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连续脱溶与连续脱溶的脱溶沉淀后的显微组织有哪些区别

探险小说2023-04-29  21

不连续脱溶与连续脱溶的脱溶沉淀后的显微组织区别:

1、不连续脱溶:脱溶相一旦形成,则其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固溶体立即由过饱和达到饱和状态,并与原始成分的固溶体形成截然的分界面。

2、脱溶是指在过饱和固溶体中,呈溶质原子发生偏聚,并沉淀析出新相的现象。

水性聚氨酯的分子不是简单的溶解在水中,而是大量的分子团聚成圆球状胶粒漂浮在水中,通过胶粒和水的亲和力防止胶粒沉淀,形成稳定的聚氨酯分散体。水性聚氨酯树脂是高分子材料的一种,英文WaterbornePolyurethane,简称WPU。聚氨酯树脂用于涂层、涂料或粘合剂,为了施工方便,通常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进行溶解,这些溶剂主要包含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DMF)等,而这些溶剂往往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如果用无毒的水代替有机溶剂,那么这类聚氨酯产品将变得环保而无害。而如何使得与水不相容的聚氨酯树脂能够稳定地溶解在水里,是许多水性聚氨酯研究工作者的课题。

大豆(5340,1800,034%)不仅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提供食用植物油,同时大豆也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在大豆压榨油厂,通常采用溶剂浸出工艺提取大豆油,浸出后的湿粕通常含有55~70%干物料,25 ~35% 残留溶剂,5 ~10% 水份和少于1% 的残油。通常湿粕温度为55~60℃。在大多数情况下,脱脂白饼含有抗营养因子,可能抑制消化。白饼不能直接商业使用,运输也不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工。

溶剂浸出后的湿粕有两种可能的处理途径。95% 以上湿粕是经过脱溶、烘烤、干燥和冷却(DTDC)工艺路径,以生产富含蛋白质的豆粕(3899,300,008%),作为动物饲料配料。不到5% 的湿粕是由闪蒸脱溶和冷却工艺路径,用于生产食用大豆粉、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等,用于人类和动物特种饲料的应用。所谓“闪蒸脱溶”(Flash desolventizing)是指对湿粕在高温下进行瞬时的脱溶,脱除大部分溶剂,再在真空下对白饼用直接汽汽提,脱溶后的物料再经冷却卸料至温度较低的区域,使蛋白质发生的变性最低。

一、闪蒸

湿粕经输送设备喂入高流速的过热溶剂蒸气环流管中,过热溶剂蒸气的温度大约150℃。溶剂蒸汽以大约20米/秒的速度在环形管道中输送湿粕。在过热的溶剂蒸汽流中,溶剂蒸气与湿粕充分接触并快速换热,过热蒸气的热量被释放出来,为湿粕中的液体溶剂和水分蒸发提供潜热。

湿粕进入环流管中2秒后,在出口温度达到大约100~105℃,含有1~2%液体溶剂和6 ~ 8%的水分。在白胚片排出环形管后,过热的溶剂流温度下降到大约110℃,然后再经一个鼓风机恢复速度,并经溶剂加热器,使溶剂蒸气再加热到150℃,最后溶剂过热蒸气到达环形管的湿粕入口。在环管出口产生的过量溶剂和水蒸汽,经自动压力控制阀送到冷凝器,溶剂气体进入冷凝系统冷凝回收循环利用。

二、真空脱溶

经过热蒸气闪蒸后的白胚片,仍有1~2%的溶剂浓度,无法安全地处理。因此,它被进一步的输送到一个真空脱溶机中,并与过热蒸汽接触,以除去剩余的溶剂,直到低于2000 ppm。

在现代的工艺设备中,汽提设备保持在大约05巴的真空下,以帮助减少残留溶剂到500ppm。汽提设备可以是立式层叠式,也可以是卧式输送型,也可以是卧式桨叶式混合型。为了尽可能地保持粕的PDI,任何过热蒸汽都不能凝结。因此,关键的是,这些设备是用要热水伴热达到非常好的保温。对于生产分离蛋白和专用粉,理想的PDI是尽可能高(PDI85~90)。在这些情况下,汽提塔的加热表面都维持在90~100℃。对于生产浓缩蛋白产品,理想的PDI通常在70 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水蒸汽被通入到层叠式汽提塔中,同时经间接加热,保持较高的操作温度。

三、冷却

层叠式汽提塔的出料温度通常是90~100°C。通过空气对流冷却,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的10~20℃。在小规模的工厂中,这种冷却是在稀相气力输送系统中完成的,而在大规模的工厂中,这种冷却是在DC (与热粕干燥冷却器一样)中完成的。这种很酷的产品通常被称为白色薄片。在专用大豆粉产品中,要用一种生物过滤器过滤,以去除所有细菌。对于进入浓缩蛋白或分离蛋白过程的白色薄片来说,这并不重要,因为任何细菌都在后续工序排除。

对于浓缩蛋白的应用,薄片形状的完整性是重要的,粉末料需要筛选掉。对于专用大豆粉和分离蛋白的产品,保持闪蒸粕的形状并不重要,因为减小尺寸是后续工序的正常步骤。闪蒸脱溶工艺的优点:工艺系统简单,蛋白质分散指数可调,操作方便,脱溶过程活性蛋白损失小,动力消耗低。缺点是粕粉末度大。

国外低温脱溶技术起步较早,1954年的研究就表表明大豆粕经闪蒸脱溶后的热变性较低。无锡轻工业学院刘复光教授最早在我国进行低温脱溶的研究,其成果“大豆浸出粕低温脱溶中间试验”于1987年获商业部二等奖。低温脱溶技术主要用于大豆食用蛋白产品的生产,除了闪蒸脱溶外,另一种低温粕的生产工艺是是两步法脱溶工艺,第一步在常温下脱溶,第二步在真空下脱溶,典型的是两级卧式低温脱溶即A、B筒工艺。我国的这两种工艺均有应用。

脱溶是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一个成分不同的新相或形成溶质原子富集的亚稳区过渡相的过程。

调幅分解是过饱和固溶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成结构相同、成分不同的两个相的过程。

同:均分解出成分不同的两个新相,都是通过溶质扩散而进行的。

异:1、调幅属于连续型相变,无热力学能垒,无形核的固态相变;脱溶是形核长大型相变,有热力学能垒和形核过程;2、调幅分解初期母相中的成分起伏是逐渐形成的,而脱溶晶核在母相中形成后成分变化不大;3、调幅分解是上坡扩散,脱溶析出是下坡扩散;4、调幅分解在母箱中均匀析出,而脱溶在晶体缺陷处形成;5、调幅分解组织结构均匀,脱溶组织均匀性差。

以上就是关于不连续脱溶与连续脱溶的脱溶沉淀后的显微组织有哪些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不连续脱溶与连续脱溶的脱溶沉淀后的显微组织有哪些区别、水性聚氨酯脱溶蒸馏原理、大豆低温脱溶温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7266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