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第1张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生为之奋斗,

往往是年轻时开始用功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

要想彻底明白书本上的深刻的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赏析:

这首的意思是说,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的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示儿的诗意_示儿的意思

示儿的诗意_示儿的意思

《示儿》

作者:陆游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看。

2、元:通原,本来。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九州:这里代指中国。

6、同:统一。

7、王师:宋军。

8、北定:将北方平定。

9、中原:金兵占领的地区。

10、家祭:家中的祭典。

11、无忘:不要忘记。

12、乃:你的。

13、翁:父亲。

诗意: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什么都可无牵无挂。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

在祭祀祖先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赏析: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有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而这首诗,也成了陆游的绝笔。

陈师道 示三子

《示三子》

作者: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唒。

了佑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赏析:

1084年(元丰七年),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师道家贫,妻子与三个儿子及一个女儿只得随郭概西行,而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于是忍受了与妻子儿女离别的悲痛。将近四年以后,即1087年(元佑二年),陈师道因苏轼、孙觉等人之荐,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纪录这一场生离死别,他写下了不少情意诚笃、感人至深的佳作,如《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送内》、《别三子》、《寄外舅郭大夫》等,这首《示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这首诗描述的主要是诗人思亲、见亲的全程心灵感受,言语易懂,感人至深。

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而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去远句固然是记录了诗人的实情,然而也深刻地表现了他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诗人决非真的忘情于妻儿,而是陷于一种极度的绝望之中。归近一句正说明了他对亲人不可抑捺的情愫。

儿女二句写初见面的情形。因离别四年,儿女面目已不可辨认。陈师道的《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中说: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可见别时儿女尚幼,故至此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表明了离别时间的长久,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

喜极二句是见面之后复杂心情的表现。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然后破涕为笑,庆幸终于见面。此十字中,将久别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了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了知二句更深一层作结,说虽然明知不是在梦中相见,但犹恐眼前的会面只是梦境,心中仍然恍恍惚惚,不能安定。这种心理的描绘,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以推知:在与亲人分离的四年中,诗人多少次梦见亲人,然而却是一场空欢喜,反增添了无限的愁思和悲苦,正因为失望太多,幻灭太多,所以当真的会面时,反而产生了怀疑,唯恐仍是梦中之事,深沉的思念之情便在此中曲折表现了出来。这两句源于杜甫《羌村》组诗中写回家初见亲人的惊喜和疑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意谓久别重逢,如相见于梦中,后来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即用杜甫诗意;而陈师道此二句是翻用杜甫诗的句子,与晏几道《鹧鸪天》中所说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意境略同,可见陈师道取前人诗意能点化出新意。

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恻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腑中流出,所谓至情无文,即是艺术上一种极高的境界。此类浑朴的作品得力于陈师道向古乐府和杜甫诗的学习,然而他并不在字句上摹仿前人,而在格调立意上倩鉴前人,故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引陈师道的话说: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这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已有充分的表现。陈师道论诗标举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后山诗话》),即是他形成这种创作风貌的理论基础。但此类作品在他的集子中也并不很多,故尤为珍贵。

冬夜答客

鲍溶 冬夜答客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

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

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

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

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赏析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809)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

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全诗如下: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翻译: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白话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一句再现了古人孜孜不倦、勤奋苦读的情景。

这个诗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折叠冬夜读书示子聿(yù)(其一)

南宋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折叠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二)

南宋·陆游

易经独不遭秦火,

字字皆如见圣人。

汝始弱龄吾已耄,

要当致力各终身。

折叠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南宋·陆游

宦途至老无余俸,

贫悴还如筮仕初。

赖有一筹胜富贵,

小儿读遍旧藏书。

折叠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四)

南宋·陆游

世间万事有乘除,

自笑羸然七十余。

布被藜羹缘未尽,

闭门更读数年书。

折叠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五)

南宋·陆游

简断编残字欲无,

吾儿不负乃翁书。

绝胜锁向朱门里,

整整牙签饱蠹鱼。

折叠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六)

南宋· 陆游

圣师虽远有遗经,

万世犹传旧典刑。

白首自怜心未死,

夜窗风雪一灯青。

折叠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七)

南宋·陆游

读书万卷不谋食,

脱粟在傍书在前。

要识从来会心处,

曲肱饮水亦欣然。

1、告诉我们:应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2、原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

南宋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一)

宋·陆游

易经独不遭秦火,

字字皆如见圣人。

汝始弱龄吾已耄,

要当致力各终身。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二)

宋·陆游

宦途至老无余俸,

贫悴还如筮仕初。

赖有一筹胜富贵,

小儿读遍旧藏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四)

宋·陆游

世间万事有乘除,

自笑羸然七十余。

布被藜羹缘未尽,

闭门更读数年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五)

宋·陆游

简断编残字欲无,

吾儿不负乃翁书。

绝胜锁向朱门里,

整整牙签饱蠹鱼。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六) 

宋·

陆游

圣师虽远有遗经,

万世犹传旧典刑。

白首自怜心未死,

夜窗风雪一灯青。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七)

宋·陆游

读书万卷不谋食,

脱粟在傍书在前。

要识从来会心处,

曲肱饮水亦欣然。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一)陆游

易经独不遭秦火, 字字皆如见圣人。

汝始弱龄吾已耄, 要当致力各终身。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二)陆游

残雪初消荠满园, 糁羹珍美胜羔豚。

吾曹舌本能知此, 古学工夫始可言。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四)陆游

宦途至老无余俸, 贫悴还如筮仕初。

赖有一筹胜富贵, 小儿读遍旧藏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五)陆游

世间万事有乘除, 自笑羸然七十余。

布被藜羹缘未尽, 闭门更读数年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六)陆游

简断编残字欲无, 吾儿不负乃翁书。

绝胜锁向朱门里, 整整牙签饱蠹鱼。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七)陆游

圣师虽远有遗经, 万世犹传旧典刑。

白首自怜心未死, 夜窗风雪一灯青。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八)陆游

读书万卷不谋食, 脱粟在傍书在前。

要识从来会心处, 曲肱饮水亦欣然。

以上就是关于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全部的内容,包括: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80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