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质粒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第1张

质粒是环状的核外自主复制子,因此 首先它一定要有“复制起始位点,ori”或称 “ori 基因”“ori序列”等,其他的组成单元 对于质粒来说,可有可无,只要能自我复制便是质粒。但一般天然质粒都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基因,如抗性、某物质降解酶什么的,赋予质粒一定功能。

但对于人工构建的质粒,要有实用价值的话,仅仅复制还不够,除过 ori 外,还要包括:SD序列、启动子、多克隆位点(插入外源基因用)、终止序列、选择性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等。

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是一类重要的载体,其 作用主要是携带一些基因片段(可以是编 码基因,也可以是调控区等),在细胞内 环境中进行表达或参与通路的相互作用, 达成人们希望的目的,这些目的一般包括 :取得蛋白产物(有直

基本形态可分为三类:超螺旋,线形,开环。由于形态不同,电泳速率依次减慢。

但由于质粒在复制时,没有明确规律,可能处于多种复制阶段,所以抽提质粒电泳检测时可能会超过或不足三条带,都是正常的。

如何选择质粒载体用于克隆表达的质粒载体通常涉及的三要素:

1.复制子:又称复制起始区,包含控制质粒DNA复制起点和质粒拷贝数等遗传因素。

复制子可分为为:①严谨型复制子②松弛型复制子。

2.选择标记:由质粒编码的选择标记赋予宿主细胞新的表型,用于鉴定和筛选转化有质粒的宿主细胞。最常见的选择标记为抗生素抗性基因,包括:氨苄西林、氯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

3.多克隆位点:

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在基因工程中作为最常用,最简单的载体,必须包括三部分:遗传标记基因,复制区,目的基因。

质粒一般存在于酵母菌和细菌细胞内。

质粒是附加到细胞中的非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原有的能够自主复制的较小的DNA分子。大部分的质粒虽然都是环状构型,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乃至于植物的线粒体等胞器中。

质粒为环形闭合的双股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命所必需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性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质粒具有可自主复制、传给子代、也可丢失及在细菌之间转移等特性,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质粒(Plasmid)是一类存在于细菌和真菌细胞中独立于核区DNA而自主复制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也称为cccDNA,其大小通常在1~100KB范围内。

细菌质粒是一种细胞质遗传因子,是环形的DNA,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外的一种复制子,它在细胞分裂时能恒定的传给子代细胞,并能给细胞带来表型效应,但它的消失并不影响细胞的存在。

以上就是关于质粒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质粒的基本结构有哪些、质粒有什么作用、质粒的基本形态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27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