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古代的尊称

父母古代的尊称,第1张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别人父母应该都称为令尊、令堂`不分你他~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过去长期的交往中,人们形成了许多文雅的尊称。比如:“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的尊称,可译为“先生”,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都是这种尊称。“子”有时也可译为“您”,如:子何峙而往”中的“子”。“子”有时还特指孔子。除此之外,对人的尊称还有“君、公、卿、将军”等。

又如:对父母称高堂、椿萱;称别人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的兄妹为令郎、令爱、;自称父母为家父、家母、家严、家慈、自称兄妹为家兄、家妹;对妻子的父亲称丈人、岳父、泰山;兄弟之间称手足、昆仲、堂棣;夫妻之间称伉俪、配偶、伴侣;父母死后称呼前加“先”字,父死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妹等。

在如:称老师为恩师、夫子,称学生为门生、受业,学校称寒窗,同学称同窗。称别人家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

以上就是关于父母古代的尊称全部的内容,包括:父母古代的尊称、“你的父母”这个短语的尊称为“令尊” “令堂”,那么“他的父母”这个短语的尊称形式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91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