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蜀吴都是现在的哪里

三国魏蜀吴都是现在的哪里,第1张

;     三国时期的蜀国主要是现在的云南省和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陕西、甘肃、越南的部分地区,吴国北至江苏中部,南达越南中部,西抵广西东部,魏国前期疆域大幅度的扩大,在曹丕乘称帝时基本定型,几乎包含整个华北地区。

1、蜀国

nbsp;     蜀国的疆域北至武都、汉中,东达巫峡,南面包含云南、贵州,西部达缅甸的东部,主要包含现在的云南省和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还有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缅甸的东北部和越南西北部地区,平定了四郡之乱加强了民族团结

2、吴国

nbsp;     吴国的疆域北至江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中部,南至通日南郡现在的越南中部,西部抵达交趾郡现在的广西东部,东部临海,主要包括现在的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和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上海和现在越南的北部等地区。

3、 魏国

      魏国在曹操即位时期疆域大幅度的扩大,在曹丕乘称帝时基本定型稳定下来,范围北至山西、河北和辽东,南与匈奴、鲜卑及高句丽为邻,东临黄海以寿春和襄阳为重镇,大致上包含了整个华北地区,西至甘肃以长安为重镇。

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是曹魏,而蜀汉跟东吴两家的实力不分上下。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凭借长江之险击退了曹军八十万军队。由此可见,长江的阻隔削弱了北方魏国的进攻,为吴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长江也不例外。长江,作为一条东西向的大河,一方面,阻隔了南北方向的交通,成为吴国的一道天然防线;另一方面,联系了东西向的交通,将长江中上游的巴蜀与长江中下游的东吴相连接。

如果说长江的南北阻隔作用是东吴的地缘优势的话,那么长江的东西联系作用就会成为吴国致命的地缘缺陷,而吴国灭亡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一旦长江中上游的蜀国沦陷,晋军的战船从上游顺流而下,势不可当,所向披靡,直捣吴都建业,最终导致吴国灭亡。

注意

荆州的失去不但使蜀汉几乎没有光复中原的可能,而且成为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北部以大巴山和米仓山界与汉中盆地相隔,南部与云贵高原相邻,东部通过长江三峡与江汉平原相沟通,西部陡峭的横断山脉将其与青藏高原相阻隔,封闭条件最好。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割据独立次数最多,但封闭条件和偏僻的位置导致在中国古代,四川盆地对外交通十分不便,进而影响到战争时粮草运输不便,最终影响到战争的胜负。蜀汉据有四川与汉中,虽然有了安身之地,但想要通过四川盆地北伐曹魏,进取关中,进而得到中原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三国的灭亡顺序分别是蜀,魏,吴。

最初是由魏南下,灭掉了蜀国,当时的君主就是我们熟知的刘禅,由此还发展出了“乐不思蜀”这一成语,后来自东汉就十分壮大的司马家族逐渐的掌握兵权,直到265年,司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魏国也因此灭亡,直到280年,西晋南下灭掉吴国,才真正的完成了统一。

扩展资料:

三国形成的原因: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由于起义军规模较大,朝廷不能有效镇压。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希望可以快速的扑灭起义力量。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占领更多的地区,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

于是,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强大的如北方袁绍、袁术、吕布、曹操、公孙瓒、陶谦,南方的刘表、刘璋、王朗。这些割据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开展局域战争,最后形成了长期的、持续的、大范围的混战。

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那就是魏、蜀、吴三大政权。其中曹操占领北方,刘备占领西南,孙权占领东南,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虽说农民起义不是导致三国鼎立形成的根本原因,但至少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

因为农民起义,才有了后来一连串的事情,可以说是直接因素,所以说农民起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一、魏国的君主分别是有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

1、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2、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3、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

4、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为高贵乡公。

5、曹奂(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

二、蜀国的君主分别是刘备、刘禅。

1、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2、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三、吴国的君主分别是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1、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2、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吴大帝孙权第七子,母潘皇后。史称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

3、孙休(235年—264年),即吴景帝(258—264年在位),字子烈,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

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

4、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吴国皇太子、南阳王,吴大帝孙权第三子,母王夫人(大懿皇后)。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的异母兄,吴末帝孙皓生父。史载“帝尤爱幸”,是孙权最宠爱的儿子。

5、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扩展资料:

一、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建立时间

1、魏国——220年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2、蜀国——221年

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3、吴国——229年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二、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灭亡时间

1、263年——蜀汉灭亡

2、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3、265年——魏国改称国号“晋”

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4、280年——东吴灭亡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君主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魏蜀吴都是现在的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魏蜀吴都是现在的哪里、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是什么、魏蜀吴三国灭亡的顺序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76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