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理解"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的

你是怎样理解"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的,第1张

慈不掌兵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汉武帝时期的两位名将霍去病和李广。霍去病对士卒毫无仁义和慈善。典型的一个故事就是,霍去病吃肉剩余了一些,宁可扔掉,也不给士卒吃。

因此霍去病的士兵,作战十分勇敢令行禁止,因此,百战百胜。

而同时代的李广则恰恰相反,李广善待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同时对失足十分的宽容。因此李广的士卒往往军纪散漫。一旦遇敌离广的失足往往立刻崩溃。因此李广一生中大小70余战,大都被敌人击溃,李广也被匈奴活捉很多次。

慈不掌兵,在李广和霍去病的对比中,十分明显。

义不理财

最典型代表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这位管老二赚起钱来,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管仲最先开办了标普罗大众的妓院。这位妓院的祖师爷,在开办妓院时,压根没有考虑女性权益公序良俗等道德观念。如果开办妓院是坑本国老百姓的话,那管仲坑起外国老百姓来,那更是管杀不管埋!

齐国的死对头是鲁国,鲁国有一种特产叫做鲁缟。管仲在齐国大幅度提高了鲁缟价格,短时期大量进口鲁国的鲁缟,同时禁止齐国纺织生产。于是整个鲁国沉浸在制造鲁缟赚大钱的美梦中。

不久,管仲宣布停止进口鲁缟。鲁国用田地荒芜人人纺织的代价,换来的是并不值钱的鲁缟。而是不得不低价卖出鲁缟换来维持基本生存的粮食。

管仲在针对鲁国的经济战中,没有要考虑鲁国人民的生计。在这一次经济战中,大量的鲁国人,倾家荡产,饿死街头。对管仲这样的人,即使当了宰相,也还是奸商一枚。

凡事皆有例外:

战国时期的吴起和清末的胡雪岩就是代表。

战国初期魏国是中原的超级大国,原因在于西河郡守吴起训练出一支魏武卒。

吴起十分珍爱这只新生的部队,有位士卒背部发脓疮,吴起亲自给他吸脓血。士卒母亲听到了,说我儿子活不成了。果然这个士兵在作战中十分卖命,没命了!

清朝末期,胡雪岩一开始只是一个票号的伙计。偶遇王有龄,王有龄诉苦,我要花钱买官,可是没有人借给我。胡雪岩违规把票号的钱给王有龄,失业了。

后来王有龄发迹,当了浙江巡抚,胡雪岩受到提携,成了大商人。

王有龄和曾国藩交恶,王有龄守杭州,曾国藩见死不救,被太平军攻灭。接替王有龄的是左宗棠。

左宗棠带着空官帽,什么也没有,怎么剿灭太平军?胡雪岩出现了,大量粮食和钱财借给巡抚衙门。从此以后,胡雪岩成了左宗棠的大管家,就成了清朝晚期最强大的红顶商人。

吴起慈能掌兵,胡雪岩义可理财,这是异数!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你怎么理解?

在古代的时候就很注重教育了,在很早之前就编写了一些启蒙读物,像很多的小孩子在小时候就会背诵《三字经》、《百家姓》、《道德经》等等。而到了明朝以后,有人又编写了另外一本儿童启蒙读物,那就是《增广贤文》,这本书在影响非常的深远,即便是在今天,农村里还有很多的俗语,均是出自该书。

而“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两句就是出自《增广贤文》,至于后面两句则是民间编写的,具体出处就无从考究了。那“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是什么意思呢?如何理解?

慈不掌兵

字面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过于仁慈了,这样性格的人是不适合带兵打仗的。因为带兵打仗肯定是会有伤亡的,而过于仁慈的人,那这样的性格会不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做事情会优柔寡断。在战场上要指挥千军万马,如果人太人才,那就会左右他们的决定,只要稍微一犹豫,就很影响到战争的输赢。

义不掌财

指的是一个人过于讲义气,那就不适合管财务了。讲义气的人,往往只会想着别人而忽略了自己,让他掌管财务,那很容易导致钱财的损失。因为一旦他的哪一个好友有困难了需要经济方面的援助了,他可能就会用这些钱财去救济,这样不但会损失钱财,而且还可能会给他自己带来麻烦。生活中,不少爱讲哥儿们义气的人,就吃了这方面的亏,而他们的好友也是充分利用了他的这一点。

情不立事

说的是一个人过于重情重义,太过于感情用事的人,一般是成不了大事的。虽然这话听着有点不顺耳,但是确实也是如此。人都是有感情的,可是太过于感情用事,又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这样他干什么事情都会忌讳很多,不能放开手脚,自然也就干不了大事。

为官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如果人过于善良,就最好不要进入官场去当官了。因为官场如同战场,尤其是在过去,更是危机四伏。过于善良,就很容易得罪人的。在过去还有着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当官的太善良,那就容易说出一些帝王及上级领导不爱听的话,这样不但对自己的官场之路不利,而且还容易招来飞来横祸。

古人这话也仅仅是起到警示鞭策的作用而已,提醒我们要努力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其实,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了以上几点,那就变成了一个无情无义,冷酷绝情之人,这样即便是成功了,那人生也没什么意义了。

主:掌管。遵从 道义 就不能掌管 钱财 ,心怀 仁慈 就不能掌管军队

成语出处: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成语例句: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以上就是关于你是怎样理解"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你是怎样理解"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的、“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你怎么理解、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64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