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圆满地道(道阶次第):法王讲述五道十地功德特征

如何是圆满地道(道阶次第):法王讲述五道十地功德特征,第1张

平时,我们都自认为是修行人,那就要往里观察一下,现在我们修到什么程度了呢大乘里面讲五道十地,我们如今是在哪一个层次上呢每次发愿回向后,念圆满地道功德已,惟愿速得金刚持圆满地道是那些呢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十地:指见道位的初地菩萨、修道位的二地至十地菩萨 慈诚罗珠堪布曾说:如加行道在凡夫道里这已经算是修得非常不错的了从密宗的角度看,他的生起次第已经修到可以非常清楚地观想本尊,不但是心里面观想得清楚,而且可以亲眼目睹本尊像,无论是忿怒本尊还是寂静本尊都修到这种程度;在圆满次第上,他已经修到气脉明点全通了;在证悟空性方面,他已经悟得非常不错,只是对大光明还没有现量证悟,即没有证得一地、没有见道仅管如此,经书上讲得很清楚:他若犯密乘根本戒而不忏悔的话,就一定会堕落

今天在座的各位,是资粮道,加行道,还是根本就没有入门!加行道最低的层次是从无造作的菩提心开始当一心一意想要利益众生,有了为众生而成佛的决心以后,才有了不造作的菩提心,这是加行道的第一步现在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菩提心呢若没有,我们就根本没有入门,还在大乘佛教的门外,我们就是凡夫中的凡夫以下为法王嘎玛巴在《解脱庄严宝论》关于五道十地讲说道阶次第 修行从最初发菩提心,然后精勤菩萨学处,就能一步一步的趋入菩萨之地、道次第了菩提道之阶次摄言之可如下颂:“资粮、加行道,见道及修道,圆满究竟道,五道至圆成”《菩提道灯论》,释五道时说: “下、中二类根器的人,最初学佛之时,先示以佛法之基础,然后使之启发行、愿二种菩提心,然后教以精勤集聚福、慧二种资粮如是教示资粮道的教法这样努力,渐次契证诸法空性,就能进入加行道"暖"位了然后证入初欢喜地等见道、修道及究竟道等阶次”一、资粮道 一个具有(大乘)种性之人,最初发了大菩提心之后,向上师求得口授(修习福慧二行),乃至未得智慧暖相之前,这一阶段之善行、努力统名为资粮道在这个阶段中,行者之宗教体验可以分为四个重点:欣乐佛法,增上意乐,实际体悟和心有所得为什么叫做资粮道呢这是(因为)要使行人成为堪能产生证悟暖相之法器而修福慧资粮,所以叫做资粮道;又与解脱相应,是为(诸)善法根本,故名资粮道在这个阶段中,菩萨致力于十二种法要之修持:即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 四念住是: 身念住:以正念观察身体

受念住:以正念观察六尘、六识之感受

心念住:以正念观察此心

法念住:以正念观察(心所思法) 这是小资粮道(初阶)时,所着重修持之法 四正断是: 令已生起之恶法速疾断除,

令尚未生起的恶法或罪业不要生起

令未生起的善业能够生起,

和令已生起之善法增长 这是中资粮道(中阶)时,所着重修持之法 四神足是: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和观三摩地这是大资粮道(后阶)所着重之修法 在一般供养护法神的仪轨里,有一句三足的骡子与三足的马我小时候曾想,只有三只脚的骡子或马,它走路的时候怎么走三只脚,比方两只肢在前面,一只脚在后面,这样怎么走呢我一直想不通后来才发现不是如此三足就是和我们这边讲的四足一样,在供养护法神仪轨里讲的具有三足的骡子和马的意思,是护法神骑的骡子与马具有三种特点,第一、具有神足;第二、具有风翅膀;第三、具足快速力,是这样子的它的意思并不是说长了三只脚,意思是说具有三种功德的骡子和马同样这里四神足的意思是说我们经过修行的过程,获得四神足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身上长出了新的四只脚,而是说我们获得了四种神足的一种功德 二、加行道 加行道是在资粮道究竟以后之进一步阶段此时能证悟四圣谛法及其随顺抉择之四支分此中有四位,即:暖、顶、忍、世等一法等位 为什么名为加行道(或相合道)呢那是因为此阶段之行人能契合真谛之证悟的缘故(或邻近真正见道位之前阶之故),所以叫做加行道(或相合道)在暖位和顶位之时,会具足五根,即:信根、精进根、正念根、三昧根、智慧根在忍位和世第一法位时,会具足五力:即信力、精进力、正念力、三昧力和智慧力 三、见道 见道者,是在“世第一法”位之后,以止中修观四圣谛,因而生起同等之胜观如观苦谛时,生起(对现世之满足)知苦法之忍相,对苦之事实知其为“真法”之智慧,对苦谛引生进一步之推广了解(知色界、无色界亦是苦相)之智慧,对此苦谛认知其确为真实之认知每一圣谛皆有四种观察,故总其为十六种心,刹那之觉智和顺忍 为什么叫做“见道”呢昔所未见之圣谛,如今已见,故名见道在此位时具有七觉支:正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乐觉支、轻安觉支(或清净觉支)、三昧觉支和平等觉支 四、修道 修道位是指在见道位以后,迸而获取之各阶位此又可分为世间(修)道和出世间(修)道两种初项,世间修道者(是指住于此位之菩萨,仍旧修习)与世间共之色界初、二、三、四禅和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等四定,需要修习这些禅定的作用有三: (一)降伏修道位所断舍之诸烦恼故

(二)成就四无量心等殊胜功德故

(三)为出世道(之修行)作基依故 出世间修道:这是指缘于二种智慧之随顺修习止观法见道时,四谛中之每一谛皆各有忍法和智法四种合成,四四一十六位,其中八位属于忍法,另八种属于智法,为修道位所属,计四禅定,无色界之(初、二、三)定及四无量心等,依彼而修习之止观也若为契悟法性而修观者,则属于法智;若为证入智慧而修观,则为悟智非想非非想处定之识,蒙昧不明,所以属世间定摄(不能用于修道)何以故名为修道于见道时之真如悟境数数修观(使增上广大),故名修道此阶段具足八圣道分: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五、究竟道 究竟道者即是金刚喻定(或喻如金刚三昧)确知以后,无复再生(于轮回),或知无生之自性金刚喻定者即是超过修道位之最后阶段,为相合道及无障碍道之总集也此三昧无有任何障碍,坚实、稳固、一味、遍满,喻似金刚,故名金刚三昧无有障碍者,世间各种违缘不能动也;坚实者一切诸有不能坏也;稳固者,诸妄念不能动也;一味者,其相一味也;遍满者,缘观一切所知法之总相真如也得此三昧后,以证悟四谛之胜智抉知,从此无复投生于轮回,烦恼集谛之因已断尽故知无生者,以证悟四谛之胜智缘观苦果已尽,无复再生苦果故或简曰,因已消尽,无复再生果故何以故名为究竟道耶学处究竟故,已至涅槃城,道究竟故,此究竟位具足无学位之十法:即:无学正见乃至无学三昧等(八种无学正道,以及无学解脱及无学正智)(合共为十)此十种无学法者皆属五种无漏蕴法所摄(例如,无学)正语、正业、正命三者属戒蕴摄;(无学)正念,正定属定蕴摄;(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属慧蕴摄;正解脱属解脱蕴摄;正知及解脱智则属于见蕴摄也 菩萨地道 前章所言之五道亦可释为:十三地或十三个阶次颂曰:“初修学地诚信地,菩提萨埵之十地,以及究竟之佛地,总共说为十三地” 《菩提道灯论》云: “欢喜及其他等地……”‘欢喜’是指(见道)之初地,‘其他等地’是指前面之资粮及加行二位,和初地以上之其他等十地也” 初修学地:是指资粮道位中,自己的身心尚未臻于成熟之阶段 诚信笃行地是指加行道时,于空性之体、理具足,(异常)诚信之阶段此时凡是与波罗蜜多不相应之法,如悭吝等见(性)所断之烦恼,以及迷妄之所知障等,皆能降伏,令不现行 菩萨十地,是指初欢喜地至法云地等十地诸阶位,《圣十地经》云:”诸佛子!十地者诸菩萨之十地也,如:菩萨欢喜地……离垢地……等是也” 初欢喜地:乃第一次见道时,证空性之阶段后二地至十地则为修道阶段修道的意思是说串习、修习那初地所证之真如空性,使之成熟圆满的意思 菩萨十地(或十个地阶)皆有总别二法总法又分三:地阶之体性,地阶之语义和十地差别之因 地阶之体性者:以现证法无我理之(出世)智慧偕同与彼相应之三昧,以此(定慧二轮)致力于(菩萨)学处者是也 地阶之语义者:住于某一地时,以彼地阶之功德而进升至更高之地阶,故名为“地阶”用譬喻来说:住于某地之智慧而(身心)享受之,就像牛圈中的牛,享受反刍时一样;乃()智着本身所行之道路,就像跑马场地一样;此(出世)智慧及一切功德之出生处,好象沃田一样因为这些缘故,所以称之为“地” 十地各各之原因者:此就证悟之深浅或成熟与否而区别者也各地之不同类别,现以九门特征而论之: (一)定名特征,(二)名义特征,

(三)习成特征,(四)修行特征,

(五)清净特征,(六)证悟特征,

(七)所断特征,(八)投生特征,

(九)威力特征 初地之名称特征 欢喜地 初地之名义特征:如果趋证此地,则与佛果相近,又能成就利生之事业,因此心生极大欢喜,故名为欢喜地《庄严经论》云:“接近大菩提,能成利生事,心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初地之习成特征:于一切时处,心无虚伪或欺诈等十种法皆得圆成如《现观庄严论》中所云者 初地之修行特征:住于此地之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但于布施波罗蜜多特为偏重,意乐满足一切众生心愿故《十地经》云:“住初地菩萨于十波罗蜜中,偏重布施度,非不修行其他波罗蜜多也” 初地之清净特征:《十地经》云: “欢喜地(菩萨)视野广阔,以本愿力故诸佛现前,众多百千万乃至万亿那由他如来皆悉现前见诸佛已,生殊胜广大心,恭敬、供养、承事如来及其僧伽此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于诸佛所听闻正法,受持勤修,以四摄法成熟众生……,多劫供养敬事佛法僧,教导有情众生使其成熟,此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以此三因广大功德而得清净如彼金匠锻炼金块,越锻越纯,成办精品,初地菩萨亦复如是,以诸善根,清净身心,诸业成办” 初地之证悟特征:大体而言,十地之各地于根本定之证境皆相同一致,其不同者在后得位(之功德)分别言之,初地悟人法界之平等性,因而获证自他之平等性,此点《辨中边论》中亦曾说及“普入”之义 初地之所断特征:因烦恼障而起之八十八种烦恼,皆为初地见道时之所断法因现证法性故,此诸烦恼皆断舍无余,于所知障而言,则有三种相,其断除之相则似皮壳之层层脱落也证初地时,五种怖畏亦得脱离《十地经》云: “方证欢喜地时,五种怖畏即得除遣;所谓资生缺乏之怖畏,名闻不彰之怖畏,死亡怖畏,堕于恶道之怖畏,处众不安之怖畏” 初地之投生特征:住于此地之菩萨,多投生南瞻部州为转轮圣王,能净除众生之悭吝障碍《宝蔓论》云: “于此成熟故,为转轮圣王”但此亦仅就其法尔自性而言者其实,为成就利他故,众生有任何需要,即以其所需之方式而投生,因此能显现种种不同之相,《如本生经》中所训示者 初地之威力者:经云: “菩萨住欢喜地,意乐增上发大精进,若得出家,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获百种三昧入正定聚,能见百佛得其加持,决定胜解,能动摇百世界,往游百佛刹,显现百世界,成熟百众生,住世百劫,能知百劫前际后际,开显百种法门,化现百种化身,每一化身具足百数弟子眷属,普皆显现” 二地之名称 离垢地是也 二地之名义特征:住此地菩萨,不为破戒之障所污染,故名为离垢地经云: “不为破戒染,故名离垢地” 二地之习成特征:住此地菩萨圆满持戒,精勤律仪,报恩等八种善行颂曰: “持戒报恩及忍辱,欢喜雀跃大慈悲” 二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普修十种波罗蜜,特于持戒波罗蜜偏重修持 二地之清净特征:上述之三因中,广大善根能得清净经云: “譬如金块,若彼金匠能如法锻炼,以火熔冶则能净除一切杂质而得纯净二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善根较前更为广大清净,堪能作业” 二地之证悟特征:此地菩萨能证悟法界最胜义自念:“我应精勤努力,现证一切法究竟圆满义”此即一切义理中最胜之义 二地之所断特征:从烦恼障之角度而言,二地至十地之间,修道所断之烦恼障共有十六其中属于种子性者,尚未能断除而置之现行之烦恼则皆能降伏之从所知障之角度而言,则尚有染污,尤待净除 二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于四大部州为自在转轮圣王,能使众多有情,不作十恶,奉行十善,其福报之果相有颂曰: “以七宝庄严,成利生轮王” 二地之威力特征:能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证入千种三昧 三地之名称 发光地 三地之名义者:言住此地菩萨能开显法门及诸三昧,能使众生得广大法见,故名发光地如颂云: “使法见广大,故名发光地” 三地习成特征:具闻法无有厌足筹五种德相如颂曰: “闻法无厌足,于法捐利养” 三地之修行特征: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特于忍辱波罗蜜精勤修持 三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述,以三种因而得清净广大善根经云:“如彼善巧金匠,能陶冶金块不减本量,尽诸暇疵住三地菩萨亦复如是,住于善根,离诸盖障,欢喜清净,诸事成办” 三地之证悟特征:住此地菩萨悟入法性及彼相应之法,实乃最胜之真理为闻此法一颂一句,不惜身命,愿投三千大火聚中,如经所云 三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帝释天王,能善巧降伏诸众生之贪欲烦恼经云: “天王甚善巧,能降诸贪欲” 三地之威力特征:能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证人十方三摩地等等 四地之名称 焰慧地 四地之名义特征:此地菩萨有以菩提分相应诸法,智慧光焰照耀,能焚二障,故名焰慧地颂曰: “有火光明智,能焚二种障,不违菩提法,故名焰慧地” 四地之习成特征:此地菩萨有常住山林等十种德性颂曰: “常住山林贪欲小,知足清净持戒律” 四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精进波罗蜜偏重修习 四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述,以三因力而能清净广大善根经云: “譬彼金匠能造纯金,变铸种种庄严花巧,非彼顽金所能比拟住四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广大)善根非下地诸菩萨等所能比拟者” 四地之证悟特征:此地菩萨因证入一切无执之理,故于法无贪爱 四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夜摩天王,堪能摧伏一切众生之坏灭见颂曰: “为夜摩天王,于诸坏灭见,悉能摧伏之” 四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获百万三昧 五地之名称 难胜地 五地之名义特征:住此地菩萨努力精勤教导众生,使之成熟,而诸众生反作种种逆行菩萨见此不生烦恼,此二事者实为甚难,而菩萨能之,故名难胜地颂曰: “能成利生事,又能护自心,此实甚艰难,故名难胜地” 五地之习成特征:为利益故于成家结友等十法,此地菩萨皆悉远离之颂曰: “家庭及亲友,贪恋复爱慕,喜住闹处等,菩萨皆远离” 五地之修行特征: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禅定波罗蜜偏重修习 五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述,以三因力,使诸善根广大清净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技巧净冶金块,镶嵌宝玉,世难其匹,亦非他金所能比拟五地菩萨广大功德亦复如是,以方便智慧二者观察臻于极净,非下地诸菩萨等所能比拟” 五地之证悟特征:住此地菩萨证相续离言胜义,能知十种平等性 五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兜率天王,能摧伏诸外道见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兜率天王,一切外道见,皆能摧伏之” 五地之威力特征:于一杀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千百万三昧等 六地之名称 现前地 六地之名义特征:此地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而生死涅槃二俱现前,故名现前地颂曰:“依般若蜜多,生死与涅槃,二者俱现前,故名现前地” 六地之习成特征:能得布施等六法之圆满学处,亦具声闻、缘觉乘之六种出离法,此十二种法皆得具足颂曰: “布施持戒及忍辱,精进禅定及般若,如是六度皆圆满,(是为现前地功德)” 六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般若波罗蜜多偏重修持 六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此地菩萨以三种因能净善根经曰: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技巧善镶缘妙宝玉,于彼金饰,世难相匹,亦非他金所能比拟六地菩萨亦复如是,能运善根,以方便智慧,深入观察,得获清净光明,非彼下地菩萨所能比拟” 六地之证悟特征:住此地菩萨,知诸法实相非烦恼,非不烦恼(非清净非不清净),彼缘起法,本无净不净故 六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化乐天王,能善巧摧伏诸众生之现前我慢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化乐天王,声闻难比拟,能摧诸我慢” 六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亿万三昧 七地之称名称 远行地 七地之名义特征:此地菩萨所行之道乃惟一无二之路,其行(甚深)甚远,已至道之极端,故名远行地颂曰: “所行惟一道,其道甚深远,故名远行地” 七地之习成特征:住此地菩萨能清净除我执等二十种谬见,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等二十种觉分法,善能依止具足,如(现观庄严论所云者) 七地之修行特征:住地菩萨总修十波罗蜜,特于方便波罗蜜偏重修习 七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以三种因,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一切珠宝巧镶金饰备极庄严,阎浮世界一切珠宝,难以比拟七地菩萨亦复如是彼广大清净善根,非声闻、缘觉,乃至下地菩萨所能比夺” 七地之证悟特征:住此地菩萨,能证离一切言语义,知契经所言,诸法毕竟离言 七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自在天王,于声闻、缘觉之现观成就,极为善巧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自在天王,于圣谛现观,成博学法师” 七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万万亿三昧 八地之名称 不动地 八地之名义特征:住此地菩萨于有相起意念或于无相起意念,二者皆不可动摇,故名不动地颂曰: “二种意念所难动,是故名为不动地” 八地之习成特征:住此地菩萨能于一切众生所行皆能如实知晓,如是等八种圆成法皆得成就颂曰: “一切众生之心意,皆能现知而游戏” 八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愿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八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以三种因而得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造金饰,阎浮大王或以为冠,或以饰头,美妙庄严,其他众生所有宝饰无能比拟八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广大善根,至极清净,一切声闻、缘觉乃至下地菩萨,难以比夺” 八地之证悟特征:此地菩萨彻悟一切法,离念想识如虚空相,证空性无主义,不惊不怖,获无生法忍获无生法忍故,知不增不灭义,若诸烦恼或灭或增皆不可得颂曰: “能知不增不灭义,及住四种自在处” 四种自在者:于无分别得自在;于清净佛刹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业得自在第八地菩萨于四种自在中证获前二项:即于无分别得自在,于清净佛刹得自在据另一种说法,则八地菩萨能得十种自在:即于寿命得自在,于心得自在,于资具得自在,于业力得自在,于生处得自在,于愿得自在,于敬信得自在,于神通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法得自在 八地之投主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大梵天王,善能抉择声闻、缘觉诸教法颂曰: “彼异熟果者,为大梵天王,大千之主宰,于声缘教法,善能作抉择,余者难比拟” 八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百万亿尘沙数三昧 九地之名称 善慧地 九地之名义特征:此地菩萨具各各妙明善智故颂曰: “各各妙明智,故名善慧地” 九地之习成特征:此地菩萨获愿无边等十二种功德故颂曰: “清净愿无量,能识天人语” 九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力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九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以三种因,得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造至妙金饰,为转轮圣王冠冕、项链庄严,非余大王及四州有情所有宝饰堪能比拟九地菩萨亦复如是,以广大智慧善根而为庄严,非诸声(闻)缘(觉)及下地菩萨所能比夺” 九地之证悟特征:于四种自在中,此地菩萨证获智慧自在,得四种各各正明智何谓各各正明智《圣十地经》云: “何谓四种各各正明智所谓法各各正明智;义各各正明智;决定句各各正明智;诸学处各各正明智此四正智于一切明相续不断” 九地之投生特征:此地菩萨多投生于第二大千世界中,为大梵天王,善能答辩一切诸问题颂曰: “彼异熟果者,于二千梵主,有情诸问难,皆能善回答,声闻所难及” 九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入千万亿无量诸佛刹微尘数三昧 十地之名称 法云地 十地之名义特征:住此地菩萨能降法雨,如大云聚,能降伏有情微尘烦恼,故名法云地又,能证诸三昧及陀罗尼门法,遍满虚空如大云聚,故名法云地颂曰: “二者俱堪能,如法遍虚空,故名法云地” 十地之习成特征:《现观庄严论》中无有解说,但《圣十地经》中云: “噫!诸佛子!如是诸菩萨乃至九地间,于无量所知法,以抉择慧分别观察,分别审择,等十法圆满修习,乃至于一切智得灌顶位” 故知十地者,即是一切智智之灌顶地也何故名灌顶位耶住十地菩萨,为十方诸佛光明灌顶,故名灌顶位欲知其详,应读《十地经》《宝蔓论》亦云: “诸佛放光明,为菩萨灌顶” 十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波罗蜜,特于智慧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十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以三因力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天神大庄严宝,无需工匠技巧,出现自然美妙庄严,置大自在天王顶而为冠髻或置其颈为宝饰,其余大天诸珍宝饰,无可比拟十地菩萨智慧之因亦复如是一切有情,一切声闻,乃至九地以下,诸大菩萨等,所难比拟” 十地之证悟特征:于四种自在中,能圆证业力自在,随众生所乐、所需,能作种种变化神通,成办利他事业 十地之投生特征:在此地菩萨多变现为大自在天王,能于一切众生、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善巧开示诸波罗蜜多法,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净处天王,无边智境主,胜大自在天” 十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间,能入不可说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于一刹那间,能于一一毛孔中,示现无量无数诸佛菩萨并诸眷属(以此广大不可思议境界)为诸人天种种众生广为示现为应各各众生之所需故,能作种种变化示现,或现帝释,或现梵王,或现护世,或现王身,或现声闻、缘觉,或现如来身《入中论》云: “刹那刹那间,能于一毛孔,示现诸佛陀,及无量菩萨,并诸眷属等,天人阿修罗,大众所围绕,无边显示出” 说菩萨十地竟佛位究竟道者,此乃金刚喻定彼时修道所断之烦恼及所知障,一时顿断无余 以上诸地需三大阿僧祗劫始能历尽《菩萨地论》云: “此诸一切需三大阿僧祗劫始能圆成第一大阿僧祗劫时,菩萨超越资粮及加行二道得欢喜地此亦必须恒常精进而后能得,若不精进则不能得第二大阿僧祗劫时,菩萨由初地进至七地,再超越之而得八地此一阶段为决定性因诸地菩萨皆决定精进也第三大阿僧祗劫时,菩萨由八地、九地而进至第十法云地或有菩萨具大精进,则能超越若干中劫,或大劫者,能超越阿僧祗劫者,则未之有也”

“四圣谛”也称“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法轮,如《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法轮。”初转法轮三说四谛,第一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第二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第三说: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如《涅盘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苦谛:苦即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逼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谛: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灭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盘,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之道,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或四正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四谛有两重因果,苦为果,集是因,由苦集二谛成为世间生死因果;灭是果,道是因,灭道二谛为出世因果。即由造积有漏业因而感有漏苦果,由修有漏道因而证灭谛涅盘。如《涅盘经》卷十二:“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盘,若专修四谛以求涅盘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

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和涅盘寂静。

学佛的人要以此四法印检验一切论说。 若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印可,择其善者修行;若不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驳斥摒弃,视作导致桎梏、妨碍解脱的邪见。

(一) 诸行无常

什么是诸行无常呢? 善男子,在相对的世间里,一切不同类别的行为与现象,无论关乎有情或无情生命的、心理的或物理的,或者是两者兼具的,都是毫无例外地恒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永无一刻能有绝对的静止。

所有的物质从极小的微尘以至极大的星体, 都是在永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以此显现一切能或不能为众生觉察到的物理现象。 所有有情众生的心智活动, 从极简单以至极复杂的,也同是念念生灭,前念死,后念生,方生便死,方死又生,以此显现一切能或不能为众升生觉察到的心理现象。 善男子,宇宙一切物理与心理的行为现象都是迁流不居,不得永久。这就是诸行无常。

(二) 诸法无我

什么是诸法无我呢?

善男子,不论是造成世间物理现象的色法或是造成精神现象的心法本身,都没有一个常住不变、能作永恒主宰的‘我’。

一切物质的色法,都是恒久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 灭了的就不再存在,方生的又迅即毁坏。 色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怎样能够在它里面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一切属于精神的心法, 无论是喜、怒、哀、乐、忧、悲、苦、恼或任何其他心理状态,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灭的就不再存在,方生起的又迅速即湮灭。 心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那里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个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善男子,在物质和精神里,决不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这就是诸法无我。

(三) 诸受是苦

什么是诸受是苦呢? 善男子,众生在相对的世界里, 不断因无常的现象、无我不实的各种心法和色法,起各种痛苦的、快乐的或非苦非乐的感受。

痛苦的感受,自然不能称作乐; 快乐的感受,却要赖外缘而生,又不得永久,失去了便怅然不悦,徒令惘然追忆。 因此一切快乐背后,皆隐藏着痛苦,并非真正澈底的快乐。至于非苦非乐的感受,当然不能称为乐了。

善男子,看破世间一切感受的真面目, 在最高的要求底下,众生在世间的一切感受,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快乐,却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痛苦而已。

在这定义下, 苦便包括了众生自认是苦的感受、一切澈底的不快乐感受和所有非苦非乐的感受了。

善男子,在这定义下,一切世间的感受皆是苦受。这就是诸受是苦。

(四) 涅盘寂静

什么是涅盘寂静呢? 善男子,众生若依佛法修行,锻炼心智,便能进入一个解脱的状态。 在这境界里,他可以见到唯一常见不变的法,感受唯一实在能作主宰的‘我’,尝到真正澈底的快乐。

在这解脱的境界里,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的原理已被超越了。 这境界是常、是我、是乐,与世间有别,名为出世间。

这出世间就是涅盘。

善男子,涅盘、出世间的境界并不离开世间而独有,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却是你我差别的超越、 你我的合一、从无常中看到常、从无我中看到我、从生灭的虚幻苦恼中看到永恒真实的快乐。

众生于色身尚存、世间生命尚未终结的时候, 就已经能够经历和安住于此涅盘之中。尚有色身而住于涅盘的就是有余涅盘,弃色身而住于涅盘的就是无余涅盘。

善男子,世间的无常、无我和痛苦能全部寂灭于涅盘境界之中。这就是涅盘寂静了。

(按:在四法印中,若除去诸受是苦,则为三法印。)

三十七道品,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为四圣谛中道谛的仔细开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是趋向解脱、获得证悟的道路。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指四念住(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种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种神妙的脚,是以定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意志,不受外境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如下:

一、五根: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

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

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二、五力

1、信力,信念增长,能破诸疑惑。

2、精进力,精进念增长,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念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念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

5、慧力,慧念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为梵语bodhi-pāk�0�2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以正当方式生活。(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

一、四圣谛与“苦,集,灭,道"就是一个意思。

二、四圣谛,佛教用语,即苦、集、灭、道四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召集苦的原因,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

三、释义:

苦谛

苦即三界轮回生死苦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苦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苦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谛

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嗔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灭谛

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盘,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

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之道,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或四正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把自己内心的功力和思想一起,通过声音把激发出来菩提就是本或者根的意思空,就是把对自己一切有联系的事物或物质都看成是没有色,就是异性之间,双方不能有思想上或者是行动上的过分激动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是圆满地道(道阶次第):法王讲述五道十地功德特征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是圆满地道(道阶次第):法王讲述五道十地功德特征、任务题:四法印、四圣谛是什么、什么是佛教的三十七道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47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