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有哪几种分类

胶体有哪几种分类,第1张

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

气溶胶——以气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其分散质可以是液态或固态。如:烟扩散在空气中;

液溶胶——以液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如:Fe(OH)3胶体

固溶胶——以固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如有色玻璃、烟水晶;

按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

如: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水晶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是液溶胶;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

胶体(英语: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质,另一种连续。分散质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在废水处理中也能应用到胶体的相关知识,有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是以胶体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多污水深度处理设备旨在研究如何快速高效去除废水中以胶体形式存在的污染物质。

气溶胶,又称气胶、烟雾质,凡是可以稳定悬浮于空气中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气溶胶。

气溶胶在大气中广泛存在,是大气介质和混合于其中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物组成的体系。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其实气溶胶的范围很广,从几十纳米到几百几千微米的悬浮颗粒都可以成为气溶胶。这个和医学的角度对气溶胶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

最典型的,就是飘散在空气中的烟雾。胶体有两种存在状态,即半流体的溶胶和半固体的凝胶,在一定条件下,气溶胶和气凝胶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其实是同一种东西。但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气溶胶本身并不可怕,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气溶胶中。

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做一些什么防护工作,防止可能发生的气溶胶传播?

一般的大众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狭小封闭的空间,进入相对封闭的空间可以戴一般的医用口罩进行防护,并且及时做好手部清洁。尽量避免密闭环境。我们需要对家人们经常接触的一些东西进行消毒。比如出门回家会接触的门把手、灯的开关等等。

日常做到勤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减少悬浮的气溶胶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家庭以为配上一台风扇可以更好得实现通风换气,其实风扇之类气流速高的设备很容易造成湍流,使已经下沉的微粒又重新悬浮起来,请不要使用。

气溶胶属于溶胶的一种。

溶胶有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三种。

溶胶是属于胶体化学范畴,而胶体化学(colloid chemistry)狭义地说,是研究这些微小颗粒(胶体颗粒)分散体系的科学,通常规定胶体颗粒的直径大小为1-100nm(也有人主张1-1000nm)。把直径为1-100nm的分散相粒子在分散介质里的分散,并且分散相粒子与分散介质之间有明显物理分界面的称之为胶体分散体系。

气溶胶是指粒径在纳米尺度的固体或液体颗粒漂浮在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气溶胶亦满足溶胶的三个特征。

气溶胶:

气溶胶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0001~100μm,分散介质为气体。液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固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烟。

气溶胶的产生

1、气溶胶粒子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小颗粒,有的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海水飞溅扬入大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细菌、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流星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

2、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煤、油及其他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气中的大量烟粒等。

扩展资料:

应对气溶胶污染

1、做好自身防护。

根据预期可能暴露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等。

2、即时清除污染。

操作完毕后立即采用清洁单元化的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有条件的建议采用消毒湿巾。

3、手卫生。

掌握手卫生时机,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患者体液后、脱手套后,严格执行手卫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气溶胶

以上就是关于胶体有哪几种分类全部的内容,包括:胶体有哪几种分类、气溶胶是什么、气溶胶属于溶胶吗,为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94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