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重庆谈判中共七大的背景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重庆谈判中共七大的背景,第1张

1、洋务运动的背景:①国内: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②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基本形成;人类走向整体化和近代化。

2、戊戌变法的背景:①国内:甲午战争失败,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进一步发展。②国际: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3、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政府统治的衰落;清末新政改革的失败;八国联军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革命威望的建立;革命团体的活动。

4、新文化运动的背景:①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③思想方面: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④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5、重庆谈判的背景:①国际: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实行“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②国内: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6、中共七大的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一时间,复古思

想到处泛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

早在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的时候,他就向全国发出恢复封建礼教的号令。1914年,袁世凯率领

百官,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的丑剧。同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

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立即得到封建余孽欢迎。他们纷纷建立“孔教会”、

“宗圣会”,公然上书北洋这阀政府,要求定“孔教会”、“宗圣会”,公然上书北洋军阀政府,

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列入“宪法”。康有为致电黎元洪、段祺瑞,提出祭孔仍行跪拜礼,

叫嚣:“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踊跃加入尊孔复古的行

列,鼓吹:“孔教乃中国之基础”,“定孔教为国教”,“对内对外两无遗憾。”

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北京大学教授胡适

也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陈独秀(1880-1942年)是安徽怀宁人,北京大学教授。1915年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在创刊号上,他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1917年,陈

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废除反映封建思想的旧文学,提倡平易的反映现实的新文学,号召

打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要求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文学改革。

李大钊(1889-1929年)是直隶乐亭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参加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

1916年,他从日本回国后,任北京《晨报》编辑。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号召青年

不要留恋垂死的社会,不断改造自己,追求进步,勇敢地创造青春的中国,青春的世界。李大钊还

发表《孔子与宪法》一文,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袁世凯将孔教载入宪法,是

“专制复活之先声。”

鲁迅(1881-1936年)是浙江绍兴人,姓周名树人,鲁迅是笔名。1902年,他到日本学习医学。

后来,他认为文艺最能改变国民精神,就从事文学活动。辛亥革命后,他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

范大学等校任教。1918年夏,在《新青年》上,他发表了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对中国历史

上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了最深刻的批判。他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

是夜”的吃人社会。鲁迅把反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

新文学的典范。

胡适(1891-1962年)是安徽绩溪人,曾留学美国,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他在《新青年》

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

言之有物”。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心和科学,探索救国

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7年,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

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

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热情宣传: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

办了《每周评论》。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

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兴起背景:

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3)前期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前期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前期内容

(3)后期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以上就是关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重庆谈判中共七大的背景全部的内容,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重庆谈判中共七大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有关背景 内容,新文化运动是怎样追求民主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介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562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