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三花五罗”吗

你知道什么是“三花五罗”吗,第1张

基本信息

“三花五罗”,即指鳌花、鳊花、鲫花,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三花

鳌花、鳊花、鲫花三种鱼的合称。鳌花,肉细嫩,味美上口,少刺,体重可达5公斤多,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鳊花,肉质肥嫩,脂肪含量亟其丰富;鲫花,日用来烧汤或清蒸食用,也是产妇奶水不足的催乳良药。

鳌花,学名鳜鱼,是我国特产,但黑龙江鳜鱼因水质清澈甘冽,无污染,且冬季漫长,生长较为缓慢,肉质细白鲜嫩,味美适口,为渔人招待上宾之稀有鱼类。红焖、清炖、煎炸均清香爽口,尤以“松籽鳜鱼”驰誉省内外。

鳊花,学名长春鳊。黑龙江鳊花最大个体1公斤左右,肌肉中含脂肪10—13%,肉嫩味鲜,煎食最佳,煎炖亦香。

鲫花,黑龙江鲫花300-500克左右,背部银灰色,体侧有褐色斑点,体扁呈梭形,肉味鲜美,炖食最佳。

五罗

哲罗、法罗、雅罗、同罗、胡罗五种鱼的合称。哲罗是凉水性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是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肉质细密,可做馅包饺子、烩鱼片等;法罗,比哲罗小,但习性相似,肉鲜美宜做汤;雅罗、同罗、胡罗,都属小型鱼类,最大一尽多长,这几种鱼物美价廉,是城乡人民喜爱的佳肴。

哲罗,是冷水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且冬季不停食,个体大者三、四十公斤。体长而厚,略呈圆筒状。凡冷水鱼,肉均鲜嫩,其味比热带鱼、海鱼,以及一般江河鱼类更鲜美。故用来包饺子、汆丸子、烩鱼片等佳肴最受顾客青睐。

法罗,学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相似,比其略宽,呈菱形。最大个体5公斤重,其肉脂多味美,宜煎宜炖最宜做汤。

雅罗,别名华子鱼。一般体重750克,大马雅罗重1000克,因其繁殖快,喜群游,夏秋之际,才能捕捞。不宜远销(易腐),但价格并不便宜,为中外游客所喜爱。

胡罗、铜罗,均属小型成鱼,形不成捕捞量,多为渔民自食,味亦鲜美

三花五罗三花五罗 “三花”——是鳌花、鳊花、鲫花三种鱼的合称。鳌花,肉细嫩,味美上口,少刺,体重可达5公斤多,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鳊花,肉质肥嫩,脂肪含量亟其丰富;鲫花,日用来烧汤或清蒸食用,也是产妇奶水不足的催乳良药。“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同罗、胡罗五种鱼的合称。哲罗是凉水性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是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肉质细密,可做馅包饺子、烩鱼片等;法罗,比哲罗小,但习性相似,肉鲜美宜做汤;雅罗、同罗、胡罗,都属小型鱼类,最大一尺多长,这几种鱼物美价廉,是城乡人民喜爱的佳肴。

以下是我在六、七年前搜集到的一些名称,三花、五罗应该是能对上名的,所谓的十八子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并不是一定指正好十八种鱼,我搜集到的有21种。。

“三花”:鳌花(鳜鱼)、鳊花(长春鳊)、鲫花(江鲫)

“五罗”:法罗(三角鲂)、胡罗、铜罗、雅罗、哲罗(哲罗鲑)

“十八子”:白漂子(白条)、斑撑子(茴鱼)、扁担勾子、草鲤子、船丁子(学名蛇鮈)、岛子(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

嘎牙子(学名黄颡)、狗鱼棒子(狗鱼)、黑鱼棒子(黑鱼)、鲫瓜子(鲫鱼)、鲤拐子(鲤鱼)、鲢子(大名鲢鱼,学名白鲢);

柳根子(学名拉氏鳗)、麦穗子(学名麦穗鱼)、泥了勾子(泥鳅)、鲶鱼球子(学名鲶鱼)、牛尾巴子(学名乌苏里鮠)、七星子(七鳃鳗);

沙姑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沙丘子、细鳞子。

花骨鱼

中国东北地区名水产“三花五罗”中的“吉花鱼”。这种鱼体形修长优美,鳞甲中等大小,浑身长满黑色的斑点,平时生活在七八米深的水底,胆小易惊,力气大,食性杂,偏爱荤食。

最大的个头会达到两斤重,常见的个头在一二两到七八两不等。

在东北不仅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原始生态,还有“三花五罗十八子”的鱼鲜美味,尤其到了夏季,正是鱼儿肥美的季节。

在中国的东北边陲,大自然个给予了格外的垂爱,既有奔流的江河,也有静谧的湿地,以及江湖汇流形成的三江平原,发达的水系,自然就有丰富的水产,尤其是鱼类资源,有人粗略统计过,在黑龙江诸多江湖湖泊中,具有食用价值,且产量较大的鱼类就高达50多种。 当然谁也无法一下子记住这么多名字,于是当地人就用最朴素的方式,将最美味且最爱吃的几种鱼编了个顺口溜,名曰“三花五罗十八子”。

之所以用“花”、“罗”已经“子”来指代鱼类名字,还是有一定说法的 ,比如其中的三花:鳌花、鳊花、鲒花,指的分别是鳜(guì、同桂)鱼、花鱼骨和鳊鱼。

鳜鱼的代表菜有苏帮菜中的经典松鼠桂鱼,以及徽州菜中的臭鳜鱼。花鱼骨肉质很厚,而且刺比较少,清蒸红烧皆美味,是上等的食用淡水鱼。鲫花的。鳊鱼则是一大类鱼的统称,其中包括全国都有分布的三角鲂(fáng)和原产于梁子湖的团头鲂(既著名的武昌鱼)。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这三种与都很美味,是主要的食用鱼之一,而且在几大菜系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所以名列三话,实至名归。 那五罗又有什么意思呢?

五罗中的哲罗和法罗指的是哲罗鲑、三角鲂,这两类鱼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分布广,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至于雅罗、胡罗和同罗,这都是东北流域中一些形体很小的鱼类,被称为水中珍品,精致而美味,同时它们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繁殖速度快。而汉字“罗”正好还有散布的意思,这五种名列五罗也算是贴切。

至于十八子,个人倾向这里的“十八”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数词,是东北人将众多不同种类,但又不是主要鱼类进行的大致归类,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将十八子与各种鱼类学名一一对应,而且其中很多还有不同版本。不过其中一些还是能够找出对应鱼类的,比如岛子就是白鱼,七里浮子是鲟鱼,嘎牙子是黄颡(sǎng),草根子是草鱼,鲤拐子是鲤鱼,鲇鱼球子是鲇鱼,黑鱼棒子是黑鱼。

读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这些鱼的名字,一旦加上了“子”、“拐子”或“球子”,但是和东北方言很接地气,让本乡人听着就有种亲切感,甚至还能勾起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食欲。

相传正是人类始祖伏羲氏创造的渔网,并教会远古先民捕鱼的技巧。而根据吉林省永吉县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中,发现有骨制鱼钩和网坠等物,这说明在远古时代,东北就已经有人用原始渔具捕鱼了。

而在两宋时期,兴盛一时的契丹人,就曾聚集在松花江冰面上,以凿孔捕鱼来作乐。如果这时恰好有客人到来,契丹人就会将客人的帐篷搭在冰面上,并在帐篷里用铁器将冰面磨薄,主人陪客人观看鱼儿在冰下的水中游动而取乐。到了吃饭的时辰,再将冰面击破,让鱼儿跃出冰面,现捕现吃,鱼的味道十分鲜美。

到了清朝,清皇室专门在吉林设“打牲乌拉”,负责监督采捕河蛙、珍珠和名贵鱼类,作为王室的贡品 到了近代,东北捕鱼业更是成为著名的地方特色,如一年一度查干湖冬捕,就带动了全国的游客要到此一游,并品尝一下地道的美味鱼鲜。

所以到了东北,一定要吃鱼,既 健康 又 养生 ,尤其是在这个北京往南都是桑拿天的夏天!

铜罗鱼的学名:黄姑鱼,英文学名:Yellow drum,Spotted maigre。

这是一种淡水系的冷水鱼,不是海鱼。

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前两罗是大型鱼,后三罗是小型鱼。雅罗、胡罗、铜罗,都是小不点。最大的雅罗,也不过一两来重。能和三花、大罗混在一起,实在荣幸。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酱焖、香酥、炖汤均佳。这三罗因其小,极少内运。不到黑龙江、乌苏里江边,难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贵。

以上就是关于你知道什么是“三花五罗”吗全部的内容,包括:你知道什么是“三花五罗”吗、鱼类的三花是什么、黑龙江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有那些分别都叫什么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86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