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明朝的时候叫什么名字,也叫上海吗,当时是不是也很繁华

上海在明朝的时候叫什么名字,也叫上海吗,当时是不是也很繁华,第1张

   上海市市区在明朝为上海县。明朝上海县归南直隶松江府管辖。不叫上海,当时也很繁华。上海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 据考古发掘, 上海地区已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古文化遗址25处, 分别反映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早晚有序的文化叠层关系,完整体现了上海史前的历史。

   这表明早在6000年前, 上海地区的先民们已在这里劳动、生息。

    最早的居民主要在岗身以西从事狩猎、渔牧活动,尔后逐渐耕垦务农,形成聚落。 此后又随三角洲新涨滩地的拓展向东发展,大都具有海滨渔村的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地区先是吴越之地,后又属楚, 楚考烈王时为春申君黄歇封地。相传黄歇开凿黄浦江, 黄浦江因而又名春申江,上海别称“申”由此而来。

    吴淞江下游两岸居民多以捕鱼为生, 渔民创制一种用以捕鱼捉蟹的工具“扈”, 后“扈”演变为“沪”; 古时又称独流入海的江河为“渎”,故上海被称为“沪渎”,简称“沪”。 从汉代起,上海就有铸钱、冶铁、煮盐业。 隋唐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不断开发, 上海一带的经济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天宝年间,华亭县东北部的青龙集镇,海舶云集,烟火万家,时人比之杭州。 随后,由于河道变迁和海岸线向外延伸, 距海日远,青龙镇逐渐变为内港, 其地位遂为北宋熙宁年间兴起的上海所取代。南宋咸淳三年(1276年),设上海镇治,属华亭县管辖。 当时上海作为新的贸易港口,已是风樯浪舶, 商贾糜集之地。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继而又设都漕运万户府。其时,上海镇已为“华亭东北一巨镇”。至元二十八年,将华亭县东北的五个乡划出,定名上海县。上海建县后,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植棉业日趋兴盛,棉纺织业亦渐渐兴起。松江乌泥泾人黄道婆, 从海南带回先进的纺织技术,并改革纺织工具,织品量多质优,促进了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

    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 布匹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有“木棉文绫,衣被天下”之称。 上海县经济的另一支柱是航运业。 明永乐十年(1412年), 在今川沙高桥镇北临海处构筑土山, 设有烽堠,以利船舶进出长江,时称“宝山”。 当时上海成为海运贮粮的集散点。

沙船是航运中的主要运输工具。

   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开放海禁,次年又设立江海关,由此上海的航运业得到空前发展。上海逐步形成内河航运、 长江航运、南北洋航运和国际航运等多条航线,成为棉布进出口量最大的吞吐港,也成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聚集在上海港的船舶有时多达3000多艘。

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全国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 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英军入侵上海、南京等地, 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开埠。1845年, 英国用欺诈手段在上海设立租界。接着,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设立。

以后英租界和美租界合并, 成立公共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面积达32。82平方公里。租界成为中国土地上的“国中之国”。 开埠后的上海, 成为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的主要口岸。 外国资本控制了上海海关的关税行政大权, 垄断了绝大部分金融外汇和进出口业务, 攫取了中国沿海南北洋和长江航运权。

先后在航运、 银行、洋行、加工、印刷、制药、建筑、公用事业等领域开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一批批外国冒险家先后来到上海, 投机买卖,牟取暴利。上海成为冒险家的乐园。同一时期,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 清政府陆续在上海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如江南制造局、 招商局、电报分局、机器织布局等。

民族工商业也得到相当发展,其中棉纺织、面粉、缫丝、 卷烟等行业发展尤为迅速。20世纪20 年代后期到 30年代初期,上海近代工业在企业数量、技术装备、 工厂管理等方面都在全国确立了优势地位,同时, 新的工业门类不断开拓。

   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基地。随着经济发展, 上海一度成为远东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bai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扩展资料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上海市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

有呀 今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

上海别称

“华亭”、“沪”、“沪渎”、“沪上”、“申”、“春申”等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称“华亭”。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宋朝以后的说法是,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上海地区渔民发明的一种叫“扈”的竹编捕鱼正具。古代没有上海这个地名时,这一 带被称为“沪渎”,后简称“沪”。

以上就是关于上海在明朝的时候叫什么名字,也叫上海吗,当时是不是也很繁华全部的内容,包括:上海在明朝的时候叫什么名字,也叫上海吗,当时是不是也很繁华、上海在历史上属于哪国、古代的时候有上海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74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