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

雌雄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第1张

抱对是在交配

只有雄蛙才有抱对的习性和行为,有的时候在繁殖季节,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雄蛙就会争先恐后的寻找雌蛙进行交配,如果竞争激烈,还会出现两只雄蛙抱对的现象,也会出现两只共抱一只雌蛙的现象。这都是错抱,因为竞争激烈引起的,雌蛙不会有抱对的行为,都是被雄蛙抱。

繁殖

性成熟的爪蟾雌雄差别明显。产卵前雌性泄殖腔唇明显地突出变成红色,而雄性前臂内侧有黑色粗条纹的“婚垫”产生。爪蟾性成熟后即会出现抱对现象,抱对时间约为4~6小时,随后在适宜的温度(20一25℃)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多次少产卵。1只雌性爪蟾一般怀卵为1600枚左右,1次产出量为100一300枚。卵为乳白色的,外有较厚卵胶膜,卵常粘着在缸壁、缸底及水草上,此时应捞出所有成体爪蟾,防止弄破或吃掉卵或胚胎,影响成活率。受精卵发育至蝌蚪大约需一周左右,4天左右卵胶膜开始被吸收,7天蝌蚪已开始游泳。蝌蚪全身透明,头部较大、头背:侧可见脑的组成及部分脑神经的走向,头部腹面观接近五边形,口部有两条口须,尾部较尖长,腹面:两侧各有一个斜向出水孔。蝌蚪是滤食性的,可以投喂细的幼鱼饵料等悬液,混浊度应以蝌蚪在4一5小时内能吃净为宜。蝌蚪有时也吃水中轮虫和刮食绿藻。在20℃条件下,从受精卵经过5一6周就可完:成变态。变态时,蝌蚪进食量减少或停止进食,变态后小爪蟾就可进食水丝蚓或小片猪肝。在室内养殖条件下1一2年内可达到性成熟

卵与其它蛙基本一致

抱对现象是蛙蟾类在产卵前必不可缺的繁殖行为,当雄性一旦追逐到雌体后,鸣声便戛然而止,用前肢紧紧抱住异性的腋下而蹲伏于其背上。抱对可持续6~8小时,甚至长达一天或数日之久,其生物学意义显然是与刺激两性同步排精产卵和提高受精率具有密切关系

蛙类生殖发育 以体外受精为主,少数可行体内受精,但无真正的交接器──阴茎。卵生,偶有卵胎生或胎生。卵小而多,除卵胶膜外,无其它护卵装置,与鱼类一样同属于无羊膜动物,这是向完全陆栖发展的障碍。幼体阶段有侧线器官,以鳃呼吸,鳃的形态、发生与鱼类的迥然不同,属新生器官。幼体形态不能代表近祖型性状,经过变态幼体器官或萎缩或消失或改组,形成有显著进步趋势的成体。成体与幼体两个阶段形态上的差别越显著(如无尾目),变态也越剧烈,对繁衍后代也越有利。在变态前后的两个生长发育阶段不能完全脱离水域或潮湿小生境而生存,这是过渡类群的关键特征。

雄蛙的鸣叫声会吸引雌蛙前来繁殖地鸣叫声其实就像雄狮为了争夺交配权而打斗一样,蛙类可以说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了雌蛙会选择鸣叫声最好的``体型最棒的雄蛙交配,也就是所谓的抱对。

蛙类的护卵方式各种各样。在北温带,大多数种类产卵于池塘或溪流;许多热带种类护卵的方法很稀奇。有的将卵产于地洞里,待蝌蚪孵出后,雄蛙将小蝌蚪放在背上送到水中。有些种类的雌性背上有一特殊的小袋,卵被放在小袋里直至孵化。雄性达尔文蛙达尔文蛙将卵放在声囊里发育成幼蛙。皮肤柔软,无鳞,无腺体,对干燥特别敏感,故潮湿的环境是其主要生态需要。虽有少数种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但大多数种类至少在陆上生活一段时间,或在潮湿的碎石下,或在水域附近。个别种类陆栖性较强,但亦不能完全脱离潮湿的环境

以上就是关于雌雄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全部的内容,包括:雌雄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金蟾产卵时正在抱对,什么时候把它们换到另一个缸子、青蛙的抱对行为青蛙有抱对行为,请问人有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74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