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的发展史

刻度尺的发展史,第1张

传说我国在夏代禹把自己的身高定为一丈,再划分为10等份,每分定为一尺。据说“丈夫”一词就出典于此。汉代把100 粒粟子排列的长度定为一尺,也有用大拇指和中指伸直的长度定为一尺的。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量度方法都不运用了。

于是,出现了用木板、骨片、竹片及金属板等制成的固定尺,但这些尺的尺度与我们现在的市尺长度是不相等的。为了度量的准确,然后尺有了固定的刻度,也就有了同意标准的刻度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交往的频繁,度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学二年级测量标准如下:

小学二年级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来量。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时要注意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厚尺子要垂直放置。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测量标准

经国际协议承认的测量标准,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的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

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测量标准经常作为参考对象用于为其他同类量确定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其他测量标准、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对其进行校准,确立其计量溯源性。

1、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为10分度的有9mm,20分度的有19mm,50分度的有49mm。

2、刻度尺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3、卷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你会经常看到钢卷尺,用于建筑和装饰,是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分为纤维卷尺、卷尺、腰围尺等。鲁班尺、风尺、文尺也是钢卷尺。

4、激光测距仪

一种用调制激光器的参数测量到目标的距离的仪器。激光测距仪的测距范围为3.5~5000米。

5、螺旋测微计

比游标卡尺更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可以在几厘米的范围内测量0.01毫米以下的长度。部分加工成螺距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内转动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将活动套管C与螺杆连接成一体。它的外围分为50个隔间。

综述刻度尺的使用常见错误有: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还有就是读数时,视线没有垂直尺面另外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经常出现。最后就是刻度尺没有平行被测物体的边,或者零刻度线(或其他刻度线)没有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

刻度尺: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刻度尺的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300)cm。

学生用的刻度尺是厘米刻度尺,单位厘米,最小刻度1mm,读数时准确到毫米,估计到毫米下一位。

刻度尺的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300cm。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误差:

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②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③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④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刻度尺

以上就是关于刻度尺的发展史全部的内容,包括:刻度尺的发展史、二年级测量标准怎么写、实际生活中距离测量的工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59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