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的6个县那个最有钱,

徐州市的6个县那个最有钱,,第1张

铜山县最有钱,2019年总GDP最高,人均GDP达到了112387万。

2019年,铜山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1843亿元、增长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81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5818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5044亿元,增长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387元、增长77%。

2019年,铜山区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市辖区第28位,继续保持苏北第一,被誉为“苏北第一区”。2019年,铜山区位居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37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26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49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50位。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93年,徐州进行区划调整,将铜山县的大吴、青山泉等七镇划归贾汪区管辖。

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将铜山县潘塘镇划归徐州市云龙区管辖。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铜山县大庙镇,大黄山镇划归徐州市鼓楼区管辖。

2010年9月28号,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撤销徐州市九里区、江苏省铜山县,设立徐州市铜山区。将原九里区的义安、利国、张集、垞城、电厂、张双楼、三河尖、拾屯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铜山区管辖。

2018年4月,铜山区成立沿湖街道办事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山县

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

铜山区,古称彭城郡,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是徐州的科技、通信和对外贸易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区之一,古有“五省通衢”之誉,因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1]户籍人口为1223330人(2021年)。

1、青皮石榴。青皮石榴果面光滑,表面青绿色,向阳面稍带红褐色。青皮石榴属晚熟品种,树体较高大,通常为4到5米,冠幅一般大于4米,树姿半开张,在自然生长下多呈单干或多干的自然圆头形。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强。其特点是: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干旱、瘠薄,果实耐贮运。果型特大,色艳味美,品质极上,适应性强,丰产性能好,适合大量发展。

2、沙塘韭黄。沙塘韭**淡黄,叶似金条,茎如白玉,以清鲜味美、芳香可口而闻名遐迩,是各种韭黄品种中的上品。 叶片条形,呈扁平叶,色泽成金**,均匀鲜亮,长25到30厘米,约占总长三分之二。叶条厚实、挺拔、匀称,手感滑润。气味辛香醇厚,入口回甘。

3、巴斗杏。巴斗杏个大皮薄、色纯、味正、质多、适口,并且有防癌健体的功能。巴斗杏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无公害绿色食品。

徐州铜山区是什么县

徐州铜山区是以前的铜山县。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徐州专区撤销,铜山县隶属徐州市。2010年铜山县改为铜山区。

铜山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晚期,尧封颛顼后裔篯铿(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距今4000余年。

大彭氏国历经夏代,至商末为商所灭,纣王封其臣崇侯虎改建为崇国。周代在此建吕国。春秋时,吕亡于宋,为宋彭城邑,即为称彭城之始。周简王十三年(公元前573年),楚、郑伐宋,占领彭城,封鱼石于彭城。次年,鲁、晋围彭城,诛鱼石,彭城复归宋。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楚、卫联合灭宋,彭城属楚。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改彭城邑为彭城县。从此,历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直到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绵延长达一千九百五十四年的时间里,或属楚国,或属彭城国,或属彭城郡,或属徐州,彭城县始终作为一个县的位置,从未间断。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徐州升格为府,因彭城县境内有铜山岛,彭城县始更名铜山县。

民国初年,废府留县,铜山县直隶江苏省。民国3年(1914年)江苏省置五道,徐海道尹公署驻铜山县,辖铜山等十二县。民国17年(1918年)废徐海道,铜山等八县直隶江苏省。民国20年(1931年),设徐州行政督察区,治铜山县。民国22年(1933年),江苏省划为十三个行政区,铜山县属第十二行政区,行政区督察专员由铜山县长兼摄。民国27年(1938年)5月份徐州沦陷后,铜山境内有国民党政权、日伪政权和抗日民主政权,三方政权并存。

1948年12月1日,铜山全境解放,境内有铜山、邳睢、萧宿铜、铜北四个县的建置和徐州市郊区。1949年4月,铜山县划归徐州市所辖,隶属山东省。建国后,铜北县隶属山东省台枣专区,1950年台枣专区撤销后,隶属滕县专区。1952年5月9日,铜山县撤销。1953年4月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政务委员会决议,决定撤销铜北、华山、邳睢三县,以铜北县为基础恢复铜山县建制,隶属江苏省徐州专区。1960年5月,铜山县划归徐州市领导,1962年6月25日复归隶属徐州专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徐州专区撤销,隶属徐州市。2010年铜山县改为铜山区。

属于 江苏省徐州市

>>> 徐州行政区划

 铜山县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环抱徐州市区,东经116°48′-117°42′、北纬34°01′-34°35′之间。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北靠山东枣庄、微山,南接安徽灵壁、宿州,东连邳州、睢宁,西邻丰县、沛县,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铜山,隶属江苏省徐州市。古称“大彭氏国”,迄今已有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历史积淀沉雄,文化底蕴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具有“汉代三绝”之称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彰显两汉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汉画像石堪称古代艺术瑰宝,与南京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齐名,并称“江苏三宝”。

铜山县总面积18566平方公里,辖20个镇、一个农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九十年代曾两度跨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有淮北“领头羊”之称。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剔除区划调整因素),实现财政总收入1165亿元,是“九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216%。在2005年又跃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列第94位。

铜山县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铜山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市都市圈核心,环抱徐州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铜山,古有“五省通衢”之誉,今有“五通汇流”之便。公路,铜山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密度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是一流的,境内现有高速公路4条:霍连(霍尔果斯—连云港)、京福(北京—福州)、京沪(北京—上海)、徐宿宁(徐州—宿迁—南京),高速公路出入口8个。国道4条:104(北京—福州)、206(烟台—汕头)、310(连云港—天水)、311(徐州—西峡)。铁路,徐州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徐州火车站是全国第二大铁路列车编组站,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铜山境内交汇,26条铁路专用线纵横交织,京沪高速铁路即将建设。内陆水运,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斜贯县域东西,有货运码头55个,15条航线最大通航能力达1000吨级。远洋运输,铜山距离连云港、青岛、上海三大港口分别为200公里、500公里和800公里。航空运输,铜山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40公里,现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等10余条航线。

铜山县资源丰富、煤炭电力资源充足。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18亿吨、铁矿石储量1亿吨、石灰岩储量25亿吨、白云岩储量5亿吨、硬质高岭土储量3亿吨、耐火粘土储量12亿吨;徐州是国内三大煤田之一,年产原煤2000余万吨。同时,徐州又是华东电网电力能源的主要生产基地,坐落在铜山境内的三家大型火力电厂装机容量达332万千瓦,目前电源点建设正呈现快速发展之势,预计到2005年装机总容量达到640万千瓦,到2010年将突破1000万千瓦,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电力供应能力强大 。

铜山县的农业基础。铜山的主要农业生产指标位居全国和江苏省前列。蔬菜、棉花、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150余万亩,其中,蔬菜面积88万亩,年产量16亿公斤。奶牛存栏量27万头、生猪饲养60余万头、山绵羊饲养70万只、家禽饲养2100万羽。全县林业用地8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300万立方米。果树种植面积30余万亩,果品年产量近20万吨。2003年4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在铜山县郑集镇设立的省级徐州外向型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有外商独资的徐州高榕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成为铜山的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基地,产品远销亚洲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铜山县的工业基础。目前已形成食品、纺织、木材加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食品工业,位居中国食品工业第一大县之列,奶牛奶业是铜山最大最靓的产业“名片”。其中,上市公司维维集团作为中国500强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年内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纺织工业,已形成集棉花种植、纺织、服装加工出口等配套发展的产业体系,现有20万锭棉纺能力,年产高中档精梳、普梳纯棉纱3万余吨、高档针织面料1万吨、天鹅绒5000吨、坯布2500万米、牛仔布1000万米。其中,中天棉业集团进入全国棉纺织行业50强、色织行业10强;木材加工业,徐州是全国四大板材加工业基地,铜山县以中国同行业五强之一的胜阳林业股份公司为支柱,年产各类板材近百万立方米,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机电工业,依托徐州这一全国最大之一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工程机械、农用车、水泥泵车、汽车随车吊、挖掘机、压路机、特种汽车等产品发展迅速;钢铁工业,依托丰富的矿石资源,利国钢铁城正在崛起,已形成年产优质生铁150万吨、钢及钢材100万吨的生产规模;建材化工业,年产水泥500万吨,年产普通玻璃瓶达15亿只。

铜山县的工业园建设。铜山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已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享有“大学城”之美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工学院、徐州建筑工程学院、九洲大学、江苏省医药专科学校等近20所院校坐落其间,在校生逾5万。开发区内集聚的各类企业700余家,投资总额逾50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6家,实际利用外资129亿美元。基本形成了经机械制造、服装、电子为主导的三大产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全县环绕徐州市区周转的重点镇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其家具工业园、铸造工业园、工程机械园等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已具有相当的项目承载能力,正以蓬勃之势张开双臂,广纳投资者加盟。

铜山县的投资软环境。铜山县人民政府设立的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程序,竭诚为投资者服务。为确保对投资者的回报,凡是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在铜山县都能够得到充分落实;对投资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工业项目将列为重点项目并发给“绿卡”,在建设期间减免16项行政性收费;在项目用地方面,根据项目投资规模、税收贡献等实行一事一议的“弹性地价”;对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人民币的大项目,作为个案办理,可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铜山,始终确立“投资者是上帝”的理念,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安全、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铜山,丰富的煤炭电力资源、充足的项目储备用地、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极具辐射力的市场氛围,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充满了发展的潜力,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铜山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教育事业硕果累累,先后创建省级以上各类重点学校33所,高考录取人数连年居徐州市各县(市)之首,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普及,社会力量办学方兴未艾;卫生事业花开城乡,农村改水万众受益,医疗保健进村入户,医疗设施不断加强,防病治病功能齐备;文化事业异彩纷呈,汉王石刻被命名为“中国石刻艺术之乡”,黄集面塑享誉大江南北,各种传统技艺推陈出新,梆子柳琴丁丁腔老幼能歌,高跷旱船舞龙狮班谰多姿;体育事业已上层楼,田径、游泳、排球省内翘楚,被命名“全国体育先进县”。

铜山县地形由平原和丘陵岗地两部分组成。国土资源面积为2089平方公里。

铜山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废黄河、郑集河等。县内除微山湖、云龙湖之外,山间和山前水库众多。地下水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面积大,水资源较为丰富。

铜山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农林牧渔的综合发展。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时数2283小时,平均降水量868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10天。

铜山县土壤主要分为山地土壤和平原土壤两大类型。潮土类为本区冲积平原的主要土类。

铜山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0多种。原煤、铁矿石储量丰富,且伴有金、银、铜、钴等金属;境内有700余座山头,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高岭土等资源储量可观,开发前景广阔。

这是我们内部的方案,还未落实,望参考。如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帮忙加分

1撤销铜山县,以原铜山县铜山镇,汉王镇, 三堡镇,棠张镇,张集镇(废黄河以南地区)

泉山区 (不含八一大道以北城区)组建泉山区,铜山镇改为泉山街道,区政府驻泉山街道。

2铜山县茅村镇、马坡镇、黄集镇、柳新镇、大彭镇、刘集镇、郑集镇、何桥镇并入九里区。

3徐州经济开发区庙山镇李庄,马庄,后坝,前坝四个村划入潘塘街道,铜山县张集镇阎窝,吴邵,张楼,邓楼,下张划入潘塘街道。以云龙区大龙湖街道、潘塘街道,设立徐州市彭城区。区政府驻大龙湖街道

4 张集镇废黄河以北地区并入徐庄镇,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区,铜山县徐庄镇、伊庄镇、单集镇、大许镇,睢宁县双沟镇设立徐州市铜山区,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区政府驻庙山街道。

5铜山县利国镇、柳泉镇划入贾汪区。

6泉山区八一大道以北城区划入鼓楼区。九里区拾屯街道划入鼓楼区。

调整后徐州市辖彭城,鼓楼,九里,泉山,铜山,贾汪六区。市政府驻彭城区。

以上就是关于徐州市的6个县那个最有钱,全部的内容,包括:徐州市的6个县那个最有钱,、铜山县属于哪个地区、铜山县特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527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