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化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歧化反应的原理是什么,第1张

判断是否能发生岐化

对某一元素,其不同氧化数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相邻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值。若相邻电对的Eθ值符合E右θ> E左θ,则处于中间的个体必定是不稳定态,可发生歧化反应,其产物是两相邻的物质。

这是很明显的, 如将两相邻电对组成电池, 则中间物种到右边物种的电对的还原半反应为电池正极反应,而到左边物种的反应则为负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为Eθ=E右θ-E左θ,若E右θ>E左θ,Eθ>0,表示电池反应可自发进行,即中间物种可发生歧化反应。

若相反,E左θ>E右θ,则两边的个体不稳定,可发生逆歧化反应,两头的个体是反应物,产物是中间的那个个体。

求未知电对的电极电势

利用Gibbs函数变化的加合性,可以从几个相邻电对的已知电极电势求算任一未知的电对的电极电势。

典型例子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烯烃及烷基芳烃的歧化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反应热很小,故温度对平衡组成影响不大,其平衡转化率一般为35%~50%(摩尔),通常工业上歧化反应可进行到接近平衡转化率。反应温度300~530℃、压力1~5MPa。

烷基芳烃歧化过程由于催化剂极易结焦,故常在加压及氢气存在下进行反应,称临氢歧化。也有在没有氢气存在下进行的常压歧化过程,催化剂需频繁再生。

由于芳烃歧化催化剂也能催化烷基转移反应,故甲苯歧化时,若原料甲苯中加入一定量碳九芳烃(主要是三甲苯),则通过歧化反应和烷基转移反应,可使产物中二甲苯与苯摩尔比在07~10的范围内变化,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歧化反应的特点是副产物极少,且产物易分离,故产品纯度很高。

歧化反应多采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当催化剂颗粒较小时,为了降低床层阻力和减少二次反应,也可采用径向固定床反应器。对于没有氢存在的常压歧化过程因催化剂需频繁再生,可使用移动床反应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电势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歧化

Br2+H2O(可逆号)HBr+HBrO

这是中性歧化

3Br2+6NaOH=NaBrO3+5NaBr+3H2O

这是碱性的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碱性环境下反应趋向于歧化(酸性就归中喽……)

歧化反应,英文(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这种反应又被称为康尼查罗反应。

例如Cl2+H2O=HClO+HCl

此反应中Cl2原本是0价

反应后一个升为+1价,一个降为-1价

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反应中某个元素的化合价既有上升又有下降。与归中反应相对。

在高中的学习阶段,氧化还原反应中不能用电子进行常规配平的只有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所以在配平时一定要万分小心。

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靠拢。

歧化反应就是单一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同一种元素的之间的电子得失,一会说过氧化钠的例子,先说一个Cl2的,Cl2+2NaOH=NaClO+NaCl+H2O,方程式中一共2个氯原子,一个变成正一价一个变成负一价,其中一个氯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另外一个得到电子,这就是歧化反应,所要强调的就是一种元素,相互得是电子。再例如2Na2O2+2H2O=4NaOH+O2,过氧根是负2价其中氧的化合价是负一价,也就O22-,O22-其中的一个失去2个电子变成O2另外一个接受2个电子并发生原子重排,和2个水形成4个OH-这个也属于歧化反应,只是它是以原子团的形式来体现的,但是也满足单一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个反应在高中阶段很重要所以要重点掌握。

先从生成物的两个物质化合价乘以系数配平后,然后相加为反应物中的系数,再同分取最小公倍数即可。

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素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则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被称为歧化反应。

歧化反应一般需要酸性或碱性的反应环境才可进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按一定步骤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如漏掉反应条件和“↑”“↓”等。

(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反、右生),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要加以检查。

(3)注: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改成等号。

(4)查: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归中反应是高价和低价变成中间价态,(2变1)

比如,2H2S + SO2 === 3S↓ +2H2O属于归中反应

歧化反应 是由一种价态(中间价态)变成高低两种价态

比如,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属于歧化反应

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例如:2H2S+SO2===3S+2H2O

此反应中,H2S中的S是-2价,SO2中的S是+4价,它们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0价的S和水

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

例如2Na2O2+2CO2====2Na2CO3+O2

此反应中,Na2O2中的O是-1价,他跟CO2反应后生成O为-2价的Na2CO3和O为0价的O2

以上就是关于歧化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歧化反应的原理是什么、Br2的歧化反应、什么是歧化反应归中反应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33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