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有多少种每种茶都是一种茶树叶子吗

茶树有多少种每种茶都是一种茶树叶子吗,第1张

茶树品种是非常多的,看你是按照什么标准了。标准一:乔木型,半乔木,灌木。标准二: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标准三:品种,如乌龙茶里就有上百个品种。

不过这些分类同属于山茶科。

茶叶的分类不完全是根据茶树的品种来区分的,而是根据茶叶加工制作工艺不同来划分的。茶叶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基本的六大茶类还有再加工茶。平时我们喝的绿茶乌龙茶属于六大茶类。

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可以说只要工艺对了,所有茶树的品种都可以用来加工成不同的茶类。如我把乌龙茶的品种茶叶,用绿茶加工工艺做出来的就是绿茶。

不过这里强调一点:有些茶之所以用固定品种做定是有它的道理的。龙井茶定是用浙江当地优质的龙井茶树品种,并种植在一定区域内,用精湛工艺制作才可保持十大名茶之首的宝座。如果你随意弄个江苏的茶叶做成龙井也是不好喝的。

所以说,茶叶种类与茶树并没有非常直接关系,但却是有一定关系的。

望对你有帮助。

茶叶的分类——按焙火程度来分类。成茶精制过程中的焙火是改变茶汤品质的重要步骤,正确的焙火可以有效提高茶汤品质。

中国六大茶系:

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代表茶有:黄山毛峰、普龙茶、蒙顶甘露、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六安瓜片、龙井茶、湄潭翠芽、碧螺春、蒙洱茶、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黎平雀舌、官庄干发茶叶 、紫阳毛尖茶。 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霍山黄芽蒙洱银针、蒙顶黄芽

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茶。 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祁门红茶、荔枝红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工夫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以潮汕的工夫茶为主。 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渠江薄片金茶)泾渭茯茶(产地陕西咸阳)

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压制成砖。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黑茶主要品种要包括“陕西咸阳茯砖茶”、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白毫银针、白牡丹,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贵州省黎平县也有种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 其他品种

台湾种植的茶树品种,另有武夷茶、红心大口、黄心大口、红心乌龙、黄心乌龙、水仙、软枝红心、台茶十四号(白文)、台茶十五号、台茶十六号、台茶十七号(白鹭)、淡水青心、佛手、乌枝、梅占等品种,但面积较小,且不普遍。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安溪县饮香茶叶合作社的铁观音,是乌龙茶春茶的代表,其外形、汤色都可谓是“一绝”。(又如六安瓜片、山龙红茶)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如普洱茶、枫树茶)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粤梅香)

4.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如冻顶乌龙) 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一)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中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二)紧压茶(黑砖、茯砖、方茶、饼茶等)

(三)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等,这两年流行的茶膏就是这种)

(四)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猕猴桃茶等)

(五)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茶、老鹰茶等,此类多是类茶植物,不是真正的茶)

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六)茶饮料(冰红茶、冰绿茶、奶茶等)

从世界上来看,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

(七)抹茶,抹茶源于中国隋朝,鼎盛于唐宋,消亡于元明。九世纪末随遣唐使进入日本,成为日本国粹。是由汉族人发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覆盖的、蒸青的绿茶。绿茶采摘前10-30天进行覆盖遮阳,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

我国最早开始人工种植茶树是在西周时期,当时茶对于人们来说,药用价值比饮用价值要高的多。而在唐朝以前,全世界只有我国有种植的茶树,也只有我国才采茶制茶、贡茶。这是我国独特的茶文化,茶和丝绸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到了唐朝我国的饮茶之风兴盛,茶文化发展达到巅峰。但那时的茶还是采自野生茶树。当时虽然有茶园栽种茶树,但茶园里的茶树都是人们从野外移植过来的,移植完成后并没有进行太多的人工干预。最多是浇浇水、捉捉虫而已,在当时人们连剪枝的意识都没有。不过懂得把野生茶树移栽进茶园里,已经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大进步了。

茶树从以野生茶树为主,过渡到现在以种植茶树为主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从云南最大的三株茶树来探知一二。

在云南省勐海县巴达贺松的大黑山上,有一株年龄超过1700多岁的野生大茶树,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发现的树龄最长,植株最大的野生古茶树。可惜这棵大茶树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永远进入了沉睡中。

云南省澜沧县海拔1900米的邦崴村新寨寨脚园中,有一棵过度型的大茶树。它还处在野生茶树向栽培型茶树过渡的阶段。这棵茶树是我们的祖先驯化野生茶树活生生的证明,被人们称为世界茶叶演变史上的活化石。这棵茶树的树龄是1000年左右。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南糯山上,生长着一颗栽培型古茶树,树龄有800多年,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植株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只是这棵大茶树也已经寿终就寝了。这三棵大茶树的存在,向我们生动的演绎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怎么样一步一步驯化野生茶树的,它们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不过现在我国的土地上种植茶树已经形成规模,它们可不都像这三棵古茶树一样都是巨无霸,而是随着种植区域向东和向北推移,而变得越来越低矮。 

目前我国的茶树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其中乔木型茶树树型高大,树冠和分枝明显,但是耐寒性较差,适合在西南茶区生长。小乔木型是大乔木向灌木过度的树型。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在江南茶区分布比较广。灌木型茶树植株低矮,从地面根茎处距离较近的地方就开始分枝,且分枝比较稠密,叶片生长也比较稠密,一般适合制作绿茶。耐寒性强,分布范围广,在北方也可以种植。

茶树和茶叶树没有区别,它们都是茶树,只是叫法不同。

茶树的叶子可以制茶,种子可以榨油,且本身的材质较为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

茶树喜光耐阴,适合在漫射光下生长,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要求雨量平均,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日平均气温需10℃,最低不能低于-10℃。

茶树一般种植后经过大约3年就可以少量采摘茶叶,10年后达到盛产期,30年后开始老化。

一、茶树(茶叶树)简介

1、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木可用于雕刻。一般种植后经过大约3年就可以少量采摘,10年后达到盛产期,30年后开始老化。

2、茶树嫩枝无毛。叶革质,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叶片上方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侧脉5-7对,边缘有锯齿。花白色,1-3朵腋生,花瓣5-6片,阔卵形,花柱无毛,先端3裂。蒴果3球形或1-2球形,每球有种子1-2粒。

二、茶树的生长环境

1、温度:日平均气温需10℃,最低不能低于-10℃,年平均温度为18℃-25℃。

2、阳光: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茶树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3、雨量:茶树要求雨量平均,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年雨量在1500mm以上。

4、土壤:茶树适宜生长在土层厚达1m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以45-65为宜。

5、地形:茶树在一定高度的山区,可保证充沛的雨量以及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于生育很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以下。

三、茶树的种类

1、按树型分类,茶树可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

2、按叶片大小分类,茶树可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

3、按发芽迟早分类,茶树可分为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

对茶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分出来的类别也各有不同。

1按色泽分

按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绿茶为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黄茶为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白茶为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青茶为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红茶为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2按季节分

按季节分类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捍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养活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养活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色泽增加,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养活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季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小麦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得出气浓烈。

3按生长环境分

按其生长环境来分类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

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面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帮有高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欧共体 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捍气浓郁且耐冲泡。

总的来说,通用的分类方法是将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分为6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以上就是关于茶树有多少种每种茶都是一种茶树叶子吗全部的内容,包括:茶树有多少种每种茶都是一种茶树叶子吗、茶叶的品种分类、茶树的演变和种类你知道多少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593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