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鹦鹉鱼的颜色突然变白了

为什么鹦鹉鱼的颜色突然变白了,第1张

鹦鹉鱼颜色变白的原因分析:

1注射色素。这个就是无良商贩为了鹦鹉鱼能卖出一个好价钱而动的手脚,被注射了色素,回来后色素逐渐消失,所以在挑选鹦鹉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2环境改变。鹦鹉鱼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会有一段时间颜色变白的,等它们都适应了就会渐渐变回来,不用过分担心。

3水质恶化。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在水质恶化的环境下,鹦鹉也会变白。所以,一般2—3天换一次水,一次换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水换的太勤也会使鹦鹉鱼变白,原因是由于水质动荡造成鹦鹉鱼害怕免疫系统下降。

4温度过低。虽然说鹦鹉鱼对温度的适应力强,但其实鹦鹉鱼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颜色也会变白。

5饲料问题。鹦鹉鱼从小就是靠吃加了曾红素的饲料才能变红的,可能是你的饲料问题,要买那些带有曾红效果的饲料喂他们,否者们它的颜色就会慢慢变白。

6受到惊吓。红鹦鹉在受到惊吓后会有可能会出现褪色现象,所以养鱼的环境最好保持安静。

7白点鱼病。如果鹦鹉鱼得了白点病,可能会引起褪色的某些部位的颜色褪了,甚至变成白色。

正常解决办法:

鹦鹉鱼如果颜色变浅超过3个月,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程度了。所以发现问题之后要及时更换饲料。饲料上逐渐添加能增色的颗粒,会使颜色变好,首先原饲料和新饲料合喂,逐渐调整到新饲料。除此以外,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灯管也换成发红光的灯。

根据描述内容,生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应该将已经变白的鹦鹉鱼隔离开来,观察一段时间,按照常用的方法饲养,如果颜色恢复,则放回;反之就医或者放弃。

鹦鹉鱼变白以后大部分都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具体能不能恢复,要看它们变白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温差太大导致的体色变白,饲养者只需要保证它们生活的水温稳定,鹦鹉鱼很快就可以恢复。如果是因为缺少色素,饲养者只要多投喂一些增色的饲料也可以恢复。如果是因为生病,恢复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要精心照料,也可以恢复。 一、鹦鹉鱼变白是什么原因

1、温差太大:鹦鹉鱼变白有可能是温差太大导致的,它们对环境的波动比较敏感。如果它们生活的水温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它们的体色也会受到影响。

2、缺少色素:鹦鹉鱼变白还有可能是缺少色素,它们需要大量的红色色素才能保持体色鲜艳。如果饲养者不经常给它们投喂增色的饲料,就会导致它们出现体色变白的情况。

3、生病:鹦鹉鱼变白也有可能是生病导致的,常见的细菌感染、感冒、水霉病、缺氧等都会出现体色变白的情况。

二、鹦鹉鱼变白还能恢复吗

鹦鹉鱼变白能不能恢复还是要看它们变白的原因,只要不是严重的疾病,它们一般都是可以恢复的。

如果鹦鹉鱼变白是因为温差太大,饲养者只要保证它们的水温恒定,等待几个小时,它们的体色就会恢复。

如果鹦鹉鱼变白是因为缺少色素,那么饲养者只需要定期给它们投喂增色的饲料,等待一段的时间,它们的体色也会恢复。

如果鹦鹉鱼颜色变白是因为生病,是比较难恢复的。因为生病以后对鹦鹉鱼的体质会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它们的体色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还是我这个高手给答案吧,先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你的鹦鹉一定能变红,但需要一些条件。鹦鹉变白是及其正常的,因为在鱼商那里是用增红饲料喂的,甚至有些鱼商会往鹦鹉鱼的皮下注射色素,所以你的鹦鹉变白是很正常的了。也就是因此如果想要你的鹦鹉返红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喂增红饲料,如拉玛红、增红宝等等。当然养好所有鱼的前提都是养好水,如果你的水没有养好,无论你怎么喂也是无法养红鹦鹉的。

鹦鹉鱼发白,不吃食物,属于肤霉病。

肤霉病 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病原体 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 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

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 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一、水溶氧量不足

1.原因:鱼类呼吸主要是通过腮部在水中进行。但红鹦鹉鱼属于杂交的新物种,它们的先天呼吸器官功能缺失,对于氧气的需求较高。一旦水中溶氧量不足,就会出现暂时性褪色发白的情况。

2.处理方法:增加水中溶氧量,加入氧气泵,提供充足氧气。

二、水质恶化

1.原因:红鹦鹉鱼喜欢生活在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环境中。饲养时还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洁。水质恶化,就会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引起腮部疾病,从而导致它们身上发白。

2.处理方法: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换水。

三、水温影响

1.原因:红鹦鹉鱼虽然对于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但在水温过低以及水温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不适,从而导致体色发白。

2.处理方法:把水温控制在25-30摄氏度。每次换水的时候,前后的水温差最好不要超过05摄氏度。必要时可以使用加热棒恒温。

四、饲料问题

1.原因:红鹦鹉鱼是通过吃小虾以及含有虾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红鹦鹉鱼专用饲料来保证体质健壮、体色艳丽。如果没有投喂含有增红效果的饲料,它们的体色就会慢慢褪色变白。

2.处理方法:及时更换饲料,投喂适合它们的食物。可以用小虾来投喂,也可以给它们喂红鹦鹉鱼专用的饲料。

五、注射色素

1.原因:有些商贩为了能够盈利更多,让它们色泽艳丽,就会在它们身上注射色素。但时间一长,它们体内的色素会慢慢消失,然后就会导致它们的体色发白。

2.处理方法:在购买红鹦鹉鱼时,一定要注意挑选,不要选注射过色素的。

六、受到惊吓

1.原因:红鹦鹉鱼在受到惊吓时,可能会体色发白。

2.处理方法:保证整体环境的安静,避免撞击鱼缸,刺激它们。它们受惊后要保持安静,促使它们恢复。

七、寄生虫性疾病

1.原因:一旦红鹦鹉鱼身上出现过多的白点虫,它们就会逐渐消瘦,体色也会褪色变白。

2.处理方法:选择能治疗寄生虫性疾病的药物,采用药浴的方式为其治疗。

1、色素作怪:鹦鹉鱼在鱼贩那里的时候被注射了色素,回来后色素逐渐消失,所以鱼儿渐渐变白。或者买来的鹦鹉鱼从小就是靠吃加了增红素的饲料才能变红的,买回来不使用有增红效果的饲料喂养,鹦鹉鱼的颜色也会慢慢变白。

2、水质不适:饲养鹦鹉鱼需要弱性且硬度较低的水质,因为血鹦鹉先天有嘴部无法愈合的情况,鳃部呼吸能力会少一半。因此,鳃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显的“致命伤”!一旦鳃部受伤或是吸取氧气的过程不顺逐,会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理健康,体色会暂时性褪色。 因此,饲养血鹦鹉时需要较其他的鱼类多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

3、水质恶化:水质恶化也会导致鹦鹉鱼变白,所以养鹦鹉鱼尤其是要降低水中的溶解的养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鳃部疾病。

4、温差剧烈: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重点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相当差,而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便可使鱼只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鱼只不但健康状况差得可怜,且容易生病、死亡。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鹦鹉鱼的颜色突然变白了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鹦鹉鱼的颜色突然变白了、鹦鹉鱼变白是什么原因,还能恢复吗、鹦鹉鱼会变白变黑是怎么回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77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