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为什么会有尾巴

彗星为什么会有尾巴,第1张

究竟彗尾是怎样形成呢?17世纪时,牛顿提出机械理论,假设彗尾是由物质构造来说明它的形状,认为彗尾是由于光的斥力作用,以致彗头流出物质而形成。之后有不少科学家如奥耳贝斯(Olbers)、白塞耳(Bessel)、巴蒲(Pape)及温内克(Winnecke)都研究太阳斥力与彗星的问题。直到理论物理进一步发展,才发现一种由太阳光施于彗星的作用,就是太阳辐射压力。

原来太阳辐射(包括可见光和其他电磁波)照射在物体上面,其入射方向会产生一种压力;这压力按光的强度增加,并与物体垂直于光的面积成正比。这个压力对于普通大小的物体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完全反光的物体放在大气以外的日光下,其1平方米的面积所随的辐射压力有0001克;而对于完全吸光的物体,这数字还要减半,可见这力的薄弱。但对于极其微小的物体如尘粒、气体分子等,辐射压力就会特别明显,比起太阳的另一作用力——万有引力还要强。太阳的万有引力与日光斥力恰巧相反,但两种作用力皆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对于一般的物体,太阳引力占尽优势。可是对极微细的粒子,太阳斥力的作用为何竟凌驾太阳的吸力呢?

如要解释这点,我们可利用物体下坠的情况作比喻:两件物体的表面积不同,所随的空气阻力便不同,表面积愈大,所受阻力愈大,下坠之势愈慢。辐射压力对微小粒子的作用,与此类似,因为质粒愈小,表面积对于其重量便愈大。举例说明,假设一正方形物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质量1克,表面积则是6平方厘米;如从中切开,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则质量每个是05克,而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则为4平方厘米,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总和为8平方厘米,比本来的整体表面积相对量就愈来愈大,因此微小粒子的表面积相对质量面言就很大,所随的斥力就极显著:只要质点的直径等于1微米,太阳斥力与引力便得到均势;质点再小一点,太阳斥力便大于引力。因此,太阳辐射压力就成为推斥彗星的一种作用力。

自发现太阳辐射对彗星的推斥力后,不少科学家都应用太阳辐射压力来解释彗尾,可惜结果并不圆满,他们不能解释何以Ⅰ型彗尾的加速度那么高。引起这个问题的就是1980年出现的莫尔豪斯彗星(Morechouse’s Comet),它竟抛射出速度达每秒30千米的物质,此点并不能应用太阳辐射压力来解释。直至发现了太阳风(solar wind)才找到合理的答案。

何谓太阳风呢?根据火箭及人造卫星的探测,发现太阳除不断发出光与无线电波等辐射外,还抛出大量的带电微粒。这些微粒包括由太阳大耀斑区抛出的快速微粒流、太阳碰区抛出的慢速微粒流及由日冕向太阳四周膨胀的等离子体,它们统称微粒辐射。由于太阳作用于日冕气体上的吸引力不能平衡微粒辐射的压力,因此日冕不可能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稳定地向外膨胀。热电离气体粒子不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形成太阳四周释出的连续微粒流。由于微粒流好像是从太阳不停地向外吹出的风,所以称为太阳风。太阳风的平均速度是每秒300~500千米,对彗星造成强大的推斥力,而彗尾的高加速度亦得以解释。太阳辐射及太阳风就是促成彗尾形成的两股原动力,故此彗尾要接近太阳时才出现,但却永远背向太阳

彗尾大多是背向太阳的。但有的彗星除了有背向太阳的彗尾外,还有从彗核向着太阳方向延伸的短扇形或针尖形的彗尾,这叫做“反常彗尾”或“向阳彗尾”。

最显著的反常彗尾是阿伦德-罗兰彗星(1957Ⅲ),它是在1957年4月8日过近日点,近日距是032天文单位,是1颗非周期彗星。它在1957年4月下旬出现一条反常彗尾,在一个星期内,肉眼都能看到。开始是一个粗短的扇形,到27日变成了细长的针形,长约15°,厚度小于1弧分,相应的线厚度不大于1万千米。随后,又恢复为短而粗的扇形,不久就不见了。

简单的说吧,彗星是某些质量较大的小行星,因为某些原因(如:天体碰撞)而脱离小行星带(一般认为外海王星区的柯伊伯带是彗星的发源地),受太阳引力的牵引而成为彗星

彗星的运行轨道有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方向与太阳自转方向相同

彗尾是一颗彗星的尾部延伸部分,当彗星靠近太阳时(接近太阳大约3亿公里[2个天文单位]),冰冷的彗星表面开始蒸发,喷出大量了气体和尘埃由于太阳风(太阳风的平均速度为300-500千米/每秒)的影响,会使得喷射出的气体和尘埃形成彗尾(一般彗尾长在1000万至15亿千米之间)彗尾会对彗星造成一股很强的推动力,它会加快彗星的运行速度,因此,彗星离太阳越近,速度就越快同样是因为太阳风的影响,彗尾永远是背离太阳的

以上为个人编撰,想了解更多可以参考百度词条

地狱 留

彗星在接近近尾时形成尾巴——它们最接近太阳时的轨道位置。太阳的热量蒸发了彗星的一些物质,释放出被困在冰中的尘埃颗粒。

黑尔-波普彗星的尾巴

弗雷德·埃斯佩纳克 / 美国宇航局 GSFC

太阳辐射压力和太阳风共同吹走彗核的气体和尘埃,形成两个独立的尾部:电子尾和尘埃尾。

两种类型的尾巴

紫外线电离彗星吹出的中性气体,太阳风将这些离子直接从太阳吹出,形成离子尾部,通常呈蓝色发光。另一方面,灰尘尾部是中性的,由小尘颗粒组成(大小与香烟烟雾中的灰尘相似)。来自太阳辐射的压力将这些粒子从彗核推开。这些粒子继续沿着彗星绕太阳的轨道运行,形成离子尾部,通常呈蓝色发光。另一方面,灰尘尾部是中性的,由小尘颗粒组成(大小与香烟烟雾中的灰尘相似)。来自太阳辐射的压力将这些粒子从彗核推开。这些粒子继续沿着彗星绕太阳的轨道运行,形成一个漫射的弯曲尾,通常从地球上出现白色或粉红色。

彗星并不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尾巴的天体——最近的观测显示,即使是小行星偶尔也会发芽尘埃尾。

相关知识

彗星(希腊语:Κομήτης,德语:Komet,英语:Comet),俗称扫把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SSSB)。当其朝向太阳接近时,会被加热并且开始释气,展示出可见的大气层,也就是彗发,有时也会有彗尾。这些现象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共同对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松散的冰、尘埃、和小岩石构成的,大小从P/2007 R5的数百米至海尔博普彗星的数十千米不等,彗尾可能延伸长达一天文单位。

经分析,反常彗尾是由彗核扩散出来的而伸延到彗星轨道平面以外的较大的尘埃颗粒(流星体物质)组成的。它的伸开面与地球上的观测者成一个小角度的时候,由于投影效应,就可以看到离开彗头而指向太阳的彗尾;而当地球穿过它的轨道平面的时候,这些流星物质的展开面恰好以它的边缘正对地球上的观测者,看起来就像一条细长的针尖,指向太阳。

反常彗尾并不是太少见的。1862Ⅱ彗星的反常彗尾呈扇形。1962年Ⅲ彗星的反常彗尾是粗短形,它是一颗非周期彗星,在1962年4月1日过近日点时离太阳光球只有400万千米,它的反常彗尾长15°,约4800万千米。哈雷彗星也曾出现过反常彗尾。1973年出现的科胡特克彗星也有反常彗尾。

组成反常彗尾的质点是比较大的,太阳的斥力对它们作用较小,而太阳对它们的引力却很显著,使它们沿轨道平面伸展开来。这些质点可能有一些被太阳和大行星推出太阳系,或是在某种条件下在地球大气层中形成流星或流星雨现象。

应该是彗尾征

超声扫查某个部位时,其后方尾随一串由宽变窄似彗星尾状的光亮回声,称彗尾征(Comettail)。

超声扫查金属异物、金属避孕环、输尿管结石、甲状腺结节、胆囊结石等等,有时就会出现

两条尾巴,一个是尘埃尾,又黄又粗的那一条,有尘埃和石块组成的

另一个是离子尾(应该是这么个名字,忘了,大概这个意思吧)蓝色的细的一条,它是由太阳风中带电的离子吹出来的,和极光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离子搭载气体上放出有特色的广,蓝色的可能是因为氢气和氦气比较多吧,大概是这个样子……

彗核:虽然彗发的体积庞大、彗尾很长很大,但它们所含物质极其稀少,当彗发或彗尾掩星(掩星是彗星从其它星的前面经过而遮挡星光)时,星光减弱极其微小。彗星物质绝大部分集中于不大的固态彗核中,彗发和彗尾的物质归根结底来自彗核,因此彗核是彗星的本体。彗尾:一颗彗星的明亮的尾部延伸部分,可以是彗头的扩展或者具有某种结构,因而能与彗头有所区别;彗尾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以上就是关于彗星为什么会有尾巴全部的内容,包括:彗星为什么会有尾巴、什么是反常彗尾、彗星绕日公转方向和彗尾的变化规律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28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