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岳飞的历史

宋朝岳飞的历史,第1张

岳飞南宋军事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战略家、华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两宋文臣、武将得通谥者以"忠武"最美 ),有《岳武穆集》传世。 补充: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 战略家 、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 中兴四将 (岳飞、 韩世忠 、 张俊 、 刘光世 )之首。

南宋时期

北宋出生 南宋成名

岳飞是中国宋朝时期的人物,但是岳飞是两宋交接时期的人物,因此有很多人分不清岳飞到底是哪个时期的人。有的人说岳飞生在北宋年间,因此觉得岳飞是北宋时期的人物,有的人觉得岳飞主要的生活时间是在南宋,因此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人。

岳飞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南宋时期,并且与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有着很多的交集,因此应该可以判定,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人。

判定一个历史人物是哪一个朝代的人,一般是按照他的生活轨迹来判断。在中国古代的某些阶段,由于王朝更替的原因,有一些历史人物经历了两朝或者是三朝,在判断这些人的所属年代的时候,就要看看他的主要事迹是在哪个阶段。还有些历史人物虽然在前朝生活了很长时间,在后朝生活的时间较短,但是却在后朝有很多的事迹,判定这些人所属年代时,就以后朝为准。

南宋。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靖康元年即1126年,岳飞在相州城参军,在刘浩军中任职。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成功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担任承信郎一职。 同年十二月岳飞奉命带领三百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之后跟随刘浩解东京之围。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

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宣和四年(1122)初,岳飞初次从军。同年十月,在北宋攻辽战争中,曾到达辽燕京(今北京)城下,见到高大的城墙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误认为这是金初起时的著名战略要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这也可能是当时不少人共有的误解,以至于十多年后已是大将的岳飞,还对部属说过“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的豪言壮语。宋军攻辽战败退军,适值父亲岳和病死,岳飞随即回到家乡守丧。靖康元年(1126)冬,又到相州应募从军为刘浩部属。同年十二月,康王赵构在相州建立大元帅府,刘浩所部成为大元帅府最早的基本部队之一。次年五月,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此后不久,作为小军官的岳飞,奏请宋高宗回都城开封领导抗金战争,以越职上奏罪名而被夺军职。建炎元年(1127)六月,张所任河北招抚使,置司北京(今河北大名东)。七月,张所离开“行在”南京赴任。但直到八月中旬末,张所“今留京师,以招集将佐,故尚未行”至北京,岳飞投张所部下从军。张所“一见,与臣(岳飞)言两河、燕、云利害,适偶契合。臣自白身借补修武郎、合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寻又升统制”。岳飞隶属于都统制王彦。九月,王彦所部攻占新乡(今属河南)县城,但随即遭金军围攻,王彦兵溃突围后,组织义军(八字军)抗金(参见八字军抗金起义)。岳飞则率所部独立行动,后虽向王彦谢罪,但未再被接纳。岳飞遂投东京留守宗泽,由于岳飞曾擅自脱离主将王彦管辖,“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建炎二年六月,宗泽病死,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岳飞成为杜充的部属,在胙城(今延津东北)、汜水关等地战胜金兵;又先后在开封、陈州(今淮阳)等地,击败王善、曾成、孔彦舟等部。建炎三年,以功屡升“授真刺史”,成为中级武官。六月,岳飞随杜充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杜充任右相兼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十二月,金军于马家渡(今南京西南)渡江南下,杜充派都统制陈淬率统制岳飞等将士2万抗击金军,以王■领兵1万余人策应。陈淬、岳飞与金军激战十余合,直战到天黑胜负未分,王■首先率部逃跑,宋军遂即溃散,都统制陈淬战死,岳飞率部退屯钟山(今南京城东紫金山)。这是岳飞,也是南宋军队首次正面与完颜宗弼(兀术)统率的金军主力作战。此战为“建炎三大战”的首次重大战役。虽然由于主要将领王■在胜负未分之际率军先逃,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但在宋金战争史具有独特的意义,那就是宋军终于敢与金军主力正面作战,因为“建炎、绍兴初,诸将未尝敢与虏(金军)战也”。除此次建康之战及次年的白原、富平两次战役外,“其它率望风奔溃,盖未尝接战也”。金军占领建康,岳飞率部退至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境内,又转移至宜兴,宜兴成为岳飞所部此后一段时间的根据地。建炎四年五月,金军渡江北撤,岳飞邀击后撤的金军于静安镇(今江苏南京西北)渡口,前建康府通判钱需也率乡兵从侧面袭击金军,金军大败,岳飞、钱需收复建康城。岳飞后率部回宜兴,不久即归属张俊节制。此时,南宋“假(借)权宜以收群盗”,设置镇抚使。“上供财赋权免三年,余听帅臣(镇抚使)移用,更不从朝廷应副,军兴听从便宜。……许以能捍御外寇(金军),显立大功,特与世袭”。在金军接战的江淮、江汉地区普遍设置镇抚使,这是利用“群盗”守土抗金的地方军区。在南宋又将实力较小的地方军政长官也改任为镇抚使时,张俊没有将岳飞所部归并入神武右军,而是推荐岳飞出任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岳飞率部赴泰州,奉命出援楚州时,于承州(今高邮)击败金军,但大将张俊、刘光世并不出兵,势单力薄的岳飞只得退守泰州。十一月,又渡江退往江阴后,奉命防江。十二月,岳飞受命从张俊讨伐李成。绍兴元年(1131),李成在岳飞等军追击下归附伪齐。张用也在岳飞招降后,向张俊投降。此次平寇,岳飞战功第一;七月,岳飞改任神武右副军统制,所部也由杂牌军成为南宋朝廷直系军的一部分,但岳飞的地位尚低,当时东南大将号称“刘(光世)、韩(世忠)、张(俊)、辛(企忠)”。同年十二月,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忠罢职,由岳飞取代辛企忠,时年29岁的岳飞开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绍兴二年,岳飞任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马步军总管,讨伐曹成。曹成在岳飞所部追击下向韩世忠投降。七月,岳飞奉命移屯江州(今江西九江),其时刘光世、韩世忠所部各有4万人,张俊有3万人,岳飞所部也已达二万三四千人,成为南宋第四支重要军事力量。 绍兴三年,岳飞镇压了吉州(今吉安)、虔州(今赣州)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八月,岳飞在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朝见宋高宗时受到奖励,随后任江西沿江制置使,置司江州。九月下旬中,岳飞被任为江南西路、舒(今安徽潜山)、蕲(今湖北蕲春东北)州制置使,成为与鄂州王■、池州刘光世、镇江韩世忠,共同负责长江中下游的四支主力部队之一。原神武后军的长官巨师古因不伏韩世忠的节制,于绍兴三年六月被除名、编管广州后,部属被拨隶其他将领。同月,岳飞所部由神武副军升改为神武后军。绍兴四年五月,因金与伪齐南犯,岳飞兼任黄州、复(今天门)州、汉阳军、德安府(今安陆)制置使,随即收复被伪齐占领的郢州(今钟祥)、襄阳(今襄樊襄阳区)、唐州(今河南唐河)(参见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六月,部将牛皋攻克随州(今属湖北);七月,部将张宪、董先等又攻克邓州(今属河南),南宋后以新收复地区设置襄阳府路。岳飞以功建节,升为清远军节度使,时年32岁。同时改任湖北路、荆(今江陵)、襄、潭州制置使。同年九月,金和伪齐联军大举南下,直扑两淮,十二月,进攻庐州时,高宗诏令岳飞驰援,岳飞派部将张宪、牛皋率兵2000进援庐州,敌军战败奔溃。绍兴五年二月,岳飞升领镇宁军、崇信军两镇节度使,声望地位已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老将相近。岳飞的神武后军长官官衔也由统制升为都统制,并被任命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镇压杨么起义军成为主要任务(参见钟相、杨幺起义)。岳飞率部于五月下旬初进抵鼎州(今湖南常德),对杨么起义军采取剿抚两手政策,杨么部将黄佐首先率部出降,被岳飞派回湖中招降和攻击起义军。黄佐击破周伦水寨,取得了进剿起义军的首次胜仗。右相兼都督诸军事张浚前来湖湘督战,五月末,张浚接到诏令要回朝布置防备金、伪齐南犯。张浚即把岳飞召到潭州,要他作暂停进攻或长期围困起义军的打算,而岳飞“请除来往三程,以八日之内,俘诸囚于都督之庭”。六月初,岳飞派任士安进攻杨钦大寨,自率大军遂接应,杨钦战败投降。六月中旬初,岳飞又攻破杨么起义军基地夏诚大寨,杨么战败投水自杀,夏诚被俘,终于如期镇压了杨么起义(参见洞庭湖之战)。岳飞以功加检校少保、进封开国公。岳飞的部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万原起义军成为岳飞的战士,几支官军也归并为岳飞的部属。十二月初一日,岳飞升为招讨使。次日,南宋进行军事改制,废神武军号改称行营护军,不设都统制,由宣抚使、招讨使直接指挥。岳飞所部改称后护军,中军统制王贵兼提举一行事务,前军统制张宪兼同提举一行事务,需要时可以代替岳飞指挥部队作战。南宋这次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吴玠所统辖的五支最主要的部队,统编为行营五护军,成为朝廷主力军,分布在宋金战争的全线,改变了南宋初年的无序状态,岳飞所部扼守长江中流及汉水流域,成为金军、伪齐军南犯时难于逾越的钢铁长城。绍兴六年三月,右相兼都督诸军事张浚部置抗金事宜,在长江中下流采取进攻的态势,岳飞升任湖北、京西宣抚副使(不设宣抚使,宣抚副使即是长官),置司襄阳。岳飞在行营五护军统帅中不仅是最年轻、资历最浅、最晚建节的高级将领,也是最后一个升任宣抚副使,但已确立了岳飞作为“中兴四将”之一及在南宋诸将中的应有地位。同年夏秋,岳飞军长驱进入伪齐统治区,部将牛皋攻占镇汝军(当是今河南鲁山),王贵攻占卢氏(今属河南)、虢略(今灵宝)、朱阳(今灵宝西南)、栾川(今属河南)等县,又西进攻占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今丹凤西北)、洛南(今属陕西)等地,杨再兴攻占长水县(今河南洛宁西南),虽由于军粮供应困难而退军,但沉重地打击了伪齐的统治。面对南宋进攻态势,伪齐在谋求与金联军侵宋遭金拒绝后,自行发兵侵宋,主要矛头仍然直指两淮,并让部分士兵穿着金军服装,制造伪齐与金朝联合侵宋的假相。然而热中于派系斗争,致力于扶植二程理学、打击王安石新学的左相赵鼎,惊慌失措,不与在前方的右相张浚商议,急忙命令诸将退而守江,并调遣岳飞移屯江州进行防守,岳飞不顾眼病加重两眼昏花的情况,急忙抽调部队东下。南侵的伪齐军主力于藕塘(今定远东南)被宋军打得大败,两淮伪齐军随即全线败退。但伪齐乘岳飞抽调兵力东下,江汉地区防守力量削弱的情况下,伪齐与金朝集中兵力,攻击此前不久被岳飞部将收复的商州、虢州以及邓州、唐州、信阳军等地,各地守军奋力抗击。十一月中旬,岳飞回到鄂州后立即渡江北上,部将牛皋、王贵、董先等先后击败伪齐军,并攻至蔡州(今河南汝南)城下,由于所带军粮不多,难于持久攻城,遂自蔡州主动退兵返回防区。 绍兴七年二月,岳飞的武阶官升为最高的太尉,职衔也升为宣抚使。三月,刘光世被罢兵权,宋高宗原已诏令将刘光世所部划归岳飞统辖,但既遭到新任枢密使秦桧的反对,宰相兼都督的张浚又想将刘光世所部收归都督府,任命刘光世的部将王德为左护军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由于王德位微望轻不足以居郦琼之上,同年七月,郦琼裹胁4万人投降伪齐。由于宰相张浚处置失当,不仅使岳飞扩充军队以加强抗金实力的愿望落空,也造成了南宋最大的一次兵变事件。绍兴七年(金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十一月,金废伪齐。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南宋与金首次议和。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三月,金将原伪齐辖区划归南宋。岳飞虽持反对态度,在上表中称:“唾手燕云,正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稽首以称藩。”宰相(独相)秦桧“见之切齿”。但岳飞依旧因议和而援例升官,升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这年夏季的一天一阵骤雨之后,岳飞在鄂州衙署凭栏远眺,但见滔滔大江滚滚东流,心潮汹涌澎湃,不胜感慨,前些时他上表反对议和时的心情,此时更为激烈,发为心声,高声吟唱了后来成为千古绝唱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五月,金毁约犯宋,面对金军的全面进攻,宋高宗被迫抗金。六月初的顺昌(今安徽阜阳)保卫战,刘锜击败金军主帅宗弼的精锐部队,遏制了金军南犯的矛头。岳飞此时已官进少保、职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当顺昌形势严峻时,岳飞奉诏进援,岳飞曾派张宪、姚政率部赶往顺昌。当宋高宗被迫应战时,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帅虽都加了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但实际只要求诸军抵挡而非进攻。所以,随即派遣官员以计议军事的身份分别前往三大帅处,传达宋高宗的意图。当前往岳飞处的计议军事李若虚,带着宋高宗的“御札”赶到湖北、京西宣抚司所在地鄂州时,岳飞早已依照既定计划率部北伐中原,李若虚追到德安府(今安陆)才见到岳飞,除了转交宋高宗的“御札”外,还告诉岳飞“兵不可轻动,宜班师。飞不从。是时诸军皆已进发,若虚曰:‘面得上(高宗)旨,不可轻动,既已进发,若见不可进,则当以诏还。矫诏之罪,若虚当任之。’飞许诺,遂进兵”。岳飞开始了空前的,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北伐的军事行动。六月间,救援顺昌的张宪、姚政,由于刘锜已打败金军,张宪、姚政即转向西北攻取蔡州,西路的牛皋攻取鲁山(今属河南)。闰六月间,张宪、傅选等打败金军韩常后收复颍昌(今许昌),张宪又与牛皋等打败从开封来援的金军并收复陈州(今淮阳),金军企图重新夺取颍昌,又被驻守部队董先、姚政等击败,郝晸又收复郑州,姚政也收复中牟(今属河南),前锋距离金军指挥中心只有几十里。七月初,郝晸在忠义军李兴等配合下,收复宋西京洛阳。正当前线不断取得胜利之时,金军侦察到岳飞的指挥部郾城(今属河南)只有少量骑兵驻守,金军主帅宗弼(兀术)亲率精锐骑兵15万,自开封奔袭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飞的指挥中心。经过一场恶战,倚以屡胜宋军的拐子马(侧翼骑兵)、铁浮图(铁塔兵,指重装骑兵),都被打得大败,金军终于不支而退。但宗弼仍不断企图进攻郾城,岳飞亲自率军出战,杀败金军(参见郾城之战)。小商桥(郾城北)之战,杨再兴、杨兰、高林等以少敌众,英勇战死,张宪率援军赶至,再次大败金军。宗弼又改而攻击颍昌以切断岳飞与前方部队的联系,经过大半天的恶战,也被守城的将士打得大败。还可能有一支小部队一直进到离开封45里的朱仙镇(今开封西南)一带,并打败了金兵。此次岳飞北伐中原,金军遭到沉重打击。“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金军对岳飞部队的高度评价。正当岳飞大获全胜,宋朝原首都开封收复在即,宋高宗、秦桧不仅不支持岳飞的抗金战争,恰恰相反,而是要岳飞措置班师。此时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锜等军已先奉诏退兵,岳飞如果不退兵,将面临单独抗击全部金军的险恶形势,岳飞只得也退兵。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金军再次渡淮南犯,在岳飞奉诏进援还未到达的情况下,宋金“柘槔之战”,杨存中、刘锜大败金军。杨沂中、王德随后虽因轻敌在濠州遭金军伏击而败,但金军毕竟还是渡淮北撤,说明只就抵抗金军的南犯而言,依靠刘锜、杨沂中、王德等将领也已足以应付。四月,借口柘皋之捷,论功行赏,三大将被收兵权,同时罢宣抚使,韩世忠、张俊升任枢密使,岳飞升任枢密副使。而更大的阴谋是,秦桧对坚持抗金最力的韩世忠、岳飞进行陷害。秦桧首先将矛头指向韩世忠。胡纺首先向秦桧秘告,韩世忠亲校耿著企图鼓动兵变,以迎韩世忠回楚州重掌军权。秦桧立即逮捕耿著并严刑拷打,阴谋以此陷害韩世忠。岳飞和张俊奉命前往楚州按阅韩世忠军马时,岳飞得知耿著的冤狱并随即写信告诉韩世忠,由于得到宋高宗的庇护,终于使秦桧陷害韩世忠的阴谋落空。岳飞又反对剥夺刘锜的兵权,更加深了秦桧对岳飞的仇恨。当金朝表示和谈的意图时,岳飞仍不顾安危上奏反对求和,秦桧在加快求和的过程中,也加快了迫害岳飞的步伐。同年八月,岳飞已感到形势的险恶,自请免职,随即被罢去枢密副使,但并没有能延缓秦桧陷害岳飞的步伐。九月,一起类似陷害韩世忠的阴谋终于发生,秦桧党羽指使岳飞部将王俊,向都统制王贵“告副都统张宪谋据襄阳为变,……冀朝廷还岳飞复掌兵”。王贵立即向枢密使张俊报告,张宪随即被逮捕,后又诬陷“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岳飞及子岳云即被投入大理寺狱审讯,秦桧决心杀岳飞以警告所有敢于反对求和者。金军主帅宗弼在给秦桧的信中指出:“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这既可能实有其事,也有可能是秦桧编造,借以促使宋高宗下杀岳飞的决心。秦桧派御史中丞何铸审讯岳飞,岳飞脱衣露出少年时母亲姚太夫人刺写在背上的“尽忠报国”,“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秦桧见何铸不治岳飞谋反罪,就改派万俟■审讯岳飞。十二月,岳飞终于被定为谋叛罪。已经退闲的“韩世忠不能平,以问秦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一代英豪岳飞,终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于大理寺狱,时年39岁;子岳云、部将张宪被处死刑,家产籍没,家属都被发配往广南、福建路居住。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在金帝完颜亮南犯的形势下,才将“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管州并放令逐便”。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追复了岳飞少保、两镇节度使、开国公等官衔、爵位;岳飞的夫人李氏、岳云的夫人巩氏追复封号,岳云、岳雷、岳霖追复官衔,岳震、岳霭(后改霆)及岳云、岳雷之子也补授官;岳飞又依礼改葬,岳云祔葬,岳飞的冤狱终于得到昭雪。岳飞于淳熙五年(1178)被追谥为武穆,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宝庆元年(1225)又追谥为忠武,此前还追赠为太师。著作有后人所编《岳忠武王文集》。

岳飞(1103-1142)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人

农家出身。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得一身好武艺。其母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

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 北宋宣和四年(19 岁)时

应募为兵。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不久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次年﹐赵构(高宗)建立南宋王朝﹐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不久随东京留守宗泽,守卫开封,任统制。 建炎三年( 1129 年)﹐金将兀术率金军渡江南侵﹐岳飞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攻击金军后防。次年

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金军被逼北撤。之后﹐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1133 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土匪和叛军﹐得高宗所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他又率部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 绍兴十年(1140年)

岳飞与兀术在郾城决战

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先镇﹐又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 朱先镇离汴京仅四十五里﹐岳飞招兵买马﹐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两河义军也纷起响应。这时高宗﹑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命令岳飞退兵班师。

参考: filepokokedu/~ch/person/form2/02_yue_fei

岳飞生平简介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生于贫困农家,十分勤奋好学。19岁时,他投军抗辽,其后因父丧而退军还乡守孝。钦宗靖康二年(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岳飞便再次投军,开展了他抗击金军的戎马生涯。 岳飞投军后,很快便因屡立军功而得到晋升。这时宋首都汴京(亦称汴梁,即今河南省开封)被金兵重重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兵。同年,金兵攻陷汴京,将徽、钦二帝掳去,史称「靖康之难」,北宋至此灭亡。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迁都临安,建立南宋,是为高宗。爱国心切的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可惜被高宗拒绝,最后更被革职。岳飞并没因此而放弃,改投河北都统张所靡下,在太行山一带大破金人。不久后,他又重归宗泽军中,屡建奇功。兀 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由金将兀术统领的金兵再次南侵,留守汴京的杜充率兵逃走,作为部下的岳飞只好无奈跟随南下。秋天,改任建康留守的杜充再次不战而降,金兵得以长驱直进,高宗被迫流亡。岳飞见形势危急,于是率军坚拒金兵,在牛头山设下埋伏,大破兀术,收复建康,迫使金兵北返,而岳飞亦因此声名大噪,被升任为通州镇抚使,并建立起抗金的军队「岳家军」。 由于军功显赫,所以得到高宗嘉许,赠以写上「精忠岳飞」四字的锦旗。绍兴六年,已收复不少土地的岳飞决定再次北伐,但由于缺乏粮草和援兵,最后只好撤退。 绍兴九年,高宗与金议和,令岳飞感到气愤难当。第二年,兀术再次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在郾城大破金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进驻朱仙镇,惜宰相秦桧主和,连发十二道金牌命岳飞退兵。返京后,岳飞被解除兵权,其后更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而死。这一代爱国名将,死时只有三十九岁。 宋孝宗继位后,为岳飞 。淳熙五年(西元1178年),追谥飞为武穆,宁宗时又追封为鄂王。 在杭州岳飞墓旁,有四具跪着的人像,千百年来遭人唾弃。秦桧等四人,陷害忠良,罪责难逃,人们让他们在岳飞墓前长跪来赎罪。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北西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农家出身。宣 和四年(1122年),应募为兵。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岳飞拜见康王赵构, 补为承信郎。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是 为宋高宗。岳飞曾上书言事,因「越职」而剥夺官职。此后,岳飞便分别在张 所、王彦、宗泽部下抗金,屡立战功。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将完颜宗弼(金 兀术)率军渡江南侵,宋诸将皆惧,独岳飞力战,转战于广德军(今安徽广德)等 地。 建炎四年(1130年),完颜宗弼攻常州,岳飞屯兵于宜兴县。金人再攻常州,岳 飞四战皆捷。完颜宗弼趋建康,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兵,并乘夜扰乱金营,又于 龙湾大破金军。完颜宗弼只好奔淮西,岳飞收复建康。绍兴元年(1131年),岳 飞隶属张浚,转战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等地,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任荆 南、鄂岳州制置使,率军北上,破金与伪齐刘豫的联军,收复了湖北、河南诸 地,岳飞升为节度使。这年冬,他又出兵援救庐州(今安徽合肥),击败金军与 伪齐军。绍兴五年(1135年),他了钟相、杨么起事,升为招讨使。次年, 又改为宣抚副使,再次挥军北上,攻占了镇汝军、商州(今陕西商县)、伊阳(今 河南嵩县)、长水(今河南洛宁西南)等地,直逼蔡州(今河南汝南)。 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升任宣抚使,积极准备北伐,但这时宋高宗和秦桧却 正加紧议和。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再次南侵,岳飞在郾城和颍昌府(均在今 河南),以少胜多,打击了金军的主力。当时岳飞所部称「岳家军」,因屡战皆 捷而使金人丧胆,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当时岳家军接连获胜,其前锋直 抵朱仙镇,拒汴京仅四十五里。各地抗金力量乘时而起,使黄河以南金人号令 不行。岳飞见国土将复,欢喜地向部下说:「直抵黄龙府(在今吉林长春北面的 农安县,为金人完颜部故地),与诸君痛饮耳!」 正当岳飞准备渡河、乘胜挺进之时,高宗却连下十二金牌,命岳飞班师。绍兴 十一年,岳飞等被召回临安,解除了兵权,终被罢官赋闲。金人以「必杀飞, 始可和」为和议条件,要高宗杀岳飞。高宗恐怕岳飞收复故土,「迎还二圣」, 令其皇位不保,遂授意秦桧制造冤狱杀飞。同年十月,秦桧等人以「莫须有」 的罪名,诬陷岳飞谋反,十二月二十九日,将岳飞杀害于大理寺狱。宋孝宗继 位后,为岳飞 。淳熙五年(1178年),追谥飞为武穆,宁宗时又追封为鄂王。

以上就是关于宋朝岳飞的历史全部的内容,包括:宋朝岳飞的历史、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 要权威的 到底是北宋还是南宋的、岳飞是北宋还是南宋,是怎么死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20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