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寻 曼珠沙华 [彼岸花]的歌词。

急!寻 曼珠沙华 [彼岸花]的歌词。,第1张

彼岸花·曼珠沙华南疆弯月 照亮昆仑颠飘渺孤影 为谁写流年光阴一逝 挽不回思念豆蔻梢头 芳华盛开绝巘(yan)曼珠沙华 绽放在冥月天暗随溪水 流尽天涯之巅今夕一别后何夕相见为何花开在千山暮边谁人红衣耀眼 湮灭过往尘世间谁人故园长眠 无悔凡尘雪漫天人生若只如初见 花开三世间虚空往事又一年 繁华成烟陌路长 回首远不忘来生续前缘花飞灭 朱红月青史卷 --南疆弯月 照亮昆仑颠飘渺孤影 为谁写流年光阴一逝 挽不回思念豆蔻梢头 芳华盛开绝巘曼珠沙华 绽放在冥月天暗随溪水 流尽天涯之巅今夕一别后何夕相见为何花开在千山暮边谁人红衣耀眼 湮灭过往尘世间谁人故园长眠 无悔凡尘雪漫天人生若只如初见 花开三世间虚空往事又一年 繁华成烟谁人千里相望 她一笑转瞬之间谁人暗收流年 可知今后无见拜月清波撼心涟 不知是身前路漫漫段程无限 谁语一言

雪案萤窗 雪案萤灯 雪北香南 雪鬓霜鬟

雪鬓霜毛 雪操冰心 雪耻报仇 雪窗萤火

雪窗萤几 雪肤花貌 雪海冰山 雪鸿指爪

雪后始知松柏操 雪窖冰天 雪窑冰天 雪里送炭

雪泥鸿迹 雪泥鸿爪 雪虐冰饕 雪虐风饕

雪上加霜 雪胎梅骨 雪天萤席 雪碗冰瓯

雪压霜欺 雪牖萤窗 雪月风花 雪爪鸿泥

雪兆丰年 雪中鸿爪 雪中送炭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白雪皑皑 白雪难和 白雪阳春

抱雪向火 冰雪聪明 冰雪严寒 步雪履穿

大雪纷飞 担雪塞井 担雪填河 担雪填井

风雪交加 滚雪球 积雪封霜 积雪囊萤

立雪程门 立雪求道 泥雪鸿迹 啮雪餐毡

啮雪吞毡 瑞雪霏霏 瑞雪兆丰年 赛雪欺霜

挑雪填井 沃雪注萤 卧雪眠霜 卧雪吞毡

洗雪逋负 压雪求油 映雪读书 映雪囊萤

咏雪之才 咏雪之慧 澡雪精神 兵不雪刃

报仇雪耻 报仇雪恨 报雠雪恨 冰寒雪冷

冰魂雪魄 冰肌雪肠 冰肌雪肤 冰瓯雪椀

冰天雪地 冰天雪窖 冰天雪窑 冰消雪释

报怨雪耻 抱怨雪耻 冰柱雪车 飞鸿雪爪

风花雪夜 风花雪月 风饕雪虐 鸿飞雪爪

鸿泥雪爪 鸿爪雪泥 露钞雪纂 理枉雪滞

露纂雪钞 萤窗雪案 萤灯雪屋 云起雪飞

傲霜斗雪 饱经霜雪 蝉不知雪 餐风啮雪

餐风茹雪 程门度雪 程门飞雪 程门立雪

沉冤莫雪 斗霜傲雪 鹅毛大雪 飞鸿踏雪

飞鸿印雪 风卷残雪 风霜雨雪 滚汤浇雪

滚汤泼雪 红炉点雪 洪炉点雪 含霜履雪

火上弄雪 肌肉玉雪 集萤映雪 煎盐迭雪

煎盐叠雪 聚萤积雪 聚萤映雪 冷如霜雪

镂冰劚雪 镂冰斸雪 流风回雪 凛如霜雪

眠霜卧雪 漫天风雪 囊萤积雪 囊萤映雪

囊萤照雪 骑驴风雪中 欺霜傲雪 如汤灌雪

如汤化雪 如汤浇雪 如汤泼雪 如汤沃雪

山阴夜雪 孙康映雪 汤风冒雪 饕风虐雪

不为繁华易素心

——元代咏梅诗赏析(下)

王传学

元代咏梅诗中,有一部分是诗人的唱和作品,其中以诗人冯子振与释明本唱和的《梅花百咏》最为有名。

元代文学家冯子振,诗词曲赋无所不能,一生著述甚丰。他为官一生清廉,深受百姓敬仰,故有墓联  “一丛芳草先人墓、百树梅花学士魂”赞之。冯子振一生酷爱梅花,他与释明本唱和的《梅花百咏》,是现存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百咏组诗。他的梅花诗从方方面面描绘了梅花的形态、花香、花色,赋予梅花超凡的品格、精神,寄托了诗人的志趣、情致、理想,透露出宦海沉浮和人情冷暖,远大抱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状态,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境遇。

先看其《野梅》:

花落花开春不管,

清风明月自绸缪。

天然一种孤高性,

真是花中隐逸流。

在南宋范成大的《梅谱》中,列第一位的便是野梅。文云:“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请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范成大对野梅的评断,透出了“荒寒清绝”的审美趣味。

花开花落用不着春天管,清风与明月原本就情谊深切。美好天生就有一张孤高的品性,简直可以称为花中的隐逸之流啊。三、四句正面夸赞梅花具有天然孤高的品性,是花中的隐逸之辈。诗人写出了野梅独善其身、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他在写梅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写自己。诗人借物抒情,用词含蓄,以梅花来抒发自己内心之感想。

再看其《早梅》:

从来花发先群芳,

又向丛中独擅场。

毕竟先开定先落,

争如雪里更馨香。

早梅与别的花不同,在百花沉寂的寒冬最先绽开了花蕾,而在群芳艳丽时落下花瓣。即便是先开先落,但严寒雪花之中散发的馨香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

再看其《寒梅》:

山中万木冻欲折,

林下幽芳独自香。

怪底孤根禁受得,

就中原有铁心肠。

在严寒袭来、万木冻得都 要折断之时,林中的梅花却独自开放,清香四溢。梅花的孤根怎么能经受得住这么寒冷天气的袭击?原来是它有着坚硬似铁的心肠。诗人赞美梅花有着抗寒的本性和坚强的意志。

再看其《西湖梅》:

苏老堤边玉一林,

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

不为繁华易素心。

全诗描写了西子湖畔的美丽梅花,与清风明月为知音,不与桃李争欢赏的清幽纯美,不为繁华改变素心的素雅高洁的品质,诗人对梅花坚守素心的赞美,也是咏花明志,表明自己不易素心的坚定志向。

冯子振还写有一首《鸳鸯梅》:

并蒂连技朵朵双,

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

片影分飞最可伤。

诗中描写了寒塘边的并蒂梅花,成双成对、恰似鸳鸯的美丽形状。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只可惜军营的号角吹散了并蒂梅花的花瓣,最让人伤心的莫过于一片纷飞,一片仍在树上。隐喻动乱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伤。

释明本号中峰,又号幻住。姓孙,出家吴山圣水寺。学博而好滑稽,才思敏捷。自写小像赞云:“幻人无此相,此相非幻人。若唤作中峰,镜面添埃尘。”

释明本的七言绝句《梅花百咏》,是和冯子振的《梅花百咏》而作,《四库全书》载“是编所载七言绝句一百首,即当时所立和者是也。后又附‘春’字韵七律一百首,则仅有明本和章,而子振原倡,已不可复见矣。”由此可知,当时两人各写了一百首七绝和一百首“春”字韵七律,但冯子振写的七律未保存下来。

释明本的七言绝句《梅花百咏》题材广泛,从不同方面展示了梅花的姿态和特点。他的诗歌透露出许多禅道思想,在人生困境时仍能看到乐观,在乱世中仍能看到希望。他的咏梅诗更多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静心明性,不争也是一种态度。

先看其《江梅》:

寻香日日醉江边,

更买扁舟花下眠。

酒醒潮生风力紧,

掀蓬无奈雪漫天。

为寻梅花的香气每天醉倒在江边,买下扁舟在花下休息。酒醒之时,潮水涨了,风力更紧了,掀开蓬盖一看,大雪纷纷,白茫茫一片。给人展现的是一幅很宏阔的场面。诗中描写了一位狂放不羁的隐者形象,实者赞美了梅花的不惧寒冷,任性开放。

再看其《落梅》:

风榭飞琼舞遍时,

春初早赋惜花诗。

家童轻扫庭前雪,

莫遣香泥污玉肌。

梅花随风起舞,遍地都是。诗人早在初春之时就写了一首惜花诗。嘱咐家童轻轻打扫庭前的积雪,莫让污泥污染了这冰清玉洁的花瓣。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怜惜。

释明本的《九字梅花咏》十分有名: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

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

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

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

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明本这首《九字梅花咏》流传甚广,同代中即获盛誉。《风月堂杂志》载:大书画家赵子昂与明本为方外至交,对明本赞赏有加,翰林学士冯子振却不以为然。赵子昂强拖明本同访冯子振,冯出示自己所作《梅花百咏诗》,颇有炫耀之意。明本一览,走笔亦成百首。冯子振仍未认可。明本出此《九字梅花咏》求和,冯悚然久之,难以下笔。乃服输并致礼,遂成知交。

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寒梅忍受西风,含苞欲放的生动姿态。以诗喻人,提醒人们也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自己的本性。

诗的一、二句“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大有“昨夜西风凋碧树”(宋·晏殊《蝶恋花》)之感,西风劲吹,吹断了千林树梢,一派肃杀之气笼罩大地,小船停在渡口沙滩低凹的地方。写出的大环境给人悲凉之感。三、四句“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笔锋突转,写野桥边的古梅,独自在屋角开放,在月光映照下,梅枝稀稀落落,敲打着书窗。这里将梅花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像个调皮的小孩一样。

五六句,对仗句式,“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古梅虽有些许枯老,仍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显现出生命力的顽强。“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欲开还休,显出梅花的娇羞状态。结尾两句“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笔锋又突转,写到人。丹青手绘画技术纵然炉火纯青,面对这时的景色也会停止挥毫,被这宁谧之夜梅花散发的清香所吸引;我爱梅花的清香,特意写这首新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首诗每句九个字,气势起伏,变化多端,将梅花的姿态和周围的环境写得惟妙惟肖,给人欣喜、惊奇之感。

元代诗人韦珪也流传下一部《梅花百咏》,不过集中八十四首均见于明本的《梅花百咏》唱和集中,仅有十六首未见于其中。

韦珪的咏梅诗鲜明地反映了自己的林泉之乐。如《溪梅》:

夜月滩头浸玉寒,

暗香微度石桥边。

一枝带雪横清浅,

不碍中流访戴船。

诗中写寒冬溪水滩头上梅花开放,清香传到石桥边。一枝带雪的梅花横出水面,其潇洒自适的风致不亚于晋代名士王子猷的雪夜访戴。《雪夜访戴》出自南朝刘义庆所作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任诞》,讲述王子猷(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人问其故,他答道:“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一语道出了名士潇洒自适的真性情。不过历代诗、画中皆不及梅花。而韦珪的“雪夜访戴”句中,有意写出“一枝带雪横清浅”,让访戴的典故与梅花发生联系,这等于让梅花的故事上延自东晋,显示了诗人的林泉之乐,是以晋人风致为范本而有意追慕之。

再看他的《野梅》:

不因地僻减清香,

春暖孤根到处芳。

抱蕊荒村甘寂寞,

任他桃李在门墙。

韦珪的这首诗,很像是野梅的心理独白。

“不因地僻减清香,春暖孤根到处芳”,野梅生长在荒凉无人的偏僻环境,一个“僻”字点出了荒凉的气氛。野梅虽然在这样一个地方独自开放,天生丽质,终难自弃,毕竟还要珍重自己美好的品质。野梅之香不是为了悦己者,不能因为生长偏僻,无人欣赏就自暴自弃,自我堕落,自我败坏,而是得春暖之地气,独自开放自己,清香依旧不减他处。野梅拥有最清绝的香气,不但不嫌弃和抱怨“地僻”,反而用自己的独芳氤氲荒僻的环境。

“抱蕊荒村甘寂寞,任他桃李在门墙”,野梅抱蕊荒村,孤艳自芳,甘于寂寞,这种傲世独立的卓绝风骨,代表了隐士的审美理想。

而生长在园林中的桃李,则代表了处于优裕环境中的人士的审美趣尚。

诗人在赞美野梅的同时,让荒野与园林发生对比,“任他”两字表达了野梅对于桃李的不屑态度,亦由此蕴涵着诗人的价值选择。在野梅与桃李的对比中,诗人无疑选择了以野梅为象征的隐士生活模式。

在元代众多诗人的笔下,都有咏梅佳作。

先看元代诗人元好问的《梅花》:

一树寒梅古寺边,

荒山草木动春妍。

东家赖有诗人在,

照影横枝莫自怜。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著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壬辰杂编》等。

这首诗赞美梅花不畏恶劣环境,自由开放。

诗的前两句写梅花生长的环境。“一树寒梅古寺边,荒山草木动春妍”,这一树梅花生长在一座古寺旁边,周围是荒山野岭,长满了杂树野草。寒冷的冬天里,梅树在这荒山野草树丛里绽开了美丽的花朵。诗人笔下的梅花,是那样普通,又是那样不凡,它不择环境,冒着严寒,自由开放,传递出春天的信息。在诗人心目中,梅花的形象,就是隐者形象的写照。

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叹。“东家赖有诗人在,照影横枝莫自怜”,梅花生长在这偏僻无人的地方,幸亏其邻居有诗人在欣赏、描绘它,梅花的树影横枝也就不必自我感伤了。诗人对梅花的安慰,也是自己内心情感的表露。

梅花不畏恶劣的环境,自由自在地开放,在寒冷的冬天传递春天的信息,赢得诗人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愿做隐者的人生追求。

再看元初诗人段成己的《乘兴杖屦山麓,值梅始华,徘徊久之。因折数枝置几侧,灯下漫成两首》(其二):

幽香不许俗人知,

才是东风第一枝。

误认文君新睡起,

读书窗下立多时。

段成己与其兄克己早以文章出名,被学者、礼部尚书赵秉文誉为“二妙”,有《二妙集》并行于世。元初被启用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诗人誉为“儒林标榜”。后与其兄隐居龙门山。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诗中赞美梅花幽香暗送,不让俗人知道,是真正的“东风第一枝”。后两句以汉代才女卓文君相比,赞美梅花的优雅姿态。梅花好似文君新睡才起,站在窗下读书,给人优雅娴静之美感。

再看元代诗人虞集的《于仲元舍赋红梅》: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彩云消。

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

虞集(1272年—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代著名学者、诗人,曾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诗人在好友仲元的屋舍看到红梅盛开,遂写下此诗。诗的意思是:夜晚在白雪的反光下依然明亮,红梅迎着丹霞盛开。承接着朝日的映照,品质更加美妙,清香随着晨风四处飘散。醉眼看花,似红袖起舞;美妙的歌声,如彩云飘飞。借问南朝诗人何逊,扬州的梅花,是否像汉代美女董娇娆美丽?何逊写有《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赞美扬州的梅花“映雪拟寒开”。

诗人用拟人、映衬、比喻等手法,从多方面展现了红梅的美丽多姿,清香四溢,给人以美感。

早春时节,经过严冬的不便出户,正值梅花盛开,有些许的春意,正是激发诗人诗兴的时候,诗人一般会踏雪观梅。如诗人仇远的《北园赏梅》:

梅花先受东君知,

一时开遍南北枝。

吴姬持杯劝客醉,

已恨赏花三日迟。

主人惜花不惜酒,

自摘一枝春在手。

大开笑口问东风,

金谷几人曾白首。

仇远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水以终。

此诗写诗人游园赏梅之兴。梅花最先感知到春天的到来,满树枝头绽开了花蕾。诗人把酒赏花,只恨赏花晚了三天。主人爱惜梅花,不断劝客人饮酒。诗人摘一枝梅花在手,顿时满手春光。不由得大开笑口问春风:那豪华的金谷园里,有几人活到了白头?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寄情山水,享受大自然的风光,才能享受天年。

《梅花落》是魏晋乐府古曲,后人常借用此曲名抒发现实感叹。先看元末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钱惟善的《梅花落》:

笛里《梅花落》,何处最多愁。

纷飞江月夕,吹破陇云秋。

肠断白榆塞,梦回黄鹤楼。

形容不堪听,双泪滴孤舟。

《梅花落》,约产生于魏晋时期,属于乐府中的横吹曲调。梅开在早春,花落之时,春天已经来临。军旅中的士兵翘首期盼,可还是归去无音,又得待来年,忍不住地潸然泪下。其内容主要表现的是军旅情怀,以怀乡情思为主。“乐府《梅花落》是魏晋以来梅‘始以花闻天下’的一个先声,标志着人们对梅的关注从果实转移到了花色,标志着一个花色欣赏时代的开始。”  (程杰《中国梅花文化审美研究》p423)

钱惟善生活在元末动乱时代,诗中描写的是有人在吹《梅花落》,笛音袅袅,让人听后肠断塞外,梦回中原,愁似江水难收回。孤舟上的行旅人忍不住流下两行清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曲渲染的是悲苦苍凉的意境,也可以看出此曲带给人们的共鸣很强烈。

再看元末诗人陈高的《落梅曲》:

梅花开满枝,无奈晓风吹。

风吹花落尽,争似未开时。

花开终有落,非关晓风恶。

愁杀爱花人,城头复吹角。

满枝的梅花争相开放,晓风吹过,花瓣纷纷掉落,又回到未开花时的样子。正当可惜之时,城头响起了号角声。花开花落终有时,美好的时光也总是短暂,片刻之后,又得回归到战乱之中。

诗人借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隐喻现实社会的动乱轮回,发人深省。

1 关于赞美三月的诗句

关于赞美三月的诗句 1赞美三月的诗词

赞美三月的诗词

1、《问春》

宋·邵雍

三月春归留不住,春归春意难分付。

凡言归者必归家,为问春家在何处。

2、《诗一首》

宋·黄潆

半浓半淡四山景,快雨快晴三月雷。

桥影不随流水去,渔歌偏带夕阳来。

3、《绝句题丹阳玉乳泉壁》

宋·吕叔潜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奈雪漫天。

客情最苦夜难度,宿处先寻无杜鹃。

4、《渔》

宋·翁森

三月桃花浪暖初,隔溪人问有鱼无。

回言未纳官租税,不敢私将网下湖。

2赞美三月的词和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蝶恋花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形容三月的词有哪些

形容三月的词有阳春三月、烟花三月、早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柳成行、风景如画、春光明媚、草长莺飞、风和日丽、山清水秀、乍暖还寒、春寒料峭、春意浓浓等。

扩展资料:

阳春三月 1、拼音:yáng chūn sān yuè 2、释义:阳春三月指的是阴历的三月。 烟花三月 1、拼音:yān huā sān yuè 2、释义:烟花:形容江南柳絮纷飞,花团锦簇的情景,而三月表示江南春天。

所以烟花三月指代江南春天美丽的景色。 草长莺飞 1、拼音:cǎo zhǎng yīng fēi 2、释义:莺:黄鹂。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3、造句: 1)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春游的好季节。

春回大地 1、拼音:chūn huí dà dì 2、释义: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3、造句: 1)春回大地,杨柳的枝条随风飘舞。 万物复苏 1、拼音:wàn wù fù sū 2、释义: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复苏,苏醒;恢复生机。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造句: 1)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了。

4赞美三月桃花的诗句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关于桃花的诗句总结如下:

1、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吴文英 南宋《双双燕·小桃谢后》

2、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 南宋《庆全庵桃花》

3、仙源归路碧桃催。——晏几道 北宋《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 唐《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5、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 唐《桃花》

6、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元好问 金末《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7、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祖可 宋《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8、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孙光宪 宋《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9、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李九龄 唐《山舍南溪小桃花》

10、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 北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11、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白居易 唐《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12、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 北宋《水调歌头·游览》

13、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 唐《山人劝酒》

14、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李持正 宋《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15、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孙光宪 唐《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16、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周邦彦 宋《大酺·越调春雨》

17、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纳兰性德 清《一丛花·咏并蒂莲》

18、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辛弃疾 宋《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19、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王实甫 元《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20、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 唐《独不见》

5形容三月的诗句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的《春日》宋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绝句》唐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明4、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唐5、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二》唐6、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王涯的《春游曲》明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思》8、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的《绝句》9、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春望》杜甫10、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唐杜甫《春运》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12、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1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14、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1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17、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的《晚春》18、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赏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作者介绍: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6有哪些赞美三月桃花的诗句

1、桃花

唐代: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2、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唐代: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春江 一作:江春)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3、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5、晚桃花

唐代: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6、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元稹yuán zhěn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桃花

唐代: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译文:

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7描写三月的短篇诗歌

蝶恋花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木兰花 宋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月即早春了,描写早春的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以上就是关于急!寻 曼珠沙华 [彼岸花]的歌词。全部的内容,包括:急!寻 曼珠沙华 [彼岸花]的歌词。、含有雪字的成语大全、不为繁华易素心——元代咏梅诗赏析(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70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