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粝能甘,纷华不染的意思是什么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甘愿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那么他就是有为之士;而如果能够不被世俗声色荣华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纯粹的内心,那么他就是真正的杰出之人。

出处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儒家通俗读物《围炉夜话》。

原文节选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译文

能够甘愿穿粗布衣服的人,一定是有作为的人;能够不受声色荣华影响的人,才能称为杰出的人。

赏析

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是:平淡朴素的生活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锻炼其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其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能够坚定不移地前行。而纷繁浮华的物质世界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分散精力,难以成就大事,只有不受外界干扰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杰出之人。

创作背景

《围炉夜话》是清朝晚期文学家王永彬创作的一部书籍,其内容以文学评论为主,旨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人物和作品,使普通读者也能够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

注释

粗粝:指粗糙、朴素的衣物或食物。

甘:指甘愿、心甘情愿。

纷华:指浮华、繁华的景象或物品。

不染:指不被感染、不受影响。

生活启示

这句话给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生活启示,那就是要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退缩和放弃,而是要保持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砺,我们才能在面对更大的困难时保持冷静和勇气,最终取得成功。同时,也要时刻警惕物质和虚荣的诱惑,保持一份纯粹和真实的内心,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成为真正的有为之士。

一切善事里,孝敬父母榜首,但这个主要看心,不是看表面行为,不是说锦衣玉食给父母就是孝顺,假如这样的话,那么清贫的人家就没有孝子了。一切的恶事里,以好色为榜首,但这个主要看行为,不是看心,假如按心念论,世人都免不了面对美色动心,这样的话,世上就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了。圣人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全句为: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

扩展资料:

《围炉夜话》是清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寓意深刻。围炉夜话》经典语句:1、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2、才觉已有不是,便决意改图,此立志为君子也。明知人议其非,偏肆行无忌,此甘心为小人也。3、在世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4、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5、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6、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7、夙夜所为,得无抱惭于裘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8、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哽废食也。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护疾忌医也。9、耳目口鼻,皆无知识之辈,全靠着心作主人。身体发肤,总有毁坏之时,要留个名称后世。10、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11、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荣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12、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13、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也。14、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学以愈愚也,人而不学,则昏昧无知,愚不能愈矣。15、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作者简介罗梦生结诗社,号吟坛三友”。围炉夜话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三餐有味,四季有景,这是世俗最平凡而简单的幸福光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49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