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为什么不沾水 为什么荷叶不沾水

荷叶为什么不沾水 为什么荷叶不沾水,第1张

荷叶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经过两位德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研究,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终于揭开了荷叶叶面的奥妙。荷叶的自洁效应与荷叶表面的微观结构有关。原来在荷叶叶面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

打个比方,电镜下的荷叶叶面上仿佛布满着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它上面长满绒毛,在“小山包”顶又长出一个馒头状的“碉堡”凸顶,仿佛一只只触角保护着叶面,使得尺寸比它大的东西根本无法靠近叶面这种乳实状结构的存在使得在”山包”间的凹陷部份充满着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这就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降落在叶面上后,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只能同叶面上”山包”的凸顶形成几个点接触。雨点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水球在滚动中吸附灰尘,并滚出叶面,这就是”荷叶效应”能自洁叶面的奥妙所在。

荷叶的叶面不沾水是它表面的微观结构所致,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荷叶表面布满着许多高度约为5~9微米的乳突,乳突之间的距离约为12微米。而且,在每一个乳突上面,都长了许许多多蜡状突起,这些突起的直径约为200纳米。

所以,当水滴落到荷叶上时,这些密集林立的大大小小的“柱子”就对水滴产生了排斥性,使水滴无法侵入到“柱子”的间隙里,从而使荷叶保持干爽。

扩展资料;

荷叶的养殖方法

一、土质

荷叶通常是用水培法养护的,但还是要用土壤来定根。土壤最好用塘泥,可减少对水质的污染。或者也可以用沙土,黄土和园土混合配制做土壤,禁用污泥。

二、光照

它非常喜光,养护时最好摆放在光照处,生长速度会加快,且更旺盛。若是盆栽养护的,每天的见光时间要在四到六小时之间,否则叶片会发黄,有可能还会不开花。

三、温度

它惧怕温差大的环境,因此每天早晚要做好防御措施。平时只要温度在15度以上就可以,冬季要控温,耐寒性差,避免冻伤。

四、水质

养护时要用干净没有杂质的水,初期水分不可过量,水位在三到五公分之间就行,太深反而不利于生长。随着植株发育后期可慢慢增加到16公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荷叶

荷叶不会碰水不会湿主要是它的特殊结构产生的效果。

德国波恩大学植物学教授WBartblott于90年代时在研究了荷叶的结构发现:荷叶的表面在显微结构下布满着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在“小山包”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这样在紧贴的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空气层,水滴只能在叶面“小山包”的凹顶形成几个点的接触,在的自身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在滚动中吸附灰尘,滑落叶面,这就是著名的“荷叶自洁效应”

荷叶的这种超微结构,不仅有利于它自洁,还有利于防止空气中浮的大量的各种有害细菌和真菌对它的侵害。

一方面是由于荷叶表面有致密的白色的蜡质结晶,另一方面是由于莲叶表面对水的吸附力和水的表面张力两者之消长,莲叶对水的吸附力远小于水的表面张力。出现这种现象与荷叶表面形状有密切关系。荷叶的叶面上布满了一个紧挨一个的“小山包”,“山包”上长满绒毛,好像山上密密的植被,“山包”的顶上又长出一个馒头状的“碉堡”凸顶。因此,在“山包”的凹陷处充满了空气,这样就在紧贴的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的空气层。由于雨水和灰尘对于荷叶叶面上的这些微结构来说,无异于庞然大物,于是,当雨水和灰尘降落时,隔着一层纳米空气,它们只能同“小山包”上的“碉堡”凸顶构成几个点的接触,无法进一步“入侵”。水形成水珠,滚动着洗去了叶面的尘埃。荷叶的这种纳米级的超微结构,不仅有利于它自洁,还对水形成了隔离,所以不沾水。

若能认可回答请采纳

它表面就是有一层蜡质的物质,咱们用眼睛就可以直接看到,而用手也能感受到。您可以用手摸一下,它有一种粗糙的感觉。

荷叶表皮细胞分泌的蜡质结晶,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线状或是毛发状的结构,并且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有分布。但是水在叶片背面无法形成球状自如的滚动,反而还会滞留在中心。

那么再跟其它植物的叶片做个比较。远了不提,就拿跟荷花同一科的睡莲来说,它的叶子正面也有蜡,可是水滴上去,很快就铺平、蔓延开了,更达不到水珠在荷叶上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所以除了蜡质结晶之外,一定还另有门道。

如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它(叶)表面有一些这种微小的这种突起,这种微小的突起是这种微米级的微小的突起,然后这种微小的微米级的突起上面,又形成一种纳米级的突起。

我们触摸荷叶时粗糙的感觉,实际上就是由这些微小的突起产生的,它们平均大小约为10微米。而那些更小的突起,直径只有200个纳米左右。

要知道微米只有毫米的千分之一,而纳米更是小到一定程度了,它只有微米的千分之一。到底有多大?我给您打个比方,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毫米的话,嚓、嚓、嚓、嚓,把它纵向剖成5万根,那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1个纳米,够小的吧。

没想到吧,在荷叶粗糙的表面上,竟然有着这么精细的微米加纳米的双重结构。

第一个结构就是它的那个微米级的乳凸,大概可能是10微米,到12微米,这么一个大小,然后深度可能是12到15微米之间,这种乳凸,然后乳凸上面有一个那个,就是表皮分泌的蜡质结晶,那个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可以看出来它是那种毛发或者是线状的结构。

也就是说,在那些“微米尺度”的小山上又叠加了许多“纳米”小山。这样一来荷叶的表面,就布满了“山头”,“山”与“山”之间的空隙非常窄,再小的水滴也只能在

“山头”上跑来跑去。而水滴在滚动的时候,也就带走了叶子上的尘土和细菌。

以上就是关于荷叶为什么不沾水 为什么荷叶不沾水全部的内容,包括:荷叶为什么不沾水 为什么荷叶不沾水、荷叶的叶面为什么不沾水呢、荷叶为什么碰水不会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25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