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题,如何用实验证明碘固体受热直接升华而没有经过液态

物理题,如何用实验证明碘固体受热直接升华而没有经过液态,第1张

可以设计出这个实验。

1、器材:烧杯、石棉网、铁架台、水。

2、实验步骤:将加有适量水的烧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至水沸腾,对固体碘进行水浴加热,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碘蒸气,而未出现液态碘。从这个实验就可以说明碘固体受热直接升华而没有经过液态。

3、原理:因为常温常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低于固态碘的熔点(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证明紫色的碘蒸气是由固态碘直接升华来的。

4、结论:碘固体受热直接升华而没有经过液态。

碘在自然界中以能溶于水的形式存在。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含碘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微。

碘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在地壳的含量位居第47位。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

扩展资料:

碘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在微热下即升华,纯碘蒸气呈深蓝色,若含有空气则呈紫红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碘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例如氯仿(CHCl₃)、四氯化碳(CCl₄)。碘在乙醇和乙醚中生成的溶液显棕色。

碘在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如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中生成紫色溶液,在这些溶液中碘以分子状态存在。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在碘化钾KI或其他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

能与氯单质反应的金属(除了贵金属)同样也能与碘反应,只是反应活性不如氯单质。例如碘单质常温下可以和活泼的金属直接作用,与其他金属的反应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能与氯单质反应的非金属同样也能与碘的单质反应,由于碘单质的氧化能力较弱,反应活性不如氯,所以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

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密度493 克/厘米3。相对原子质量1269。熔点1135℃,沸点18435℃。化合价-1、+1、+3、+5和+7。电离能10451电子伏特。具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有毒性和腐蚀性。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也溶于氢碘酸和碘化钾溶液而呈深褐色。可与大部分元素直接化合,但不象其他卤素反应那样剧烈,碘的典型有机反应有:芳香族化合物的亲电子置换,形成芳基碘化物;邻近羰基官能团的碳原子的碘化作用;碘(I)在跨越不饱和烃的多重键上的加成反应。但难溶于水,由于歧化反应的结果,所得棕**得溶液显酸性。在水溶液中,需要强的还原剂才能使碘还原(成I-)。遇淀粉会变蓝色。

碘单质是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加热时,碘升华为漂亮的紫色蒸气,这种蒸气有刺激性气味。碘可以和大多数元素形成化合物,但是它不如其它卤素(F,Cl,Br)活泼,位于碘之前的卤素可以从碘化物中将碘置换出来。碘具有类似金属的特性。碘易溶解在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并形成美丽的紫色溶液,但微溶于水(但如果水中含碘离子会使其溶解度增大:(I-)+(I2)==(I3-))。碘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十分重要,另外在医药和照相方面的用途也很广泛。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碘单质遇到淀粉会显深蓝色,这是碘的特征之一。和同族卤素气体一样,碘蒸汽有毒,所以取用碘的时候,应尽量在通风橱中操作。

碘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碘酒就是用碘、碘化钾和乙醇制成的一种药物,棕红色的透明液体,有碘和乙醇的特殊气味

以上就是关于物理题,如何用实验证明碘固体受热直接升华而没有经过液态全部的内容,包括:物理题,如何用实验证明碘固体受热直接升华而没有经过液态、碘的熔点是多少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586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