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些朝代定都洛阳

古代哪些朝代定都洛阳,第1张

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洛阳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扩展资料:

其他两种说法: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九朝古都:

中国的古都应当属洛阳建都的朝代最多了,我国"六大古都"之首。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 一般的说法九朝古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所谓“九朝”,一是指众多的王朝。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洛阳

洛阳是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的首都。

洛阳市,简称洛,古称神都、洛邑、洛京,河南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辖7县7区。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74平方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截至2021年末,洛阳市常住人口7069万人。

洛阳居天下之中,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

地形地貌

洛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洛阳市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地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

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百度百科—洛阳市

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1个王朝。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升为地级市(省辖市)。

扩展资料:

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遗址。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70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28处  。

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 。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2-246℃,洛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

洛阳是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的都城。

1、夏朝: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共传14代、17后,建立者为禹,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

2、商朝:商汤(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建都西亳城,在今河南偃师城西十公里处,即偃师商城遗址。之后200多年均以此为都。

洛阳一带是夏民族活动的中心。夏禹的行迹,主要在黄河、伊河和颖水一带。大禹治水的时候,把天下分为九州,洛阳一带称为豫州

阳在古代的字眼里代表着山南水北。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地方在山南边河北边,通常阳光充足,冬天寒风较弱,而且生活便利。因此,人们选在“阳”地建设城市是古代很普遍的做法。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河之北为阳 河之南为阴古人就这样对城市进行命名。

1、夏朝都洛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第三个帝王,禹的孙子太康把夏都从阳翟迁到涩谷谷。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斟酌的具体位置在今洛阳市区以东的偃师二里头。太康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黄河下游有一个部落首领叫后羿,有一次太康到洛水南边打猎,被后羿带兵挡住归路。太康只好在洛水南岸过着流亡的生活。后羿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为王。仲康死后,后羿夺取了夏朝的王位,后来太康的侄孙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并把夏都迁到阳翟。经过数次迁移,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又把国都迁到斟隅。

2、商朝都洛

商部落的祖先曾协助大禹治水,住在离洛水不远的地方,以后被封到商(今商一带一带)。公元前l6世纪,商汤带领军队打败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汤把国都迁到西亳。西亳在今洛阳老城以东约30公里处,斟斟酌斟酌城所在地南北相望。商朝在这里定都约230年,后来迁到荥阳一带。

3、西周以洛阳为东都

周部落的祖先原来也生活在洛阳。司马迁曾说,夏、商、周三代之居,均在河(黄河)洛(洛水)之间。因周部落的祖先善于种植,被舜封于关中平原(今陕西武功)一带,后来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1 1世纪,殷纣王无道,周武王率八百诸侯在孟津会盟,渡过黄河,灭了商朝。灭殷以后,周武王先回到洛阳。他亲自察看地形,建起了一座专供周人居住的城邑,即洛邑,并把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从殷都搬到这里。然后,周武王把国都定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周武王死后,他的弟弟周公旦辅助周成王(武王的儿子)掌管国家大事。

为了巩固对东方的统治,利用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周成王采纳了周公在洛阳建立东都的建议,派周公和召公组织大规模建设洛邑。经过施工,建成了两座城池,一座是王城,一座是成周城,规模模都相当大。这样西周就有了两个京都,西面的镐京称为宗周,东面的洛邑称为成周。洛阳作为西周。

4、东周以洛阳为国都

西周末年,关中发生在地震,加上朝廷腐败,犬戎进攻,镐京被抢劫一空,周平王决定废西京,迁都洛邑。历史上把这以后的时期叫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襄公等人的护送下来到洛邑。周平王因秦襄公护驾有功而封其为诸侯,并把岐以西的地方赐给他。东周共经历了548年,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那时周王朝的统治衰弱,诸侯争霸,战事频繁。但是洛阳的经济和文化却很发达。

洛阳是“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名都。人们修了很多水渠,用来灌溉农田。有许多手工业者从事制绳、酿酒、制陶、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很多人从事商业活动,商品经济很活跃。

5、东汉以洛阳为都

出身于南阳贵族家庭的刘秀,在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以后,夺取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东汉王朝。刘秀于公元25年定都洛阳。他认为汉属火德。忌水,所以改写洛阳为雒阳(“雒”同洛,周时亦称洛阳为“雒邑”)。经过10多年征战,东汉重新统一了全国。东汉时期的洛阳,城市建筑宏伟壮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在手工业方面,冶炼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够炼白口铁、麻口铁、灰口铁和脱碳钢,并且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用煤作燃料。当时洛阳是全国最大、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也是对外贸易的中心。

市面上有很多商店和商贩。商人们有的来自内地,有的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来自国外。洛阳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全国各地的文人们汇集在洛阳。当时洛阳有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学生最多时达到3万多人。洛阳还有当时全国最大的图书馆——东观。著名的国家天文台——灵台也建在这里。许多著作和发明在洛阳诞生,如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改进造纸术,班固著((汉书》等等。东汉时,佛教正式传入我国。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官方建立的第一座寺庙,是中国佛教早期传播的中心。东汉除了董卓挟汉献帝迁长安6年,曹操挟汉献帝迁许昌24年外,在洛阳定都时间为14帝166年。

6、曹魏定都洛阳

曹操原来是洛阳城内管理城北部治安的北部尉,后来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提升为济南相。董卓之乱以后,外戚董承和一些大臣带着汉献帝从长安回到洛阳。因洛阳已成废墟,曹操就把汉献帝迎接到许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并把雒阳改为洛阳。曹魏在洛定都46年。

7、定都洛阳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迫使曹奂让位,自立为帝。司马炎改国号为晋,历史上称之为西晋,仍以洛阳为国都。西晋在洛定都51年。曹魏和西晋时期,洛阳都城得到重建,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城内市场热闹商家商家商家众多。洛阳与西域各国、北方少数民族及东夷倭国(日本)的贸易往来增多。

在文化方面,曹魏时期恢复了太学。“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等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陈寿在洛阳写成了《三国志》。马钧在洛阳创造了翻车(水车)和指南车。西晋时期,统治集团非常腐败。他们的种种丑行超过了历代帝王,对劳动人民的迫害甚于洪水猛兽。后来,宫廷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洛阳再度遭到严重破坏。公元304年,北方的匈奴

贵族刘渊自称汉王。公元311年,刘渊的儿子刘聪攻占洛阳,杀了晋怀帝。五年后攻下长安,杀了晋愍帝,西晋都洛51年而灭亡。

8、北魏迁都洛阳

十六国大乱的时候,北方的鲜卑族拓跋氏逐渐兴盛起来。公元368年,他们在平城 (今山西大同)建立了魏国,历史上称之为北魏或元魏。北魏用武力统一了北方,与西晋贵族建立的东晋王朝南北相对,开始了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后,魏孝文帝拓跋宏经过巡视和对比,决定迁都洛阳。但大臣们留恋故土,不愿迁都。魏孝文帝以南征齐国的名义举兵南进。大军走到洛阳,休息了三天。

大臣们看到洛阳的繁荣景象,也同意迁都了。迁都洛阳(公元494年)以后,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他还严惩贪官污吏,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洛阳又一次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达到40万。在意识形态方面。魏孝文帝提倡儒术,崇尚佛教。北魏定都洛阳42年,在洛阳建了1300多所佛寺。其中最大的是永宁寺,寺内有一座木塔,高100丈,据说在百里以外都可以看见。闻名中外的龙门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始开凿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远的《水经注))也创作于北魏时期。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在长安)和东魏(在邺城)。

9、 隋以洛阳为东都

公元581年,杨坚迫使北周皇帝让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公元589年,杨坚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自西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4年,杨坚的儿子杨广杀死父亲,自立为帝,这就是隋炀帝。隋炀帝深知洛阳是军事要地,即位的第二年便征发百万民工营建东都洛阳城,建成了规模宏大的隋东都城。隋炀帝随即把文武百官和皇宫迁到洛阳。洛阳又一次成为全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口超过百万,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隋炀帝还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了大运河。大运河通贯南北,全长约2000公里。当时洛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手工业、商业极为发达,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工商业大都会。

10、唐都洛阳

621年,李世民攻克洛阳。洛阳在唐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是陪都,地位仅次于长安。有6位皇帝曾经移都洛阳,累计时间约70余年。这期间洛阳便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武则天,在洛阳称帝的时间达15年。隋末洛阳未受到大的破坏,唐代洛阳仍十分繁盛,人口最多时达l40余万。洛阳在经济上比长安还要发达。

手工业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洛阳是唐代丝绸的加工集散地,是唐三彩的故乡。丝绸之路以洛阳为起点,各国使者、学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加强了中外合作与交流。唐代对龙门石窟进行了进一

步开发。现在可以看到的龙门石窟雕像,大部分开凿于唐朝。其中最著名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开凿于武则天时期。洛阳还是全国文人学士荟萃的地方。唐初四杰曾经云集在洛阳。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公权颜真卿颜真卿颜真卿颜真卿、吴道子、玄奘等人,都曾在洛阳活动并从事创作。当时洛阳牡丹已驰名天下。

唐代洛阳是世界东方最大的都市之一。开元、天宝之际,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中央集权消弱,蕃镇割据势力扩大,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于公元755年起兵叛唐,攻下洛阳,自称皇帝,国号大燕,定都洛阳并打入长安。安禄山回洛后,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子继位,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仍都洛阳,国号仍为大燕。后长安、洛阳被唐攻破,洛阳再次被史思明攻开,两年后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于公元763年自杀,历经七年安史之乱被平息。叛军盘据洛阳建立大燕国,使洛阳成为大乱的中心战场。唐(含武周)都洛约70余年。

11、后梁都洛

唐朝后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阶级斗争日益尖锐。朝廷陷于派系斗争之中,政治腐败。公元874年,王仙芝率众起义。第二年,黄巢起义响应。起义军于880年11月攻取东都洛阳,l2月破潼关,攻占长安。但黄巢部将朱温叛变,使起义军惨败,唐昭宗李晔封朱温为东平王,后来朱温挟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又先后连杀两位皇帝,自称梁太祖。后梁以洛阳为都4年余。

12、后唐都洛

庄宗同光元年(923年)十二月,庄宗李存勖从魏州迁洛阳,以西京洛阳为都,东京开封为陪都。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唐将李嗣源兵变入洛,夺取帝位,改元“天成”,是为后唐明宗。天成二年 (927年)十月,明宗迁都开封。后唐愍帝应顺元年(934年)四月,潞王李从珂拥兵入洛阳称帝,是为后唐末帝。后唐以洛阳为都,东京开封为陪都。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后唐大将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唐末帝自焚,唐亡。后唐以洛阳为都6年零6个月。

13、后晋都洛

石敬瑭灭唐建后晋,即帝位于洛阳,是为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四月,晋高祖迁都东京开封。洛阳为后晋首都6个月。

此外,还有河南王(申阳)、西汉(刘邦)、新莽(王莽)、更始帝(刘玄)、郑(王世充)、大燕(安禄山)等朝代或政权曾以洛阳为首都。l932年日侵淞沪,国民政府以洛阳为行都,于同年3月由南京迁都洛阳,5月上海停战,国民政府于l l月又迁回南京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哪些朝代定都洛阳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哪些朝代定都洛阳、洛阳是哪个朝代的首都、哪几个朝代洛阳为首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50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