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十个气候类型

地理十个气候类型,第1张

地理十个气候类型是:

1、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南北纬10度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尼等全年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热带雨林自然带。

2、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高原等处于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暖热,干湿季节明显热带草原自然带。

3、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的东岸,主要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而形成的:冬天刮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干燥,夏天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丰富所以有明南北回归线显的干湿季节热带季雨林带。

4、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30度之间大陆西部和内陆,主要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终年气温高,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热带荒漠带。

5、亚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南北纬25度--35度之间大陆的东岸,中国秦淮以南,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降水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带。

6、地中海式气候。

位于南北纬30度--40度之间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雨故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自然带。

7、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北纬35度--50度之间的东部,中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控制的结果,故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热而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8、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度之间大陆西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终年受西风控制冬季温和少雨,夏季凉爽干燥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9、温带大陆气候。

主要是内陆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终年受海洋影响小的缘故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际变化大温带草原和温度荒漠带。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于北纬50度-70度之间,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因为纬度高的缘故,冬季漫长而寒冷,暖季短促,降水少亚寒带针叶林带。

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与北极气团的支配。年平均温度低于0℃,最热月平均温度虽然高于0℃,但仍然低于10℃,这是它分别与永冻气候及冬寒常湿气候相区别的指标。这种气候条件下只能生长低等植物的苔原群落,故以它命名。夏季有时日最高气温可升至15--18℃,但每月都有霜冻。冬季漫长,白昼短,极端最低温度达-40~-45℃。年降水量一般都不到350mm,主要为气旋性风暴。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濒临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其南部与冬寒常温气候相接。南半球因相应的纬度为大洋所围绕,除个别岛屿外,基本不存在苔原气候。寒带苔原气候的加拿大北部:苔原带冬季漫长、黑暗、严寒而干燥;夏季短促、多云、凉爽而潮湿,属于极地大陆性气候。太阳终年斜照。夏至前后所谓“夜半太阳奇观”在北极群岛上(除巴芬岛南部外)到处可见。麦肯锡河三角洲的图克托亚克图克每年冬季约有两个月是“长夜绵绵”,但夜并不是很黑,像拂晓一般,夏季约有两个月的时间太阳始终不落,每24小时在地平线是转一圈。由于太阳过于斜射,毫无暖意。不仅陆上终年封冻,北冰洋也终年封冻,完全无法通航,庞大冰块犹如岛屿缓缓移动。冬天所有苔原带沿岸冰厚达3米,要借助重型破冰船才能航行。夏季封冻的海域面积稍有缩小,大陆沿岸六至九月勉强可以行舟。这时极地东风盛行,风强浪涌,水中杂有浮冰,对船只的威胁很大。由于航行困难,苔原带的许多气象站不得不靠飞机供应物资。苔原带是极地大陆气团的发源地,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海洋气团对苔原带影响都很小,温带气旋的影响也很小,影响最大的是北冰洋气团。极地东风不仅异常凛冽,而且把浮冰吹向岸边,使气温更加下降。苔原带的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大都在-25℃以下,北极群岛大部分 地方一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而布西亚半岛南部以及阿克塞尔黑伯格岛附近一月平均气温则在-35℃以下。这里的七月比较温和,七月平均气温仍然在5-10℃之间。北极群岛的北侧是临近北冰洋的永冻层区,巴芬岛的东北沿岸有大量浮冰,所以七月的气温仍在5℃以下,夜间有时还结冰下雪。

1、热带雨林气候 :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 :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 :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4、热带沙漠气候 :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种):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6、地中海气候 :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7、温带海洋性气候 :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10、副极地大陆性气侯:

形成原因: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

气候特点: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7个月的积雪覆盖,积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

分布规律: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

11、极地苔原气候:

形成原因:其纬度位置已接近或位于极圈以内,所以极昼、极夜现象已很明显。在极夜期间气温很低,但邻近海洋比副极地大陆性气候稍高。

气候特点: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左右。在极夜期间气温很低,但邻近海洋比副极地大陆性气候稍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40℃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5℃左右。在7,8月份,夜间气温仍可降到0℃以下。

分布规律:分布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格陵兰沿海的一部分和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中。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

12、极地冰原气候:

形成原因: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

气候特点:全年严寒,各月平均气温皆在0℃以下,具有全球的最低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有长时期的极昼、极夜现象。全年降水量小于250 mm,皆为干雪,不会融化,长期累积形成很厚的冰原。长年大风,寒风夹雪,能见度恶劣。

分布规律:分布在格陵兰、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若干岛屿上。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

扩展资料: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1、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2、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3、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因素上。

4、纬度因素 :地球形状和运动

地理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气候;通常情况下,纬度越高,温度越低;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及内陆降水较少。

5、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热能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太阳辐射主要受纬度和

6、地球自转、公转变化、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影响。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几乎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地面接受热量后,与大气不断进行热量交换,热量平衡过程中的各分量对于气候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7、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影响气候的因子包含气温、雨量、气压和风。

8、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为湿度和热量。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9、地形地势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例如山地气候中的阳坡效应和阴坡效应,迎风坡和背风坡效应。大致而言,地形主要是对气流产生阻挡和抬升作用。

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地势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在于,海拔高,云层少,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对气候影响不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

10、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以上就是关于地理十个气候类型全部的内容,包括:地理十个气候类型、苔原带的特点有哪些、气候类型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86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