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河桃酥怎么样推荐购买吗

泸溪河桃酥怎么样推荐购买吗,第1张

泸溪河桃酥美味可口、口感极佳不掉渣,是一款值得推荐的零食。

泸溪河桃酥起源江西鹰潭,扎根古都南京,是一家代代相传手作中式传统糕点品牌。传承至今,创始人以“传承古法技艺,弘扬传统糕点文化”为训诫,使泸溪河历经几代风雨,依然匠心品质,源味流传,始终不变它的传统老味道。

为给大家带来原汁原味的古法口感,泸溪河桃酥坚持直营不做加盟,一心一意地做饼、制饼,心无旁骛。代代相传,坚守的是对中式传统糕点的传承信仰。留守传统,是对中式传统糕点文化的责任与弘扬。

相传明嘉靖年间,江西出了两位首辅——夏言和严嵩,一忠一奸,夏言提携严嵩,严嵩却陷夏言于不义。夏言后裔归隐于江西龙虎山泸溪河畔,把宫廷桃酥的技艺传承下来,开设了糕点店,生意兴隆,深受百姓喜爱,泸溪河桃酥从此扬名。

泸溪河家族手艺代代相传,秉承传统工艺,坚持纯手工制作,坚持甄选上等食材,只为新鲜、健康、天然的好味道。

哈尔滨冰红茶意思是热带风味冰红茶竟然成了考试必备破防水破防水,其梗源自x站北理在读up主向前的赵视频考试周破防,后来原po删除,各路up主搬运,因内容极度引起当代大学生共鸣导致破防水+Lucy河(泸溪河特别是蛋黄乳酪与绿豆糕)成为当代大学生复习周必备套餐。冰红茶,即红茶加冰制作的饮料。茶叶是富含维生素K的饮品,而且还含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促进膳食纤维溶解、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十分有利。茶中含有氟、茶多酚等成分,饮茶能防龋固齿。

泸溪河盘塔可放微波炉加热。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泸溪河盘塔可放微波炉进行加热,加热后即可食用。泸溪河盘塔是一款甜点。微波炉,是电动炉,其加热,并通过将其暴露于烹调食品的电磁辐射在微波频率范围。

如何玩转龙虎山?这份攻略都写清楚了

龙虎山原名叫云锦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的“祖庭”。相传,天师张道陵弟子在此山中炼丹修道,修道炼丹炼成功后,有龙虎出现,于是改云锦山为龙虎山。那么如何玩转龙虎山的景点、食宿、交通以及如何安排行程呢?

一、景点介绍

龙虎山距鹰潭20余公里,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秀水灵山的特质,现为5A景区,主要景点有象鼻山、上清古镇(宫)、泸溪河、无蚊村、天师府、仙水岩、悬棺(岩墓)群等景区。

(一)象鼻山:因山外形酷似大象鼻子而得名。象鼻山高空栈道这里的一大特色。高空栈道沿着象鼻山之形,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有的高约数百米,站在高空栈道上放眼望去,整个景区尽收眼底。沿着高空栈道,可以游览到著名的“少女之春”等景点。

(二)天师府:龙虎山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等都是道教建筑史之最,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很多,是名符其实的“道都”,道士的王国世界。

天师府就是其中重要的宫府,它位于上清古镇,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房舍达500余间,占地面积有五万多平方米,由大堂、后堂、私堂、花园、万法宗坊等部分构成。它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府第风格,又兼有古代衙署的特点,并且在布局上保持了鲜明的道教正一派风格。在道教中,天师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道教组织的产生,因此,龙虎山也就成了道教发祥地。

(三)泸溪河:有识之士说,没有道教就没有龙虎山,没有泸溪河同样没有龙虎山,龙虎山与泸溪河脉脉相依,形成了碧水丹崖的景致。泸溪河,形似漓江,胜似漓江。她既像一面碧绿的镜子,光彩照人,波光鳞鳞,无限柔美。又像一条玉带,将各个景点连接在一起。乘坐竹筏顺流而下才能体会到她的清丽脱俗。竹筏与泸溪河相互映衬,相互点缀,浑然天成。

放眼望去,两岸是游动的旖旎风光,撑筏的老者会为你滔滔不绝地讲解龙虎山“十不得”景(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仙女配不得,仙桃吃不得,莲花戴不得,云锦披不得,玉梳梳不得,道堂坐不得,石鼓敲不得,丹勺用不得,剑石试不得),顺着他的指点,所看见的均是栩栩如生的图像,由衷地赞叹造物主的神奇。

(四)无蚊村:竹筏行至仙水岩附近时,有一个叫“无蚊村”的小村落。传说当年张天师的母亲曾住于此,张天师为使母亲免受蚊叮之苦,彻夜以扇驱蚊,结果感动了上天,从此该村无蚊。科学的说法是该村后面有一山洞,洞里有许多蝙蝠,把蚊子吃光了。加上该村落中有大量的樟树,樟树散发的气味使蚊子无法适应。

(五)仙女岩:仙女岩亦称羞女岩、生命之门,仙女献花,算得上世界奇观。乘坐竹筏在仙女岩码头上岸后,拾阶而上,走数十步便是著名的仙女岩。这座深藏于泸溪河畔曲径幽深处的仙女岩,坐南朝北,数十米高。

其实,仙女岩也就是山峰中间的一个裂缝形成的岩洞。但其形态酷似,十分逼真,被人们尊崇为“大地之母”“生命之门”“万灵之源”,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六)悬棺:龙虎山充满了神秘,她隐含了许多生命奥妙。如果说仙女岩展示的是“生命之门”的话,那么悬棺所展现的就是生命最后的归宿,生与死就在这丹崖碧水间相拥相伴。

悬棺(崖墓)是龙虎山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坐上竹筏沿着泸溪河顺流而下,可以看见两岸千姿百态的悬崖峭壁崖洞内,放置着各式各样的古代悬棺。悬棺以悬崖洞穴为墓室,是古代葬俗之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葬俗奇观。龙虎山的悬棺多达百座,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棺椁是如何放置在悬崖峭壁上的?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至今也没有定论,成了千古之谜。每天会定时进行悬棺表演,因“升棺”与“升官”谐音,观赏表演的游客热情高涨,蜂拥而至,所以大家观看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二、交通

(一)景区外交通:龙虎山位于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有高速直达,交通非常便捷,自驾的游客可以直接前往。非自驾的朋友可在鹰潭火车站广场乘坐公共汽车或旅游专线车直达龙虎山景区。公共交通目的地有两种:一种是“鹰潭—上清”,直达上清景区,有上清古镇、天师府等景点;另一种“鹰潭—龙虎山”,直达仙水岩景区,有仙水岩、象鼻山等景点。

(二)景区内交通:景区观光车线路1:游客中心—象鼻山东门—象鼻山西门—无蚊村—正一观景区。景区观光车线路2:正一观景区—上清古镇。景区竹筏漂流线路:正一观景区竹筏码头—仙水岩景区仙女岩码头。景区游船游览线路:仙水岩景区游船码头—鲤鱼湾—仙女岩码头。

三、美食

上清(天师)豆腐、泸溪河野生小鱼、糖炒天师板栗、天师板栗烧鸡等。值得一提的是天师豆腐,这种手工石磨的豆腐既鲜嫩又白爽,吃到嘴里香滑可口,是天师素食的主要菜肴之一。

四、住宿及门票

(一)住宿:景区内和景区周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宾馆,价格不贵。

(二)门票:成人票价260元(含门票、观光车、芦溪河漂流)。12-15米儿童,现役军人、残疾人、老年证、记者、省级以上摄影家(作家)协会的会员有优惠。

五、行程安排

建议游玩两日:day1上午,参观上清古镇、天师府,午餐后或游览天门山,或乘上清竹筏到正一观参观。day2上午,到仙水岩、无蚊村,观看升棺表演,下午游览象鼻山、地质博物馆。

六、旅游小建议

(一)建议游览时乘坐竹筏沿泸溪河顺流而下,可以看到龙虎山著名的“十不得”景点。注意此时撑筏的人会要求支付一定数额的讲解费哦,但可以还价。

(二)龙虎山每个景点很远,建议在固定点乘坐观光车前往各景点。

(三)建议提前在网上预订好门票。

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交流。

喜欢流浪远方的文章请关注、点赞、分享。

嗣汉天师府,又称龙虎山天师府、相国仙府、天下道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龙虎山上,地处龙虎山中部,南朝琵琶峰,背靠华山,门临泸溪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后屡加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建造遗存,为道教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道教正一派兼龙虎宗祖庭。

嗣汉天师府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格局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有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万法宗坛等建筑,是现龙虎山地区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

天师府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

嗣汉天师府,又称龙虎山天师府、相国仙府、天下道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龙虎山上,地处龙虎山中部,南朝琵琶峰,背靠华山,门临泸溪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后屡加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建造遗存,为道教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道教正一派兼龙虎宗祖庭。

嗣汉天师府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格局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有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万法宗坛等建筑,是现龙虎山地区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

1983年,嗣汉天师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1987年,嗣汉天师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嗣汉天师府

地理位置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

42000m²

别名

天师府

所处时代

明代

开放时间

8:00--17:00

收起

历史沿革

天师府

传说从东汉时期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伊始,张氏子孙在龙虎山承袭了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宗派,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官封一品(相当于宰相官职),天师府被称为“龙虎山中宰相家”。

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

嗣汉天师府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道教正一道龙虎宗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由于道法高深,医治瘟疫有功,得到宋徽宗的赏识和嘉奖,遂敕建天师府于关门口(今天师府府门东)。

元延祐六年(1319年),道教正一道龙虎宗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迁宋代天师府于长庆里(今府门西)。

元末明初,道教正一道龙虎宗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为明太祖朱元璋发告天文书有功,朱便于洪武元年(1368)封张正常掌管天下道教事务,扩建天师府,此次扩建使天师府初定规模。

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嘉靖皇帝命中官吴猷同江西抚按根据洪武年间的建置对嗣汉天师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扩建。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龙虎山上清一带发生动乱,嗣汉天师府被焚毁。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道教正一道龙虎宗第五十七代天师张存义根据明朝的建置进行重建。

清咸丰七年(1857年),清末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天国攻占上清,天师府又遭兵火之灾。

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5年),道教正一道龙虎宗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再次仿照明时的建置进行维修。

1950年,嗣汉天师府内设贵溪县上清区粮管所。

1953年,鹰厦铁路铁道兵后勤部占用嗣汉天师府。

1961年,上饶地区教师进修学校设于嗣汉天师府内。

1978年,上清师范学院设于嗣汉天师府。

1982年,贵溪三中设于嗣汉天师府。

1986年2月5日,成立了贵溪县上清嗣汉天师府管理委员会。

1993年9月18日,嗣汉天师府划归鹰潭市风景旅游区管理。

1998年5月,嗣汉天师府划归鹰潭市宗教局管理。

建筑特色

综述

天师府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府内豫樟成林,荫翳蔽日,鸟栖树顶,环境堪幽。因道教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道士追求超凡脱俗、清静无为的境界,因此天师府内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天师府建筑工艺群,整个府弟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是我国私第园林和道教建筑的艺术瑰宝。

嗣汉天师府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整体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格局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有玉皇殿、三省堂、玄坛殿、法箓局和提举署、万法宗坛、授箓院等,宫观与王府建筑合为一体。

嗣汉天师府为四进前宫后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重檐丹楹,彤壁朱扉;玄坛殿为历代天师登坛授箓旧地,有正殿三间,东西屋各三间,前有院门廊房,呈四合院式,背东朝西,占地492平方米;法箓局曾为掌管道门公事之官署;二进为玉皇殿“宫保第”;三进为天师居室,称“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授箓院与万法宗坛分置两侧,是万法归宗的根基,道门玄风的祖脉;四进为灵芝园、敕书阁,后有百花塘。

府门

嗣汉天师府府门坐北朝南,高大宽阔,面河而立,有正门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其朱垣碧瓦,金铺铜沓冒。正门上悬“嗣汉天师府”金字直匾,两旁挂有“江西省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江西龙虎山道教协会”、“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管理委员会”三块木牌标志;府门东侧红墙上镶有1983年国务院颁布嗣汉天师府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的黑色大理石牌;府门廊柱上有抱柱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为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书法家董其昌所作;府门前院地面正中有直径33米的先天八卦太极图,图的东西两边有一对高大的石麒麟守护大门。

二门

嗣汉天师府二门有正门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西两壁砌上青石版刻的老子《道德经》,六扇门上分别绘有隋唐名将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单雄信、罗成、杨林的神像,喻示道教对忠、孝、仁、勇、信、义的崇拜;正门两旁有书画家彭友善题书的“道教圣地龙盘虎踞千古胜,人间仙乡鬼斧神工十分奇”门联;门前廊柱上有原上海道教协会会长陈莲笙所书的对联“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嗣汉天师府二门内为大院、钟楼、鼓楼,过鹅卵石甬道,旁《龙虎山志》描述的是南宋金丹派南宗祖师白玉蟾开凿的“灵泉井”(历代天师画符建醮取井之水,故又称法水井);灵泉井后原为演法大堂,是天师演练道法及其府中道士每天诵经礼忏之处,大堂堂壁正中挂有大幅的墨龙穿云图和清乾隆七年(1742年)御赐的“教演宗传”匾。1992年,大堂破损拆除,改建为今玉皇殿。

主要景观

玉皇殿

嗣汉天师府玉皇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殿高19米,是目前天师府内最高的建筑,建筑歇山翘角,朱垣碧瓦,雕梁画栋;殿内供奉有999米高的玉皇大帝金身神像,左右有金童、玉女,东西有岳飞、朱彦、苟兴、宠乔、张骄、邓忠、温琼、殷郊、毕环、刘甫、陶荣、辛环等十二天将;殿中,八根大柱上雕塑着八条盘龙;殿门两旁置有钟、鼓,殿门廊柱上有张贵华道长题书对联“金童玉女侍九龙十二天将扬道法,暮鼓晨钟震四海九五仙尊布玄机”。玉皇殿前有平台,平台正中摆有大型看炉与烛台,香炉前斜放有双龙戏珠石雕。

玉皇殿西沿院墙上砌有一排“道教箴言荟萃”石刻,石刻前地面上置有上清宫大钟和仁靖真人碑及道教正一道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的神道碑和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上清宫碑记”石碑。

天师私第

综述

嗣汉天师府天师私第是历代张天师的生活区,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638年),门联“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为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给道教正一道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对联,因此便有皇帝口谕肯定了南张北孔的宗教地位;私第门内有一堵古老的照壁,宽4米,高35米,厚04米,由整块大石砌成,将门路左右分开;照壁面外绘有道教标志阴阳太极图,图上方书有“道炁长存”四个金字,图左右配有对联“道贯古今包宇宙,法遵自然驭人神”;照壁面内是一副自然风光图,雕塑有鹤、鹿、蜂、猴、梅、兰、竹、菊、青松、灵芝、山川、阳光等表达了道教徒对光明、永生、祥瑞的追求。

嗣汉天师府天师私第分前、中、后三厅,面阔五间,占地1100平方米;其青砖灰瓦,系石铺地,木楼贯通,雕梁画栋,天井装点,具有浓郁的古代王府建筑特色;私第前厅本为客厅,又称三省堂(张天师的都省、许真君的泰省、葛仙翁的玄省),是张天师掌教后的主教议事之所。1985年,私第前厅改称天师殿,殿门上方有原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叶学龄书写的匾额。

中厅

嗣汉天师府天师私第前、中厅搭接处,东有紫气门,西有金光门,中厅门上石刻“道自清虚”四字,提醒世袭天师依道传教。私第中厅原为天师府内客厅,系接待贵宾之处,誉称“壶仙堂”,堂有木楼与后厅木楼贯通;堂东西各有套房两间;壶仙堂堂壁上挂有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画像,下有供桌,堂的东西板壁上配有当今书法家书写的张继先的诗词名作。

天井

嗣汉天师府天师私第中、后厅之间有一个40余平方米的天井,天井东西建有厢房,厢房之外廊房四周贯通;在天井四周的廊房木板壁上,分别挂有《龙虎山张天师世系表》《张天师的世传稀宝─法印、法剑》《斋醮和符箓》,龙虎山、上清宫、天师府、天师道等文字和资料;天井前上方(中厅堂壁后)还挂有“宗传”金匾,原为玉刻,系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十一月万历皇帝诏书恢复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正一真人”封号时御赐。

后厅

嗣汉天师府天师私第后厅也叫“上房”,是历代天师食宿生活之处;后厅中堂原是天师餐厅,清时两旁有太师椅四把,茶几四个,四壁贴有名画诗词,房门用珠帘装饰;后厅中堂后壁悬挂着祖天师张道陵的画像,香案上有屏风、净瓶、时钟、灯台、香炉供器等,故天师私第后厅既可以叫迎客宴宾厅,又称供奉祖先之堂;现中堂堂壁上挂有号称“列仙之儒”的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神像;神像上方挂有清乾隆七年(1742年)御赐给第五十六代天师张遇隆的匾额“教演宗传”;中堂前穿枋上挂有民国时江西督军陈光远题赠给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的花甲寿匾“壶天春永”;中堂东西木板壁上贴有古代名人诗作,东西有穿房各二间;后厅木楼西有天师的观星台,可以俯视龙虎山奇秀风光。

灵芝园

嗣汉天师府灵芝园位于天师私第后厅,是历代天师栽花种药之地,也是天师茶余饭后的逍遣场所;园门为八卦形,正面为先天八卦,并配有鹤、鹿、松、梅、灵芝等吉祥图案;反面为后天八卦,左右配有门联“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上面为大型的双龙戏珠浮雕;园为四合院式,东西庑各四间,后为敕书阁残垣围墙。

敕书阁

嗣汉天师府敕书阁位于灵芝园后,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为嘉靖皇帝敕建,面阔五间两层,内藏历代皇帝的诏书和道教经典,故又称藏经楼,原建筑毁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

纳凉居

嗣汉天师府纳凉居位于敕书阁,建于清同治年间,三室一厅,临真武池东岸,是历代天师纳凉、品茶,观月赏花之处。

真武池

天师私第后的真武池因位于府的最北端,又在真武殿后而得名。池的水面约1700平方米,古时四周有松篁花卉,池中有亭、桥,水面比如今也大得多。

天师殿

嗣汉天师府天师殿(天师私第前厅)内供奉有五尊神像,正中仗剑危坐的是祖天师张道陵,东西端坐的分别是《水浒传》中描述的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明代永乐时编写《道藏》的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祖天师前东西持剑、捧印而立的分别是与祖天师同时得道的弟子王长和弟子赵升,传闻玉帝分别封两人为左、右侍宸真人;厅堂的旗幡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排开,分别绣有“泰玄上相正一真君”、“虚靖元通守悟真君”、“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等三位天师的赐号;天师殿正中大柱擎起的穿枋上有三块金匾,中为“道契崆峒”、东为“仙派名裔”、西为“纳甲周呈”,东西两匾作于何时何人无考。殿门处有一块古老的翠绿色天然圆盘石,鼓状,俗称“迎送石”,又称“太极石”,传为历代天师迎送客人止步之处。天师殿东西两旁摆有九种兵器,喻示传闻天师享受半副銮驾的待遇。殿的东西厢房分别置有明清时嗣汉天师府的规模沙盘图和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龙虎山大上清宫的规模沙盘图。

天师殿是今天师府道士早晚诵经、演练法事、斋醮祈禳的主要活动殿宇。

天师私第东

综述

嗣汉天师府天师私第东面原建有天师家庙和味腴书院,今改建为道士客观。

天师家庙

天师家庙是天师家人在府中祭祖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有享堂五间,东西庑各五间,正殿三间,后殿五间,庙内供奉有得道飞升诸天师的神像,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焚毁。

味腴书院

味腴书院位于天师家庙后,又称味腴书院,是天师眷属子弟读书之私塾学校,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四年(1865年),第六十一代天师重建,上下两栋共九间,分前后二进,中有天井两厢构成四合院式,占地540平方米;石门上凿有“泮芹蔓衍芹期来,丹桂花开栏可攀”对联。

天井周

天井周以楼屋,堂为楼厅五间,雕梁画栋,浮雕图案大致为三,一是神话故事和戏剧人物,二为云龙玉免,瑞兽祥禽,三为松竹花卉,清淡高雅,不落俗套。

万法宗坛

龙虎山天师府“私邸门”西侧有一座万法宗坛,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是历代天师奉旨祀神演法之所。“万法宗坛”是道教正一派祖庭的重要标志。《道教要义问答大全》记载:“道教原有四大宗坛,龙虎山天师派为正一玄坛,茅山三茅真君派为上清法坛,阁皂山葛仙翁派为灵宝玄坛,西山许旌阳派为净明法坛。后因三山甚少传世,元时天师奉旨领江南道教事,故三山符箓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乃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至今仍之”,可见“万法宗坛”乃是道教正一派的共同宗坛。

嗣汉天师府万法宗坛是道教正一天师道最高的法坛,是万神聚集的地方,为张天师作为道教教主以及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象征。元时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赐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包括净明宗坛)符箓,遂改龙虎山的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

嗣汉天师府万法宗坛系明嘉靖五年(1526年)敕建,坐北朝南,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前有门屋,组成四合院;嘉靖皇帝御赐三清四御、三官五老、南北二斗、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等138尊铜像供奉在坛内。万法宗坛古时是张天师在府中祭神的地方,现在是海内外道教弟子参神谒祖、授箓传箓的圣地。

嗣汉天师府万法宗坛正殿为三清殿,整体朱垣碧瓦,面阔五间,殿内供奉着三清四御、三官五老共15尊神像,且配有法坛、神幡;殿外正中廊柱上有抱柱对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东配殿为灵官殿,面阔三间,坐东朝西,木质结构,殿内供奉着道教护法神都天灵官王善;殿外廊柱上有篆书对联“慧眼穿射尔肺腑,孽徒莫怪我金鞭”。西配殿为财神殿,建筑与灵官殿相同,方向相对;殿内供奉着骑虎举鞭托宝的财神赵公明,殿外廊柱有对联“莫笑我泥塑偶像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财神殿南侧有土地庙,庙内供奉着土地公和土地婆;万法宗坛内还保留着清同治年间修建的门屋,上有原中国道协会长黎遇航题书的“万法宗坛”匾。

泸溪河烘焙学徒好。泸溪河烘焙学徒工资待遇好,享受五险一金,奖金补贴,享受工龄奖,全勤奖,绩效奖金,享受国家规定节假日。泸溪河,是新中式糕点品牌。2013年创始人黄进创立泸溪河品牌,南京首家中山东路店开业。门店辐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一二线重点城市,业务范围向全国拓展。

以上就是关于泸溪河桃酥怎么样推荐购买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泸溪河桃酥怎么样推荐购买吗、哈尔滨第一杯红茶是什么、泸溪河盘塔怎么加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51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