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讼的拼音和意思

争讼的拼音和意思,第1张

争讼的拼音:zhēng sòng。意思:因争论而诉讼。

《韩非子·用人》:争讼止,技长立,则彊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宣帝之世,燕岱之间,有三男共取一妇,生四子,及至将分妻子而不可均,乃致争讼。宋苏辙《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秋夏丰登,人怀富足之乐;风俗淳厚,庭无争讼之喧。

凌力《星星草》第十六章:向来地方官偏袒汉民,凡争讼斗殴,无论曲直,皆压回民。《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争讼,只要争小人的妻,不曾要别人的妻。」

争(拼音:zhē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两手争夺一物,本义即争夺。到后来又引申为争辩,将用手争夺变为用嘴争辩。又引申为力求获得或达到。又引申为竞争。

《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巴金《家》十二:“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诉讼的拼音是sù sòng。

sù,声母s,韵母u,声调四声。

sòng,声母s,韵母ong,声调四声。

诉讼,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是一种法律行动,分为民事和刑事两类,前者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后者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控告疑犯。

诉讼的特点

一、争利性

诉讼的目的,是为维护自身的财产利益、人身权益,本质是争利,经济利益是主要形式。

二、对抗性

双方从选择律师、确定管辖、收集证据、论证策略、制作文书,全方位备战,对抗性十足。

三、胜败性

诉讼的结局,是请求或答辩是否得到法院支持,是全部支持、部分支持、还是全部被驳回,标的胜败率是衡量指标。

四、风险性

由于关键证据缺失、造成事实无法查清,法律空白、导致法官裁量各异,当事人隐瞒事实、虚假陈述,律师工作失误,法官判案不公等原因,都会造成诉讼结果难以确保,存在风险。

五、花费性

法院的案件受理费、保全费,财产保全的保险费,律师的代理费等,是一笔不少的数目。

sòng

释义

1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

2争辨是非:争~。聚~纷纭。

3自责:自~。

4古同“颂”,颂扬。

以上就是关于争讼的拼音和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争讼的拼音和意思、诉讼的拼音、讼这字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07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