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庚怎么去世的

陈庚怎么去世的,第1张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

陈赓因病去世。

1952年,毛泽东主席点将陈赓筹建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中央特科重要***之一。

1922年加入中国***。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

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

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开国大将

1950年1月4日在南宁主持召开兵团党委扩大会议。随即率部发起滇南围歼战役,在兄弟部队协同下全歼滇南敌第八军、第二十六军2万余人。

1950年2月5日同宋任穷、周保中等同志在贵州安龙会晤。

1950年2月2日和宋任穷同志率领部队进驻昆明。

1950年2月22日西南军区成立,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

1950年3月任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任云南省主席。

1950年3月12日至4月7日指挥所部参加西昌战役,协同兄弟部队全歼西昌守敌。

1950年4月1日云南军区成立,任云南军区司令员。

1950年7月7日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越南,率工作组由昆明动身。

1950年7月26日到达越南北部太原地区越南***总书记、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住地,会见胡志明同志。

1950年9月15日边界战役部署完毕,陈赓和工作组到广西边境的布局关。

1950年9月16日边界战役开始。1950年10月12日边界战役结束。此役共歼法军9个营,共8千人。

1949年2月,按照部队统一改编的命令,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从中原野战军到第二野战军,在部队建制方面有三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新组建了兵团一级建制,第二野战军形成了三大兵团,分别是第三兵团、第四兵团和第五兵团。第二个变化是纵队改编成了军,中原野战军原先的七个纵队,与中原军区一些地方部队进行了合编改编,形成了第二野战军的九个军。第三个变化是旅改编成了师,原先中原野战军各个纵队之下是旅,在第二野战军成立之后,纵队改编成了军,旅则改编成了师。

以上从中原野战军到第二野战军的三个变化,也带来了将领们职务方面的变化。就拿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来说,他在第二野战军成立之后,被任命为了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率领的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一共有三个军的建制,分别是第13军、第14军和第15军。这三个军从源头上讲,第13军和第14军,是由原来的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和中原军区地方部队改编而成的,第15军是由原来的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改编而成的。

当时,陈赓手下的三个军的军长,个个都是能征善战、战功赫赫的优秀军事将领。这三位军长,后来在1955年首次授军衔的时候,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成为了当时170多位开国中将之一。不过,在他们三人当中,有一位非常厉害,他后来又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这种先授中将再授上将的经历比较罕见。接下来,让我们按照部队番号,挨个说一说陈赓率领的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的三位军长,看看他们都是谁?参加过哪些重大战役?

第13军的军长是周希汉,周希汉是湖北麻城人,他参加过红四方面军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周希汉就在陈赓的手下工作,在陈赓担任八路军第386旅旅长的时候,周希汉还给陈赓当过参谋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周希汉仍然在陈赓的手下工作,陈赓担任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的时候,周希汉是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0旅的旅长。这个第10旅就是由八路军第386旅发展而成的。在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0旅、第13旅和豫西军区部队合编,组成了第13军,隶属于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此时周希汉出任第13军军长。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周希汉在陈赓的指挥下,率领部队参加过同蒲战役、临浮战役、汾孝战役、洛阳战役、豫东战役、挺进中原、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大西南等一系列大战,在战场上立下了很多战功,取得了生擒国民党将领六十一人的辉煌战绩。新中国成立之后,周希汉被派到海军工作,曾经担任过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为海军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1955年首次授军衔,周希汉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第14军的军长是李成芳,他也是湖北麻城人,参加过红四方面军长征。在抗日战争中,李成芳最初在八路军决死第一纵队任职,后来随着决死第一纵队和八路军第386旅,发展为八路军太岳军区,李成芳就开始在陈赓的手下工作。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李成芳先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1旅旅长、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1旅长,而当时担任纵队司令员正是陈赓。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1旅,与第八纵队的第22旅和起义的廖运周第110师合编,成立了第14军,隶属于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此时李成芳出任第14军军长。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李成芳在陈赓的指挥下,也率领部队参加过同蒲战役、临浮战役、汾孝战役、洛阳战役、豫东战役、挺进中原、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等一系列大战,战功很突出。新中国成立之后,李成芳先后担任过西南军区副参谋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第二政委、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武汉军区第一政委等重要职务。在1955年首次授军衔的时候,李成芳也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第15军的军长是秦基伟,他是湖北红安人,同样参加过红四方面军长征。在抗日战争中,秦基伟奉命到山西发展抗日武装,很快组建了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支队,他担任支队长。后来,秦基伟还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11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太行军区司令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的组建,秦基伟出任第九纵队司令员,继而担任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可以说,在中原野战军时期,秦基伟的职务和陈赓一样,都是纵队司令员。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改编为第15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此时秦基伟出任第15军军长,成为了陈赓的手下。在解放战争中,秦基伟先后参加过豫西战役、洛阳战役、南阳战役、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和解放大西南一系列战役,立下了突出的战功。新中国成立之后,秦基伟还参加了抗美援朝,出任志愿军第15军军长,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1955年首次授军衔的时候,秦基伟同样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不过,秦基伟后来长期在军队任职,当过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1988年,我军恢复一度被取消的军衔制度,当年秦基伟参加了授军衔,这次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1950年3月,罗列为了掩护胡宗南从西昌撤退,甘愿留下了指挥部队,结果西昌战役失败后,罗列带着残余的约两千人向西南边境方向逃跑,但路上被少数民族彝人包围袭剿,在混乱中,罗列侥幸逃出。

后期罗列和一部分旧部辗转于多个省份,面对多次围剿及旧部的掩护下,罗列一个人顺利的到达广东,经广东进入香港,最后终于到达了台湾。得到了蒋介石赞赏及信任。最后官至副总参谋长、陆军总司令,晋级上将。

扩展资料:

罗列人物生平:

民国13年(1924)入广东省立高等师范学校就读,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

1928年10月黄埔军校毕业后,留校任少尉排长。北伐中,曾充任东征军党代表。

1932年考入陆军大学。

1935年毕业后,复入该校兵学研究院学习,结业后任兵学教官。

1937年调任第一军少将参谋长。

民国28年调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参谋长,旋调任第四十八师少将师长。

1945年2月晋升陆军少将

1945年6月升胡宗南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晋阶中将,时年35岁,

1946年4月任整编1师中将师长,

1947年3月率整编1师进占延安、宝鸡、陕东地区。

1948年9月22日晋升陆军中将。

1949年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参谋长,年底败退至重庆、成都。

1950年退至西昌,任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参谋长,拟死守西昌。

1951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谋。

1955年提任副参谋总长,其间曾赴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大学特别班学习,

1956年调任第一军团司令官。

1959年调升陆军总司令,晋陆军二级上将。

1961年任台湾“国防部联合作战研究督察委员会”主任委员。翌年任“三军联合大学”校长。1970年为“总统府”战略顾问,不久转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1976年9月8日卒于台北,终年69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罗列

对外战争有四次半:四次是朝鲜战争(1950-1953)、中印边境战争(1962)、中苏边境冲突(1969)、中越边境战争(1979-1989);开玩笑说的半次是抗美援越(1965-1973),主要是我国官方从来没有正面承认过出兵,也没有宣战,但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计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小规模的对外海战有两次:1974年和南越海军的南沙冲突,1988年和越南海军西沙冲突。

内战较大冲突有:(1)1949年10月金门战役(国军三万人,解放军9千人);(2)1949年底成都战役、西昌战役;(3)1950年西藏昌都战役;(4)1950年4月海南岛战役,(双方各十万人);(5)1955年浙江一江山岛战役,是解放军第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6)1958年金门八二三炮战。

1、序幕(1945年9月—1946年6月)

1945年下半年,国共两方军队围绕受降问题发生了激烈冲突,在山西上党、绥远、察哈尔等地,北上的国民党军队与当地或先到达的中共军队之间发生激战。10月,接收东北的国民党军队乘美国运输舰到达大连时被苏联军队拒绝登陆,后转到葫芦岛仍无法登陆只得转在秦皇岛登陆。

2、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

1946年6月26日,停战有效期刚过,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湖北、河南交界)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三年多的全国内战就此开始。国民党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军队则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时期被中国***称为战略防御时期。

3、第二阶段——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

国民政府的8个月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解放军主力依然存在。这样国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战略方案: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根据地。

4、第三阶段——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2月)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辽西会战 )、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平津会战)。至此,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中国大陆几乎全部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共内战大势底定。国民党政权经广州、重庆、成都直至于12月7日迁往台北,解放军开始集结东南沿海,预备进攻台湾。

5、第四阶段——战略追歼(1949年12月—1955年2月)

随着国共内战大势底定,大规模的军事会战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战争的规模趋于中小型。略重大的战役只有西昌战役和昌都战役。

西南地区部分,由于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西南方残余的军事力量很难再有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进入成都后,便继续一路追击这些已经无法大规模组织战斗的军队。1950年10月解放西康后解放军挺近西藏地方,围歼昌都地区的藏军主力,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1颗原子弹,日本败局已经注定。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进军中国东北,日本天皇8月15日宣布无条件停战。所以苏联红军未经大规模抵抗,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日本北方四岛和朝鲜半岛北部。9月2日日本正式向盟军投降。

中共中央指挥河北、山东所属小股部队于8月下旬向关内进发,9月下旬才分别开始从晋冀鲁豫等地或陆路,或水路,或武装,或徒手,陆续动身赶往热、察和东北,先后抵达十几万人。

蒋介石一方面以中国战区统帅的名义命令日军就地集中并固守待降,命令八路军等中共所属武装力量就地待命不得受降,同时命令其他国民党军队日夜兼程向日军占领区后方进军;另一方面又接连发出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虽然中共中央政治局派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首先提出谈判的程序、议案,双方并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

虽然国民党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但中共中央以扩张势力与地盘为首要考量,从未遵守国民党控制的中国战区统帅部的命令,反命令所指挥的八路军等中共武装力量积极向日军进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解放战争

以上就是关于陈庚怎么去世的全部的内容,包括:陈庚怎么去世的、二野四兵团,司令员是陈赓,三个军长都是谁、国民党参谋长罗列是如何逃出大陆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64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