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软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第1张

软驱的基本工作原理

(1)盘片放入驱动器后,盘片将随主轴一起恒速旋转。这时驱动器向软盘控制器发出三个状态信号,即索引信号、零磁道信号和写保护信号。

(2)软盘控制器对上三个信号进行检测,根据零磁道信号的有效与否发出寻道检测命令。当零磁道信号有效时,发出磁头步进方向有效信号,使磁头向高位磁道寻道。

(3)读操作。如读磁盘中某一文件,先由软驱读出盘片中该文件存放的磁道、扇区和盘面号地址。软盘控制器根据地址发出相应的方向信号、步进信号和面选信号给软驱。软驱接收到读操作命令后,读出磁盘数据。

(4)写操作。软盘控制器发出写选通信号,转换成允许写信号,选通写电路。写电路将数据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写电流,通过磁头写到盘片上。

作用:

1)装卸磁盘 可换媒体,可以装载和卸出。利用起落架将软盘放置于主轴端部的吸盘上,由磁铁吸牢,与主轴一同旋转。

2)加载磁头 在插盘时,上下两个磁头是张开的。盘片插入后,两磁头加载合拢,磁头被向盘面使其间没有空隙,以便写入时磁头磁场不被衰减,读出出时获得信噪比最好的信号。

3)寻找磁道 磁头安装在小车上,由微型步进电动机通过丝杆驱动。每发出一个数的脉冲,便将磁头移动一定的磁道数目,并定位在寻找的磁道(目的磁道)上。

4)实现读写 “写”是指用磁头对磁盘记录(写入)信息。“读”是指恢复(读出)原先录入信息的过程。

5)控制与接口 通过电路控制各种动作,并通过控制器按一定标准与计算机接口交换数据。

软盘驱动器(floppy disk driver)就是平常所说的软驱,软盘驱动器由于其存储容量小,早已经被淘汰了。

软盘驱动器的种类有以下3种:

1、525英寸低密软盘驱动器,早已淘汰;

2、525英寸薄型高密软盘驱动器。这种驱动器使用的软盘容量为12MB,已淘汰;

3、35英寸软盘驱动器。这种驱动器使用的软盘容量为144MB(或720KB、288MB)。35英寸软盘基片封装在硬塑料盒中,抗挤压、防尘性能好。

一、525英寸软驱以及软盘

在1976年,525英寸(133厘米)软盘问世。相对较小的身躯使迅速取代了8英寸软盘,并且自然成为了刚诞生的个人电脑的标准配置。那时,每一个软盘能储存360kb的数据,而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容量提升至12mb。

525寸软驱

525寸软盘

二、35英寸软驱以及软盘

1980年,索尼公司推出了35英寸的磁盘。到90年代初开始,35英寸、144MB的软盘一直用于PC的标准的数据传输方式。

35寸软驱

35寸软盘

35的磁盘片其容量的计算如下:

80(磁道)x18(扇区)x512bytes(扇区的大小)x2(双面)=1440x1024bytes=1440KB=144MB

35英寸软盘片,其上、下两面各被划分为80个磁道,每个磁道被划分为18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存储容量固定为512字节 。

以上就是关于软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软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软驱插的是什么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57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