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刹那着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意思

一刹那着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意思,第1张

刹那”,意为一念之间,指极短的时间佛经《俱舍论》十二称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那么,“一弹指”又是多长时间毛主席诗词中有“弹指一挥间”的诗句,于是有人望文生义,以为“弹指”就是用手指轻轻一弹其实“弹指”并非指真地用手指“弹”,“弹指”“刹那”都来自印度的梵语,是佛教中计量时间的量词,均表示时间非常短暂的意思它们到底各有多久的时间它们之间是否有差别我们可以从古代的梵典中找到答案

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据此可以推算: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24万个“瞬间”,12万个弹指,30个须臾一昼夜有1440分,一“须臾”等于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我们常用的“一刹那”应该是0018秒

当我们在应用“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词时,虽然它们都是表示极短的时间,但应注意它们的差别

一“瞬间为036秒,我们常用的“一刹那”应该是0018秒

当然刹那短

人们经常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时间飞快,但“弹指一挥间”到底有多长呢?

平常我们是否计算过弹一下手指,挥一下手臂需要多长时间?在印度,“弹指”是一种风俗,用来表示喜好或顿悟。《吉藏义疏》中说:“弹指者,表觉悟众生。”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没有人会去计算它的真正用时。但是在佛家,“弹指”确是有具体时间的。

《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根据佛家的这一说法,一天一夜有86 400秒之多,一须臾相当于2 880秒,如此推来,一弹指就仅为72秒之短。

佛语中常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向来以慈悲为怀、以普渡众生为追求的佛教在其道义上,分秒体现了向善的本质。因而,诸如“弹指一挥间”、“立地”、“须臾”之类的词,便被广泛使用在典故中,以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

随着文化的渗透迁移,“弹指一挥间”开始被人们经常使用在表时间上,虽然使用的是它较模糊的概念,但是,所表达的意思,却大抵相同。

在一些文学作品里,我们会看到“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弹指间六十年过去”,这些都含有感叹时间飞快的沧桑意味。而一些武侠小说里,则经常用“弹指一挥间”表示事态急剧转变。

总结:

“须臾”和“刹那”都是来自于梵语,属于外来词语。佛经中对于刹那有多种解释:其一说六十刹那为一弹指;其二说一念之间便是一刹那,一刹那间就有九百生灭;其三解释为刹那是数字所不能形容的短暂时间。

关于须臾的解释也有很多,《仪礼·燕礼》中须臾有悠游自得之意;《中庸》中须臾是从容、苟延的意思;《荀子·劝学》中,须臾有了时间的概念,指片刻;还有一种观点说须臾是古代阴阳家的占卜术。

现如今,人们淡去了须臾在梵语中的诸多用法,仅表示时间短暂。

我们形容时光短暂时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这里的“指”就是手指,“弹指”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意思。佛家常用“弹指”来比喻时光的短暂。

“弹指”也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的梵语。《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照这样计算,24小时是30须臾,那么1须臾就是48分钟;48分钟是20罗预,1罗预就是24分钟;24分钟是20弹指,1弹指就是72秒。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换算,72秒是20瞬,一瞬间是036秒;20念为1瞬,一念间就应该是0018秒。

一转念竟然是如此短暂的时间,佛家常说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更让人感慨了。这样看来,一昼夜就有12万个“弹指”,时常所说的“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将几十年比喻为一弹指的时间,真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以上就是关于一刹那着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一刹那着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意思、我们常说“弹指一挥间”, “弹指”究竟是多长时间、我们写作文时表示时光飞逝喜欢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可是你知道弹指是出自佛教的时间量词吗一弹指是多长时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28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