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海朝云刚刚怀孕,康姨母为什么就想给长柏纳妾了

《知否》海朝云刚刚怀孕,康姨母为什么就想给长柏纳妾了,第1张

姨母在康家的日子有多难?不管是剧中还是小说中都没有正面展现,而是通过旁人之嘴说出来的。

长柏议亲时,王若弗想娶康姨母家的嫡女元儿为媳,盛纮当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来堵王氏的嘴:“御史台参了他一个孝期纳妾,遂被罢官赋闲,他不思着如何疏通关系,返朝补缺,倒日日与一般清客相公吟风弄月品评朝政!这般的亲家你要?”

盛家在京中安定好,华兰、康姨母几家亲戚团聚后,明兰向祖母说起康姨父不如盛纮仪表堂堂,反而是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祖孙俩不禁说起了当年盛家迎娶王家女儿的事,对康姨母的评价,盛老太太是这样说的:“你那康姨妈,瞧着慈眉善目,手段却厉害,这些年你姨父屋里的,不知出了多少人命;发卖了多少妾室。”

从盛纮和老太太的话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好几个信息:康姨父如今赋闲在家,康家妾室从来没断过,否则也不会顶风孝期纳妾,康姨母手段了得。

清楚了康家的情况和康姨母的处境,再来分析康姨母为何那么热衷给长柏纳妾,就相对容易了。

长柏纳妾会对海氏地位造成威胁,康姨母能从中受益

康家与盛家相比,已是江河日下,康姨父不思进取,康姨母是一家之主,难免会在经济上相形见纣,如若长柏和海朝云的感情没那么好了,那海氏在盛家的地位自然不保。

王若弗当家时,康姨母从盛家拿到过不少好处,轮到海氏当家后,这份好处自然没有了。假若海氏不招长柏待见,那王若弗会再次拿回管家权,于康姨母来说,好处不要太明显了。

康姨父妾室不断,严重的影响了康姨父对康姨母的感情,让康姨母叫若不迭。如若长柏娶了一个康姨母安排的妾室,常在长柏耳边吹吹枕边风,海氏在长柏心中的位置自然也难保长久了。

在康姨母看来,长柏妻子的位置原本是属于元儿的,康姨母对海氏不免有嫉恨之心

长柏高中进士后,康姨母就在妹妹王若弗面前提了亲上加亲,让元儿嫁到盛家。王若弗没有什么脑子,也是一口应承了下来。可盛纮和盛老太太清醒着,自然拒绝了这门亲事,最后定了海家的二女儿海朝云。

海氏嫁给长柏,可以说是全凭父母作主,元儿未能嫁到盛家,也是受康姨父和康姨母的德行和仕途的影响,但康姨母不去反省自家原因,反而将元儿没能嫁到盛家归结到了海氏头上。

对一个人有记恨之心,又怎会盼她好。长柏轻易不会纳妾,现在海氏有孕,似乎有理由了,康姨母又怎会错过这样一个报复海氏的机会。

康姨母自己不幸福,也看不得别人幸福

长柏平时不近女色,对海氏却是极好,不仅在王若弗给海氏立规矩下命令时帮海氏说话,而且处处帮海氏出主意对付王若弗的刁难。伉俪情深,让人羡慕,却也让人妒忌。康姨母就是其中一个。

康姨母为康家生儿育女,操持一家大小的生活,甚至将自己的陪嫁也贴补家用,但在康姨父的眼里,却只落得了个“妒妇”的称号。家里妾室不断,康姨父甚至都不想看一眼这个结发妻子。辛苦的付出却得不到一点回报,这怎能不让康姨母的心理扭曲。

看到长柏夫妇夫唱妇随恩爱不此,再看一下自己的处境,康姨母暗地里有多伤心,又有多妒忌长柏夫妇,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后来明兰嫁给顾廷烨,康姨母也要过去插一脚,则进一步说明了康姨母扭曲的心理。

康姆母虽然可恨,但让她成为这样一个悍妇的,除了王家老太太的宠溺,康姨父同样脱不了干系。若康姨父像盛纮一样,虽然纳妾,但至少顾全家族声誉,虽然宠妾,但至少让正妻面子上过得去。若康姨父再出色一点,在康姨母的性情方面多调教一下,康姨母又怎会活成今天这般境地。

话说回来,若康姨母眼光长远,不拜高踩低,她嫁的可能是盛纮。可惜那时康家的光景和前途,看起来比盛家好得不止一星半点,康姨母只看到了眼前,却没有想到将来。

知否中, 康姨母是个奇葩的存在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康姨母偏不,自家庭院一团糟,却挡不住她插手别人的家事。

明兰是盛家的女儿,若不是因了王大娘子这层关系,跟康姨母绝对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可康姨母居然能漫过王大娘子,搭上小秦氏这根线,直接把庶女送到顾家,送到明兰面前,逼着明兰给顾廷烨纳妾。

康姨母给顾廷烨纳妾,一是想跟顾廷烨这个朝廷新贵攀上关系,对自家有助益;二就纯属是嫉恨心理,见不得曾经低眉顺眼的小庶女明兰如今趾高气扬的样子,想给明兰添添堵。

当然,后者可能性最大。

但为啥康姨母要提议给长柏纳妾呢?

康姨母对长柏的婚事不满

原本王大娘子想让康姨母的女儿允儿嫁给长柏,没想到被盛紘捷足先登,提前一步定下了海家的二**,气的王大娘子哭天抢地。

康姨母对这桩婚事怀恨在心,一心想要搞破坏。这是她要给长柏纳妾的主要目的。

海盛两家结亲,给盛家带来的助益让康姨母嫉妒

海家诗书清流,满门清贵,海氏家训更是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作为海家的女儿,因了这条家训,未免落得个善妒的名声。

女儿嫁到海家是福气,却鲜有人敢娶海家的女儿做媳妇。所以海家朝堂势力虽错综复杂根深叶茂,海家的女儿却也很难找到适合的婆家。

长柏娶了海家二**海朝云,等于攀上了一棵对仕途有利的大树,前程似锦指日可待。当初康姨母看不上的盛家,不知不觉在一日日崛起。

康姨母嫉妒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妹妹王大娘子

康姨母的夫家一日日败落,丈夫花天酒地不思进取,妾室子女多到院子里挤不下。她作为当家大娘子,算计着一大家子庶子庶女的营生,连自己的嫁妆都填补了进去。

自己的家如一个烂泥坑,才情容貌都不如自己的妹妹却能安享幸福。

康姨母深深嫉妒着儿女出息,婆媳和睦的王大娘子。而长柏夫妻和乐,更是戳中康姨母那颗缺爱的心

康姨母做事不是为了痛快,而是为了让别人不痛快。所以,在海朝云怀孕后,她提议给长柏纳妾。

作为小姑子还曾想给自家哥哥纳妾呢,给自己的亲外甥纳妾这种事,康姨妈业务熟练的很。

若是长柏纳妾,势必会让夫妻离心,海家不满,而盛家在这场婚姻中得来的助力,就有可能受到打压。

在康姨母眼里,人人都过得不好,她才心满意足。有人比她过得好,就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必要除之而后快,对明兰就是如此。

虽然康姨母在给长柏纳妾这件事中捞不到什么好处,但只要别人过得不好,她就开心了。不得不说,康姨妈真是心理扭曲的严重。

《知否》中康姨母就是一个搅屎棍,哪儿哪儿都想去凑热闹,刷存在感。

这不,海朝云刚怀孕,康姨母就张罗着要给长柏纳妾。海朝云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一句话就堵住了康姨母的嘴。

海朝云说了:“不劳姨母费心,管好自己家的事情就好”,康姨母就无话可说了。

那么,康姨母是为什么要在海朝云刚刚怀孕,而且海朝云和长柏感情还很好的情况下,提出来让长柏纳妾呢?

康姨母见不得别人比她过得好

康姨母就是一个被宠坏的人,所以她的心理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是十分不好的。

这个心理状态就是,康姨母见不得谁过得比如她好。

在她看来,长柏有出息了,娶了这么好一个儿媳妇,知书达理,孝顺能干。

长柏和海朝云还那么恩爱,很是幸福。

这让康姨母很是不爽,凭什么他们可以这么舒坦,这么舒服的过日子呢?

康姨母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因此,当她看见长柏和海朝云如此幸福的时候,心理就更是不快。

于是,想了这么一出,想以此来离间长柏和海朝云之间的关系,让她的心情得到平衡。

自以为是,以为谁都会听她的一样

康姨母总是觉得自己应该高人一等,或者说康姨母就是自以为是。

在她看来,在盛家,她应该得到尊重,其他人都该对她恭恭敬敬的。

这无非是因为康姨母自恃是大娘子的姐姐,可以四处指手画脚罢了。

所以,在得知海朝云怀孕以后,康姨母觉得这是个机会,一个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

因为在康姨母眼中,这个事情长柏会听她的话,海朝云也不会反驳她。

然而她错了,长柏拒绝了,海朝云一句话让她无话可说。海朝云可没有给康姨母面子,这话就直接说,她又不是盛家的人,管得着吗?

海朝云家底丰厚,也见过不少世面,会办事,又聪慧,她对大娘子孝顺,是正理,但不会对康姨母孝顺,事事听从的。

这一点,人家是分得清楚的。

跟盛家有关的人,康姨母都想挑事儿,鸡犬不宁正和她意

由于大娘子越来越幸福,日子也越过越好,所以康姨母更是嫉妒。

出自于这份嫉妒,但凡跟盛家的有关的人,人家过得好,康姨母都想搅和一下,最好是弄得盛家鸡犬不宁就好了。

假如长柏听了康姨母的话,要纳妾,惹得海朝云生气,闹腾,盛家不安宁,而大娘子也就不好过了。

如此这般的,大概康姨母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说,康姨母在海朝云刚有孕时,提出要给长柏纳妾就是嫉妒心作祟的缘故。

在《红楼梦》里,少爷们纳妾,是在娶妻之前呢。

跟《红楼梦》相比,长柏在妻子怀孕后纳妾,已经算是晚的了!

至于康姨母,一来要给自己的人找个好的归宿,而盛家门第高,是很好的选择;二来康姨母的心理不太 健康 ,见不得别人过得好,老想着给人捣点乱。

长柏和海氏夫妻和睦,跟公婆和小姑子关系也不错,康姨母对她当然也免不了嫉恨。提议给长柏纳妾,就是给海氏添堵。

这在古代尤其是有权有势的家庭是很正常的呀!在那个时代要求妻子要以夫为天,妻子要一切为丈夫着想。妻子怀孕期间无法解决丈夫的生理需求,越是贤良淑德的妻子就越要为丈夫这方面想解决办法。那么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纳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清朝的时候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也是在自己怀孕期间,认为自己不便侍寝,便建议皇太极多纳几个妃子 并且替皇太极主持了选秀。

所以康姨母建议长柏纳妾,在当时是很正常的 社会 现象。

康姨母想做坏事还需要理由吗?很多次,她做坏事,完全没有理由,如果硬要说出理由,一个“看不惯”就能成为她做恶的原因。

康姨母想给长柏纳妾,说起来还真有几个原因:

1 她之前跟王氏两人沟通,让长柏娶自家女儿允儿,结果被海氏截胡,心中怨恨,所以就想搅合长柏夫妻感情,想膈应海氏。

2 她提出纳妾,可能自己心中早有人选,很大可能是自家庶出女儿,一来能跟盛家亲上加亲,能照顾自家一二,二来,可以光明正大插手盛家内务。

3 她可能早已知道海家规矩,也知道海氏可能手段比较厉害,这一出纯粹是为了挑拨海氏和王氏之间的婆媳关系,理由就是她看不惯王氏比她过得好。

4 纯粹是闲得无聊,就想闹出点事。

康姨母的恶,很多时候没有原因,就是看不惯,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所以心里扭曲,一直做恶。

可以说,康姨妈是《知否》这部剧中最让人生厌的角色,自私,阴狠,歹毒,尤其见不得别人好,更是她给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

想将康允儿嫁给长柏未成功,心生怨恨

康姨妈讨厌海朝云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曾经想把女儿康允儿嫁给盛长柏,却遭到盛老太太和盛紘的反对,最终长柏娶妻海氏,康允儿嫁给了长梧。

即便后来允儿过得很幸福,康姨妈仍然对海朝云颇有怨恨,于是,海氏有孕,她便开始给妹妹王氏出主意给长柏纳妾了。

王氏糊涂,听信姐姐的谗言,以海氏有孕长柏无人照顾为由,要给长柏纳妾。长柏不好顶撞母亲,却也不愿纳妾,便去盛紘处告了状。

盛紘精于为官之道,他明白海氏对长柏意味着什么,更是不愿自己对儿子的一番心血付诸东流,便痛斥了王氏,更是为了给王氏教训,收了几个通房,终于王氏尝到了苦头,偃旗息鼓不再折腾海氏了。

王氏终究是没有明白,再怎么说海氏怀的是长柏的孩子,折腾海氏伤了孩子,到底便宜了谁?

见不得妹妹比自己过得好

康姨妈自幼便生活在父母身边,不像妹妹王若弗是从小跟着叔叔婶婶一起长大的。

她从小就长得漂亮,能言善辩,而妹妹是后来才被接回到父母身边的,弟弟踏实老实,却不善交际,这就让父母对她更是宠爱有加,这也就让她养成了骄纵,霸道,蛮横的性格。

待到婚嫁时,她选中了同为世家子弟的康姨夫,而将家世不出众的盛紘给了妹妹。

婚后,她才发现康姨夫不思进取,沉迷美色,家业不兴,后来甚至要自己拿出嫁妆来补贴家用的地步,看着丈夫一屋子庶出子女,她的内心有多气愤可想而知。

再看看妹妹,没有才学,样貌也不出众,样样不如自己,却因夫君盛紘读书上进,官运亨通,已经一路做到了京官。她的几个子女也很出色,盛家一派家业兴旺的态势,她不甘心,便总想着在盛家分得一杯羹。

可是,她千算万算,算计明兰,给盛老太太下毒,终落得被关慎戒司的下场。

为人处事,凡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地。

康姨妈本想着折腾别人,自己在旁看笑话,却不想最后把自己混成了主角,坏事做尽又树敌太多,亲手将自己送上了绝路。

康姨母是自古多管闲事第一人,在她眼里是容不得别人比她好的!

康姨母与王若弗同为王家嫡女,但王家老太太对待二人却是天壤之别!康姨母蛊惑王若弗陷害盛老太太,事情败露后,王老太太一心只想保康姨母,却对王若弗不管不顾!自小康姨母的心里就有一种优于妹妹的优越感!

但康姨母虽有强大的娘家,但婚后却过的很不好。康姨夫有十几个小妾,几十个子女,对待凶狠的康姨母也没有半点情谊!所以当康姨母看到王若弗在婆家过的风生水起、有滋有味的时候,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所以才对盛家家宅内的事情大加干涉!

第一件就是处处刁难明兰。不管是明兰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康姨母都想方设法不让明兰有好日子过!按理说明兰并非王若弗所说,出嫁后顾家又与康家并与交情。结婚后的明兰与康姨母并与冲突,但康姨母就是看不惯明兰过的舒坦,所以硬要将自己家的庶女强塞给顾廷烨做妾!

第二件事就是陷害盛老太太。难道康姨母不知道盛老太太在盛家的地位吗?难道她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吗?但她还是怂恿王若弗干了,事后还推的一干二净,说明她早就知道事情的结局,也早就想好了应对策略!

如果不是明兰,也许盛老太太也就无辜被王若弗和康姨母合谋陷害了!那结局就是康姨母以后更肆无忌惮地干涉盛家家宅内的事情了!

第三就是给长柏纳妾!为什么要给长柏纳妾,无非就是康府里康姨夫太多的妾室,践踏了康姨母的自尊!看到别人夫妻和睦,就心生嫉妒,自然要在别人夫妻间找点不愉快了!

总而言之,康姨母的最初用心就是不喜欢别人过的比她好,只要是别人家夫妻和睦,母子齐心,她都看不上!

康姨母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就使劲搅和,什么时候王大娘子和她的遭遇一样,康姨母就自己在家偷着乐啦。

长柏年少有为,高中之后很多名门世家都抢着要他做女婿,康家也不例外,康姨母的女儿元儿本想许配给长柏,王大娘子也赞成这桩婚事,但盛纮觉得康家主君为人不磊落,自作主张选了世交海家的二女儿海朝云,对此,王大娘子不满却也做不了盛纮的主,海氏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有手段有谋略,盛家上下该捧在手心的。

但康姨母嫉妒盛家,常常在王大娘子耳边嘀咕海氏,王大娘子初见海氏就想立威,海氏和长柏新婚第二天去主君房中请安,王大娘子就咄咄逼人训斥海氏,好在长柏明事理替海氏说话怼的王氏哑口无言。

海氏刚进盛家门,没有及时为盛家添丁生子,康姨母挑唆王氏给她施压,欲提纳妾之事,好在长柏识大体处处维护,又借口朝中事务繁忙,屡次拒绝,后来海氏怀孕康姨母又借口长柏身边不能无人伺候为由,又想给长柏屋里塞妾室,这次被海氏一句“康姨母还是管好自家的事吧”打回去,此后再也没有向海氏提及过妾室一词。

其实,成年男子纳妾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有些声望的名门世家,长柏性格开朗文采颇高,又在朝中有着一席之地,想给他做妾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康姨母主张给长柏纳妾,那就是居心不良,康姨母手段卑劣康家名声又差,再加上康姨母属实不是好人,她的提议明显不被人接受。

康姨母这根搅屎棍就见不得别人比她好,当初妹妹王若弗嫁给盛纮时,她讥讽人家是庶出儿子家境贫寒,妹妹嫁过去后连带打压看不上她,后来盛纮进京为官,盛家在京城也有一席之地,女儿女婿儿子儿媳都孝顺有加,康姨母就开始使坏,总是背地里偷偷给王氏嚼舌根,有意破坏盛家清誉,搞的和他们康家一般堕落才安心。

看当初林小娘在时,王大娘子被挤兑成什么样?京城上下谁人不知,可手段厉害的康姨母怎么不说帮着自己妹妹收拾下林小娘,至少把盛家管家之权握在手里,但康姨母并没有这样做,她只是看着自己妹妹在康家受小妾的羞辱而无动于衷,这明摆着就是看她笑话,越被挤兑的没地位,越会显得康姨母手段高超,在康家说一不二,只怪王大娘子拎不清,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的亲姐姐对自己千般好万般疼。

话说回康姨母搅和长柏被挤兑,惹不起长柏和海氏,又把矛头对准庶出得志的明兰,直接去明兰婆家顾府和小秦氏同流合污,三天两头的跑到顾家挑明兰的刺,今天说明兰不懂规矩,明天说明兰眼中无长辈,看着朝廷新贵顾廷烨升官加爵心里不爽快,直接带着康家庶出的女儿来“逼”着明兰纳入顾府,当真是自己一身泥还舔着脸耻笑他人。

明兰是盛家老太太带出来的姑娘,脾气秉性自然不屈服,一番较量后康姨母无脸再来顾家,又接着回盛家作妖,王大娘子是个实心眼,从不拒绝多事姐姐的建议,最终酿成惨剧被送至峟阳老家,长柏和盛纮的仕途也险些被断送。

康姨母的快乐就是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她的痛苦是建筑在别人的快乐之上。所以她要想尽办法,让别人痛苦,使自己快乐。

都说下嫁的女人很难幸福,其实也不绝对。关键看你下嫁给什么人,还有你自身的能力和手段。

像如兰和淑兰下嫁吃尽苦头,一个是因为有个蛮横无理的婆母,另一个是性子软弱,挟持不住婆家。

在《知否》里面,唯一一个下嫁且幸福的便是海朝云。

有人说,她能幸福是因为嫁给了这个世界顶好的盛长柏。

自然,长柏刚正不阿,上进努力,是最值得依赖的人。

但是一个女人能否幸福,不全在于男人,更在于自己。

在电视剧里,对海朝云的描写并不多,她看起来只是个娴静懂事的大娘子。

实际上,在原著里,海朝云才是最有手段的人。她嫁入盛家后,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族。

先来看海朝云的家世。

海家是书香门第,父兄都在朝为官。并且家风清贵,曾有“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规。

海朝云是海家嫡女,千宠万爱,饱读诗书,虽然容貌不算出众,但一身书卷气,知书达理,为人清明。

海朝云出嫁那日,十里红妆,羡煞旁人。

盛长柏对海朝云是典型的高娶了。但是你会发现,海朝云在盛家并没有仗着自己的家境就高人一等,反而把所有关系都处理得妥帖。

刚嫁到盛家的时候,王大娘子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便端出架子,要海朝云日日去伺候。海朝云并不抱怨,一切都照做,把王大娘子伺候得服服帖帖。

盛家上下对海朝云都是没话说的。反而是盛老太太对王大娘子有了意见,毕竟她这个儿媳妇对老太太可没那么孝顺。自此,王大娘子也不敢苛待海朝云。

海朝云该忍的时候忍,该出击的时候也绝对不手软。

在原著中,明兰故意激怒墨兰,墨兰一怒之下划伤了她的脸。彼时,林小娘和墨兰哭哭啼啼,想要颠倒是非黑白,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明兰身上。

盛老爹对林小娘和墨兰母女自然是心软的,坐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海朝云亮相了,三言两语就破了这个局。

她先是不紧不慢的给了林小娘一个下马威:“林姨娘,我是晚辈,有件事着实不明,不知姨娘可否与我释疑?照姨娘这么说,姊妹间但凡有个不平,四姑娘就可以随意打骂妹妹,伤着幼弟,砸毁物事,忤逆嫡母了么?”这几句话着实把林小娘吓了一跳。

接着海朝云又直击盛紘的心脏:“爹爹,儿媳娘家里只有一位胞姐,可也知道兄弟姊妹在一道,总有个针长线短的,别说动手打架,就是言语口角,也会叫人笑话的;太太只一回没叫四妹妹去,四妹妹便污言秽语的辱骂手足,还意欲残害妹子,今日若有个万一,六妹妹的脸可就毁了!”

不得不说,海朝云这几句话是真的厉害,一方面打压林小娘,找出破绽,灭了林小娘的气焰,另一方面又暗示盛紘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让墨兰轻易免去惩罚,只会让盛家沦为笑话。

在海朝云的助推下,这件事自然给了明兰一个公正的结局。海朝云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她一下子就能看清事情的本质,抓住每个人的弱点,从而各个击破。

同时,她不卑不亢,虽然长幼有序,但在黑白面前,她从来都讲究一个理字,这点和明兰很像。

盛家是个烂摊子,林小娘兴风作浪,王大娘子又是个蠢笨之人,干不成什么大事。多亏海朝云,凭借一己之力扛起整个盛家。

她三观正,目光长远。林小娘垮台之后,她也当机立断的发落了林栖阁的人。

原著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从管事婆子到丫头小厮,卖的卖撵的撵,尤其是林姨娘的心腹夏显家的,似乎墨兰能顺利的滚进梁晗的怀里,他家居功甚伟,海氏恨极了,从里到外把他们掳了个干净。 连着几日,海氏端着让人发渗的笑容开始动手整顿,从山月居的使唤丫头到厨房采买上的人手,一个也没落下;至此,林姨娘在盛府盘踞近二十年的势力化作云烟。”

林小娘在盛家作恶十几年,王大娘子拿她没办法,还多次被她算计。而海朝云嫁入盛家后,她很快就铲除了这股恶势力。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是明兰扳倒了林小娘。实际上,若没有海朝云背后的助力,根本没那么容易。不得不说,海朝云管家是一把好手。

在原著中有很多体现,海朝云把盛家上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盛老太太大寿之时,大宴宾客,都是海朝云一手操办的。

菜品,席位,衣物,迎客,大大小小的事情,海朝云都处理得妥帖。不少王公贵族都夸赞海朝云。有人说,海朝云若是个男儿身,定是个成大事的。

的确,海朝云身上总有一股定气,无论发生什么事,她总能从容不迫的处理。

都说华兰是盛家最好的姑娘,比起海朝云,她还是弱了一点。在墨兰和梁六公子私通之后,墨兰表示自己已经有了孩子,并且恬不知耻,华兰气不打一处来,非要去请郎中来号喜脉。

还是海朝云拦住了她,说这一号喜脉,盛家妹妹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海朝云想得周到而长远,墨兰既然要把事情闹到这份上,可以成全她,但是休想搭上盛家别的姑娘的前程。

不得不说,海朝云这个嫂嫂做得真不错。她不仅替自己的夫君谋划,还能替自己的小姑子着想。

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华兰还是明兰,如兰,和海朝云的关系都很好。盛家若没有海朝云,恐怕盛老太太去世后,没能掌管内宅,家族也就衰败了。

有了海朝云,只会让盛家更加兴旺。想要家族和谐,管事之人的才华和能力是最重要的。

海朝云和长柏的婚姻令人羡慕,两人相敬如宾,生儿育女,互相扶持。

长柏没有娶妾,一生都忠于海朝云。这和长柏的人品有关,也和海朝云自身的魅力有关。

长柏经历过家族的兴衰,也亲眼看着父亲宠妾灭妻给家族带来的动荡,所以他比谁都更知道娶个良善的媳妇有多重要。

海朝云可以说满足了长柏对妻子的一切幻想,聪明能干,足智多谋,善良贤惠,不仅能打理好内宅之事,对长柏的事业也是多有扶持。

人人都说海朝云嫁给长柏是幸运,其实长柏娶到海朝云才是三生有幸。更难得的是,海朝云家境显赫,本可以嫁给比盛家更好的人家,但她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盛家。

从这也足以说明,海家并不是攀附权贵之人,更看重女婿的德行和人品。如此清贵的家风,培养出来的女儿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可以说,海朝云堪比第二个明兰,甚至比明兰更胜一筹。明兰的童年有缺失,习惯了做小伏低保全自我,她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活下去。

而海朝云不同,她是真正被富养长大的,内心富足,自信自立,惩恶扬善,更多的是一种侠气和大气。

她管理家族之事,并不是用一种下级服从上级的制度,而是以理服人。她有长远的目光,过人的决断,宽广的胸怀,这样的女人才活该幸福一辈子。

在那个年代,女子要想安稳一生,仅仅嫁个好夫君是不行的,自己有勇有谋才是避风港。

就像明兰,哪怕顾二叔再千依百顺,她也不好事事依赖,总归能少麻烦对方就少麻烦对方。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和林小娘一样,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教会孩子的都是歪门邪道。就像墨兰,哪怕嫁入铂爵府,德不配位,终将要狠狠跌落。

像海朝云这样的女子,无论嫁给谁都会幸福,因为她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巧妙化解,拿回人生的掌控权。

《知否》中康姨母就是一个搅屎棍,哪儿哪儿都想去凑热闹,刷存在感。

康姨母见不得他人比她过得好

康姨母就是一个被宠坏的人,所以她的心思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心思,而这种心思是非常欠好的。这个心思状况就是,康姨母见不得谁过得比如她好。在她看来,长柏有出息了,娶了这么好一个儿媳妇,知书达理,孝顺能干。长柏和海朝云还那么恩爱,很是幸福。

想将康允儿嫁给长柏未成功,心生仇恨

康姨妈讨厌海朝云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曾经想把女儿康允儿嫁给盛长柏,却遭到盛老太太和盛紘的反对,终究长柏娶妻海氏,康允儿嫁给了长梧。即便后来允儿过得很幸福,康姨妈依然对海朝云颇有仇恨,于是,海氏有孕,她便开端给妹妹王氏出主意给长柏纳妾了。

王氏糊涂,听信姐姐的毁谤,以海氏有孕长柏无人照顾为由,要给长柏纳妾。长柏欠好顶撞母亲,却也不愿纳妾,便去盛紘处告了状。盛紘精于为官之道,他理解海氏对长柏意味着什么,更是不愿自己对儿子的一番心血付诸东流,便痛斥了王氏,更是为了给王氏教训,收了几个通房,终于王氏尝到了苦头,消声匿迹不再折腾海氏了。王氏终究是没有理解,再怎么说海氏怀的是长柏的孩子,折腾海氏伤了孩子,到底廉价了谁?

长柏纳妾会对海氏位置形成威胁,康姨母能从中受益

康家与盛家比较,已是江河日下,康姨父不思进取,康姨母是一家之主,难免会在经济上相形见纣,如若长柏和海朝云的爱情没那么好了,那海氏在盛家的位置天然不保。王若弗当家时,康姨母从盛家拿到过不少优点,轮到海氏当家后,这份优点天然没有了。假若海氏不招长柏待见,那王若弗会再次拿回管家权,于康姨母来说,优点不要太明显了。

康姨父妾室不断,严峻的影响了康姨父对康姨母的爱情,让康姨母叫若不迭。如若长柏娶了一个康姨母安排的妾室,常在长柏耳边吹吹枕边风,海氏在长柏心中的位置天然也难保长久了。

康姨母自己不幸福,也看不得他人幸福

长柏平时不近女色,对海氏却是极好,不仅在王若弗给海氏立规则下指令时帮海氏说话,并且处处帮海氏出主意抵挡王若弗的刁难。伉俪情深,让人羡慕,却也让人吃醋。康姨母就是其间一个。

康姨母为康家生儿育女,料理一家大小的日子,乃至将自己的陪嫁也贴补家用,但在康姨夫的眼里,却只落得了个“妒妇”的称号。家里妾室不断,康姨父乃至都不想看一眼这个结发妻子。辛苦的支付却得不到一点报答,这怎能不让康姨母的心思扭曲。看到长柏配偶妇唱夫随恩爱不此,再看一下自己的处境,康姨母暗地里有多悲伤,又有多吃醋长柏配偶,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若康姨母眼光长远,不拜高踩低,她嫁的可能是盛纮。可惜那时康家的光景和前途,看起来比盛家好得不止一星半点,康姨母只看到了眼前,却没有想到将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海朝云的扮演者是任婉婧。海朝云第一次出场时是在与长柏成亲第二天拜见父母。大娘子说了一句:赵云哪,你既嫁过来一应规矩自然也应该知道需要你早晚听训,生儿育女,伺候公婆,辅助夫君。”说完这句话盛长柏便接着说:夫妇一体儿子替不了媳妇生育,媳妇也不必替我承担前程重任了。”从这句话就可以表达出盛长柏对海朝云的重视与喜爱了。而盛长柏的父亲在海氏一出场说了一句:我们盛家娶了你做儿媳妇也是我们的福气呀!′从这句话中体现了盛长板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媳也是很满意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由侯鸿亮担任制片人,张开宙执导,曾璐、吴桐编剧,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朱一龙、施诗、张佳宁、曹翠芬、刘钧、刘琳、高露、王仁君、李依晓、王鹤润、张晓谦、李洪涛主演,王一楠、陈瑾、张棪琰、邓莎特别出演的古代社会家庭题材剧。

该剧改编自关心则乱同名小说,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讲述一个家宅的兴荣,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奋斗传奇。

知否中,康姨母是个奇葩的存在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康姨母偏不,自家庭院一团糟,却挡不住她插手别人的家事。明兰是盛家的女儿,若不是因了王大娘子这层关系,跟康姨母绝对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可康姨母居然能漫过王大娘子,搭上小秦氏这根线,直接把庶女送到顾家,送到明兰面前,逼着明兰给顾廷烨纳妾。

康姨母给顾廷烨纳妾,一是想跟顾廷烨这个朝廷新贵攀上关系,对自家有助益;二就纯属是嫉恨心理,见不得曾经低眉顺眼的小庶女明兰如今趾高气扬的样子,想给明兰添添堵。当然,后者可能性最大。但为啥康姨母要提议给长柏纳妾呢?

康姨母对长柏的婚事不满

原本王大娘子想让康姨母的女儿允儿嫁给长柏,没想到被盛紘捷足先登,提前一步定下了海家的二**,气的王大娘子哭天抢地。康姨母对这桩婚事怀恨在心,一心想要搞破坏。这是她要给长柏纳妾的主要目的。

海盛两家结亲,给盛家带来的助益让康姨母嫉妒

海家诗书清流,满门清贵,海氏家训更是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作为海家的女儿,因了这条家训,未免落得个善妒的名声。女儿嫁到海家是福气,却鲜有人敢娶海家的女儿做媳妇。所以海家朝堂势力虽错综复杂根深叶茂,海家的女儿却也很难找到适合的婆家。

长柏娶了海家二**海朝云,等于攀上了一棵对仕途有利的大树,前程似锦指日可待。当初康姨母看不上的盛家,不知不觉在一日日崛起。

康姨母嫉妒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妹妹王大娘子

康姨母的夫家一日日败落,丈夫花天酒地不思进取,妾室子女多到院子里挤不下。她作为当家大娘子,算计着一大家子庶子庶女的营生,连自己的嫁妆都填补了进去。自己的家如一个烂泥坑,才情容貌都不如自己的妹妹却能安享幸福。

康姨母深深嫉妒着儿女出息,婆媳和睦的王大娘子。而长柏夫妻和乐,更是戳中康姨母那颗缺爱的心。康姨母做事不是为了痛快,而是为了让别人不痛快。所以,在海朝云怀孕后,她提议给长柏纳妾。作为小姑子还曾想给自家哥哥纳妾呢,给自己的亲外甥纳妾这种事,康姨妈业务熟练的很。

若是长柏纳妾,势必会让夫妻离心,海家不满,而盛家在这场婚姻中得来的助力,就有可能受到打压。在康姨母眼里,人人都过得不好,她才心满意足。有人比她过得好,就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必要除之而后快,对明兰就是如此。

虽然康姨母在给长柏纳妾这件事中捞不到什么好处,但只要别人过得不好,她就开心了。不得不说,康姨妈真是心理扭曲的严重。《知否》中康姨母就是一个搅屎棍,哪儿哪儿都想去凑热闹,刷存在感。

这不,海朝云刚怀孕,康姨母就张罗着要给长柏纳妾。海朝云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一句话就堵住了康姨母的嘴。海朝云说了:“不劳姨母费心,管好自己家的事情就好”,康姨母就无话可说了。那么,康姨母是为什么要在海朝云刚刚怀孕,而且海朝云和长柏感情还很好的情况下,提出来让长柏纳妾呢?

康姨母见不得别人比她过得好

康姨母就是一个被宠坏的人,所以她的心理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是十分不好的。这个心理状态就是,康姨母见不得谁过得比如她好。在她看来,长柏有出息了,娶了这么好一个儿媳妇,知书达理,孝顺能干。长柏和海朝云还那么恩爱,很是幸福。

这让康姨母很是不爽,凭什么他们可以这么舒坦,这么舒服的过日子呢?康姨母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因此,当她看见长柏和海朝云如此幸福的时候,心理就更是不快。于是,想了这么一出,想以此来离间长柏和海朝云之间的关系,让她的心情得到平衡。

自以为是,以为谁都会听她的一样

康姨母总是觉得自己应该高人一等,或者说康姨母就是自以为是。在她看来,在盛家,她应该得到尊重,其他人都该对她恭恭敬敬的。这无非是因为康姨母自恃是大娘子的姐姐,可以四处指手画脚罢了。

所以,在得知海朝云怀孕以后,康姨母觉得这是个机会,一个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因为在康姨母眼中,这个事情长柏会听她的话,海朝云也不会反驳她。然而她错了,长柏拒绝了,海朝云一句话让她无话可说。海朝云可没有给康姨母面子,这话就直接说,她又不是盛家的人,管得着吗?

海朝云家底丰厚,也见过不少世面,会办事,又聪慧,她对大娘子孝顺,是正理,但不会对康姨母孝顺,事事听从的。这一点,人家是分得清楚的。

跟盛家有关的人,康姨母都想挑事儿,鸡犬不宁正和她意

由于大娘子越来越幸福,日子也越过越好,所以康姨母更是嫉妒。出自于这份嫉妒,但凡跟盛家的有关的人,人家过得好,康姨母都想搅和一下,最好是弄得盛家鸡犬不宁就好了。

假如长柏听了康姨母的话,要纳妾,惹得海朝云生气,闹腾,盛家不安宁,而大娘子也就不好过了。如此这般的,大概康姨母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说,康姨母在海朝云刚有孕时,提出要给长柏纳妾就是嫉妒心作祟的缘故。

在《知否》中二嫂海氏可能是人生最大赢家,不仅丈夫平步青云,就连孩子都接二连三地出生。盛老太太还让明兰多学学海氏,海氏到底有多厉害呢?

一、为什么盛老太太让明兰多学学海氏呢?

在《知否》里盛老太太可谓是盛家的智囊,看事情不仅通透,为人还自带些傲骨。她最得意明兰,视明兰如掌中宝一般。

在剧中明兰的角色不仅聪明过人,还有一手管家本领,可谓是出得厅,下得厨房,这样一个女主角还是输给了二嫂海氏。

如果说明兰是女强人,而海氏就是男人背后的女人。海氏之所以能做盛家的长孙儿媳,还要归功孔嬷嬷的推荐。

孔嬷嬷可是有大智慧的人,在教盛家姊妹学礼仪时看出各个姐妹心中的心思,她没有立马戳穿而是暗中观察,直到姊妹把事情闹大,她才逐一批评。

而且她的言辞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理,就连林小娘也变得规规矩矩不敢造次,盛纮听得更是心服口服,尤其是那句大家族都是从里往外败的,让人记忆犹新。

当时盛家老太太想为长柏挑媳妇,就问了孔嬷嬷。孔嬷嬷教导过的名门望族的大家千金比较多,她却唯独推荐了海家二嫡女,可想而知二嫂海氏各方面条件绝不输明兰。

果然婚后海氏不仅没有和婆婆王氏红脸,还让王氏挑不出错,让丈夫对她诸多维护,与家里姊妹相处融洽,为人处世更是老练得当,所以就连盛老太太都让明兰多学学海氏。

二、海氏到底有多厉害?

首先,海氏懂得以退为进。在《知否》里长柏的母亲王氏绝不是善茬子,不仅性格泼辣,还没主见任人唆摆,如果谁遇见这样的婆婆估计将来肯定没有好日子,但海氏却安然无恙从没跟王氏红过脸。

王氏打听海氏家里世代清流,就担心对方心高气傲,于是海氏刚进门她就想给个下马威,彰显一下当婆婆的款儿,可还是被她一根筋搞砸了。

海氏知道王氏当儿媳时很少伺候婆婆,甚至经常拿婆婆不是盛纮亲妈说事,于是她就反其道而行。她每日从早到晚在王氏身边服侍,不仅不抱怨还笑脸相迎。

海氏越是对王氏这个婆婆毕恭毕敬,下人和盛纮越是觉得王氏做儿媳不咋地,后来王氏干脆免了海氏前来服侍的事情,海氏这回不仅能偷闲还落下个贤惠儿媳的名声。

然后,海氏处理姊妹间的矛盾更是干净利落。墨兰眼红明兰被伯爵娘子相中,心有怨念把明兰脸划伤了,当时家里主母主君都不在,长嫂如母海氏一点不退步。

她深知墨兰和林小娘的把戏,她把墨兰和林小娘隔开害怕他们到时候串供颠倒黑白,又让人引导盛纮走侧门避开了林小娘,还让盛纮先看了明兰刮花的脸,可谓是先入为主。

当林小娘善用软刀子,海氏就直接将此事引到盛家前途,盛纮当即惩罚了墨兰。她这一顿操作可帮王氏出了口恶气,王氏至此越看海氏这个儿媳越顺眼。

最后,海氏懂得对丈夫示弱。盛家老太太被下毒,明兰被情绪冲昏头脑,非要拿康王氏偿命,为此她还和父亲盛纮撕破了脸。

但明兰忘了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在盛家只是个庶女哪有说话的地方,能扭转局面的只有盛家长孙盛长柏。

海氏明白这个道理,如果长柏不回来主持局面明兰必败无疑。于是她给长柏飞鸽传信,长柏回家后这才稳住局面还盛老太太一个公平。

明兰好强以为只靠自己就能扭转局面,她遇到困难都是自己闯关,也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也正是这点曾被顾廷烨抱怨过。

海氏可能是全剧最幸福的女人

在《知否》里明兰和顾廷烨的爱情让人甜得粘牙,可海氏与长柏的感情更接近现实。海氏和王氏一样都算是下嫁盛家,可一个被老公嫌弃,一个被老公维护。

古代女儿嫁入夫家最看重的是嫁妆,海氏出嫁时跟王氏一样可谓是十里红妆十分气派。但王氏却以此为资本高傲得很,处处想要拔个尖。

可海氏不同,她不仅不跋扈傲娇,还放低身姿处处为盛家着想。在这部剧中没几个女人有好结果,不是丈夫宠妾灭妻,就是被婆婆排挤刁难,甚至丈夫都不堪上台面。

就拿盛家老太太来说,她可是将门虎女下嫁到盛家,可还是没有逃过丈夫宠妾灭妻,一生都没有孩子。在《知否》番外篇里海氏不仅儿女成群,丈夫更是一生没娶妾,还成为两朝元老,可是家庭圆满

综上所述

在《知否》里海氏处理内宅事物可谓是干净利索,有条不紊,处理婆媳关系更是手到擒来,与丈夫之间相互依存,就连盛老太太都让明兰多学学海氏。

以上就是关于《知否》海朝云刚刚怀孕,康姨母为什么就想给长柏纳妾了全部的内容,包括:《知否》海朝云刚刚怀孕,康姨母为什么就想给长柏纳妾了、知否:海家有不可纳妾的规矩,为何番外长柏庶孙女嫁了齐衡孙子、《知否》中的海朝云刚刚怀孕,康姨母为何如此着急的给长柏纳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99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