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到底应该怎样计算

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到底应该怎样计算,第1张

最低营养能量×(20%)(n-1)=第n营养级的能量!n是营养级的个数!20%的指数是箭头的个数,所以要减1!那个(n-1)是20%的指数,不是相乘的关系!这里面呢20%是最高传递效率,一般问最少的时候用,最多就用10%算!

1能量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前一级的能量不能维持后一级少数生物的需要,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目愈少;

3计算方法:能量传递效率等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比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同化量包括自身呼吸消耗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1)根据题表分析,该池塘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中的6个种群,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根据能量传递效率的范围分析,该食物网最多有4条食物链,其中e和d的有机物同化量在一个数量级上,所以应该是竞争关系,e和d同属于第三营养级,它们的同化量之和为50,f的同化量为5,f应属于第四营养级,所以e和f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首先导致f减少,e和d缺少天敌数量增加,e和d增加的结果导致它们的食物b和c减少,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决定了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反之越小.

(4)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类型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故答案为: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4 竞争 捕食

(3)b和c(漏答不得分) 自我调节 营养结构

(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本级同化量

对于简单的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

对于复杂的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小于10%(如: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答: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按10%--20%进行。

解析:单向流动是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一般不能逆向流动,也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是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后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什么时候算10%,什么时候算20%?

1、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A、获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B、获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2、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A、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B、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注意:以上不等于“吃十长一”。

以上就是关于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全部的内容,包括: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到底应该怎样计算、生物能量传递效率怎么计算、含有机物投入的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12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