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训家规

名人家训家规,第1张

1、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李毓秀《弟子规》

2、丈夫一生,廉耻为重。《续小儿语》

3、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陆游《陆游家训

4、吾子力道问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于古人气概风味,岂特髣髴耶?黄庭坚《家戒》

5、近日忧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曾国藩家书沅浦九弟》

6、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

7、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增广贤文》

8、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增广贤文》

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治家格言》

10、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杨椿《诫子孙》

11、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12、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颜之推《颜氏家训》

13、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增广贤文》

14、事亲须当养志,爱子勿令偷安。《增广贤文》

15、虽家中所有罄完,总以空华身外譬之,只汝等暨一门眷属无恙,便是大福矣!瞿式耜《瞿式耜家训》

1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家训》

17、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融彻于心。左宗棠《与孝威孝宽》

1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19、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增广贤文》

20、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增广贤文》

2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22、早把甘旨当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赠广贤文》

23、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长短,惟善是取。朱熹《朱子文集》

24、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颜之推《颜氏家训》

25、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曾国藩家书沅浦九弟》

26、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治家格言》

27、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范仲淹《与诸子及弟侄》

28、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29、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陈毅《示儿女》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31、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曾国藩家书》

32、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增广贤文》

33、但是经此浩劫之后,贫者行素而易活,富者暴落而难生,嗷嗷之态,更觉可怜。彭玉麟《彭氏宗规家训》

34、才能知耻,即是上进。《家诫要言》

35、吾家以四代甲科,鼎鼎名家,世传忠孝,汝当此变故之来,不为避地之策,而甘心与诸人为亏体辱亲之事。瞿式耜《瞿式耜家训》

3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37、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增广贤文》

38、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

39、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数说,人极不要跟寻,人愁不可喜悦。《续小儿语》

40、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增广贤文》

41、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姬旦《诫伯禽书》

42、立身无愧,何愁鼠辈。《家诫要言》

4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治家格言》

44、立身行己一事有坠先训,则罪大于他人。虽生可以苟取名位,死何以见祖先于地下?柳玭《诫子弟书》

45、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4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朱柏庐《朱子家训》

47、在学堂,不敬信师友,欺诈傲慢,习以性成,望其读书明义理,向后长进,难矣。张履祥《张园先生全集》

48、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颜氏家训》

4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刘清之《戒子通录》

50、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治家格言》

51、京师子弟之坏,无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曾国藩家书》

52、以直报怨,以义解仇。《增广贤文》

53、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朱熹《家训》

54、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增广贤文》

55、淡泊明志、内省修身,此先贤所以私愿知偿、私恩知报、私怒不逞、私忿不蓄也。《沧溪村朱氏家训》

56、养不教,父之过。《增广贤文》

5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诲学说》

58、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赠广贤文》

59、贫贱而不可无者,节也贞也;富贵而不可有者,意气之盈也。方孝孺《家人箴》

60、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王昶《诫子侄文》

61、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刘备《诫刘禅》

6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增广贤文》

63、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司马光《家范》

64、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家诫要言》

65、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曾国藩家训》

66、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郑玄《戒子益恩书》

67、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增广贤文》

68、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增广贤文》

69、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洪应明《菜根谭》

70、要求子顺,先孝爷娘。《续小儿语》

71、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吾不如先君远矣!羊祜《诫子书》

72、不自恃而露才,不轻试而幸功。《增广贤文》

73、读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家诫要言》

74、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欧阳修《与十二侄》

75、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增广贤文》

76、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治家格言》

77、器量须大,心境须宽。《家诫要言》

78、好奢侈者,服玩必华,饮食必珍,非有高资厚禄,则必巧为计划,规取货利,勉称其所欲。贾昌朝《诫子孙》

79、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袁采《袁氏世范》

80、不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增广贤文》

1《朱子家训》

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5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52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

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

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2《颜氏家训》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

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作为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见其家训的影响深远。

被陈振孙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这不仅表现在该书“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的文章风格上,以及“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的内容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该书“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上。

因此,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光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汉书》的颜师古,书法为世楷模、笼罩千年的颜真卿,凛然大节震烁千古、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人,

都令人对颜家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更足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尤其令以后明清两代的人钦羡不已。

3《了凡四训》

是古代著名劝善书,作者是明朝著名官员、思想家袁黄。《了凡四训》 又名《命自我立》, 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书成于公元1602年,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部分来讲解如何改变命运。

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其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扩展资料

其他家训

《诫子训》诸葛亮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品行,一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子家训

百度百科 颜氏家训

百度百科 了凡四训

1、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2、李嘉诚(香港):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3、马英九(台湾):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4、华盛顿(美):我要提及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可赌博。赌博为万恶之源,不仅损害道德,而且危及健康。

赌博产生于贪婪,其本身则产生罪恶,结果则带来种种不幸。它使许多有名声的家庭毁灭,使许多人丧失名誉,也造咸许多自杀事件。一切参加赌博的人,无不为赌博神魂颠倒。赢了钱的赌徒,总是想凭借手运,有进无退,不输不止。

输了钱的赌徒则只想扭转逆运、不肯罢休,结果是每况愈下,直至孤注一掷,全部输光。总之,在可耻的赌博中、可说是万人受害,无人获利。

5、池田大作(日):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自己的事情尽可能自己做,不要给人添麻烦,和别人和睦相处,正确的事情就要干到底,等等决不能强调孩子小就掉以轻心,当然,没必要对孩子歇斯底里地发脾气,也没必要唠叨个不停。

早晨起来要洗脸刷牙,外出归来要洗手,弄乱的东西要放回原处等等,只要有机会就自然地教导孩子,这样不就行了吗?

『壹』 名人家训小故事100字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 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贰』 家风小故事300字

良好家风的是我们创造美好世界的第一步,它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

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虽然没有明令家风家训,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言传身教,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为我的独闯世界指引方向。

小时候家里很穷,在那个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年代里,一家人却有着太多的快乐和幸福。

父亲淳朴勤劳,爱看书,闲暇之余会给我们讲故事。

母亲忠厚善良,勤俭节约,喜欢唱歌,偶尔也会唱给我们听。

那时候,我们家破落的院子里,时常飘出欢歌笑语,让艰苦的岁月也变得欢快无比。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会说:“坚持就是胜利!”;父亲每每都会表现出男子气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父母的教育下,我们兄妹五人,三个大学生,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所经受的经济困难可想而知。

现在回望,匆匆那些年,所有困顿窘迫竟没有一丝印象,去面对眼前的重重困难,留下只有一家人积极阳光笑脸和团结奋进美好的画面

『叁』 名人家规小故事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 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4、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 。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肆』 名人家规家训小故事

曾国藩有来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自,活到91岁。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伍』 历代名人的家训故事

曾国藩有曾国藩家书

『陆』 名人家规家训故事

1、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的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之一。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3、孔子家训:诗礼传家

孔子对其儿子的教育是从做人开始,并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背诵多少文字,做对多少个题,而是从《诗》《礼》入手。为何要学《诗》?诗发自心生,能表达人的最真实、真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能够把话说的更好;为何要学礼,就是要教育孩子有道德,懂礼貌,不争不抢,与人和谐相处,才能更好的为人处世。

4、老舍家训:勤奋是做人的根本

老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至今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曾说:“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如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

老舍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老舍先生的女儿为自己数学只考了60分有些不高兴,老舍却安慰女儿说:“60分也很高嘛!你比爸爸好,我小时候数学还净不及格呢!”当女儿问老舍先生自己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老舍先生回答说:“考不上大学,你就在家待着,我教你英语。

5、李世民家训: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他定了一条家训,即“每餐一食,则念耕夫”,也就是说,每吃一顿饭,都不能忘记农夫的辛劳。李世民作为一代皇帝,从不奢侈浪费,谦虚待人,而且从谏如流,广纳英才,成为一代明君,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柒』 名人讲究家训、治家有方的故事

先贤或历史名人治家——曾子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先贤或历史名人治家——曹操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迁于许(今河南许昌),任命满宠为许令。曹操的堂弟曹洪的下属在满宠的辖内多次犯法,满宠依法将他拘捕。曹洪写信给满宠说情,满宠置之不理。曹洪又转求曹操,想仗着曹操的意旨迫使满宠放人。满宠估计犯人有被宥免的可能,立刻把他杀掉。曹操对此不但没有追究,反而称赞满宠办事坚决。并不袒护自己的亲人。

先贤或历史名人治家——司马光

北宋名臣、知名史学家司马光,一生以“俭素为美”、“不喜华靡”,他还以自己的“慎言”“慎行”影响着自己的子女,时时告诫子女要懂得“俭则久,久则平,平则稳”的道理。在《训俭小廉》一文中,司马光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向儿子们讲述尚廉节俭的道理,他在文中提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堪称治国治家警语名言。

先贤或历史名人治家——张廷玉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这个故事说明,邻里之间相互谦让、相互谅解,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捌』 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有哪些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 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 。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4、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

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5、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玖』 优秀家训家规和家风故事的作文300字左右

有一句话是这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专规矩,规则,做法,否则便属无法成功或常常出错。这里的规矩便是家风,家训了。

在我们的祖国,每一个家庭,都有独特的家风,家训。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家也有家风,家训。说到底,家风家训是什么呢?哦!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家训是指家长教诲子孙持家治学,立身处世的话。尊老爱幼,友好乡邻,是我的家风,敬老是尊敬老人,爱幼是爱护比自己幼小的儿童。友好乡邻是对待邻居要友好,邻居之间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好的家风,培育出国之栋梁,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家风是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个滴做起,慢慢培养,会成为习惯,到那时,家风就完全溶在你的生活中了。那么不好的家风,就只会让我们在生活中跌跌撞撞。

诚实守信,勤劳节俭,是我家的家训,诚实守信是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勤劳节俭是热爱劳动,节约,不浪费。从孔子对儿子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几乎每个古代家庭都有家训。准确的说是,没有好的家风家训就没有那些历史名人,人们会没有规矩地做事。

以上就是关于名人家训家规全部的内容,包括:名人家训家规、国内外、本地名人、先贤的著名家训、家风家训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86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