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三十五不如狗,过了三十五狗不如”,你怎么理解这句俗话

“人到三十五不如狗,过了三十五狗不如”,你怎么理解这句俗话,第1张

2020年,第一批90后30岁,距离35岁还有5年时间。

35岁,一个特别的年龄,如同洪水猛兽,一点一点蚕食着每个35岁左右职场人的心智。人们不约而同地将35岁划为一个年龄线:老板告诉我,超过35岁的简历就不用看了;某某手机大厂裁掉35岁以上的人;35岁被裁,连续3个月没找到工作……一过35岁的人,真的就成惹人嫌的无用人了吗?数据,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年龄,成为互联网从业者的原罪

如果一个年轻医生来掌管手术刀,患者会怀疑他能否顺利做好手术;如果一个年轻教师成为班主任,学生家长会怀疑他能不能教好孩子;如果一个年轻作家来进行创作,外界会怀疑他的人生阅历是否足够支撑他写出深刻的作品来。在这些传统行业中,越老越吃香,年纪大说明资历深,有一种稳重和安全感。但在互联网企业中,却恰恰相反,年龄越大反而越有可能被嫌弃,年龄成为互联网从业者晋升或加薪的原罪。

35岁的年纪,无奈中也藏着希望

在BOSS直聘《35岁及以上互联网人生存状态调查》中,其中一些用户留言说:

35岁我觉得还年轻,但用人单位都觉得年龄大了。公司因大环境被迫改制,导致自己被动失业,然而社会嫌弃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我能咋整。降低要求说没能力,高要求说性价比不行,我们能咋整。不尴不尬的年纪,有了很深的危机感,又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到处是选择,怕工作找远了,孩子成绩没人管,想要二胎了,又想跳出重新开始。10年的职场刚历练出了经验,在自己的领域修得小成。从小白好不容易干到资深,终于可以在你的领域,成为专业或者专家时,时代又青睐起小白来。35岁本应该是一个人职业发展最有爆发力的时候,却成为中年危机的开始。

网上一般这么评价35岁人群:

体力不如年轻人,反应力也赶不上年轻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想着大干一番,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却跟不上。即使以上能跟上,时间和精力又是问题,总有一些工作之外的琐事等着我们去解决,比如今天孩子发烧了得赶紧送医院,明天父母高血压犯了得赶紧去照顾,后天就该怀疑人生了。

我觉得首先要思考,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这么觉得?

我观察了一下,第一,人道中年很容易发胖。

男人一胖就看起来分外油腻,女人一胖不止油腻还难看。

要想年龄逐渐增大,显得不那么讨厌。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身材。

不要有了小孩之后,对于自己的外表完全没有要求。一结婚就万事大吉,天天很邋遢的样子。

毕竟遭人讨厌的不是具体年龄,而是到了一定年龄,就缺乏对自己的管理,毫无自律的人生,会让人天然的厌烦。

第二,不要停止学习。

不少人到了中年,就觉得一切安定下来,不愿意在接触新事物。

到了30岁往后,大脑本来就会逐渐退化,不如十几岁时候敏锐。如果再不去学习,用新知识刺激大脑。只会越来越迟钝。

年轻人有时对老人没耐心,并不是年轻人就是坏,不尊重老人。

而是年轻人受不了老人的慢节奏,没耐心所以显得粗暴而已。

无论什么年纪,都要努力学习,接受新事物。不要让自己像个跟世界脱轨的傻瓜。

第三,不要碰到年轻人就说教。

我发现很多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所谓老大哥老大姐,见了年轻人就一副过来人的样子。

动不动就我们那时候怎么怎么样。

世界在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会越来越固执。

你不去改变,看不惯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年轻人性格上可能幼稚,但思维往往是很前沿的。不要以年龄论高下。三人行必有我师。

以上就是关于“人到三十五不如狗,过了三十五狗不如”,你怎么理解这句俗话全部的内容,包括:“人到三十五不如狗,过了三十五狗不如”,你怎么理解这句俗话、如何摆脱“男到中年不如狗,女到中年狗都嫌。”的死循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18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