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液和胶体液有哪些呢

晶体液和胶体液有哪些呢,第1张

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林格氏液、碳酸氢钠、生理盐水。

胶体溶液:代血浆、浓缩白蛋白注射液、水解蛋白注射液、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

胶体溶液是指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药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溶媒中所形成的溶液。其分散体系的质点一般在1~100纳米之间,分散媒大多数为水,少数为非水溶媒。晶体液又称为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分子量较小,具有补充细胞外液和扩容作用,含有电解质的溶液。

晶体液和胶体液的特点

晶体溶液特点:小分子溶液,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可以自由透过毛细血管,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半衰期20-30分,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价格便宜。

胶体溶液特点:分子量较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半衰期长,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价格相对贵一些。

常用的晶体溶液有:

①5%~10%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量。

②09%氯化钠(生理盐水)、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溶液供给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③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④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利尿脱水。

晶体溶液是烧伤休克期复苏的主要液体之一。包括平衡盐溶液、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等液体类型。

常用的胶体溶液有:

①右旋糖酐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②低分子羟乙基淀粉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

③浓缩白蛋白注射液维持机体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④水解蛋白注射液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胶体溶液是指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药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溶媒中所形成的溶液。

临床应用

胶体溶液

1、维持血浆中正常的胶体渗透压。

2、扩张血浆容量,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

3、改善微血管循环,可用于抗休克。

4、增加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

5、低分子溶胶具有离散红细胞凝集作用,但不能溶解血栓。

百度百科-胶体溶液

常见胶体:

1、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是液溶胶;

2、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

3、Fe(OH)3、Al(OH)3

实验目的: 了解水溶胶的制备方法及胶体溶液的一些性质。 实验原理: 分散相的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物系叫做胶体。胶体物系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散法,使粒子较大的物质分散成胶体物系;另一种是凝聚法,使溶质分子原子或者离子自行结合成胶粒大小而形成溶胶。本实验利用凝聚法制备Fe(OH)3溶胶和MnO2溶胶。 通常溶胶都具有比较稳定性质,如可以在密闭条件下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而不会产生沉淀,原因在于胶粒具有一定的ζ电位和溶剂化膜,故当加入一定的电解质时,胶粒电性相反的溶胶或其它物质使ζ电位降低,溶剂化膜变薄时,胶体变得不稳定并发生聚沉。本实验研究正溶胶Fe(OH)3和负溶胶MnO2的这些性质及渗析作用。 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50mL)、试管15支、烧杯(25mL×2,100mL×1)、量筒(100mL×1,50mL×1,10mL×1)丁达尔现象观察筒、试管架、锥形瓶(250mL×6)、移液管(25mL×1,2mL×2,1mL×4)玻璃棒、吸量管(10mL×1、2mL×2,1mL×1)、酒精灯、三脚架。 实验试剂: 1mol/L盐酸、01mol/L KMnO4溶液、25mol/L KCl溶液、5% 氨水、001mol/L K2CrO4溶液、10% FeCl3溶液、1% H2O2溶液、0001mol/L K3[Fe(CN)6]溶液、1mol/L Na2S2O3溶液 实验内容及其现象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 解释 1、溶胶的制取 a、Fe(OH)3溶胶的制取: 用量筒量取190mL蒸馏水加热至沸后,逐滴加入10mL10% FeCl3溶液,再沸腾5分钟即得红棕色的Fe(OH)3正溶胶。 往沸腾的水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很 快呈现红棕色。 在FeCl3溶液中存在以下水解平衡: FeCl3+3H2O=Fe(OH)3+3HCl 在沸水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 沸腾使HCl逸散,Fe(OH)3形成胶核,剩余的FeCl3作为稳定剂,形成胶体。

晶体液有平衡液,09%氯化钠(生理盐水),林格氏液,5%葡萄糖。

胶体液有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706代血浆)。

晶体液特点:

粘度低,可快速输入,这对需要尽快补充血容量的低血容量的病人是很有价值的;分子量小,不会发生变态反应;缺点是需要较大剂量,一般需要3倍的量才能补回丢失的量;在血管内半衰期短,维持时间短。

高渗溶液还可从组织内动员部分液体进入血管内,增加血容量,同时还通过受体,反射性兴奋心血管系统,小量即可恢复血流动力学的暂时稳定,实验与临床曾成功地用于出血性休克的治疗。

75%NaCL 4~6ml/kg即可使收缩压上升,继之以等渗溶液及血液维持循环稳定,但它又是强的血管扩张剂,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心血管功能改善前的血压下降;价格便宜,容易获得。

扩展资料:

胶体液的特性:

1、胶粒大小

介于真溶液与粗分散体系之间,因此,胶体浴液与真溶液不同。具有一定的粘度,其胶粒的扩散速度小,能穿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对溶液的沸点升高、冰点降低、蒸汽压下降和渗透压等方面影响也小。由于这一特性,提纯胶体可应用透析与电渗析,分离胶粒可应用超速离心法等。

2、布朗运动

胶体溶液与粗分散体系也不同。属动力学稳定体系而沉降速度小。故胶体溶液可保持相当长时间而不致发生沉淀。但胶体体系中除具较强的布朗运动外,由于分散度高,胶粒的比表面与表面能大,又具有胶粒合并降低表面能的自发趋势。

故胶体溶液亦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常有聚结现象,致使胶体溶液在长期贮存过程中出现陈化现象。

3、散射作用

当强光通过溶液时,在光线通过的侧面,暗室观察可见无数闪光的光点。如同阳光从窗孔中射入一间有尘埃的暗室所见一样。此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又因散射光的强度与胶粒大小有关(当溶液浓度一定时),故可从散射光强度的变化推知胶液分散度的变化,以研究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同时可以利用散射光强度测定其浓度即比浊分析,所用仪器为乳光计。很多胶体溶液因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而带颜色。如蛋白银溶液为深红色。

且胶粒愈小,所吸收的光线愈偏于短波(蓝、紫色),故胶粒大小亦能影响制品的色泽。如胶态金离子由小而大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转紫而蓝。

4、微粒带电

胶粒的带电可以用胶液在电场作用下,其中分散相质点(胶粒)向带有相反符号的电极泳动,而介质向另一电极泳动的动电现象来证明。

研究认为胶粒的带电具有双电层结构。即胶粒吸附了电解质中的一种离子形成吸附层,异性离子分布在靠近胶粒表面的扩散层中,这样形成了双电层。胶粒的吸附层与扩散层之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称为二电位。二电位的大小关系着胶体的稳定性。

首先,溶液要求透明

,悬浊液是“在液体中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存在的液体混合物”

乳浊液是“一种液体倒入一种不与他反映的液体中,以液体小液滴的状态存在的叫乳浊液”

然后胶体有特殊的性质,比如说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聚沉现象还有渗析,这些可以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常见的胶体

1)

溶液,

溶液,因

水解而形成

胶体。将浓

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

胶体。

(2)硅酸胶体,由

水解而成。

(3)肥皂水,由

水解而成。

(4)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5)江河之水,自然水中除海水、地下水不是胶体外,多为胶体。在江河入海口处与海水相遇时,发生凝聚而形成三角洲。

(6)烟、云、雾。

首先告诉你,胶体溶液是溶液。

胶体可分为亲液溶胶和憎液溶胶

1憎液溶胶:我们平时说的一般胶体就是憎液溶胶,小分子的聚集体分散。

2亲液溶胶: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称为亲液溶胶,它本身是溶液,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单个分子的粒子大小与胶体粒子大小相近,在某些方面具有溶胶性质。

胶体溶液是指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药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溶媒中所形成的溶液,是真溶液。

以上就是关于晶体液和胶体液有哪些呢全部的内容,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有哪些呢、临床常见晶体和胶体溶液有哪些、胶体溶液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37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