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马铃薯的薯块是地下茎,而红薯的薯块是根 呢

为什么 马铃薯的薯块是地下茎,而红薯的薯块是根 呢,第1张

因为马铃薯的薯块有多个芽眼,芽眼处为节,所以是地下茎;而红薯的薯块只其上端长芽,中间无节,也不长芽,所以是根。

简介马铃薯与红薯

马铃薯,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马铃薯、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土豆总产最多的国家。

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 、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红薯(英文: sweet potato)其实是红皮番薯的简称(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又名红芋、甘薯、蕃薯、大米、番芋、地瓜(北方)、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等。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或紫红色。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北方俗称地瓜、山芋。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1、荷花是地下茎植物,地下茎膨大横生于泥土中,又叫做藕,其断面有很多孔洞,是为了植株地下茎能够适应水下生活,而长期进化形成的气腔,而且气腔一直能连通到花梗及叶柄。

2、百合是地下茎植物,鳞茎呈球形或扁球形,由许多肥厚肉质的鳞片抱合而成,外表没有皮膜,鳞茎大小因品种而异,除了地下茎,百合还有地上茎,多数地上茎直立,少数为匍匐茎。

3、菖蒲为地下茎,而且地下根茎横走,每年春季气温回升后,菖蒲就会从地下根茎上簇生出剑状的叶子,和荷花一样,都是水生花卉。

4、风信子是地下茎植物,鳞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外被皮膜呈紫红色或者白色等,不过鳞茎外皮的颜色和植株花色无关,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不要被黑心商家所骗。

5、唐菖蒲为地下茎植物,球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外被膜质鳞片,同上面的百合、风信子一样,都是球根花卉,除此之外,唐菖蒲还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花色繁多。

大致有四个特点。

(1)合轴丛生型:分布在地表较浅处,没有竹鞭,无真正地下茎,顶芽直接出土成竹,秆柄不延伸,秆在地面上生长;如孝顺竹。(2)合轴散生型:无真正地下茎,顶芽直接出土成竹,秆柄在地面下延伸一段距离后出土成竹,秆在地面散生;如箭竹。(3)单轴散生型:有真正地下茎,侧芽出土成竹,秆散生;如紫竹、毛竹。(4)有正真的地下茎,侧芽出土成竹,秆既有丛生,又有散生;如箬竹、茶秆竹。

荷花(拉丁学名:Nelumbonucifera),毛茛目睡莲科植物,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竹(学名:Bambusoideae),别名竹子,属禾本科竹属植物,[1]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竹子对水热条件要求高,性喜富含有机质、水分充足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藕等都是地下茎,属变态茎,具有茎的生理特征,如能储存营养等,与根有本质的区别。

马铃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土豆、地蛋、洋芋等。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高15-80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田间管理

土豆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茎、羽状复叶、花蕾和果实;地下部分有地下茎、根、匍匐茎和块茎。地上部分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不同均会影响到是否开花结果。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它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匍匐茎、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折叠整地施肥

土豆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因为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的是开花期,而此时也正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季节,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熟化、腐解释放养分的阶段。此时,基肥中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转化效益不断扩大,满足了马铃薯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重施基肥的要点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优质有机肥为主;二是要坚持有机肥与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应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优质有机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钾10~15千克。将上述肥料和有机肥均匀混在一起,作基肥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这样可以疏松薯块层,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吸收。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 马铃薯的薯块是地下茎,而红薯的薯块是根 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 马铃薯的薯块是地下茎,而红薯的薯块是根 呢、地底下的植物、荷花与竹子地下茎的结构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01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