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乌骨里的母亲是谁

燕云台乌骨里的母亲是谁,第1张

      《燕云台》乌骨里的母亲是燕国长公主。辽太宗看中了萧思温的人品和能力,于是就将自己的女儿燕国长公主嫁给了他。燕国长公主在婚后为萧思温生下了三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萧燕燕就是之后的萧太后。乌骨里是燕国长公主的第二个女儿,她后来嫁给了耶律喜隐。

萧思温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位高权重的皇族,其中萧燕燕的地位最高,她嫁的人是辽景宗耶律贤,她后来的成就也是三姐妹中最辉煌的。大辽在萧燕燕的治理下,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鼎盛时期。萧燕燕的大姐萧胡辇嫁给了齐王,成为了齐王妃。后来,在齐王离世之后,萧胡辇代替他驻守在边疆,却在一个马奴的怂恿下起兵造反,最终落得了一个被赐死的悲惨结局。

乌骨里嫁给了耶律喜隐,也成为了一位地位显赫的王妃,但是耶律喜隐是一个权欲熏心的人,他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夺取皇位。在他的控制及诱骗下,乌骨里帮助他做了许多错事和坏事,甚至到了后来还想给萧燕燕下毒,最终也被赐死。

三个本来是感情深厚的亲姐妹,却因为不同的利益和目的走上了反目成仇的道路。萧燕燕的地位比两个姐姐都要高很多,如果这两位姐姐甘愿过平淡的生活,本来是可以生活得悠闲又舒服,但是她们却被爱情或者是权势迷惑了双眼,因此落得了悲惨的结局。

萧绰作为辽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政治家,与其先人述律后的政治变强之路截然不同,述律后的强大之路是依靠契丹游牧民族骨子里的残暴嗜杀,而萧绰则是通过灵活的政治手腕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辽国景宗皇后萧绰,本名萧燕燕,是辽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政治家,辽国享国300多年,唯一一个可以与开国皇后述律后齐名的契丹女强人。虽然也是当中掺杂着很多萧绰与大臣韩德让的各种绯闻、香艳轶事,甚至是评书《杨家将》里的女魔头,但是萧绰作为中华历史上的一代女强人,她的变强之路十分与众不同,非常值得可圈可点。

富贵不可言,惊煞看相先生

萧绰出身于契丹贵族,其父亲萧思温在辽景宗以前是个名不见传的契丹贵族。萧思温一生未立尺寸之功,但识人用人的政治敏感异于常人。

辽景宗的父亲世宗耶律阮是辽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开明圣君,辽世宗驾崩后,辽朝历史上著名的“睡王”穆宗继位。辽景宗在穆宗一朝非常失势,幸亏得到萧思温收留才勉强生存下来。

萧思温有三个闺女,每个闺女都出落的如花似玉,能力过人,各有各的过人之处,唯有老三萧绰在姐妹三个当中最为出色。

有一次,萧思温请看相的先生替姐妹三人看看面相,看相先生从老大挨着一个个看下去,直说贵不可言。等看到萧绰的时候,看相先生惊奇道,我实在不能预测此女将来的富贵,但我等必向其称臣。

看相先生的言外之意,将来萧绰的富贵和地位必定是万人之上。

后来,萧思温试探自己三个姑娘,让他们每人负责打理一座院子,一个月后萧思温去验收,,发现唯独老三萧绰的院子打理的井井有条,东西摆放有序。加上之前看相先生的预言,萧思温就更加看重自己的三姑娘。

穆宗遇刺,景宗登基;萧绰入宫,随即封后

辽朝历史上记载,辽穆宗是个以“睡、打猎、杀人”出名的皇帝,动辄就对手下鞭打虐待,甚至杀害。有一次辽穆宗出去打猎,喝醉酒后因为无心一句话要杀了这些随从,随从们个个胆战心惊,一不做二不休把熟睡中的辽穆宗乱刀砍死、策马逃跑。

此时,萧思温正好伴驾。萧思温一看辽穆宗已经死透了,也没什么好伤心的。当前最要紧的是拥立自己的收留的辽景宗继位,于是萧思温一边秘不发丧,一边派人往老家送信,让辽景宗赶紧准备入朝登基。

在萧思温一帮人的拥戴谋划下,辽景宗顺利登基。景宗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迎娶萧绰入宫,不久册立为皇后。

深得景宗信任,全权委任萧绰打理朝政

辽景宗早年的时候,生活在辽穆宗执政期间。辽穆宗是个残忍嗜杀的主,特别是对宗室血亲,举起屠刀毫不犹豫。辽景宗从小看惯这种血腥屠戮的场面,内心由于过度惊吓导致身体一直不好。

登基没几年就不能临朝处理政事,就把朝廷的一览事情全部交给自己的皇后萧绰打理,并且授予萧绰特权,即萧绰可以自行拟旨,更重要的是萧绰可以用“朕”这个只有皇帝专用的称呼。可见辽景宗对萧绰的信任程度。

辽景宗之所以如此信任萧绰,并不是昏头胀脑。辽景宗当年为了避难是萧绰家给他提供方便,自己能登上地位也是全部依仗自己的老丈人萧思温操作,更何况自己打小和萧绰青梅竹马生活在一起,两人属于知根知底的结发夫妻。

依仗汉人韩德让,全力推进契丹汉化

市面上关于辽朝萧绰的记载,大多是宋人杜撰的萧绰与韩德让的绯闻史。

野史传闻萧绰与韩德让本来是一对约婚的夫妻,但是由于父亲萧思温迷恋权势,把自己许配给辽景宗。后来景宗死后,韩德让成了萧绰的面首宠男。

其实这种传闻根本属于空穴来风,韩德让比萧绰大十几岁,两人的婚约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但是,萧绰后里走向权力巅峰可是完完全全依靠韩德让的支持。

辽景宗由于身体不好,做了十多年皇帝就驾崩。临终之际,景宗嘱咐萧绰说,国家大事要托付给韩德让,并且让自己的儿子辽圣宗以“父礼”对待韩德让。

萧绰将景宗的托孤之事传达给韩德让,韩德让哭拜景宗后全力辅佐萧绰和年幼的圣宗。

从此以后,辽圣宗尊萧绰和韩德让为父母。

辽史加载,萧绰执政期间与韩德让出入成双,同桌饮食,起居宛如夫妻。

正是在萧绰和韩德让的努力之下,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国全面实现汉化,迎来景宗中兴和圣宗盛世的局面。

由此可见,萧绰作为契丹辽国历史上的女强人,她的强大之路不像述律后、武则天、慈禧等女政治家那样依靠的是残忍的杀戮手段。萧绰的强大,完完全全是依靠慧眼识人,伴随着契丹民族推进汉化的过程中,辽国实力得到空前壮大,萧绰本人的能力也随之变强。所以,萧绰是中国历史上稍有的政治素质十分出众的女政治家,当之无愧的“巾帼不让须眉”。

因为萧太后是三姐妹中最得势的,所以也遭到了其他二位姐姐的嫉妒。大姐因为自己喜爱的一位马夫被萧太后处死,便想将萧太后弄死,二姐是因为自己的丈夫被肖太后处死,所以想将肖太后杀死。我想大家应该看过许多后宫之中的姐妹,为了争夺宠爱而反目成仇,但是今天要说的萧氏三姐妹,却并非因为后宫之中的宠爱而反目成仇,她们是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而手足相残的。

萧太后的父亲是辽朝大将萧思温,萧思温是辽太宗女儿燕国公主的驸马。因为萧思温是一个能征善战又政治头脑发达的将军,所以他手下的三个女儿从小也对政治斗争颇为敏感。萧思温为了保住自己的国丈之位,便将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三个政治立场的王子。他的本意是想保住自己的荣华与权威,但却无形之中使三个女儿变成了死对头。

长女萧胡辇与齐王成亲,二女儿嫁给了赵王耶律喜隐,三女儿萧绰也就是之后的萧太后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耶律贤坐上帝位之后,封萧绰为皇后,使得自己的姐夫齐王和二姐夫赵王都心生不满。首先造反的便是赵王,因为他本身的性格便是不愿受人圈禁控制,他便挥旗准备造反。

景宗在知道耶律喜隐要造反之后,只是将他囚禁起来,但是第2年北宋突然造反,还要扬言立赵王为帝。当时景宗已经生命垂危,病入膏肓,由自己的皇后萧绰代政,萧绰在知道赵王还没死心之后,便立刻下令将赵王处死,赵王死后,萧绰的二姐想将萧绰毒死,萧绰发现二姐的居心之后便下令将二姐也杀死。

大姐萧胡辇因为自己的丈夫早逝,她便一直替着丈夫守在边界,在这期间她喜欢上了一名马夫。萧绰知道自己的大姐自降身份与一名马夫相爱之后,便立刻将马夫斩首,大姐萧胡辇立即带领自己边境的军队想要举兵造反,结果被肖太后斩首示众。

萧燕燕的孩子都是跟耶律贤生的,跟韩德让没有孩子。野史中说萧太后跟韩德让有孩子的事情,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胡话。耶律贤在世的时候,萧绰跟韩德让根本没有机会在一块。

韩德让与萧太后年轻时是情人关系,某一年韩匡嗣已经得到萧思温的允诺,为两个人定下了终身,但是事有意外,皇家为王子选妃,耶律贤看中了萧绰,后族萧思温也巴不得与皇室结亲,所以萧绰就许配给后来的景宗耶律贤。

扩展资料:

相关剧情简介

耶律贤因为年幼时目睹了父亲被刺杀,留下了阴影,被吓出了病,一生难以治愈。35岁去世时将皇位传给了耶律隆绪,他是耶律贤和萧燕燕生的第一个儿子。

隆绪年幼上位,萧燕燕成为太后,把持着朝政,可以说是垂帘听政,因为是亲生母子,所以耶律隆绪跟萧太后并没有出现相互猜疑的情况,萧太后27年的从政历史,一直颇为顺利。

萧燕燕是宰相萧思温与燕国长公主的第三女。她天性聪明好胜,作为幼女又深得父母宠爱,对所有的事情都执着热情,不轻易放弃。她与韩德让自幼青梅竹马,早订终身,却因为命运的捉弄偶遇辽景宗耶律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萧太后是辽朝时期的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摄政达四十余年的太后。而且辽朝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了鼎盛时期,宋朝和辽朝签订的澶渊之盟也出自她手。耶律贤当上皇帝后,萧思温晋升,而萧绰则被选为了贵妃,刚当选没两个月,就被册立为了皇后。

相关知识

萧太后本名萧绰,是契丹族人,父亲萧思温是辽代四朝元老,萧绰能够当上皇后也全都因为他。在辽穆宗时期,萧思温属于亲信大臣,辽穆宗被刺杀后,是萧思温封锁消息,并且推举辽景宗耶律贤为皇帝。萧太后摄政可以说是辽朝整个时期最为出色的举动,因为在萧太后的摄政下,辽朝的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唐嫣、窦骁、经超、佘诗曼共同出演的《燕云台》在腾讯视频、北京卫视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在已经播出的剧集中,我们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在很多热播的古装剧中也都有这些演员的身影。比如在《琅琊榜》中扮演谢王爷的刘奕君、扮演祁王的季晨都有在剧中出现。另外,还有一位演员你可能没认出来,她就是在《琅琊榜》中扮演的靖王妃的卢杉,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刘奕君—《燕云台》中扮演萧思温,《琅琊榜》里饰演谢玉

刘奕君扮演的萧思温不仅是辽国的重臣,而且还有三个漂亮的女儿。看着女儿们一天天长大,成了草原上最灿烂的花,萧思温既感到了骄傲,同时也为她们的婚事伤透了脑筋。

剧里犯难还好说,一切听编剧的,戏外几个女儿的扮演者也争起了宠,都发文问刘奕君:我是不是你最爱的女儿?这可就不太好回答了。不过刘奕君非常机智,说唐嫣聪明勇敢,佘诗曼成熟稳重,卢杉温柔漂亮,当然都是爹爹最爱的女儿。看到了刘奕君的回复,我想看客们都笑了,这绝对是“端水大师”的水平啊!

刘奕君老师曾在《琅琊榜》中扮演过侯爷谢玉,虽然是一个反派角色,但观众对他并不厌恶。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刘奕君老师的表演精彩,另一方面这个角色也有着悲情和痴情的一面。因为谢玉这个人物深入人心,所以,刘奕君扮演的萧思温一眼就被网友认出来了。

季晨—《燕云台》中扮演耶律喜隐,《琅琊榜》里饰演祁王

对于季晨扮演的耶律喜隐,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有人说他是一个苦命的角色,刺杀主上失败,结果把自己和心上人都整牢里去了,而且结个婚,客人还都被大姐夫抢走了。当然也有网友吐槽耶律喜隐的渣男特征过于真实,痴情的乌骨里咋那么好骗呢?

虽然耶律喜隐是一个反派,但季晨的表演并没有脸谱化,他用鲜活的表演承包了该剧的笑点。一开始会觉得他有点油腻,可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就会觉得他还有那么点可爱,相信大家最近都被他的“隐言隐语”刷屏了吧?

季晨也曾出演过《琅琊榜》,在剧中扮演的是祁王,虽然出场是时间不多,但作为剧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扮演者季晨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在当耶律喜隐在剧中出现的时候,我就立刻认出了他。

卢杉—《燕云台》中扮演乌骨里,《琅琊榜》中饰演靖王妃

卢杉扮演的乌骨里是一个“恋爱脑”,一方面有着草原儿女天真烂漫的性情,同时也有世家**的娇纵任性。虽然敢恨敢爱没什么错,但错就错在为了爱情竟然可以放弃亲情,因此最后的结局凄惨也确实是咎由自取。

在查看卢杉的资料时,发现她也曾出演过《琅琊榜》,在剧中扮演的是靖王妃。之所以没有认出她,有两个原因,一是靖王妃这个角色出场较晚,戏份不多,在当时也被观众称为可有可无的角色;二是卢杉这个演员虽然看着挺漂亮的,但总感觉她的辨识度不高,不是那种一眼就让人难以忘记的形象。

能够在《燕云台》中看到三位《琅琊榜》中的演员,你是否感觉亲切呢?你都认出他们了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一起来聊聊这部备受瞩目的古装剧吧!

和《杨家将》等影视文学中呈现的形象不同,萧太后是一位美女政治家,她生的非常好看,可以说是才貌双全的奇女子,通过萧太后的画像复原生前相貌便可以很好的看出,她是一位很和蔼的、温顺女子。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小名燕燕。萧太后从小就非常聪慧,长大之后被迫嫁给耶律贤成了皇后。

萧太后是萧思温的女儿,公元969年辽穆宗带着萧思温等人去打猎,但半夜辽穆宗却被近侍杀死。萧思温趁机将耶律贤推上皇位,耶律贤做了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了萧家,于是萧思温成了宰相,魏王,耶律贤下令让其女儿萧绰进宫为贵妃,两个月之后为皇后。

十七岁的萧绰嫁给二十二岁的耶律贤,但她不甘心只做一名妃子,耶律贤从小体弱,在这样的契机下萧绰多次参与处理朝政,掌握了很多的朝政机要。

公元982年耶律贤病逝,享年三十五岁,他和萧绰生的长子年仅12岁登基,此时萧绰为太后,成为名副其实的萧太后。萧太后掌权之后,参与到国事中。她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各个方面处理的也都非常不错,辽国在萧太后的治理下走上了历史的巅峰。

公元986年宋军开始进攻大辽,当时宋方认为耶律贤刚过世年幼的儿子登基,孤儿寡母实力弱,因此发动了这场战争,但是想不到的是辽军大胜,还抓住了宋军将领杨业。而且在大宋进攻时萧太后明确指示不要伤害杨业,必须活捉,但是耶律奚正是用暗箭才捉住了杨业,因此受到了萧太后的处分,从这里也能看出萧太后对杨业的敬重。

真实历史上的萧太后不仅长的好看,而且军事、政治方面都有不错的功绩,在她的努力下将大辽变得越发强大。可后人对萧太后却有两极分化的评论,不过我们还是要认清历史,不要将影视文学萧太后形象和真实历史人物形象混为一谈。

第二章

回到府邸之后,萧思温就把与耶律贤见面的事情,告诉燕国公主。同时也告诉燕国公主,自己将会与韩匡嗣一起,拥立耶律贤为新王。燕国公主说:“大王是自作孽,这也怪不得我们。从你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得出来贤宁殿下的心里是装着大辽和百姓的,这样的人一定会成为明君。”对于燕国公主的明白事理,萧思温非常高兴。于是萧思温与韩匡嗣开始游说,一些重臣支持耶律贤成为新王。

而萧思温和韩匡嗣也有安排,这些重臣与耶律贤见面。这些重臣都觉得在耶律贤身上看到希望,所以都非常愿意支持耶律贤。辽穆宗耶律璟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疼爱有加的侄子,要推翻自己。

辽穆宗耶律璟的游猎场地,大多数在怀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当地有几座山风景秀美,麋鹿成群,很适合打猎。这天萧思温和韩匡嗣,陪辽穆宗耶律璟到黑山( 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境 )打猎。 辽穆宗耶律璟射死一只狗熊,萧思温、韩匡嗣等人讨好地献酒祝贺。

辽穆宗耶律璟非常高兴,又再一次喝得烂醉如泥。辽穆宗耶律璟 在半夜醒来,想向左右要食物吃,但是有没人答应。辽穆宗耶律璟大怒,要杀死做饭的厨子。这些人很害怕,决定起来反抗了。反抗的人一共是六个,包括侍从、厨子。他们以送饭为掩护,持刀进入辽穆宗耶律璟的王帐,把辽穆宗耶律璟杀死。辽穆宗耶律璟的残暴,终于有了恶报的结果。

萧思温知道辽穆宗耶律璟被杀的消息之后,就秘密派心腹潜回临潢告知耶律贤。耶律贤连夜与亲信日夜兼程赶至怀州,在辽穆宗耶律璟的灵柩前面即位。年仅二十二岁的耶律贤,成为辽国的新王,辽国将会迎来一番新气象。辽景宗耶律贤为了感谢萧思温、韩匡嗣的拥戴之功,都对他们有所封赏。

辽景宗耶律贤封萧思温为北府宰相、魏王,封韩匡嗣为南京留守、燕王,从此两人便成为辽景宗耶律贤的左膀右臂。

辽景宗耶律贤继位之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辽国从奴隶 社会 进入封建 社会 的标志。为了彻底改变辽穆宗耶律璟在位期间的混乱局面,辽景宗耶律贤对吏治进行改革。他向汉族官员询问治国之道,研究古今各个朝代的经验教训,然后运用到改革实践中。在实施过程中,辽景宗耶律贤赏罚分明,大胆地用人。

这使得百官克尽职守,丝毫不敢懈怠,很多弊端很快被清除掉。这样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政治开始显现出一派清明气象,国力也随之而上升。辽景宗耶律贤治理辽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汉族文化,总结汉人治国经验并运用于实际的过程。原来辽太宗耶律德光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不但支持汉人发展农业,在草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辽景宗耶律贤也让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

为了保护农业生产,防止契丹人有意无意破坏,辽景宗耶律贤下令禁止契丹人随意践踏庄稼。农业发达对辽国多种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辽国的国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辽景宗耶律贤也继承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做法,尽量征召人才,尤其是汉人。辽景宗耶律贤又仿效中原王朝皇帝的做法,让下属举荐有才德的人任官,后来又下诏书招聘贤才,对于汉人的礼仪他也尽量吸收。

从而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融合,也从根本上密切契丹与汉人的关系。辽景宗耶律贤对政敌采取宽容政策,以缓和统治上层的矛盾。任用一些贤臣良将,虚心纳谏求治。并清吏治、宽减刑法,因而内部政治稳定,农牧业兴旺。使国重新走向强盛,辽景宗耶律贤便成为是辽国中兴之主。

十五岁的萧绰,犹如备受汉武帝刘彻宠爱的李夫人一般,有倾国倾城之貌。不知有多少男子,为萧绰惊为天人的容貌而折腰。因而萧绰成为辽国公认的 “细娘”,这是契丹人对绝色美女的赞誉。

萧绰从小聪慧过人,识文断字不说,而且精通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对中原文化颇有研究。向萧思温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是都被萧绰拒绝,因为在萧绰的心里只有韩德让一人。萧绰早早就向萧思温和燕国公主袒露自己的心思,从见到韩德让的第一面开始,他们就非常喜欢韩德让。所以对于萧绰和韩德让结为夫妻,萧思温和燕国公主非常赞成。

萧绰在凉亭里面坐着, 穿针引线之间一朵娇艳欲滴的荷花,落在如雪的丝绢之上。原来是萧绰在绣荷花图,原因是因为韩德让钟爱荷花。萧绰这样做,是为了让韩德让开心。丝绢之上的荷花栩栩如生,与真实的荷花没什么两样。萧绰仔细端详,满意地笑起来。站在旁边的侍女秋儿说:“**绣的这朵荷花真的很漂亮,恐怕连真正的荷花都要自惭形秽。”

萧绰微微一笑,捏了秋儿的手背,说:“你这丫头的嘴真是越来越甜,莫不是府里所采的花蜜都让你给吃的?”秋儿表示自己是实话实说。秋儿是燕国公主安排给萧绰的侍女,是一名汉族孤儿。因为是在秋天出世,所以燕国公主就为她取名秋儿。清风过处,满园的花朵被吹得摇摇晃晃,宛如有数名女子在随风轻舞,萧绰望着随风舞动的花朵陶醉起来。

风停了之后,一切都回复平静。萧绰便站起来离开凉亭回到自己的房间,萧绰让秋儿准备文房四宝。萧绰拿起毛笔凝思一下,一首诗就跃然于丝绢之上。字迹清雅秀丽,与那荷花相得益彰。秋儿看了一下萧绰所提的诗,说:“倘若**把这丝绢送给韩公子,他一定会非常喜欢,犹如获得至宝一样。”萧绰脸上染上红晕,羞涩地低下头。

萧绰让秋儿把丝绢交给韩德让,秋儿叫萧绰放心,自己一定会交到韩德让手上。韩德让与辽景宗耶律贤年纪相仿,所以很快就成为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辽景宗耶律贤对韩德让越发信任。所以就封韩德让为上京皇城使,把整个皇城的安危都交托到他手上。对于辽景宗耶律贤的信任,韩德让感激涕零。韩德让对辽景宗耶律贤说,自己和韩氏一族都会永远效忠他。辽景宗耶律贤听了之后很感动,紧紧地抱着韩德让。

秋儿把丝绢交给韩德让之后就离开,韩德让打开丝绢看到萧绰所写的诗。从萧绰所写的诗看得出来,萧绰对自己的心意。韩德让甜蜜地笑起来,他决定要跟萧绰说明自己的心意。

韩德让以勤谨著称,每天留在皇城当值的时间,比在自己家里还要多。他担任上京皇城使之后,整个皇城的安全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此辽景宗耶律贤表彰过韩德让几次。韩匡嗣叮嘱韩德让,不要因为被辽景宗耶律贤表彰过而得意忘形,一定要继续保持。韩德让跟韩匡嗣说,自己不会因此骄傲自满,一定会比以前更加努力。对于韩德让的宠而不娇,韩匡嗣非常满意。

一直以来韩德让都是把萧绰当作妹妹一样疼爱,希望可以一直保持这样的关系。但是随着萧绰的长大,韩德让发现自己对萧绰的感情渐渐不一样。萧绰的才情、善良、温柔,都在吸引着韩德让。韩德让很想把自己的心意告诉萧绰,但是他怕会把萧绰吓坏,让自己多年以来维持的兄妹关系雪上加霜。

所以韩德让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继续以哥哥身份留在萧绰身边。其实萧绰早就爱上韩德让,但是她也是有跟韩德让一样的担忧,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心意告诉韩德让。有一次韩德让奉命缉拿暴徒惨遭暗算,虽然受的伤不深却也不浅。看见韩德让受伤,韩匡嗣马上为他诊治。韩匡嗣爱好医学,之前曾经精心研究医术,所以韩德让的伤势很快就稳定下来。

萧绰一听到韩德让受伤,就第一时间赶往韩府。萧绰知道韩匡嗣精通医术,所以对韩德让的伤势并不担心。虽然如此,但是萧绰还是想留下来照顾韩德让,韩匡嗣也没有反对。对于萧绰自动请缨照顾自己,韩德让的心里非常开心,但是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因为有萧绰的细心照顾,加上韩匡嗣的用药,所以韩德让很快就痊愈。

韩德让很想让萧绰自己继续留下来,但是自己已经痊愈,萧绰也没有留下来的理由,而萧绰也一样。经过这件事情,萧绰知道死亡随时都会在自己身边。随着辽景宗耶律贤的越发重用,韩德让的职位就会越来越高,伴之而来的危险也会越来越多。萧绰不想让自己后悔,即便是与韩德让再也做不成兄妹,她也要把自己的心意告诉韩德让。

萧绰正站在庭院里面,只见一位身材挺拔、剑眉星目的男子缓步而入。这名男子没有契丹人的粗狂,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温文尔雅,这名男子就是萧绰的心上人韩德让。萧绰向韩德让嫣然一笑,温柔地叫一声“德让哥哥”。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却尽显无尽柔情与缠绵。

萧绰问韩德让,有没有把丝绢打开看过?韩德让表示已经看过。萧绰羞红着脸,望着韩德让,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小声地问:“德让哥哥,你……你可明白我的心意?”随即韩德让说出《国风·召南》诗句:“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萧绰本来就羞红的脸,在听到韩德让所说的诗句之后变得更加红。

韩德让走到萧绰面前,握着萧绰的双手,问:“燕燕,刚才我所说的诗句,以你的聪慧应该明白当中的意思。”萧绰目不转睛地望着韩德让,之后就点了点头。韩德让继续问:“燕燕,你愿意与我白首不相离吗?”萧绰娇羞地低下头,甜蜜地笑了一下,抬头望着韩德让,认真地说“愿意”。

韩德让把萧绰拥进怀里,开心地笑起来。可以与自己的心爱之人在一起,两人的心情不言而喻。对于萧绰可以与韩德让在一起,秋儿都替她感到很高兴。两人互表心迹之后,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有停过。对于萧绰和韩德让的变化,萧思温、燕国公主和韩匡嗣都心知肚明。每天韩德让都会作一首诗给萧绰,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每当收到韩德让所作的诗的时候,萧绰的心里都是一片甜蜜,然后就会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这天韩德让休沐,所以就约萧绰过府相聚。韩德让早早就打点一切,对于韩德让的细心,萧绰非常开心。两人一起到花园散步,仲春的风带着微微的热浪扑面而来,能够嗅到花香中日光炙烤的味道。

走着走着,就来到一颗合欢树下。抬头望去,满树粉花,锦绣如烟。合欢树原本是叫苦情树,是一颗寓意不好的树。韩德让拽了一枝树叶给萧绰,萧绰转了一下满是绿叶的树枝,看见上面开着的叶子,一脸疑惑地看着韩德让。韩德让温柔地说:“合欢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拿它送人就是要一生同心、世世合欢。”

萧绰愣怔片刻,低头看着盛放的合欢叶。没料到韩德让会说出这些话来,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是一抹红晕悄然跃上脸上,映着阳光显得越发美好。韩德让看得有些痴了,便把萧绰拥进怀里。韩德让的那番话,让萧绰整颗心都涨得满满的。想要做一些亲密的事,让这份感觉再延长一些。

过些天就是韩德让的二十八岁生辰,萧绰想着这是自己与韩德让互表心迹之后,韩德让过的第一个生辰,一定要送一份有心思的礼物给他,之后萧绰就与秋儿前往银杏古巷。银杏古巷顾名思义就是一条巷子,有很多古玩、字画、书画文具都是聚集在那里。两、三个时辰之后,萧绰把东西塞进袖子里面,心满意足地离开。

回到萧府之后,萧绰看着自己为韩德让买的生辰礼物,甜蜜地笑起来。萧绰觉得,韩德让一定会喜欢这份生辰礼物。韩德让生辰当天,萧绰就带着礼物去韩府。韩德让在庭院等着,萧绰悄悄走到韩德让身后,伸出双手抱着他的腰身。韩德让的手覆盖在萧绰的右手上面,轻轻摩挲着,开心地笑了一下。

韩德让转身,把萧绰拉进自己怀里,伸出双手抱着她的腰身。韩德让用食指刮了萧绰的鼻子一下,说:“燕燕,今天是我的二十八岁生辰,你准备了什么礼物送给我?”萧绰说:“虽然这份礼物不是很名贵,却是我花了心思的。”萧绰从袖子里面,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小布包。

只见在深蓝色的布料上面,躺着一枚两寸见方的柱形青玉印章。这枚青玉印章色青如竹叶,质地细腻温润。 更妙的是整个柱身雕成一杆精致的竹枝,透过阳光能够看到凝华的光泽。而阴刻在竹枝底部的“让”字铁画金钩、流美疏朗,和整块美玉相得益彰。韩德让知道,萧绰一定花了很多心思,才把两样东西凑在一起。

韩德让握紧手里温凉的青玉印章,把脸埋在萧绰的颈侧,说:“燕燕,这份礼物真的很合乎心意,我很喜欢,谢谢你。”听见韩德让这么喜欢,萧绰觉得非常高兴。韩德让摩挲着手里的青玉印章,颇有爱不释手的意思。韩德让问:“这块青色成色极好,一定花去不少银子?”萧绰摇了摇头,说:“这块青玉是我在银杏古巷买的,所以倒不算贵。”

韩德让觉得这块青玉,确实是一块难得的好玉。心想不会这么凑巧,这枚印章刚好刻着“让”字吧?萧绰的视线停留在印章底部的“让”字上面,嘴角绽开笑意。萧绰说:“我买下这块玉之后,想寻一个盒子来放。谁知一连逛了几家商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在巷尾的一家小店,找到那里的掌柜帮我刻字。”

韩德让深情地望着萧绰,说自己一定会好好珍藏,萧绰开心地笑起来。不知不觉,萧绰与韩德让在一起半年。这半年以来,两人如胶似漆,感情越发浓厚。韩德让正在练习剑法,萧绰在旁边看着。两个时辰之后,韩德让就把剑收起来。萧绰走到韩德让面前,用手帕擦去额头上面的汗水。韩德让握着萧绰的双手,认真地说:“燕燕,我想娶你,让你做我的妻子。”萧绰没有想到韩德让会向自己求婚,一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韩德让继续说:“燕燕,我不是一时冲动,我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我真的很想让你成为我的妻子。”萧绰的脸上染上红晕,把头转向一边,而韩德让则在等着萧绰的回复。一会儿之后,萧绰把头转回来,认真地说:“德让哥哥,自从我跟你在一起之后,我就一直梦想着可以与你一生一世。”

韩德让听见萧绰这样说,先是楞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问:“燕燕,你这样说是不是代表你愿意嫁给我?”萧绰的脸更加红,她娇嗔地问:“我都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难道你还听不出来吗?”韩德让把萧绰横抱起来,一边转圈一边哈哈大笑。

韩匡嗣在书房处理公务,韩德让就到书房找他。韩德让说:“爹,孩儿要娶燕燕为妻。”韩匡嗣目不转睛地看着韩德让,说:“德让,婚姻大事不是儿戏,你一定要考虑清楚。”韩德让继续说:“爹,孩儿知道你担心什么。孩儿考虑得很清楚,孩儿是真心要娶燕燕为妻的。”韩匡嗣了解韩德让,如果不是经过深思熟虑,是绝对不会做的。

韩匡嗣一直都很喜欢萧绰,他心里面是希望萧绰可以做韩家媳妇的。韩匡嗣点了点头,说:“既然你已经考虑清楚,那就向燕燕言明吧!”韩德让的脸上难得出现羞涩的神情,他开心地说:“刚才孩儿已经向燕燕言明,她已经答应孩儿了。”听到韩德让这样说,韩匡嗣开心地笑起来。韩匡嗣决定,要与萧思温、燕国公主见面,郑重商量韩德让与萧绰的婚事。

晚上用膳的时候,萧绰对萧思温和燕国公主说,自己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他们。萧绰羞涩地说:“今天德让哥哥向女儿求婚,女儿也答应他了。”燕国公主开心地说:“我很早就已经想让德让做萧家的女婿,现在总算是如愿以偿了。”萧思温哈哈大笑,说:“整个大辽,除了德让之外,谁都没有资格做萧家的女婿。”看见萧思温和燕国公主同意,萧绰的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

韩德让打开窗户,仰望天空向天上的母亲禀明,自己与萧绰即将成婚的事情。韩匡嗣向天上的母亲许诺,自己一定会加倍疼爱萧绰,好好履行丈夫的责任。说着说着,韩德让热泪盈眶。韩匡嗣向天上的母亲说,自己非常想念她。

以上就是关于燕云台乌骨里的母亲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燕云台乌骨里的母亲是谁、让宋朝每年进贡钱币的辽国萧太后,萧绰是如何强大的一个女人、遭大姐下毒二姐造反,萧太后与两个姐姐为何会反目成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14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