唐灭高句丽后,辽东复归中国,其北部则建立了渤海国,之后则分属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族建立起来的政权所有。永乐年间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下游设立羁縻机构奴儿干都司,其南部则为自治的女真族聚居地,当时有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15世纪的朝鲜曾对女真展开进攻,吞并了图们江以南的地区,设立四郡六镇。

16世纪中叶,建州女真部开始兴起,发展为后来的后金及清政权。从17世纪中晚期开始,“满洲”这个名称被用来称呼满洲民族的居住地,因此该词同时是地域和民族的名称。地理意义上的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再加上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

根据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条约》、1725年(雍正五年)中俄《布连斯奇条约》、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与朝鲜的勘界约定,历史上满洲的地域包括今天的黑龙江以东以北以西,及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的地区,总面积为274万平方公里。

清朝初年,在满洲设置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满洲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有别于关内地区。中俄雅克萨战役后,清朝于1692年开始向满洲地区派遣八旗及汉军移民。属于吉林将军管辖的宁古塔在清朝则是著名的流放地。由于满洲是清朝的发祥地,因此清朝入关之后对这一地区采取了封禁措施,修建了柳条边,禁止汉族移民进入其腹地。

在19世纪末,满洲因为日本和俄国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俄国向满洲的扩张始于17世纪初。1858年至1806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44万平方公里土地。1861年牛庄(营口)开埠,西方势力开始进入满洲南部。英国太古洋行、怡和洋行,德国德茂洋行、瑞记洋行,美国旗昌洋行纷纷在营口开业,各国先后在营口设立领事馆,清朝也设立了营口海关。从1865年至1891年,满洲地区大量出口大豆、豆油、柞蚕丝、以及人参等土特产,进口鸦片、棉纺织品和其它消费品。

由于清朝末年俄国的南下势力抬头,以及朝鲜移民擅自越过图们江开垦长白山地区的情况趋于严重,满洲地区的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1885年设立吉林电报局,1883年,满洲第一家近代机器工业制造厂——吉林机器局投产。

1896年,俄国通过《中俄密约》攫取了在满洲境内修建铁路的特权,并于1898年取得了旅顺-大连租借地。这一时期日本也逐渐加强向满洲的渗透。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俄国战败,被迫退出南满。此后日本、俄国和中国三方均加速对满洲的开发。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日本于1906年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公司的名义在满洲实行殖民经略,并且鼓励朝鲜人向满洲大量移民。

1911年清朝灭亡,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曾策划满蒙独立运动,由于局势变化而未能得逞。日本随后扶植地方军阀张作霖成为满洲地区的实际控制者。由于张作霖不完全听从日本人的控制,1928年兵败于国民党北伐军队,自北京退往沈阳时,被日本特务炸死。1929年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加入国民政府。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中华民国开始用东北来取代满清发祥地的原有名称。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

目前东北地区满洲族早已不占人口多数。满洲做为地域称呼在中国辛亥革命后,由于政治上的压力已经很少为官方所容许;但在辽、吉、黑三省的民间仍被使用,如老一辈人仍习惯将北部称为北满。特别在1990年代后,这种使用在该地区有增加的趋势。在西方语言中,“满洲”作为地理名称仍较常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日本及俄国的出版物至今仍多偏向于使用“满洲”一词。

“满洲”一词作为地理名词,在东北地区仍有部分地名保留了“满洲”的用法,比如“满洲里”(城市名,坐落于中俄边境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俄文原名即“满洲”之意),“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文物古迹,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如原“北满特钢集团公司”(位于齐齐哈尔市)等。

满洲 通常指今天的辽宁、 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再加上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 )。“满洲”这个名称从17世纪开始被西方世界用来称呼满洲民族的居住地。

在19世纪末,因为 日本 和 俄国 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现在一般用 东北 或者、 东北三省 或 东三省 来称呼原满洲地区的 辽宁 、 吉林 和 黑龙江 这三个省份。

伪满洲国,此傀儡政权“领土”包括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以及内蒙古东部与河北省承德市(原热河省)。

满洲其他解释

满洲是部族名称而非地名,指的是满族。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满洲一词,来源未久,表示部族之号,若肃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又据《满洲源流考》记载:“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我朝光启东土,每岁西藏献丹书,皆称曼珠师利大皇帝。翻译名义曰曼珠,华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大教王。经云释迦牟尼师毗卢遮那如来,而大圣曼殊室利为毗卢遮那本师,殊珠音同,室师一音也。当时鸿号肇称,实本诸此。今汉字作满洲,盖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固章章可考也。”

一、哈尔滨满洲里街位于教化小区北区附近

二、哈尔滨满洲里街附近公交站:

铁路街途径公交有88路

重货厂途径公交有336路;336区间

铁路街[满洲里街口]途径公交有96路

货栈街途径公交有73路

满洲里市辖10个街道、1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8111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道北街道 18904 、兴华街道 19542 、东山街道 10458、 道南街道 25025 、扎赉诺尔矿区第一街道 17736 、扎赉诺尔矿区第二街道 17924 、扎赉诺尔矿区第三街道 15648 、扎赉诺尔矿区第四街道 14623 、扎赉诺尔矿区第五街道 14162 、扎赉诺尔矿区灵泉街道 17056 、新开河镇 10034

满洲里市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道北街道:辖 文明、海关、富华3个社区居委会。

兴华街道:辖 湖北、湖东、湖西3个社区居委会。

东山街道:辖 怡圆、新世纪、东兴3个社区居委会。

道南街道:辖 云杉、丁香、阜城、天桥4个社区居委会。

扎矿区第一办事处:辖 新开街、友谊、联营3个社区居委会。

扎矿区第二办事处:辖 新华、胜利、光荣、道北、东风5个社区居委会。

扎矿区第三办事处:辖 强盛、同心、西铁3个社区居委会。

扎矿区第四办事处:辖 榕欣、清泉、新村3个社区居委会。

扎矿区第五办事处:辖 灵北、建设、西山3个社区居委会。

扎矿区灵泉街道:辖 光明、航运、建华、边疆、建材、兴盛、兴泉7个社区居委会。

新开河镇:辖 胜利、站前、兴农、铁北4个社区居委会。

以上就是关于中俄边贸繁荣的地区有哪几个全部的内容,包括:中俄边贸繁荣的地区有哪几个、满洲里冰雕广场在哪、满洲是现在的哪啊..谁介绍下他的历史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11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