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天是几点到几点钟

三更天是几点到几点钟,第1张

在古代是没有北京时间的,而是用几更天来表示晚上。那么,三更天是几点到几点钟呢?古代一更天二更天三更天是什么时间?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代几更天到底是具体哪些时间段,希望你们会喜欢。

三更天是几点到几点钟 

三更天指的是一个时间段,指的是23点到第二天1点这段时间。三更又被称为子时,是古人用来表示时间的名词,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当天的23:00到第二天1:00。

一更天二更天三更天是什么时间

1、19:00-21:00为一更天,

2、21:00-23:00为二更天,

3、23:00-01:00为三更天,

4、01:00-03:00为四更天,

5、03:00-05:00为五更天。

古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四个班次,开班、三次交班、收班,叫“五更”,因此,一夜有五更,两更之间的时间为24小时。戌初一刻为一更,亥初三刻为二更,子时整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古代人怎么计时间

1最简单的就是看太阳,古人根据经验可以根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可以判断大概的时间。

2根据影长,古人根据太阳照射物体在地面或其他平面的影子长短判断时间,比如:日晷,浑天仪,测影台等。

3普通百姓根据水漏,沙漏和燃香的时间判断,所以有一柱香时间之类的词语。

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没有九更天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就是“时、刻、更、鼓、点”。

古人把夜晚分成五部分,每一部分成为一更,共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如,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还如,李商隐《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腊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诗中的五更就是古时计时单位。其划分如下:

一更天:从19点到21点。

二更天:从21点到23点。

三更天:从23点到1点。

四更天:从1点到3点。

五更天:从3点到5点。

以上就是关于三更天是几点到几点钟全部的内容,包括:三更天是几点到几点钟、三更天,五更天,九更天分别指哪段时间、三四五更天是什么时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57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